【1元秒杀专区】


【作者简介】
韩艳梅,理学学士,教育学博士,副教授,上海市*教研室副主任,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在市教研室分管综合研究、质量监测工作。围绕上海基础教育转型发展、内涵提升的实践,具体负责“小学快乐活动日的实施及推进”、“中小学专题教育实施方案”、“中小幼课程领导力提升”、“学业质量绿色指标综合评价改革”等项目。
【内容简介】
《基于问题解决:提升课程领导力的行动》全方位的呈现了这些问题的产生、行动的过程、实践的结果与经验反思。其中有鲜活的案例,有实证的数据,有行动的路径,有实践的机制。通过总结提炼基层经验,希望能为上海乃至全国课改提供有价值的经验。
“课程实践”是这项研究的行动方式。本书全方位地呈现了项目学校和区域层面在提升课程领导力的行动中的创造性实践,范围涉及学校课程计划、学科建设、课程资源建设、课程管理与评价、教研团队建设等内容。
【目录】
前言
章 基于问题解决:提升课程领导力的行动研究
一、问题导向:课程领导力行动研究背景
二、凝聚共识:课程领导力行动研究历程
三、实践反思:课程领导变革文化的构筑
【文献综述】国内外课程领导力研究现状述评
【模型建构】课程领导力行动研究:大兵团实践模型
第二章 学段研究:聚焦课程领导的现实问题
一、高中学段:研制课程领导的内涵要素与实践载体
二、初中学段:建构课程领导的系统思维与实践路径
三、小学学段:落实课程领导的人本理念与特色发展
四、幼儿园段:提升课程领导的理性认识与行动策略
第三章 学校课程计划编制:系统思维与实践操作
一、系统思维:从零敲碎打转向整体设计
二、架构框架:从观念革新转向实践操作
三、基于证据:从静态文本转向动态持续*新
【实践案例】基于课程哲学分析的学校课程计划编制
【实践案例】构建与“三自”培养目标相一致的学校课程结构
【实践案例】从一组“调研数据”到“书香课程”的诞生
第四章 学科课程建设:模式建构
一、概念内涵:学科课程建设研究的理论基础
二、模式建构:学科课程建设的六种模式
三、关系探讨:学科课程建设与课程领导
【实践案例】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
【实践案例】细化课程标准建设优质学科课程
【实践案例】基于“地球学”的生态课程校本化实施研究
第五章 教学实施:有效要素
一、学案编制:探索“学习”如何发生
二、模式提炼:探索“教学”如何展开
三、功能建构:探索“作业”如何设计
四、互动策略:探索“媒介”如何应用
【实践案例】后“茶馆式”教学案例研究
【实践案例】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中课堂互动策略的实践研究
【实践案例】基于“合作共营”的作业编制与实施研究
第六章 j课程资源建设:创生与共享
一、整体架构:基于学校发展
二、开发利用:基于学生发展
三、共建共享:基于辐射增效
【实践案例】整合校内外资源推进学校课程建设
【实践案例】选择教育背景下的数字化课程资源共建共享
【实践案例】区域推进特色课程共享的实践与探索
第七章 课程管理与评价:促进学生学习
一、问题分析:课程管理与课程评价
二、模式创生:课程管理的实践探索
三、机制建设:课程评价的实践探索
【实践案例】基于“学生学习”建设让学生满意的课程
【实践案例】基于IMMEX-C优化学生思维的教学与评价研究
第八章 教师团队建设:策略分析
一、反思性实践:教师团队建设与课程领导的基础
二、共同体培养:教师团队建设的管理机制
三、校本化研修:教师团队建设的实践策略
四、特色化培养:教师团队建设的运作模式
【实践案例】“前移后续”校本研修方式实践研究
【实践案例】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快速达标的实践研究
附录
【拓展资料】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提升中小学(幼儿园)课程领导力三年行动计划(2010-2012年)》的通知
【拓展资料】上海市提升中小学(幼儿园)课程领导力行动研究项目指南
【拓展资料】上海市提升课程领导力掠影
【拓展资料】“上海市提升中小学(幼儿园)课程领导力行动研究项目”出版成果
【拓展资料】项目大事记
后记
【编辑推荐】
课程是学生学习生活的总和,学校是实施课程的基本单位,以校长为核心的学校课程领导是落实课改的关键。课改实施中目标与成效间存在落差,其本质是学校课程领导力不足。
  本项目自2007年起上海开始探索,2009年以51个子项目学校和一个整体研究区为点,以全上海为面,开展了大规模行动实践,2013年项目收官。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
  1.明确了学校课程领导力的内涵,构建了提升课程领导力的实践框架。围绕“课程”要素,整体形成项目指南,内容聚焦9个子项目、52个研究点。
  2.明晰了“可视化”行动路径,形成了校本化实施课程的操作模型。设计了目标与内容框架图、任务与时间进度表、行动与技术路线图等可视化路径,形成了校本化解决问题的操作策略和可推广的经验与模型。
  3.建立了“共同体”运行机制,形成了“大兵团”行动研究范式。自上而下的行政引领与自下而上的实践创新相结合,建立了集多方人员于一体的课程研究共同体,形成了大兵团行动研究范式。
  4.提供了项目学校的丰富案例,辐射了领导力提升的经验。从项目学校到全上海、到全国六个实验区,惠及上百万学生。
  本项目获2014年***教学成果一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特等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