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战国时期法家学说的集大成之作! 《韩非子》是先秦法家集大成之杰作,是我国古代政治学方面的名著,在古代哲学、文学史上也享有盛誉。韩非的文锋犀利,议论透辟,推证事理,切中要害。值得一提的是,书中记载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如“自相矛盾”、“守株待兔”、“讳疾忌医”、“滥竽充数”等,至今仍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本书版本权威,注释简明,翻译晓畅,硬面精装,装帧高雅,是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者的案头书。


【内容简介】

《韩非子》是先秦法家集大成之杰作,是我国古代政治学方面的名著,在古代哲学、文学史上也享有盛誉。韩非的文锋犀利,议论透辟,推证事理,切中要害。值得一提的是,书中记载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如“自相矛盾”、“守株待兔”、“讳疾忌医”、“滥竽充数”等,至今仍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韩非子》五十五篇文章,按内容来看似可以分为十组。组包括《五蠹》、《八说》、《六反》、《诡使》、《亡征》五篇,这组文章通过细致的分析,批判了他所否定的各种社会现象,然后提出了自己的法治理论。第二组包括《奸劫弑臣》、《说疑》、《爱臣》、《八奸》、《备内》五篇,较上一组考察的社会现象更集中,重点分析了奸臣篡权的各种阴谋活动,还分析了宫廷内部潜藏的危险。第三组包括《孤愤》、《说难》、《难言》、《和氏》、《入主》、《问田》六篇,跟韩非的政治经历有关,表明了作者的政治立场。第四组包括《八经》、《定法》、《有度》、《心度》、《守道》、《制分》、《饬令》、《二柄》、《南面》、《用人》、《安危》、《三守》、《难势》、《功名》共十四篇,是韩非为君主设计的建国纲领,全面论证了他的专政理论和方法。第五组包括《显学》、《忠孝》、《饰邪》、《问辩》四篇,主要是批判了先秦诸子各家的学术主张,表达了加强思想控制的要求。第六组包括《扬权》、《主道》、《解老》、《喻老》、《大体》、《观行》六篇,主要是解说《老子》或黄老之道以表明自己的哲学观点。第七组包括《难一》、《难二》、《难三》、《难四》四篇,采用辩难的方式,阐述了韩非的政治观点。
  第八组包括《内外储说》六篇和《十过》,韩非从大量的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中概括出一些论点,进一步论述了其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这几篇文章形象生动,文学性强。第九组包括《说林》上、下两篇,是韩非搜集的原始资料。第十组包括《存韩》、《初见秦》两篇,是与韩非相关的历史事件的记录,不是韩非所作。
  韩非的文章观点鲜明,逻辑性强,笔锋犀利,分析精辟,文风峻刻,而且富有文学色彩,历来为人们所推崇,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欣赏。《韩非子》是先秦诸子散文走向成熟的杰作。
  本书以南京大学“《韩非子》校注组”(实际负责人为周勋初先生)的《韩非子校注》(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为底本,读者可以参考该书。


【目录】
初见秦
存韩
难言
爱臣
主道
有度
二柄
扬权
八奸
十过
孤愤
说难
和氏
奸劫弑臣
亡征
三守
备内
南面
饰邪
解老
喻老
说林上
说林下
观行
安危
守道
用人
功名
大体
内储说上七术
内储说下六微
外储说左上
外储说左下
外储说右上
外储说右下
难一
难二
难三
难四
难势
问辩
问田
定法
说疑
诡使
六反
八说
八经
五蠹
显学
忠孝
人主
饬令
心度
制分

【书摘与插画】

 赵氏,中央之国也,杂民所居也,其民轻而难用也。号令不治,赏罚不信,地形不便,下不能尽其民力。彼固亡国之形也,而不忧民萌①,悉其士民军于长平之下②,以争韩上党③。大王以诏破之,拔武安④。当是时也,赵氏上下不相亲也,贵贱不相信也。然则邯郸不守⑤。拔邯郸,管山东河间⑥,引军而去,西攻修武⑦,逾羊肠⑧,降代、上党⑨。代三十六县,上党十七县,不用一领甲,不苦一士民,此皆秦有也。代、上党不战而毕为秦矣,东阳、河外不战而毕反为齐矣⑩,中山、呼沲以北不战而毕为燕矣⑾。然则是赵举,赵举则韩亡,韩亡则荆、魏不能独立,荆、魏不能独立,则是一举而坏韩、蠹魏、拔荆,东以弱齐、燕,决白马之口以沃魏氏⑿,是一举而三晋亡,从者败也。大王垂拱以须之,天下编随而服矣,霸王之名可成。而谋臣不为,引军而退,复与赵氏为和。夫以大王之明,秦兵之强,弃霸王之业,地曾不可得,乃取欺于亡国,是谋臣之拙也。且夫赵当亡而不亡,秦当霸而不霸,天下固以量秦之谋臣一矣。乃复悉士卒以攻邯郸,不能拔也,弃甲兵弩,战竦而却,天下固已量秦力二矣。
  军乃引而复,并于李下⒀,大王又并军而至,与战不能克之也,又不能反,军罢而去,天下固以量秦力三矣。内者量吾谋臣,外者极吾兵力。由是观之,臣以为天下之从,几不难矣。内者,吾甲兵顿,士民病,蓄积索,田畴荒,困仓虚;外者,天下皆比意甚固。愿大王有以虑之也。
  【注释】①民萌:民众。萌,通“氓”。
  ②长平:赵国地名,位于今山西高平西北。
  ③上党:赵国地名,位于今河北武安西南。
  ④武安:赵国地名,在今河北武安西南。
  ⑤邯郸:赵国都城,位于今河北邯郸。
  ⑥管山东河间:包抄崤山以东、黄河以北、漳水以南的地区。管,包抄、控制。山东,崤山以东一带。河间,指黄河以北、漳水以南的地区,因处于黄河、漳水两条大河之间,故称“河间”。
  ⑦修武:赵国地名,位于今河南获嘉。
  ⑧羊肠:古代军事要塞名,位于今山西壶关东南。
  ⑨代、上党:代,赵国郡名,位于今山西东北部和河北西北部一带。
  上党,韩国郡名,位于今山西东南部。
  ⑩东阳、河外:指今河北太行山以东及滹沱河以外地区。东阳,赵国地名,位于今河北南部太行山以东。河外,指滹沱河以南地区。
  ⑾中山、呼沲:中山,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名,位于今河北中部灵寿与唐县一带。呼沲,即滹沱河,在今河北境内。
  ⑿白马之口:古代黄河白马渡口,位于今河南滑县东北。
  ⒀李下:赵国地名,位于今河南温县境内。
  【译文】赵国,是地处神州中央的国家,工商游食之民居住的地方,那里的百姓轻佻而难以役使。赵国的法令制度没有确立,赏罚执行不严,地形不利于防守,又不能使下面的民众使出全部的力量。它本来就是亡国的形势,却不顾念百姓,把全部士民都征调驻扎在长平城下,来争夺韩国的上党郡。大王您下令击败他们,攻下了武安。在这个时候,赵国上下不能团结一心,贵族与平民相互不信任。这样邯郸就无法守住。攻下邯郸,包抄崤山以东和黄河、漳水之间的地区,率军进一步开拔,向西进攻修武,越过羊肠要塞,迫使代郡、上党郡投降。代郡三十六县,上党十七县,不费一兵一卒,不辛苦一个士民,这些地方就都为秦国所有了。代郡、上党不经交战都是泰国的了,东阳、滹沱河外不交战而都属于齐国了,中山、滹沱河以北不交战而全部属于燕国了。这样赵国就被占领了,赵国被占领了韩国就会灭亡,韩国灭亡了,楚国、魏国就不能独存,楚国、魏国不能独存,这样就一次行动而破坏了赵国、侵蚀了魏国、又挟制了楚国,东面因此而削弱了齐国、燕国,决开黄河上的白马渡口水淹魏国,这样就一次举动而灭亡了赵、魏、韩这三个晋国故地的国家,和它们合纵的盟国也遭到了失败。大王您只要垂手等待,天下诸侯国就会排列相随来向您表示臣服,霸王的功名也就可以成就了。但是秦国的谋臣不这样做,带着秦国的军队撤退后又与赵国讲和。凭着大王您的圣明,秦国军队的强大,舍弃霸王的功业,土地竟然没有取得,还受到了行将灭亡的国家的欺骗,这都是因为谋臣的笨拙。况且赵国应当灭亡而没能灭亡,秦国应当称霸而没能称霸,天下各国已经估计到泰国谋臣的笨拙,这是其一。秦国又发动它全部的士兵去进攻邯郸,邯郸不能攻克,丢弃铠甲兵器和弓弩,战战栗栗地退却,天下确实已经估量到秦军的武力不强,这是其二。秦国的军队于是又被带回来,汇集在李下,大王您又派来了援军,与赵军交战不能取胜,又不能撤回,军队疲惫不堪才退兵,天下确实估量到了秦国的实力,这是其三。诸侯各国既估量到我国谋臣的能力,在外部又耗尽了我国的兵力。由此,我认为山东六国的合纵,差不多没有什么困难了。在国内,我们的武器装备残破,士民疲弊,府库亏空,田地荒芜,粮食空虚;在国外,天下各国相互勾结的意愿更坚固了。希望大王对此予以考虑。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