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推荐语】
 

故事——爱的巫术

作者:朱永新

(朱永新: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新教育实验发起人,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常务委员会委员 。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同济大学等兼职教授。)

 

爱因斯坦说过一句话,把故事对于儿童的意义说到了极至。他说:“如果你想让孩子变得聪明,就给他讲故事。如果你想他拥有智慧,就给他讲更多的故事。”

是的,童书里的故事,把孩子带到了一个想象丰富的星空,一个无边无际的世界,一个精彩美丽的王国。那些真善美的种子,也悄悄地播在了孩子心中。

如今,有很多书教我们孩子读什么故事、怎么读故事,但教人们如何编故事的书,还不太多见,大部分都是写作教材。教父母给孩子编故事的读物,更是非常少见。这本《小巫教你编故事》恰恰弥补了这个缺憾,它别具匠心地从这个特殊的角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特殊的讲故事的手法,也为父母提供了一种特殊的教育办法。

不同的故事,不同的读法,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从教育的角度而言,新教育实验在十几年的阅读研究和实践中早已充分证明:和一个孩子此时此刻的生命状态联系*为紧密的故事,会对这个孩子产生**的教育效果。所以,新教育特别强调为孩子选择*吻合当下精神需求的书籍进行共读。我认为,《小巫教你编故事》的**意义,也在于此。父母为孩子编出的故事,必然是*吻合孩子当下需求的,而父母为孩子讲述编出的故事,自然就是共读和共同生活的过程。

《小巫教你编故事》不仅记录了治愈系故事、睡前故事、自然故事、青春期故事等诸多主题的故事,还记录下这些故事编讲的创作过程,并进行精要的评述。从这本书中我们看到,小巫就像一个小小巫师一样,力图通过这些故事的诞生去催生出更多故事。*让我感动的,是小巫撰写这一切背后的良苦用心。小巫是我们新教育人的老朋友,参加过我们《中国幼儿基础阅读书目》和《中国父母基础阅读书目》的研制工作。她的专业精神和率真个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像她在书中写的那样,她也曾经对我说过:“我们现在的绘本,大多数都是其他国家人的创作,很少中国本土的东西。所以我就想,我们自己的妈妈何不创作一些呢?”针对许多父母缺乏编故事的自信,小巫指出,每个人的经历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经历都是一个宝藏。这个宝藏就可以通过故事(而不是说教)带给自己的孩子。是的,中华文化不是一句空话,是建立在每个家庭的文化之上的。中国的故事,需要一群又一群人用生命去书写,也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以故事为载体而讲述流传。

正如爱因斯坦说的那样,讲故事是发展儿童智慧的重要途径。儿童的词汇往往是在与父母等家庭成员的交流中习得和丰富的。有专家研究发现,儿童接触到的词汇量是否丰富,对儿童的学习能力有着关键的影响。但是,我们也应该知道,尽管父母编故事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我们也不能因此否定优秀儿童读物的价值和意义。一方面,图书中的词汇量比口语中丰富得多。另外一方面,已出版的故事毕竟经过一次次的修改、一层层的选拔与专业的编辑,整体来说品质比一般的口头故事高得多。所以,父母编故事和父母讲述经典童书,不是互相取代,而是互相补充。

故事是儿童精神成长的*好摇篮。讲故事是亲子交流的*好途径。一个精彩的故事,就是一个立体的文学世界,它为孩子提供多种角度全面看待世界的可能。而一个平庸的故事,哪怕出自良好的教育目的,也往往容易成为非黑即白的道德说教。父母不仅要学会讲故事、编故事,也要学会用智慧的眼光辨别什么是好故事。一个故事通过父母充满情感的声音到达孩子的耳边,孩子将会准确收到这份礼物。这份蕴藏着哲理的父爱母爱,就会潜入孩子的心灵。这将是孩子一生之中**的财富,也是父母施与的一种美妙的爱的巫术。
【作者】
小巫,著名儿童教育专家,毕业于北京大学,美国Rutgers大学教育学硕士,国际母乳会哺乳辅导,美国“P.E.T.父母效能训练课程”英文讲师,北京南山华德福学校特约顾问。从事儿童教育、亲子关系和父母成长的研究、咨询及培训工作十五年,开创“艺术养育”父母培训课程,著有《让孩子做主》《接纳孩子》《小巫教你讲故事》《小巫厨房蜜语》《小巫旅游蜜语》等十余本畅销书籍。曾在多家育儿、时尚和心理类杂志及网站上主持专栏,担任中央电视台、中央教育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多家媒体的长期嘉宾专家。全国妇联心系新生命组委会特聘专家、清华大学特聘讲师、清华优佳教育家长研习顾问。在全国各地举办多场大型讲座,深受年轻父母拥戴,当选新浪教育2012年度“中国榜样家长”,被国外媒体誉为“中国的斯波克博士”。
【内容】
n故事是人类古老的智慧
n故事是滋养孩子心灵的天然养分
n故事拥有巨大的魔力,影响孩子一生
n编故事是人类世世代代的传统
n编故事是一件一点都不难的事
n会编故事的父母,教育孩子轻松
本书是畅销书《小巫教你讲故事:好父母的必修课》的续集。内容延续《小巫教你讲故事》的精髓,由小巫精心挑选全国各地的爸爸妈妈向小巫学习如何讲故事、编故事后,亲自为孩子编的各种好故事,包括睡前故事、治疗性故事、自然故事、青春期故事等类别,并由编故事的爸爸妈妈亲自讲述编撰过程、小巫亲自为每个故事做点评。此外,小巫还特意整理了“失败故事”,希望通过每一个故事的编撰经验,告诉父母应该怎样编、不能怎样编。
与《小巫教你讲故事》不同的是,本书更加注重分享编故事者在摸索和实践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及经验,着重于小巫对每个故事的独到点评。让父母真正沉浸于故事里,去感知、学会给孩子编故事的“门道”,从而让自己的故事滋养孩子心灵、陪伴孩子成长,让孩子从故事中获得启发和教育。
【目录】
★一个长长的引子★
 
◎公主和印第安女人
◎听故事的好处
◎故事是母乳,故事是种子
◎保护内在国王的生命
◎编故事吗?你也行!
【附】原来故事可以这样讲
【附】牙仙子和小天使的故事
 
★治愈系故事小屋★
◎神鸟
·创作过程
故事原本是帮助一个爱咬指甲的5岁女孩,但它能治愈的绝不仅是咬指甲,它帮孩子顺利度过了人生重大关头。
*小巫:编故事的三层滋养
·小巫评述
 这个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的故事是我讲座的标配,堪称经典佳作,适合所有年龄段的孩子。它也深度滋养了我,赋予我继续前行的力量。
 
*【附】网络论坛里,一位妈妈的留言
 
◎追兔子的公主
◎巴特尔历险记(《追兔子的公主》男孩版)
·创作过程
编故事的起因是两个5岁孩子如厕困难,但它不只是针对拉粑粑这个行为,它的效果,我自己都不敢相信!
·小巫评述
故事里出现的神奇因素,赋予主人公更大的力量,能够战胜任何困难。它不仅治愈了作者自己的女儿,对其他孩子也起到了神奇的作用。
 
◎寻找雪莲花的小斑马
·创作过程
一个三岁半的男孩很想让大孩子们听自己的话,可做不到这一点让他很受挫…
·小巫评述
那个有爱而又执著的小斑马,简直就是念妈自己的化身!好的治愈系故事,首先治愈的,都是我们自己。
 
◎光明之杖
·创作过程
3岁的儿子打小朋友的现象很频繁。把这个故事讲给孩子听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孩子不再主动打人了!
*“光明之杖”背后的故事:为何总是打妹妹——看见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需要
·小巫评述
孩子“打人”是用错地方的力量,若执意去除它,会让孩子变得自卑懦弱。跟着感觉走,听从内心的呼唤,编出来的故事便如神来之笔,拥有强大的力量。
 
◎公主和花儿
·创作过程
11岁女孩做功课时会把难的放在后,拖到不能再拖才去做。
·小巫评述
每个妙龄少女都是在壁垒森严的宫殿里备受呵护的公主,自然而然会对公主这个形象产生共鸣。
 
◎小鼹鼠的七彩手链
·创作过程
5岁女孩参加亲戚聚会时不肯见人、怕陌生人、融入集体环境较慢…
·小巫评述
妈妈们的想象力十足丰盛!风、火、水、土四个生命元素都聚齐了,还有仙女的指引,故事的原材料非常齐备。
 
◎春的种子
·创作过程
念妈她把这个故事讲给儿子听,念念真的开始慢慢学着刷牙了!并且还有意外的收获!
·小巫评述
每个孩子都渴望体验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这意义和价值必须是崇高的,才令人向往,给人动力。
 
◎虎娃和冰雪宝剑
·创作过程
小巫老师提示说:“针对孩子害怕,可以编一个勇气的故事,治愈系故事要避免直接植入真实情节,要隐喻。”
·小巫评述
我实在佩服这组妈妈的才气!从必须扔进垃圾箱的“恐怖片”摇身变为具有极高收藏价值的经典大片。
 
◎蛮牛哥的故事
·创作过程
我们要针对孩子打人的行为编一个治愈系故事。
·小巫评述
与《光明之杖》不同,这个故事有很多中国传统民俗的元素。
 
◎仙桃
·创作过程
虽然说是为了帮助孩子学会等待,但全篇故事没有一个“等”字。这也许就是治愈系故事的魅力吧。
·小巫评述
叶月幽提出这个案例,我们做了倾听的练习,试图剥开叶儿不能等待的洋葱核,其间发觉也许是孩子想要妈妈多陪陪自己。
 
◎小刺猬和仙女果
·创作过程
“我回家后,时间将这个故事给女儿听,结果,她很喜欢,每天都要求讲一遍,甚至两三遍。”
·小巫评述
这个多用途故事是给两个害羞怕生、不肯和幼儿园伙伴一起玩耍的女孩子编撰的。仙女果是故事的“眼”,给孩子提供了更加深入和丰富的滋养。
 
……
 
◎奶精灵的故事
·创作过程
其实,我就是想传递给多多:不吃妈妈的奶,就像多多会走了、会跑了、会自己洗手了、能帮妈妈一起包包子一样,是成长过程中的一件值得祝贺的事情。
·小巫评述
离乳这件事情,终于有好故事来助阵了!这故事不仅是写给母乳宝宝的,更是写给母乳妈妈的。
 
◎小鳄鱼的眼泪
·创作过程
当故事讲完的时候,我不仅感觉到生机在儿子体内的萌发,而且还疗愈了我焦虑的心。
·小巫评述
    孩子自己会运用隐喻来表达内心的感受,甚至进行自我疗愈。5岁男孩念念的这篇创作恰巧佐证了讲故事的巨大功用!
 
◎金发公主
·创作过程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金发王子”是我青梅竹马的一位好朋友。我把这个故事分享给丈夫和几位密友,大家都深受感动和震撼。
 
 
★睡前故事小屋★
◎星星摇篮
·创作过程
故事的目的是想治愈几天没时间陪伴恬恬造成的她对妈妈的思念。
·小巫评述
每一步妈妈都在身边帮助自己、支持自己,从不指手画脚、说教引导。
 
◎音乐盒
·创作过程
此故事源于小巫老师给我们上戏剧游戏课的一次临场讲故事经验,我重新丰富了细节和逻辑。
·小巫评述
美丽而温馨的结局等着我们的小听众!带着这样甜美的画面入睡,孩子们会对生命充满热爱。
 
◎W的故事
·创作过程
我的孩子1岁半,认识了一些字母。因为W的发音很奇怪,他就特别喜欢这个字母,每次见到都特别开心。
·小巫评述
这个故事很有意思。不过对1岁半的孩子来说,这种字母故事可能太智性太复杂,将来再等几年可以这样编。
 
◎咕噜咕噜的故事
·创作过程
孩子主动要求不听收音机里的故事,要妈妈讲,妈妈没辙了,编了一个“咕噜咕噜”的故事。
·小巫评述
咕噜咕噜,小白兔把胡萝卜滚回了家,孩子也睡着了。不需要什么特殊的教育意义,这就是睡前故事,谁都可以编。
 
◎白兔仙子的故事
·创作过程
女儿2岁4个月,因为她属兔的,所以睡觉前等她平静下来的时候,我就给她讲了白兔仙子的故事。
·小巫评述
故事里面白兔仙子这种角色,让故事带了“仙气儿”,灵性世界的生灵会给孩子带来神奇的力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