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内容简介】
《铁血领导力:从战场风云人物看领导力特质》作者选取了自 19 世纪至 20 世纪中叶世界战争史上的 20 位风云人物,从领导力 的角度,通过剖析他们在各自的时代背景下面临困难与压力时的综合表现,从意志力、个 性与人格、视野与判断力、沟通及人际关系方面做出了综合评判。为现代管理中的领导力 研究提供了一个生动而有趣的视角。
【作者简介】
柯瑞里·巴尼特,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皇家文学学会和皇家历史学会会员,剑桥大学丘吉尔学院丘吉尔档案中心管理员。曾出版多本与近代战争相关的人物传记。
【目录】
序言

*章 拿破仑·波拿巴:浪漫主义理想化的领导 001
第二章 亚伯拉罕·林肯和失败的将军们:手持钝剑的改革者 011
第三章 尤利西斯·格兰特和罗伯特·李的对比研究 027
第四章 冯·毛奇元帅与俾斯麦的战争 : 计算胜利的人 033
第五章 拿破仑三世和他的元帅 : 无能的代价 049
第六章 霞飞元帅与小毛奇 : 勇气与怯懦 061
第七章 道格拉斯·黑格将军:僵局与替罪羊 077
第八章 战时首相劳合·乔治:才华与背叛 095
第九章 贝当元帅:军队的救星 107
第十章 埃里希·鲁登道夫:灾难领袖 119
第十一章 道格拉斯·黑格元帅:1918 年的胜利 135
第十二章 埃尔温·隆美尔:前线领袖 143
第十三章 山本五十六:铤而走险的赌徒 163
第十四章 威廉·斯利姆:反败为胜 177
第十五章 阿瑟·哈里斯爵士:英国皇家空军元帅 191
第十六章 伯特伦·拉姆齐:海王星行动的海军上将 209
第十七章 德怀特·艾森豪威尔:盟军*司令 225
第十八章 格奥尔吉·朱可夫:斯大林的元帅 249
第十九章 阿道夫·希特勒:歇斯底里的幻想家 265
第二十章 温斯顿·丘吉尔:不惜一切代价争取胜利 289
【前言】
领导力的本质

在卡尔 · 冯 · 克劳塞维茨的著作《战争论》中有一段精彩的文字,阐述了作为将领在一场漫长而艰苦的战争中应发挥的作用:“如果他的士兵骁勇善战、士气高昂,长官几乎无须展示对目标的坚定意志。而一旦面临巨大的困难,往往在决定成败的紧要关头,事情的发展便不再像上了油的机器一样运转良好,这台机器自身就会产生阻力,为了克服困难,长官必须表现出强大的意志力。当士兵们的精神一个个被压垮,集体的惰性就会逐渐向长官的意志施压;此时就必须依赖他胸中的火花和精神的光芒;必须让意志之火、希望之光在众人心中重新点燃。”这不是为将之道,不是指挥之经,更称不上“管理”,而是领导力的体 现——向有需要的人们传递精神力量。还有一段揭示了领导力的本质,它与纯粹的等级或权威截然不同: “马克曼恩非常清楚自己与手下将士们的关系。对于他们来说,他不是指挥官,而是领袖!而他们是他的同志!他们毫无理由地信任他,如果有需要,他们愿随他下地狱。”虽然这段话真正描述的是一战期间西方战线的一位德国连长,但对于海军中将纳尔逊勋爵和他的地中海舰队、拿破仑 · 波拿巴和他的军队也同样适用。值得注意的是,这段话所说的并非“盲目地遵从”,而是“盲目地信任”。
与正式的级别或权威不同,真正的领导力不是强加于人,而是众望所归。
一位领袖的个性必须与被领导者的特定心理相符。拿破仑的领导方式——在进攻发起之日慷慨激昂地下达命令、以威严的目光注视每一位士兵的脸、与他的“孩子们”亲切聊天、捏捏对方的面颊——正合革命动乱时期应征士兵们的心意。当 1812 年拿破仑在去俄罗斯途中检阅帝国卫队时(德国 诗人海涅观察记录),“老掷弹兵们抬眼望向他,目光是那样的忠诚、那样的真 挚、那样的视死如归……”拿破仑的魅力如此之大,足以化解 1812 年俄罗斯、1813 年德国以及1814 年法兰西的巨大军事危机;在 1815 年滑铁卢战役中的法国部队“帝王” 亦是如此。
威灵顿将军则与拿破仑截然不同,他是个冷漠稳重的贵族,不会亲近长 期为他服务的士兵。但将士们给予这位领袖*的信任,深信如果有他坐镇 战场,他们一定能打败法国人。
评价一位领袖,就要考虑到他所领导的集体有何特点,这是至关重要的。 因为领导力涉及双向关系。
工业革命对于领导力的影响与西方社会的其他方面一样,战争的性质也因 19 世纪的工业革命得以 改变。再加上科技迅猛发展、人口飞速增长,工业革命的影响变得更为巨大, 具有空前破坏力的武器和更加庞大的军队形成了可怕的组合。
如此大规模的发展确实令人震惊。威灵顿在滑铁卢战役中率领 6.7 万名 士兵;而 100 年后陆军元帅道格拉斯 · 黑格指挥 150 万士兵,分为 4 个部队, 每一个部队人数都远超过威灵顿的队伍。无论在战场上还是非战斗期间,威 灵顿能够并且确实亲自控制整个部队(在滑铁卢甚至直接给营部下达命令); 而黑格则不得不通过四个下级指挥官和一个贯穿军、师、旅、营的指挥系统
来领导一切。
由于规模膨胀、复杂性骤增,再加上发展更为迅猛的科技创新,军事领 域迎来了彻底的革新,尤其是在军火方面。在滑铁卢战役中,威灵顿投入使 用了 156 把枪,全部为短程前膛枪,这种枪的黑色推进火药弄得战场满是刺 鼻的烟雾。而 1917 年,仅仅是黑格的一个部队在一场战斗中就启用 1295 把 后膛枪和榴弹炮,全部使用无烟推进剂,*口径的榴弹炮射程长达 14000 米。在滑铁卢战役中,轰炸敌人需要在开阔的地域进行,而在一个世纪后的 西方战场,攻击敌人已使用了移动火力网,因为飞机和跟踪气球具有定位功 能,还配备了可以精确声测和光测敌人的技术。为了确保*的精准度,估 算枪炮手数量时就不得不考虑枪膛的损耗、推进剂的质量和会影响炮弹飞行 的天气情况等因素。简单而言,射击不再是艺术,而是科学。
后勤物流方面,威灵顿时期慢悠悠的牛马车在一战时被蒸汽货运火车所 替代,后者不仅速度比前者快上 10 倍甚至 20 倍,运送距离也比前者远得多。 另外,一战期间卡车作为军事物流的工具首次亮相,其*著名的事件就是1916 年凡尔登战役中为被围困的法国堡垒运送供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美国装配线的组装能力惊人,使得用卡车运输整个部队和供给所体现出的灵 活性已远远超越铁路运输。
海上运输也发生了相似的革命,受制于变幻莫测的风和潮汐条件的帆船 被蒸汽货船和运兵船取代,它们以每小时 10~12 海里的速度往返于母港与战 区之间。
从 19 世纪到 20 世纪信号技术的惊人发展才确确实实对领导力产生了* 大*直接的影响。因为在任何时期,领袖掌控力的关键都在于当时传达命令、 接收执行报告和情报的方式。
工业革命之前的近距离陆战中,马背上的长官能够亲眼看到战斗进行得顺 利与否。他们可以自己观察到哪个军团遭受敌人攻击,陷入危险,无论哪种情况,他们都能及时向下级下达相应的命令。但在 1914—1918 年,西方战场上数以百万计的士兵掘壕固守,军队在体制上又层层分级,长官本人对战事的回应再不可能像以前那样直接。因此,他们必须依靠科技手段来进行沟通。 鉴于西方战场处于僵持状态,一战时期英国远征军仍要靠复杂的电话网
络来连接所有部门和编队,法军与德军亦是如此。 但是当受到攻击时,盘绕在战场上的临时线路很容易被敌军炮火切断或
是毁坏。电话无法为前线部门和指导作战的长官间提供可靠而及时的联系。 摩尔斯电码无线装置也不能解决问题,因为它太过笨重,而且传输过程慢而 费力。
信号技术中的这些限制意味着参战的军队一旦离开战壕便消失在与外界 隔绝的“黑洞”之中。这种隔绝状态可能会持续数小时甚至数天。结果就是 他们的长官,从营级到总司令,几乎对前线的战况一无所知。这样一来,他 们根本不可能做出及时、适当的战术指导。
直到二战时,才发明了新技术来解决这一关键问题——无线电通话机。 这种无线电装置装设在坦克、总部卡车、战术飞机甚至步兵背包里,让人们 享有前工业化时期如威灵顿一样的亲临战场指挥战斗的能力。
18 世纪以来的信号革命给战略领导带来了同样深刻的影响。1776—1783 年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广为分散的英国部队只能靠骑马或乘船的情报人员来 通信,需要数日甚至数周才能完成,导致他们几乎无法及时协调进攻战斗。 而不到 100 年以后,1861—1865 年的美国南北战争中,联邦总司令尤利西 斯 · S. 格兰特将军则通过摩尔斯电码对远方战场上的下级下达即时指示。
19 世纪末,一个以水线和陆线组成的电报网实现了全球覆盖。帝国政府 能够与其在伦敦、巴黎、柏林和圣彼得堡的海军部及远方的殖民地、海军基 地和舰队进行即时沟通——这与乔治王朝时代形成鲜明对比,那时乘坐帆船 从伦敦到美国需要 1 个月,到印度加尔各答需要 6 个月。19 世纪 90 年代以后, 有线电报辅以摩尔斯电码,使得与海上船只,及船只与船只之间也能够交流。
二战时期,跨洋电话作为摩尔斯电码的补充出现;电传机可以直接打印出报告和指令;远距离无线电在大陆间传递信息。另外,无线电与德国“Enigma”(英格玛)、英国“Typex”等机电密码机相结合,使司令部、军舰、 潜水艇、飞机和军事机构间可以不断进行秘密交流。
这又促使另一项杰出的科技发明的出现。在前工业化时期,获取敌人的 行动机密关键靠间谍的报告,而今破译敌军看似牢不可破的机电密码成为关 键。这项任务需要高智商人员以及和房间一样大的电子计算机,比如英国的 “Colossus”。
有了 SIGINT(信号情报)这项发明,政治和军事领导就能够在窃听敌人情报的同时制订计划、发布指令——这是战争史上空前的进步。
空军的出现对领导力的影响,从*架 150 英尺长的重于空气的航空器(1903 年由威尔伯 · 莱特和奥 威尔 · 莱特兄弟发明)诞生,到气势磅礴全副武装的空中力量于*次世界 大战的*后一战华丽亮相,不过用了短短 15 年时间。1918 年仅英国皇家空军 的飞机数量就多达 22000 架。重型轰炸机由弗兰德斯飞机场起飞,以远至莱 茵兰的工业基地作为目标;轻型轰炸机和战斗机猛烈炮轰西方战线的敌方步 兵团、炮台和交通工具;侦察机有组织地拍摄敌军防卫情况和军队动向;观 测机为大炮瞄准提供指南。水上飞机和飞艇在海上的航线上巡逻、搜寻德国 U 型潜艇。
二战期间,一切为水陆两军提供帮助的空军功能都得以极大加强,提高 速度、扩大范围、改善武器装备,还新增目标定位和导航功能。
陆战中,这些加强和改善以“战术空军”的形式出现,并配备到各个部队 或集团军群,由一个联合的空军总部统一号令。1944 年 6 月和 7 月,诺曼底 战役中,联合战术空军作为空中火力摧毁了德军的防御阵地,并无情地攻击 其正在转移的部队。轰炸道路、桥梁和铁路网,“战术空军”成功地打乱了敌 军的部署。
海战中,空军与水兵同样进行团队合作。1942年至1943年的大西洋之战。对抗德国 U 型潜水艇时尤为如此。这场战役由英国空军海防司令部和皇家海 军西部反潜司令部共同策划,大西洋中部的陆基“超远程飞机”和舰载飞机与护航船队联手搜索并击沉敌军潜艇。
另外,舰载空军力量夺取了重炮战列舰在海上称霸的关键性地位。此时,攻击敌军舰队可用射程远达 200 英里的炮弹和鱼雷,而 1916 年日德在海战中 所用的 15 英尺型枪射程只有 10~15 英里。1942 年在太平洋关键性的中途岛海 战中,日军部署 7 艘战舰,美国一艘都没有 。然而,当美军 3 艘航母发动的 空袭折损了日军全部 4 艘航母时,日本海军上将立即下令撤兵,以免再次受 到美军空袭。
中途岛海战中,对峙双方的水面舰艇无需碰面,这不仅是日美对抗史、 也是海战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空中力量不再只是陆军和海军的附属品:空军已成 为军队的三军之一,在战争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1940 年的不列颠之战被认为是空中力量独立后的首场胜利。英国空军战 斗机指挥部指挥战机在英格兰南部上空击败纳粹德国空军,迫使希特勒侵略 英国的计划流产。这次战役打破了德军的空中优势。面对英国海军,德国元 首和他的海军上将及将军们都不敢冒险让大批载满士兵、笨重拖拉的舰艇横 跨英吉利海峡。
更值得一提的是,皇家空军这场护国之战的胜利使自 1941 年开始的在英 国大规模部署美国军事力量成为可能。这一部署又为 1944 年 6 月英美攻打希 特勒占领的欧洲打下基础,盟军于 1945 年攻入德国腹地。
空军指挥部的胜利也带来了其他后果。希特勒在西方的胜利之梦破灭后便转向东方,于 1941 年 6 月侵略苏联。但他没能如愿以偿地迅速取得胜利, 德意志国防军与苏联红军卷入了长达四年的混战之中。1945 年 5 月,这场战争在柏林的街道上收尾。
然而在 1940 年夏天,温斯顿 · 丘吉尔和他的联合政府从未想过未来会取得胜利,他们面对的是一个十分迫切且巨大的问题:孤军奋战的英国怎么可能击溃所向披靡的纳粹德国呢?
在当时,甚至在未来,要想进攻希特勒控制的欧洲是毫无希望的。英国 人口不过是大德意志国的一半多一点,在大大小小的战役中,英国军队(即 便有自治领特遣队支援)都绝不是德意志国防军的对手。
所以对 1940 年的温斯顿 · 丘吉尔和他的同僚来说,*的办法就是使用 空中力量——特别是重型轰炸机。轰炸机能够直接将战争引入德国腹地,摧 毁其工业,破坏其城市,重挫其斗志。事实上,空军支持者甚至认为轰炸机 完全不用攻打希特勒占领的欧洲就能取得胜利。所以丘吉尔的战时内阁选择 极度扩充皇家空军轰炸机司令部。
然而,直到 1943 年,也就是德军入侵苏联两年、美军参战打破了英国孤 立状态之后,英军轰炸机司令部才准备好发动一场持续的夜间轰炸战。因为 直至那时,司令部才拥有足够的飞机,飞机上才备足导航和定位的电子设施。 与此同时,以英国为基地的美国空军第八航空队也做好了持续战斗的准 备:飞机上安装了日间雷达以对付诸如滚珠轴承工厂和煤矿石油提炼厂等特
定目标。
有了温斯顿 · 丘吉尔、富兰克林 · 罗斯福和联合参谋长的全力支持,两支 轰炸机部队展开一场战略空袭,削弱德国战争经济,挫败德国人的士气。
当欧洲的这场战争于 1945 年 5 月结束之时,联合空中部队共使用将近两 百万吨炸弹,将柏林和其他两大城市炸成了一堆废墟。
毫无疑问,战略空袭为英美胜利做出了主要贡献。它使德国军工生产增 长速度减慢,迫使他们投入大量人力、枪支和飞机来抵御国家被轰炸,因此 在诺曼底登陆前一年开辟了一个“第二战场”。
不过轰炸机并未如战略空袭支持者所愿,独自赢得胜利。 纳粹德国的败落,是因苏联、英国、美国部队(包括战术空军)共同从东西两方向德国腹地推进,导致德国在陆战上败北。
只有 1945 年在日本爆炸的两颗原子弹才标志着空中力量的独立胜利。
但必须铭记,那是个特例,因为目标国家(日本)无法用原子弹回 击。1946 年至 1990 年美苏“冷战”期间,双方都拥有巨大的核武器库(在 MAD“相互确保摧毁”阶段),导致原子弹问题僵局出现。
此外,还有一个更为深远的影响:美国领头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 和苏联主导的华沙条约组织都很清楚,他们之间的任何军事冲突都能提高动 用核武器这一风险。这样一来,核武器对平民的破坏性成为超级大国及其同 盟和平相处的保证因素。
科技进步对领导力的影响。自 18 世纪开始,领导力的本质和范畴因军事领域的科技发展和社会革命 而发生深刻变化。克伦威尔和威灵顿这些向经验学习的“务实派”领袖被这 场革命淘汰。尽管领导力*基础的心理影响力依旧重要,但熟练驾驭复杂科 技问题的本领也必不可少。在当代社会,这就需要练就一身硬本事来管理数 量空前庞大的各个组织。
因此,由军方——*早是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普鲁士军人——首次提出靠 集体智慧管理复杂新事物的概念,也就不足为奇了。这个集中智慧的地方就 是总参谋部。
总参谋部的任务在于系统地研究*领导人所面临的战略和执行问题, 然后在长官做出*后决定之前提出可供选择的方案。一旦确定方案,总参需 负责草拟详细计划;再起草、发布必要的各种指令。为一场战斗、战役乃至 整个战争安排后勤也是他们的职责。由于战场情况多变,总参谋部还要常常 重拟执行计划、重新安排后勤工作。
从 19 世纪中期开始,一流的参谋便成为军事领导的核心力量。如今,各 行各业和政府也秉持同样的观念。
领导必须清楚该如何*限度地发挥下属们的特长,如何使他们对他的意愿和目标充满激情。事实上,现代*领导人能够真正亲自领导的人只有 他的参谋——也就是直属的下级长官们。
在工业革命时代,人口增加,大众教育和大众媒体以惊人的速度发展。 发动战争不再像威灵顿时期那样只是一小部分政治和军事精英们的专利,而 使整个国家卷入其中。尤其是小型职业部队让步于大批征用兵员,这一进程 在 20 世纪的两场世界大战中达到高潮。
因此,国家领导人的*任务就是让士兵和国民保持士气高涨。战时的 领导者,无论在国民中还是在军队里,都要让自己的魅力笼罩远方军民—— 也就是说媒体成为领导必不可少的工具。1914 年至 1918 年间的*次世界大 战时期,“媒体”是指流行的报纸和影院新闻片;二战时,首次使人们收听到 前线现场报道的广播也囊括其中。现在像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这样的新帝国 战争,都通过夺人眼球的*卫星电视报道进行报道。
这样残酷的曝光给军队和民众的领导者带来了同样前所未有的挑战。 当今和未来的成功领导者 首先,成功的领导者必须具有能够令人折服的能力:意志力、魅力(个性与人格),这些要求虽然老套却很基本。他们必须由内而外迸发出自信与坚定,因为他们对自己和自己的使命深信不疑。他们必须对与自己职业相关的 各个领域了如指掌。同时,他们也必须具有开阔的视野和准确的判断力,使 他们在自己的管辖领域或外界社会和政治环境等更为广阔的环境里履行自己 的职责。他们必须善于交流——不仅要言语通畅,更要带有真诚的人文关切。 比起伏案办公,成功的领导者会花更多的时间深入民众;比起说话,他们更 愿意倾听。
*重要的是,他们知道领导的秘密不在于管理“人力资源”,而在于珍视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