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风靡网络、粉丝上百万的国民导师——戴建业老师的随笔集,用语平实诙谐,不一样的传统文化图书。

★戴建业老师作为百家讲坛的特邀讲师,拥有无可置疑的学术素养!

★国内学术界的不堪被一一展示在读者面前,紧接着将国内外的学术界摆上台面做对比,为我们上了一场生动的思想教育课程。

★戴老师结合对新生代的观察和思考,教会我们从生活和事业中找到自己的平衡点,学会“生活”,而不是永远“准备生活”。

★“是骡子是马,牵出来遛遛就知道了”——着眼于学术造假事件,提倡国人理性思考,并唤醒国人们对真相的追求。

★“脱下官帽,不都是一个肚脐两条腿”——看戴老师嬉笑怒骂,对官场的污浊之心提出拷问。


【内容简介】

《假如生活欺骗了我》是作者的一本杂文集,是作者*次用笔介入当代的文化精神生活——不留情面地品评人物,一针见血地针砭教育,犀利尖锐地批评文化,书中的人、物、事,无一不生活和发生在我们的眼皮底下。为什么那么多的事情,大家不能诚实面对?如果只有少数人不诚实,那是个别人的人品问题:如果一代人不诚实,那就是我们的文化或体制问题。大众起初是心怀恐惧不敢表露自己的真情实感,逐渐自己就不知道什么是真情实感;起初因害怕而不诚实,逐渐就习惯了自己的不诚实。作者用诚实的笔触向我们展现了他眼中的世界,希望用犀利的文笔唤醒每个人的诚实面对


【作者简介】

戴建业

戴建业,男,1956年4月生于湖北麻城。现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古代文学学术带头人,《华中学术》主编,湖北民族学院彩虹学者,台湾屏东大学客座教授。先后在大陆、台湾、香港出版《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文献考辨与文学阐释》等学术著作10部,出版《假如有人欺骗了我》、《瞧,这世道!》等随笔6部。

作为一名大学教授,他不仅文章写得深刻、优美、机智,其教学风格同样轻松、幽默而又风趣。在华中师范大学首届研究生“我心目中的好导师”评选中,戴建业教授荣获*名。他的教学视频上传网络后,立即获得全球华人网民的极度喜欢和狂热点赞,甚至“戴建业口音”也成为全社会热点。因其别具一格的讲课风格,亲切率真的人格魅力,广大网民亲切地称他为“国民教授”,广大青年学子更羡慕地称为他“别人家的老师”。继易中天之后又一爆红网络的有才、有识、有趣的学者。


【目录】

自序:诚实1

当代教育之殇
北大校长的底气8
校长,别在毕业典礼上发嗲13
能不能不折腾博士生?17
“买”文凭与“混”文凭20
逗你玩:本科生毕业论文答辩25
怎样使自己学习“上瘾”?30
辨才:教育的起点39
经典重读45
碰巧51



何不换一种活法
人生难道是一场赛跑?79
食不知味92
把自己卖个好价钱96
雅量与矫情101
人情世态与“屌丝”姿态105



韩寒代笔之争
骡乎?马乎?114
韩寒现象与偶像崇拜118
盲点与疑点122
常理与奇迹127
求真与求胜133
学术打假与商品打假139
自证他证心证143
私人空间与天下公言149
易中天先生,请爱惜自己的羽毛!155
创作过程知识结构语言技巧164
“神来之笔”与“天纵之才”168
韩寒:从“神话”到“笑话”175
除了真相,还是真相181
谁在装?190
有事说事195



假如有人欺骗了我
假如有人欺骗了我202
“虚实之间”210
快乐的愚人节219
分配不公正与机会不均等222
挑战命运227
假如李娜没有夺冠……231
这样的广州,你爱吗?241
城市,不能只是“看上去很美”245
镇远:不游也罢!248
黄果树瀑布:生命的启迪252
何为文化软实力?
文化战略:美国文化与商业合谋257
艺术:不是“一流”就“不入流”261
理论批评:消解文化的等级观念266
体制:施展拳脚与束缚手脚272
春晚杂感277
什么是诺贝尔文学奖?279
此心安处即为家
人情味283
在台湾南部农家作客287
台南市走笔289
佛光山上的忧思293
“故乡无此好湖山”297
沁园春301


【免费在线读】

校长,别在毕业典礼上发嗲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在2010年大学生毕业典礼上因大量使用网络“潮语”一炮走红后,很多大学校长在毕业典礼上都纷纷效尤,一时间,“哥的犀利”、“姐的狂放”、“让子弹飞”、“童鞋们”、“有木有”、“泪牛满面”、“给力”、“神马”、“浮云”、“伤不起”成了校长们毕业典礼致辞的常用语,“根叔”、“凤哥”、“晓红哥”、“纪宝宝”成了*叫座的“艺名”。

我看了李培根先生去年在华中科技大学毕业典礼上的致辞,其文大量使用网络“潮语”,贴近大学生心理,迎合大学生胃口,总之,使尽一切招数来煽情。据说十几分钟的演讲,博得了毕业生几十次掌声,赚得了毕业生无数的眼泪,获得了毕业生极其窝心的称呼——“根叔”。不知是有意栽花还是无心插柳,李培根校长闯出一条迅速“走红”的终南捷径。这么轻易就在中国教育界“走红”,让中国许多大学校长“眼红”,于是从*牛的北大校长周其凤、清华校长顾秉林到普通大学的校长们,在毕业典礼上都竞相使用网络“潮语”,竞相“扮小”“装嫩”,竞相与毕业生套近乎拉感情,好像谁能挤出毕业生的眼泪谁就有本事,谁能赢得更多掌声谁就是好校长。套用萧统《文选序》的话说,“踵其事而增其俗,变其本而加其厉”。

我原来以为只有通俗作家喜欢媚俗,没想到一些著名学府的校长也热衷媚俗,而且媚俗的样子比通俗作家更加难看。去年“根叔”的毕业演讲让我起了一身鸡皮疙瘩,诸如“母校是自己可以骂几十遍,但不许别人骂的地方”,明显是以煽情赚眼泪。一个即将离校的毕业生,就像一个正要出嫁的女儿;前者往往对母校依依不舍,后者对父母更一往情深。尽管平时对父母常有怨言,对母校更常常牢骚满腹,但要离别的时候却容易肝肠寸断,这个时候如果像“根叔”那样一煽情,那些多愁善感的女孩子肯定泪如泉涌,那些容易激动的青年学子肯定掌声如潮——这是典型的投其所好和哗众取宠。

如果说去年“根叔”的毕业演说还只让我起一身鸡皮疙瘩,今年“凤哥”、“纪宝宝”等人东施效颦的毕业演说就让人反胃。古人说“一之为甚,岂可再乎”?稍懂点古代文学的人就明白,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身份、不同的文体、不同的对象要使用不同的语言语调,在毕业典礼上发嗲,既浅薄又俗气,校长降格,听众肉麻。

由于自己是大学里吃粉笔灰的教书匠,我偶尔也看看我国过去大学校长、西方和日本著名学府校长的毕业演讲。这些演讲内容不同、风格各异,但其主旨基本都是献身学术,其风格基本都很庄重典雅,都具有一种精神高度和思想深度。我们国内大学“根叔”、“凤哥”、“纪宝宝”这类毕业演讲,从内容到风格都俗不可耐。其实,我并不讨厌通俗文学,也喜欢听通俗歌曲,有时也看一下进口的肥皂剧和冯小刚那些搞笑电影,那些追求商业利益的文学、歌曲、电视,它们必然要迎合大众口味,必然要看重票房价值,它们通俗和媚俗都可以理解,但一个著名高等学府的校长在毕业典礼上发嗲和媚俗,却叫人难以接受,更叫人无法认同。

记得麻省理工学院有一任校长在毕业典礼上说:麻省理工学院的教师和学子要立志引领美国和世界的科学技术潮流,麻省人要对学术负责、对社会负责、对人类负责。这位校长在毕业典礼上期望自己的毕业生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栋梁,成为科技界的领袖和精英,他强调的是一个著名学府对国家和社会的担当精神和学术雄心。2002年哈佛大学校长H萨默兹毕业典礼的演讲题目是《从“拿”到“给”,走向独立》,他说毕业生正处在人生的转折点上,即将从向社会“拿”和“吸收”,转变为向社会“给”和“奉献”;从依赖家庭和老师,转变为独立思考、判断和选择。萨默兹校长演讲的主题是“独立”与“奉献”。在他通篇的演说辞中看不到一句“哥的犀利”、“姐的狂放”这类轻佻的字眼。

自从大学创立之日起,法、德、英、美、日、俄大学毕业典礼和学位授予通常都非常庄重,校长在毕业典礼上绝不会用“哥的犀利”、“姐的狂放”、“让子弹飞”、“童鞋们”、“有木有”、“泪牛满面”这类网络“潮语”来赚得毕业生的泪水和掌声,就像这些大学校长不会穿着运动鞋和牛仔裤参加毕业典礼一样。一位耶鲁大学校长说,耶鲁人明白自己肩负的学术重任,请求校友和社会贤达不断批评耶鲁的错误,督促耶鲁人奋进。他说自己常常回顾耶鲁的过去和思索耶鲁的未来。可是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根叔”却说:“母校是自己可以骂几十遍,但不许别人骂的地方。”

什么人都可以媚俗,但一个大学校长不能媚俗,因为一个国家的*学府,代表这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和精神高度,引领这个国家的发展方向和价值取向。每一个民族都有俗文化和雅文化,雅俗之间*好取得某种平衡。不过,只有雅文化才代表这个民族的文明水准,象牙塔里那些发明创造才代表这个民族的智力水平。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看看世界著名学府校长的胸襟、志向和眼界,再看看我们这边校长们的做派、谈吐和趣味,我们能对自己的大学有什么奢望呢?人家的大学校长是*科学家、著名教育家,我们的大学校长是副部级、正厅级、副厅级,你叫“哥”如何“犀利”?让“姐”如何“狂放”?

校长,别在毕业典礼上发嗲,肉麻!

2011.7.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