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

【内容简介】
  安锐、黄钢主编的《核医学(供8年制及7年制5 3 一体化临床医学等专业用第3版)》力求保持前两版的优势与经典特色,同时顺应核医学与分子影像的快速发展,突出诊疗实践与循证依据,强化PET/CT等新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紧扣临床需求,实时更新内容,适应于长学制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培养的目标。,全书内容共分23章,在多个部分做了与时俱进的修订,删除了部分已淘汰或很少使用的方法,并试图在以下四方面做出探索:①根据医学发展的需要,增加了分子影像与个体化诊疗及分子影像与转化医学的相关章节,强化分子影像在个体化医疗和转化医学中的作用;②编写内容力求图文并茂,图表直观,图表约占全书内容的20%,体现核医学影像的特点,提高可读性;③编写风格彰显核医学在功能、代谢、受体等分子影像以及核素治疗中的独特优势,与其他影像技术的互补互融,力求推动学科问相互了解、合作与提升,培养学生综合掌握影像医学知识、客观理解各种影像的特点,合理使用不同的影像方法;④核素显像临床应用、核素治疗等与目前临床公布的指南或规范接轨,使学生能够更加合理地使用这些方法为临床解决问题。这些探索的目的就是希望增强学生“获取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新版引入“转化医学”和“个体化诊疗”理念,不仅是突出核医学的学科特色,更是为“提升学生思维能力”提供支撑,强调以临床为导向的科学研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简介】
  安锐,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副院长。 从事核医学临床、教学、科研、管理及培干等工作32年。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核素报告基因显像监测肿瘤基因治疗疗效、脑梗塞和肿瘤干细胞治疗的可视化研究、PET/CT的临床应用研究等。先后在国内外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参加20余部教材和大型专业参考书的编写工作,其中包括担任全国高等学校8年制教材《核医学》第三版主编,参编7年制、研究生及本科生规划教材。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4项、省部级科研课题5项。先后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 主要社会任职有: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分会副会长,湖北省核医学会主任委员等。担任《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影像诊断与介入治疗》《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American Joinhal of Nuclear Medicine and Molecular Imaging(US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 Research(USA)等杂志的编委。 黄钢,医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副院长,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医院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临床核医学研究所所长;兼任亚洲核医学学院院长,中华医学会第九届核医学分会主委,上海医学教育学会主委,Clinical Medical education主编;《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学杂志》《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上海医学教育》《高校医学教育》、Nucl.Sci.&Tech.(SCI收录杂志)等杂志副主编,Plos One,Am J Nucl Med & Mol images等20余本专业杂志学术编委。影像医学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上海市重点学科及上海市一流学科学科带头人,分别获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宝钢优秀教师奖”、上海市领军人才等称号。承担国家自然基金和重点项目、国家新药创制重大项目和“973”项目等30余项课题;至今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二百余篇,其中SCI或EI收录论文80余篇;主编医学院校规划教材及专著10余本,其中《影像核医学》获上海市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华夏医学科技一等奖等十余项奖励,2009年及2014年分别获得*教学成果二等奖。

【目录】

绪论 章 核医学物理基础 第二章 核医学仪器 第三章 放射性药物 第四章 辐射生物效应与辐射防护 第五章 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与显像 第六章 体外分析技术 第七章 分子影像概论 第八章 分子影像与个体化医疗 第九章 核医学分子影像与转化医学 第十章 神经系统 第十一章 心血管系统 第十二章 内分泌系统 第十三章 肿瘤显像 第十四章 骨骼系统 第十五章 呼吸系统 第十六章 炎症显像 第十七章 消化道显像 第十八章 肝胆及胰腺显像 第十九章 造血系统和淋巴系统 第二十章 泌尿系统 第二十一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放射性核素治疗 第二十二章 转移性骨肿瘤的放射性核素治疗 第二十三章 其他治疗 附录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 致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