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前言】

  小说《西游记》创作于明代(1368—1644)中叶。那是一个加强皇权统治,残酷压迫人民的时代。官员们的腐化贪婪、专横霸道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人民受尽煎熬。
  明朝商品货币关系的迅猛发展促进了农业的商品生产的增长,也使国家的官僚们和上层统治集团更趋奢侈。所有这一切导致人民遭受更为沉重的压迫,土地被强占,越来越多地集中到极少数人的手中。明朝皇帝变成国家的地主,他们把大量的土地攫为己有,将其称为皇家领地或皇室庄园。毋庸赘述,这大片的土地是从农民那里掠夺来的。除了皇家地产之外,还有很多属于皇室成员或宫廷显贵的田庄。
  残酷的压迫、掠夺和暴虐不断地引起农民起义。城市居民也多次拿起武器,反抗统治集团的压迫、勒索和掠夺。尽管所有这些起义都被极其残忍地镇压了下去,但作为爆发于明朝末年、席卷几乎整个中国的李自成和张献忠领导的农民大起义的先驱,它们仍起到了自己的历史作用。人民反抗压迫者的斗争在小说中得到独特的反映。
  中国僧人玄奘去印度取经的传说是创作这部小说的素材。
  早在公元前二世纪末,汉朝时期(公元前206—公元220),在中国和中亚国家之间就建立了直接的联系。
  众多的商队驮着丝绸、铁器、贵重金属、漆制品,前往巴克特里亚、印度、索格狄亚那。中国商品到达了西方很远的地方。而葡萄、菜豆、胡桃这样的农作物则从中亚运到中国。还引进了玻璃、宝石、香料、化妆品。
  中国旅行者在很多方面促进了中国与西方的文化与商品交流。
  其中著名的是张骞,早在公元前138年他就出使过中亚。在出使期间,张骞访问了许多国家,收集了有关这些国家(也包括印度)文化和民族的宝贵资料。
  另一位生活在公元四至五世纪的中国旅行者、佛教僧人法显的旅行也起了巨大的作用。公元399年,65岁的法显在十位僧人陪同下离开中国,横穿干旱的沙漠、帕米尔高原,走遍整个印度。他到过锡兰和苏门答腊,公元413年乘船从海上回到中国。公元414年他把自己的旅行见闻写成一本书,名为《历游天竺记传》。它是中国这类体裁作品早的文献之一。这本书详尽地描述了法显的巡礼行程,提供了各种各样有关地理、历史方面的丰富资料,并介绍了居住在中亚国家、印度和南海的人民的风土人情。
  著名的学者、旅行者、佛教僧人玄奘(596—664)生活在唐朝(618—907)。关于他去印度取经的传说恰好成为吴承恩创作幻想小说的素材。玄奘一生都致力于在中国加强和普及佛教事业,为此他决定去佛教的发源地——印度研究佛经,并从那里取回佛教圣书。他就是抱着这个目的,于公元629年动身前往印度。玄奘并不是像小说里所说的那样,是由皇帝派往印度的;恰恰相反,他是违背皇帝的意旨,私自去的。这发生在他提出他和其他僧人要赴印度的请求遭到拒绝之后。他在游历中度过了17年,在这期间遍访了50多个国家。
  玄奘从印度带走六百多部佛经(圣书)。回国后他主持了这些佛经的翻译工作,显示出一位杰出的学者和翻译家的才能。
  然而,玄奘并不仅仅是作为语言学专家、佛经翻译家而名垂青史的。他还编纂了一部记叙自己的印度之行的杰作《大唐西域记》——《西域国家札记》
  玄奘的札记是一部真正的地理学和民族学的专著,它翔实地描绘了他一路走过的国家、城市和乡村,并介绍了他所遇到的各个民族的风土人情。即使在今天,这部作品也是研究中亚国家和印度历史的极其珍贵的资料。
  毫无疑问,尽管中国学者-佛教僧人的游记的独特宗旨是力图在中国推行和普及佛教,但它们帮助中国人民更多地了解了周围世界。那些游记成为有关印度这样的富裕的文明国家的知识源泉,进而促成中国与西域诸国,首先是与中亚国家和印度之间久已存在的文化与商业联系得到进一步的扩展。


【作者简介】

  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淮安)人。他生活在明代中叶,约当公元一五零零年到一五八二年间;出生在一个由文职小官僚而沦落为小商人的家庭。他极好读书,但常遭官府吏胥敲诈,对社会现实颇为不满。

  译者:阿·罗高寿是著名俄罗斯政治家、汉学家,出生于莫斯科。前俄罗斯驻华大使、俄罗斯联邦上院议员,也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为中俄友好和平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免费在线读】
  第 一 回
  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诗曰: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盖闻天地之数,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将一元分为十二会,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每会该一万八百岁。且就一日而论:子时得阳气,而丑则鸡鸣;寅不通光,而卯则日出;辰时食后,而巳则挨排;日午天中,而未则西蹉;申时晡而日落酉;戌黄昏而人定亥。譬于大数,若到戌会之终,则天地昏曚而万物否矣。再去五千四百岁,交亥会之初,则当黑暗,而两间人物俱无矣,故曰混沌。又五千四百岁,亥会将终,贞下起元,近子之会,而复逐渐开明。邵康节曰:“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到此,天始有根。再五千四百岁,正当子会,轻清上腾,有日,有月,有星,有辰。日、月、星、辰,谓之四象。故曰,天开于子。又经五千四百岁,子会将终,近丑之会,而逐渐坚实。《易》曰:“大哉乾元!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至此,地始凝结。再五千四百岁,正当丑会,重浊下凝,有水,有火,有山,有石,有土。水、火、山、石、土,谓之五形。故曰,地辟于丑。又经五千四百岁,丑会终而寅会之初,发生万物。历曰:“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交合,群物皆生。”至此,天清地爽,阴阳交合。再五千四百岁,正当寅会,生人,生兽,生禽,正谓天地人,三才定位。故曰,人生于寅。
  感盘古开辟,三皇治世,五帝定伦,世界之间,遂分为四大部洲:曰东胜神洲,曰西牛贺洲,曰南赡部洲,曰北俱芦洲。这部书单表东胜神洲。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此山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自开清浊而立,鸿蒙判后而成。真个好山!有词赋为证。赋曰:
  势镇汪洋,威宁瑶海。势镇汪洋,潮涌银山鱼入穴;威宁瑶海,波翻雪浪蜃离渊。水火方隅高积土,东海之处耸崇巅。丹崖怪石,削壁奇峰。丹崖上,彩凤双鸣;削壁前,麒麟独卧。峰头时听锦鸡鸣,石窟每观龙出入。林中有寿鹿仙狐,树上有灵禽玄鹤。瑶草奇花不谢,青松翠柏长春。仙桃常结果,修竹每留云。一条涧壑藤萝密,四面原堤草色新。正是百川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
  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围圆,按政历二十四气。上有九窍八孔,按九宫八卦。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俱备,四肢皆全。便就学爬学走,拜了四方。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惊动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驾座金阙云宫灵霄宝殿,聚集仙卿,见有金光焰焰,即命千里眼、顺风耳开南天门观看。二将果奉旨出门外,看的真,听的明。须臾回报道:“臣奉旨观听金光之处,乃东胜神洲海东傲来小国之界,有一座花果山,山上有一仙石,石产一卵,见风化一石猴,在那里拜四方,眼运金光,射冲斗府。如今服饵水食,金光将潜息矣。”玉帝垂赐恩慈曰:“下方之物,乃天地精华所生,不足为异。”


【内容简介】
  《西游记》的故事对人们来说是非常熟悉的,其中精彩的章节,如孙悟空大闹天宫、猪八戒高老庄娶媳妇、打白骨精、借芭蕉扇等等,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几百年来,它以其强烈的艺术魁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人,从而使它成为中国人民喜爱的古典名著之一。

【目录】

回2

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第二回58

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第三回106

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

第四回152

官封弼马心何足 名注齐天意未宁

第五回198

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

第六回240

观音赴会问原因 小圣施威降大圣

第七回284

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第八回326

我佛造经传极乐 观音奉旨上长安

第九回374

陈光蕊赴任逢灾 江流僧复仇报本

第十回414

老龙王拙计犯天条 魏丞相遗书托冥吏

第十一回480

游地府太宗还魂 进瓜果刘全续配

第十二回526

唐王秉诚修大会 观音显圣化金蝉

第十三回594

陷虎穴金星解厄 双叉岭伯钦留僧

第十四回632

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

第十五回682

蛇盘山诸神暗佑 鹰愁涧意马收缰

第十六回724

观音院僧谋宝贝 黑风山怪窃袈裟

第十七回768

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观世音收伏熊罴怪

第十八回818

观音院唐僧脱难 高老庄大圣除魔

第十九回852

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经

第二十回894

黄风岭唐僧有难 半山中八戒争先

第二十一回934

护法设庄留大圣 须弥灵吉定风魔

第二十二回972

八戒大战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净

第二十三回1008

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

第二十四回1050

万寿山大仙留故友 五庄观行者窃人参

第二十五回1088

镇元仙赶捉取经僧 孙行者大闹五庄观

第二十六回1126

孙悟空三岛求方 观世音甘泉活树

第二十七回1172

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第二十八回1214

花果山群妖聚义 黑松林三藏逢魔

第二十九回1256

脱难江流来国土 承恩八戒转山林

第三十回【编辑推荐】

《西游记》的故事对人们来说是非常熟悉的,其中*精彩的章节,如孙悟空大闹天宫、猪八戒高老庄娶媳妇、打白骨精、借芭蕉扇等等,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几百年来,它以其强烈的艺术魁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人,从而使它成为中国人民*喜爱的古典名著之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