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儒家经典(精华版系列共九册)》:《传习录》《易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礼记》《孝经》《荀子》《孔子家语》

精选内容,品质上乘
  本系列书选择儒家经典中颇受后世读者喜爱的九本书,进行了分析、解读。特别选择了《传习录》这本王阳明的经典之作,以及《孔子家语》这本市场不常见,但很有价值的图书,以飨读者。

细节设计合理,提升阅读体验
  正文中有注解序号标注,方便查阅解读;内文安排合理,分为原文、注释、译文板块,方便阅读、理解和记忆

装帧典雅,印制精良
 本书采用精美32开,方便携带,随时阅读,且封面设计简洁大方,古朴庄重,尽现古书韵味;内文排版大方、疏朗,符合人们阅读习惯,阅读起来非常舒适,利于保护视力健康。

本书内容选择与解读精当

本系列书选择了这些儒家经典中精彩、经典和极有价值的内容进行了生动的注释与解读,有助于大家系统了解承传几千年儒家思想的文化经典。

与同类书相比,本系列图书,内容虽短小精悍,但文本经典。注重版式与设计的美观、典雅,使其充满文化气息,传递圣贤智慧的古典巨作。

其他系列: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处世谋略(精华版系列共五册)《素书》《菜根谭》《小窗幽记》《围炉夜话》《智囊》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蒙学.家训(精华版系列共八册)》《龙文鞭影》《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声律启蒙·笠翁对韵》《千家诗》《幼学琼林》《格言联璧》《曾国藩家书》《颜氏家训》


【内容简介】

  《传习录》:《传习录》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卷,上卷经王阳明本人审阅,中卷里的书信出自王阳明亲笔,是他晚年的著述,下卷虽未经本人审阅,但较为具体地解说了他晚年的思想,并记载了王阳明提出的“四句教”。王阳明是我国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精通儒、释、道三教,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被后世称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完人”。
  《易经》:《易经》被尊为“六经之首”,尊享着无比崇高的地位。而在道家经典中,《易经》也享有与其在儒家经典中相同的地位,被道家奉为“三玄之冠”。真正算得上是“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于《易经》,曾给出了这样的定位:“易道广大,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数,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可算是对《易经》全面而重要的评价,甚至无论从其影响的广度和深度上讲,都是世所罕见的,也从来没有一部著作能够产生它那样的重要影响。
  本书精选古本正源,并兼采众家著作,经过精心的审校,以文、白对照的形式,再现这部伟大著作的精华。本书按照《易经》六十四卦的顺序,每卦独成一节,以原文、注释、译文三个板块的形式,在力求保持《易经》原有意味的基础上,努力在读者和原著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以期能让每一个现代人都能读出《易经》中的思想韵味。
  《大学·中庸》:《大学》将人的修身作为核心基础强调齐家、治国、平天下,而治国平天下就应该以德为本。
  《中庸》是儒家学说的重要典籍,儒学,特别是理学,许多概念、命题出自《中庸》,《中庸》对中华文明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书将《大学》《中庸》整合编撰成了一本书《大学·中庸》,里面包含了很多先圣哲人的价值反思和体验,由此也向当代读者展示了他们卓越的思想表述才能,有着很好的阅读价值和收藏价值。
  本书内容有四部分组成:原文、注释、译文、读解。注释简要明了,读解到位,对读者有很好的启迪作用。
  《论语》:作为中国古代儒家的一部重要经典,《论语》是了解孔子哲学、政治、教育、文化等学说*主要和可靠的资料。“半部《论语》治天下”,从古至今,《论语》都是一部不能忽视的圣典。作为中化文化的源典,《论语》的主张思想已浸透到到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教体制、社会习俗、心理习惯和行为方式里去。想的主要依据。
  《孟子》:《孟子》乃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著作。
  孟子名轲,表字无传,战国时期邹国人。具体生卒年不详,乃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
  孟子既继承了孔子的政治学说与教育观念,又对其有所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政治与学术思想。同时,在与墨家、道家、法家等学派也开始发展起来,孟子在百家争鸣时,有力地维护了儒家学派的理论,并且确立了自己在儒家学说中的重要地位,成绩仅次于孔子。后来,随着儒家学说地位的不断提高,孔子被称为“圣人”,孟子也被称为“亚圣”。
  《孟子》是记录体散文,有很多长篇大论,多了一些机智的辩论。其写法也对后世产生了深渊的影响。
  《孟子》均为七卷,本书将七卷分为了14个部分,精选了其中*为著名的篇章。为了方便读者阅读,本书还对每篇文章进行了注释、翻译与读解,让读者能够更加了解孟子的思想、学说。
  《礼记》:《礼记》初时据说有一百多篇,后为汉朝学者戴德简化为85篇,世人称之为《大戴礼记》。后来,戴德之侄戴圣在《大戴礼记》的基础上,再一次进行简化,终为49篇(原本应该为46篇,但因《典礼》《檀弓》《杂记》三篇过长,市面上大多版本将其分为上下篇,故有49篇之说),称之为《小戴礼记》。《大戴礼记》现已佚失多数,而市面上常见的《礼记》版本一般为《小戴礼记》。
  在编撰过程中,考虑到现实的阅读需求,我们从权威版本中筛选出*经典、实用,且具有文学价值的28个篇章,将其编辑成册。同时,为了便于读者阅读与理解,我们将每篇分为诸多小节,每个小节分为三部分:原文、注释与译文。整本书结构严谨,言简意赅,意蕴深远。
  《孝经》:《孝经》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被列为儒家十三经之一。孝道以“尊老、敬老、养老、送老”为基本内涵,《孝经》即是一部关于“孝道”的专著,比较集中地阐述了儒家的伦理思想。
  本书收录了《孝经》原文,以详细的注解及译文重现了先贤圣哲的智慧光芒,既通俗易懂又不失其严谨性,全面照应“经典藏书”理念。本书对于延续与推广先贤圣哲的智慧,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荀子》:《荀子》不仅仅是对于儒家思想的集大成,更兼采了道家、墨家、名家、法家等诸家学说中的思想成分,郭沫若将《荀子》与《孟子》、《庄子》、《韩非子》并列,称为先秦文学的“四大台柱”。
  本书中集合了*能够代表荀子思想水平的作品集,虽然涉及哲学、政治、治学、立身、学术等多个方面,却仍能代表其思想的精髓,还有的是早已朗朗上口的名篇。前者的代表篇目如《天论》、《礼论》、《解蔽》、《正名》等,后者的代表篇目如《劝学》、《修身》、《非十二子》、《非相》等。因篇幅限制问题,很多篇目只摘选了其中的经典段落和精彩部分,其目的就在于帮助读者确立对荀子的基本认识和了解。
  《孔子家语》:《孔子家语》是一部了解和研究孔子的重要著作,被称为“孔子研究*书”。如要真正走近孔子,并理解他,则要从《孔子家语》入手。本书稿以原文、注释、译文的形式,记录了孔子与其弟子门生的问答和言谈行事,以及孔子与各诸侯国君的问答。文字严谨,内容充实,译注也很权威,有助于让读者理解和接受孔子的思想,进一步走进孔子,也有助于推动早期儒学的研究。



【作者简介】

  《传习录》:王阳明(1472-1528),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是明朝著名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
  《孟子》: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鲁国邹人(今山东邹县东南部人),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仁政”思想,被称为“亚圣”。
  《礼记》:戴圣,西汉著名的学者,开拓了汉代今文经学之先河。戴圣,生卒年不详,字次君,世称小戴。和他的叔叔戴德一同著了《礼》这本书,后又编撰为《礼记》一书,又为《小戴礼记》。
  《荀子》: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今山西南部)人。时人尊而号为“卿”,故又称荀卿。先秦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先秦儒家的*后代表人物。
  《孔子家语》:《孔子家语》一书*早著录于《汉书?艺文志》,凡二十七卷,孔子门人所撰,其书早佚。后来王肃对其进行整理,现存十卷。王肃为东海郯人,曾遍注儒家经典,是郑玄之后著名的经学大师。他主张微言大意,综合治经,反对郑玄不谈内容的文字训诂学派。


【目录】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儒家经典(精华版系列共九册)》:

《传习录》

《易经》

《大学·中庸》

《论语》

《孟子》

《礼记》

《孝经》

《荀子》

《孔子家语》


【前言】

  《传习录》:《传习录》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阳明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词,源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
  王阳明(1472—1529),幼名云,后改名守仁,字伯安,号阳明,谥文成,世称阳明先生。汉族,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浙江省余姚市)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书法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阳明先生是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不仅精通儒、释、道三教,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阳明和孔子、孟子、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
  王阳明的学说在朱学衰颓之际,倡导“心即是理”“知行合一”,把儒家的内圣之道发展到了极致,其思想冲破了数百年来中国思想界为程朱理学所垄断的沉闷局面,风靡晚明,启迪近代,即使到了现代社会,依然闪耀着美妙的光芒。这正是经典与众不同的魅力所在。
  阳明学不仅影响了中国,而且享誉海外。在日本,阳明学被一大批幕府末期的思想家所接受,推动了日本的明治维新。在经济腾飞期的韩国,阳明学被奉为精神的范本。后来,其影响又逐渐深入到东南亚诸国、北美洲和欧洲,可见其思想的价值和魅力。
  《传习录》不但全面阐述了王阳明学说的主要哲学思想,也体现了他辩证的授课方法,以及生动活泼、善于用譬、常带机锋的语言艺术,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同时也是一部简明而有代表性的儒家哲学著作,堪称王门之圣书,心学之经典。
  《传习录》是在王阳明生前及死后陆续编录和刊行的,载于《王文成公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卷,亦有单行本。卷上是王守仁讲学的语录,内容包括他早期讲学时主要讨论的“格物论”“心即理”以及有关经学本质与心性的问题;卷中主要是王守仁写给时人及门生的七封信,实际上是七封论学书,此外还有“社会教条”等。在中卷*有影响的是《答顾东桥书》和《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着重阐述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理论。下卷一部分是讲学语录,另一部分是《朱子晚年定论》。《朱子晚年定论》包括王守仁写的序和由他辑录的朱熹遗文中三十四条“大悟旧说之非”的自责文字,旨在让朱熹作自我批评与自我否定,证明朱熹晚年确有“返本求真”的“心学”倾向。下卷收录的王守仁讲学语录主要是讨论“良知”与“致良知”。
  本书选取《传习录》的精华并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解读,阅读本书不仅能帮助读者更加透彻地理解《传习录》,而且能让读者收获更多的人生智慧。
  《易经》:在儒家经典中,《易经》被尊为“六经之首”,尊享着无比崇高的地位。而在道家经典中,《易经》也享有同于其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被道家奉为“三玄之冠”。真正算得上是“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作为华夏文明长河中智慧与文化的结晶,经过五千年的发展,《易经》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各个方面的重要元素符号,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于《易经》,曾给出这样的定位:“易道广大,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数,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可以说,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上讲,《易经》的影响都是世所罕见的,也从来没有一部著作能够产生如此广泛而重要的影响。
  数千年来,中国的文人学士们都将《易经》作为一部值得日日、时时研读的经典,研习并遵从其中的道理。孔子说“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宋人叶采也曾讲“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唐代虞世南说“不读《易》不可为将相”,医学家孙思邈说“不知《易》便不足以言知医”,足见《易经》对后世人的重大影响和吸引力。
  然而,虽然书名为“易”,但真正能够参得透、讲得清这本书的人,实是少之又少。从古至今,关于《易经》的著作浩如烟海,每家都从自身的感受和角度出发,试图解读《易经》中深含的观点,但鲜有成功者。就此,宋代理学大师朱熹曾说“《易》难看,不比他书”,同时又说“是圣人事,非学者可及也”。
  具体来说,《易经》以眼花缭乱的八卦、六十四卦符号为载体,并配合晦涩艰深的卦辞、爻辞阐述世事、事理,文辞艰涩。虽然以卦爻为工具和载体,但《易经》并不是一部关于卜筮的作品,而更像是古人关于世界、人生体悟的综述,旨在引导人们重新认识自身所生活的这个世界,进而体悟它深蕴的哲学,获得源源不断的生活智慧和前进动力。
  对于这本经典,连朱熹这样的大家都连呼“《易》难看”,更别说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的现代人了。这也就难怪会有一些现代人,将《易经》视作一部“天书”。
  鉴于此,我们精选古本正源,并兼采众家著作,经过精心审校,以文白对照的形式,再现这部伟大著作的精华。本书按照《易经》六十四卦的顺序,每卦独成一节,以原文、注释、译文三个板块的形式,在力求保持《易经》原有意味的基础上,努力在读者和原著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以期每一个现代人都能读出《易经》中的思想韵味。
  因为本书是在博采众家思想的基础上进行的解读,所以书中一些地方难免出现不够精准到位的问题,或有其他疏漏之处,万望读者朋友指正,我们将不胜感激。
  《大学·中庸》:《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皆为儒家经典著作。其中,《大学》《中庸》收录在《礼记》中,宋代以前并没有独立成编。南宋理学家朱熹首次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汇集起来,同时还为其作章句集注,编纂成《四书章句集注》一书,此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本书选取“四书”中的《大学》《中庸》两本进行解读,希望对读者能够有所帮助。
  《大学》以修身为核心,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同时指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修身的主要方法。强调在修身养性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内省,而且还要同外物相接,穷究物理而获得知识,培养道德品性,完善人格。当然,《大学》强调修身的目的在于引导人们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志向,其中尤为重要的是以德为本。
  《中庸》是儒家重要典籍,它同《易经》一样,都是儒家的理论渊薮。不过《易经》的影响要比《中庸》大,涵盖范围广,而《中庸》是宋朝以后儒家学者们研读的重点,它强调“诚”,认为“诚”是实现“中庸之道”的关键。
  儒学,特别是理学,许多概念、命题出自《中庸》,许多理学大家持守《中庸》的信条,许多儒者用《中庸》的方法论思考。甚至可以说,《中庸》对中华文明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书将《大学》《中庸》整合编撰成了《大学·中庸》,其中蕴含很多先圣哲人对生命价值的反思和体验,向当代读者展示了先哲们的深刻思想内涵,有着很高的阅读价值和收藏价值。
  本书内容由四部分组成:原文、注释、译文、读解。原文主要参照了中华书局版本,注释简要明了,读解到位,对读者有很好的启迪作用。
  鉴于本书编辑经验有限,书中难免有出错、疏漏之处,还望读者指正,我们将不胜感激。
  《论语》:《论语》是产生于我国春秋时期的一部语录体文献,它是儒家*重要的思想著作,记录了儒家圣人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这部巨著的编纂者是孔子的弟子以及再传弟子。《论语》全书二十篇,共约五百章。整体而言,《论语》是大部分记言,小部分记事,只有极少数篇章称得上是较为完整的文章。它作为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集,涉猎极为广泛,包括哲学、道德、政治、教育、时事等我国春秋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等方方面面,对中华民族整体民族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产生了重大影响。南宋时期,著名理学家朱熹将《论语》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可以说,新文化运动之前,在中华民族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论语》一直是中国人的初学之书目。
  儒家所遵从的孔子思想核心便是“仁”“义”“礼”“智”“信”,而这些思想在《论语》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彰显与体现。仅就这个角度而言,《论语》是研究孔子生平及儒家思想的重要依据。虽然孔子“克己复礼”的思想看起来有些保守,其哲学思想也有些唯心,但社会的整体发展以及各种现实的原因对孔子并非没有影响。《论语》还记下了孔子思想中许多有着积极意义的东西,例如举贤才、讲究节约、仁者爱人、使民以时、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不信鬼神等,尤其是他的教育经验、学习经验、写作经验、生活经验和诗论,更值得我们重视。《论语》中许多十分精辟的格言至今令人印象深刻,极具教育意义,正是对这些可贵经验的概括总结使得这部经典至今熠熠生辉。
  《论语》在文学史上颇有影响。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文献,《论语》言简意赅、含蓄隽永。书中篇与篇、章与章之间虽大多没有实质上的内在联系,篇名也无实在意义,用的均是每篇开头的几个字,但其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它的文学性尤其体现在语言富于形象,往往用极简练的言辞写出人物的神情语态和性格特征。
  《论语》作为中华民族的源头性经典典籍之一,不仅是古代圣哲修身明德、体道悟道后的智慧结晶,而且是道德与文化的重要载体。
  《孟子》:《孟子》乃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著作。
  孟子名轲,表字无传,战国时期邹国人。具体生卒年不详,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之后,其出生时家道已经中落。其父在孟子年幼时便已过世,孟子由其母亲抚养长大。孟母对孟子的教育十分严格,历史上有着“孟母三迁”“孟母断机杼”的传说,足见其用心良苦。在母亲的精心教养下,孟子度过了充实的少年时期。
  长大成人之后,孟子曾“受业子思之门人”(《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子思乃儒家创始人孔子的孙子,在战国是名扬于世的儒学大师。孟子师从子思,由此奠定了孟子传承与发展儒家学说的基础。
  孟子也像孔子一样,曾经带领弟子到各国去游历,并曾担任过一段时间齐宣王的客卿。不过因为其政治主张与孔子一样,故未被重用,不久便辞职归乡继续讲学。
  孟子生活的战国中期比孔子所生活的春秋时期更加混乱,社会更加动荡不安,不过在这动荡的时期,思想也更加活跃,出现了历史上的“百家争鸣”局面。孟子既继承了孔子的政治学说与教育观念,又对其有所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政治与学术思想。同时,墨家、道家、法家等学派也开始发展起来,孟子在百家争鸣时有力地维护了儒家学派的理论,并且确立了自己在儒家学派中的重要地位,成绩仅次于孔子。后来,随着儒家学说地位的不断提高,孔子被称为“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
  与《论语》相同,《孟子》也是记录体散文,但是在文字表达上,两者差异很大,《论语》中的语言文字都简洁、含蓄,《孟子》却有很多长篇大论和一些机智的辩论,在解答世人对儒家学说疑问方面,更加直观。《孟子》的写作手法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于《孟子》这部书的作者,历来有三种看法。一种认为是孟子自己所撰写的;另一种认为是孟子死后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根据其言行编写而成;第三种则结合前两种说法,认为是孟子与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而主要作者是孟子。目前,人们对第三种说法比较认同。
  本书将《孟子》原七卷分为十四个部分,精选了其中*为著名的篇章。为了方便读者阅读,还对每篇文章进行了注释、翻译与讲解,让读者能够深入领会孟子的思想学说。
  《礼记》:“礼”是维系社会正常秩序的重要内容。人类组建家庭、成立部落之后,为了适应随之而来的群居生活,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一些用来维系人际生活交往的原则,并让这些原则进一步具体化、详细化。《礼记》是一部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状况、典章制度以及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这部书记载和论述了先秦时期的礼制和礼仪,孔子和弟子之间的问答,以及儒家修身养性的行为准则。
  《礼记》初时据说有一百多篇,后为汉朝学者戴德简化为85篇,世人称之为《大戴礼记》。后来,戴德之侄戴圣在《大戴礼记》的基础上,再一次进行简化,终为49篇(原本应该为46篇,但因《典礼》《檀弓》《杂记》三篇过长,市面上大多版本将其分为上下篇,故有49篇之说),称之为《小戴礼记》。《大戴礼记》现已佚失多数,而市面上常见的《礼记》版本一般为《小戴礼记》。
  从思想内涵来看,《礼记》一书虽然篇幅不大,但其所涵盖的内容却包罗万象,涉及了政治、律法、哲学、历史等社会日常的诸多方面,其中,尤为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时期的政治思想。比如,儒家对学习、传统、教育的主张,以及学以致用和积极入世的家国关怀等。
  从古代礼制研究来说,《礼记》不仅描述了礼节礼仪的规范,同时还讲出了这些行为所代表的内涵,让“礼”表现出其文化系统的属性,为现代人提供了比较明确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所以,《礼记》所解读的不仅仅是行为规范,更是在这种规范之后所蕴含的文明基因和文化特色。
  从当今的实用意义来说,《礼记》一书中还保存着一些让人深思并遵循的处世之道和个人修养的基本准则。比如“不窥密”或者中庸之道等,都是一些很有思辨性的人生智慧的核心理论,同时,也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种思维观念和行为技能。
  在编撰过程中,考虑到现实的阅读需求,我们从权威版本中筛选出*经典、实用,且具有文学价值的28个篇章,将其编辑成册。同时,为了便于读者阅读与理解,我们将每篇分为诸多小节,每个小节分为三部分:原文、注释与译文。整本书结构严谨,言简意赅,意蕴深远。
  此外,书中还收录了很多富有哲理性的格言、准则,词句精辟、意义深刻。
  当然,由于编者学识浅陋,本书的编辑难免会出现疏忽、遗漏之处,如若发现,敬请读者朋友们指正,不胜感激。
  《孝经》:中国文化史上,有这样一本小书,它的篇幅不足两千字,却对两汉以来的古代中国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上至一国君主,下至寻常百姓,不但尽人皆知,而且把它当作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这本小书就是《孝经》。
  中国人讲“百善孝为先”,“孝”文化是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孝道思想影响中国几千年,对稳定社会,弘扬先进的社会道德风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中国“孝”文化之所以在中国深入人心,与《孝经》的传播密不可分。
  作为“儒家十三经”(即《诗经》《尚书》《易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之一的《孝经》,以简要通俗的文字,阐述了古人视为一切道德根本的孝道。
  《孝经》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它以孝为中心,集中阐发了儒家的伦理思想。它肯定孝道好像日月星辰运行于天际永恒不变一样,是上天所定的规范,“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并认为孝是诸德之本,“人之行,莫大于孝”。国君可以用孝治理天下,臣民能够用孝立身行世。
  与此同时,《孝经》还在中国伦理思想中*次阐述了“移孝作忠”的思想,将孝敬双亲与忠于君主联系起来,认为“忠”是“孝”的发展和扩大,并把“孝”的社会作用推上新的高度,认为仁爱可以促使社会更加和睦有序,“孝悌之至”能够“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实现天下的和谐。
  《孝经》在儒家思想史上把孝提升为社会的政治伦理,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在孔子看来,懂得了孝道,是一切德行的根本。孔子曾说:“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我的志向是通过《春秋》反映出来的,而我的行为都体现在《孝经》里。)可见,研读《孝经》,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并从中提炼出积极的成分,用于发扬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
  《荀子》:荀子本名况,又号荀卿,是战国后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也被认为是继孟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是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其确切生卒年月早已无法考据,大约生活在公元前298年至公元前238年之间。
  荀子不仅仅集儒家思想之大成,更兼采道家、墨家、名家、法家等诸家学说中的精华,并在人性、礼法、人的社会地位、名与实之间的关系上,形成了创造性的、带有极强个人色彩的思想观点。郭沫若将《荀子》一书与《孟子》《庄子》《韩非子》并列,称这四部作品为“孟文的犀利,庄文的恣肆,荀文的浑厚,韩文的峻峭,单拿文章来讲,实在是各有千秋”,足见荀子文风之特色。
  荀子思想中*特色的,是他对于人性的观点和看法,甚至成为其整个思想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在这一点上,荀子与他的前辈孟子有着截然相反的观点主张。
  在人性的问题上,孟子主张人的天性是善良的,概括起来就是“人之初,性本善”,而荀子主张“性恶论”,认为人们日常所表现的追名逐利、嫉贤妒能等行为,都是人的本性的体现,都是恶的。这些所谓的“欲望”,都是与建立“善”的价值观相对立的,是导致社会走向混乱的重要因素。所以,他提倡统治者以“德政”“教化”的手段来实现对人本性的改造,培养出符合社会礼法规范、遵行礼法道义的真正的“人”,并强调法制在此过程中的重大作用。而这种倡导法制作用的观点,是《荀子》中*受后世儒学家诟病的地方,但也恰恰是荀子思想中的独特之处。
  值得注意的是,在对于“礼”的理解上,荀子也与两位前辈孔子和孟子有着较大的不同。在孔子看来,所谓“礼”也就是西周时期的文明,表现出的是对过去的留恋和向往。而孟子的“礼”是建立在“人性本善”的基础之上的,强调源自人内心的自觉,以及自我的道德修养。而荀子则提出“隆礼”的观点,重视“礼”对于社会安定的作用,并结合“人性本恶”这个前提,加入了一些法家的思想主张,将“重法”与“隆礼”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虽然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但他认为人区别于动物的*特征就是人有智慧,能够借用智慧的力量来摆脱自身的“恶”,从而达到“善”的美好境界。并且,荀子还认为自然界中存在着三种伟大的力量,也就是所谓的天、地、人,这三种力量同等重要却又各司其职,并且只有当三者各司其职的时候,才能为人类谋得*的利益。这也就是《天论》中所提到的“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的思想。这种思想主张,为中国古代“天人”学说的形成做出了重大贡献,也是其思想中*有价值的一部分。
  除此之外,荀子还就“名”与“实”的关系提出了自己的理论主张。所谓“名”与“实”,其实就是“具象”与“抽象”、“虚幻”与“现实”、“概念”与“实在”之间的关系,也是先秦诸子中论述非常多的一组关系。而荀子正处在战国后期,动荡的社会现实让他对这组关系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感受,所以,他才在《正名》篇中,从伦理意义的角度进行了深刻的解读,在正反的对比中,彰显了“正名”对于维护正常社会秩序的重要作用。
  荀子的作品原是以单篇形式流传的,并没有被辑录成书,西汉时期,刘向从单篇流传的三百二十三篇据传的荀子著作中,删去重复,选择三十二篇,编成十二卷,并取名为《孙卿新书》(汉代人避汉宣帝的讳,改“荀卿”为“孙卿”)。而《荀子》之名*早出现,则是在唐人杨倞注解《孙卿新书》之后。经过杨倞的注解和调整,才形成了如今我们所见到的这个版本,篇目包括《天论》、《礼论》、《解蔽》、《正名》、《劝学》、《修身》、《非十二子》、《非相》等,涉及哲学、政治、治学、立身、学术等多个方面。虽然名为《荀子》,但实际上并非全部为荀子的作品,也有部分篇目是荀子弟子的作品,甚至是汉代儒生的杂录。
  本书参照清人王先谦的《荀子集解》,同时参考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荀子译注》中的注释和译文。由于参考版本的不同,难免存在注释及翻译上的不当或错讹之处,敬请读者朋友批评指正。
  《孔子家语》:孔子思想之沉博,品行之高尚,几千年来一直影响着世人。他以生命以哲学宏思,以高大的形象和宏博的人格,施惠于当世,也感染着后代的人们。他以礼修身养性,以德从政启君,以恕宽厚待人。如今翻看泛黄的古籍,字里行间依然散着圣人的教诲,潜心研读,亦可以从中得到行己立身、自处于世的启示。所谓“一支妙笔,战胜七雄五霸;几卷诗礼,流传亿万斯年”便是如此。
  如今人们多熟知《论语》,将其作为研究孔子为人、思想的重要典籍,这无可厚非。但是,《孔子家语》的价值也不应被忽略。它记载了孔子与弟子以及公卿大夫的思想言行,内容丰富而隽永,精深而宏大,被称为是“孔子研究*书”。它有比《论语》更完整精细的场景,记载的事情更全面,记载的时间更早。如若想要更深刻地了解孔子的为人与思想,以及了解当时的社会风气、施政措施、文化百态,在熟知《论语》的同时,也更应熟知《孔子家语》。


【免费在线读】

  《传习录》部分章节:
  上卷
  徐爱①录
  1.
  【原文】
  先生于《大学》“格物”诸说,悉以旧本为正,盖先儒②所谓误本者也。爱始闻而骇,既而疑,已而殚精竭思,参互错综,以质于先生。然后知先生之说,若水之寒,若火之热,断断乎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者也③。先生明睿天授,然和乐坦易,不事边幅。人见其少时豪迈不羁,又尝泛滥于词章,出入二氏之学,骤闻是说,皆目以为立异好奇,漫不省究。不知先生居夷三载④,处困养静,精一之功⑤,固已超入圣域,粹然大中至正之归矣。
  爱朝夕炙门下,但见先生之道,即之若易,而仰之愈高;见之若粗,而探之愈精;就之若近,而造之愈益无穷。十余年来,竟未能窥其藩篱。世之君子,或与先生仅交一面,或犹未闻其謦欬,或先怀忽易愤激之心,而遽欲于立谈之间,传闻之说,臆断悬度,如之何其可得也?从游之士,闻先生之教,往往得一而遗二,见其牝牡骊黄而弃其所谓千里者。故爱备录平日之所闻,私以示夫同志,相与考而正之,庶无负先生之教云。
  门人徐爱书。
  【注释】
  ①徐爱(1488—1518):字曰仁,号横山,浙江余姚人,是王阳明*得意的,也是*位门生。据说还是王阳明的妹夫,有“王门颜回”之称,曾任工部郎中。下文的“爱”即徐爱的自称。
  ②先儒:指程颢、程颐和朱熹。
  ③“断断乎”句:意为等到百代以后圣人出世也不会有疑惑。语出《礼记·中庸》。
  ④居夷三载:正德元年(1506年),王阳明因上疏抗辩,获罪下狱,后贬谪到贵州龙场(今修文县)前后三年。龙场当时尚未开化,所以称“夷”。
  ⑤精一之功:为精纯的功夫的意思。语出《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危,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译文】
  先生对于《大学》当中“格物”等观点,全以郑玄作注、孔颖达作疏的《礼记·大学》为准,即朱熹等大儒们认为是误本的那一版本。开始听说时我感到十分惊讶并且对先生的学说抱有怀疑。后来,我用尽心力,综合进行参照对比,再向先生本人请教。*后我才明白先生的学说像水之寒冷,又像火之热烈。正如《中庸》中所说的,后世出现的圣人也不会怀疑它的正确。先生的睿智与生俱来,并且他为人和蔼、坦荡、平易近人,不修边幅。人们只知道先生年轻时豪放不羁,曾经热衷于诗词文章的修习,受过佛、道两家学说的熏陶,乍一听到他的学说,都把它视为标新立异、荒诞不经的言论,不再深加探究。殊不知,先生在贬居贵州的三年当中,经历了艰难困苦的环境,修身静虑,精纯的功夫已经超凡入圣,进入了绝妙的境界,归入中正之旨。
  我日夜在先生门下修习,聆听他的教诲,认为先生的学说刚接触时会感觉浅易,而越是深入研究越觉得十分高深。表面粗疏,但认真探究就越发感到精妙。接近时好像浅近,但深造时就觉得无穷无尽。修习十几年来,我自己觉得还没能窥探到它的边缘。当下的学者,有的与先生仅仅有过一面之缘,从没有听过先生的学说,一开始就先入为主地怀着轻视、偏激的心理,还没有仔细交谈便根据传闻草率地妄加揣度,做出了臆断。这样怎么可能真正理解先生的学说呢?跟随先生的学生们,听了先生的教诲,也是大都遗漏的多而学到的少。就好比相马的时候,仅仅看到了马的性别、颜色等表面情况,却漏掉了识别千里马的关键特征。因此,我把先生平日里的教诲尽悉记录了下来,给同学们传阅,然后共同考核订正,希望不辜负先生的谆谆教诲。
  学生徐爱记。
  2.
  【原文】
  爱问:“‘在亲民’,朱子谓当作‘新民’,后章‘作新民’之文,似亦有据。先生以为宜从旧本作‘亲民’,亦有所据否?”
  先生曰:“‘作新民’之‘新’,是自新之民,与‘在新民’之‘新’不同,此岂足为据?‘作’字却与‘亲’字相对,然非‘新’字义。下面‘治国平天下’处,皆于‘新’字无发明。如云‘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如保赤子’‘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之类①,皆是‘亲’字意。‘亲民’犹如《孟子》‘亲亲仁民’②之谓,‘亲之’即‘仁之’也。‘百姓不亲’,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③所以亲之也。《尧典》‘克明峻德’便是‘明明德’④,‘以亲九族’至‘平章’‘协和’⑤便是‘亲民’,便是‘明明德于天下’。又如孔子言‘修己以安百姓’⑥,‘修己’便是‘明明德’,‘安百姓’便是‘亲民’。说‘亲民’便是兼教养意,说‘新民’便觉偏了。”
  【注释】
  ①“如云”之后所引之语皆出自《大学》。
  ②亲亲仁民:语出《孟子·尽心上》:“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③“舜使契”二句:舜,传说中的五帝之一。契,商族的始祖,帝喾之子,曾助禹治水有功,被舜封为司徒,掌管教化之职。敷,布、施。五教,五种伦理道德,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④“《尧典》”句:克明峻德,语出《尚书·尧典》:“克明峻德,以亲九族。”明明德,语出《大学》,意为弘扬善良的德行。
  ⑤“以亲”句:语出《尚书·尧典》:“克明峻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
  ⑥修己以安百姓:语出《论语·宪问》:“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译文】
  徐爱问:“《大学》中‘在亲民’一词,朱熹认为应当写作‘新民’,并且后面的文章有‘作新民’的词句,可以作为他的凭证。先生却认为应当依照旧本作‘亲民’,您这样认为也有什么依据吗?”
  先生说:“‘作新民’的‘新’,意思是自新之民,自我更新,与‘在新民’中的‘新’含义不尽相同,怎么能用这作为依据呢?‘作’和‘亲’相对应,但不是‘亲’的意思。下面所讲的‘治国’‘平天下’等地方,都没有对‘新’字发表阐述。如‘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如保赤子’‘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等,这些都有‘亲’的意思。‘亲民’就像《孟子》中的‘亲亲仁民’所说,‘亲之’也就是‘仁之’,对他们‘亲’也就是对他们‘仁’。百姓缺少亲情,舜命契担任司徒,‘敬敷五教’,教化百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使他们相互亲近。《尧典》中说的‘克明峻德’就是‘明明德’,‘以亲九族’到‘平章’‘协和’就是‘亲民’,就是明明德于天下’。又比如孔子所说‘修己以安百姓’一句,‘修己’就是‘明明德’,‘安百姓’就是‘亲民’。说‘亲民’就兼有教化和养育两个意思,朱熹说成‘新民’,意思就显得偏僻而狭隘了。”
  3.
  【原文】
  爱问:“‘知止而后有定’,朱子以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①似与先生之说相戾。”
  先生曰:“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义外②也。至善是心之本体,只是‘明明德’到‘至精至’一处便是。然亦未尝离却事物。本注③所谓‘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者得之”。
  【注释】
  ①知止而后有定,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事事物物皆有定理”是朱熹对“知止而后有定”的解释。语出朱熹《大学·或问》:“能知所止,则方寸之间,事事物物皆有定理矣。”
  ②义外:语出《孟子·告子上》:“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孟子反对告子义在心外的观点,认为仁和义都在人心之中。
  ③本注:即朱熹《大学章句》*章注,“明明德新民,皆当止于至善之地而不迁。盖必其有以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
  【译文】
  徐爱问:“《大学》中的‘知止而后有定’,朱熹认为是说‘事物都有特定的道理’,这好像和您的学说有抵触。”
  先生说:“要在具体的万事万物上寻求至善,就是把‘义’当作外在的东西。至善是心的本体,只须‘明明德’达到了精一的程度,那便是至善了。显然这并没有脱离客观事物。那种像朱熹在《大学章句》中所说的穷尽天理,而心中没有丝毫私欲的人,就能够达到这种至善的境界。
  4.
  【原文】
  爱问:“至善只求诸心,恐于天下事理,有不能尽。”
  先生曰:“心即理①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爱曰:“如事父之孝,事君之忠,交友之信,治民之仁,其间有许多理在,恐亦不可不察。”
  先生叹曰:“此说之蔽久矣,岂一语所能悟?今姑就所问者言之。且如事父,不成去父上求个孝的理;事君,不成去君上求个忠的理;交友、治民,不成去友上、民上求个信与仁的理。都只在此心。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以此纯乎天理之心,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只在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用功便是。”
  爱曰:“闻先生如此说,爱已觉有省悟处。但旧说缠于胸中,尚有未脱然者。如事父一事,其间温凊定省②之类,有许多节目,不亦须讲求否?”
  先生曰:“如何不讲求?只是有个头脑。只是就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讲求。就如讲求冬温,也只是要尽此心之孝,恐怕有一毫人欲间杂。只是讲求得此心。此心若无人欲,纯是天理,是个诚于孝亲的心,冬时自然思量父母的寒,便自要去求个温的道理。夏时自然思量父母的热,便自要求去个清的道理,这都是那诚孝的心发出来的条件。却是须有这诚孝的心,然后有这条件发出来。譬之树木,这诚孝的心便是根,许多条件便是枝叶。须先有根,然后有枝叶。不是先寻了枝叶,然后去种根。《礼记》言:‘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③须是有个深爱做根,便自然如此。”
  【注释】
  ①心即理:王阳明学说的核心命题。
  ②温凊定省:语出《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温,冬天让父母温暖;凊(qìng),夏天让父母凉快;定,夜里让父母睡得安稳;省,早上向父母问安。
  ③“孝子”句:语出《礼记·祭义》。
  ……


【书摘与插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