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内容简介】

男孩遇见青蛙。青蛙对男孩说我会蹲,男孩说我也会;青蛙说我会跳,男孩说我也会;青蛙说我会洗澡,男孩说我也会……男孩仿佛和青蛙较上了劲,还是孩子都有模仿的天性?一番比较后,青蛙竟以为找到了失踪的王子,男孩这才发现“糟了”。孩子虽然是孩子,但独自遇上这样的事情,也表现得聪明,能反过来说出无数理由证明自己不是青蛙……
  哈,很少有人会遇见这种青蛙吧,可真的所有孩子都经历过一样的事情。首先,轻易地发现自己这里、这里和这里跟别人如此地相似,然后又反念想到——一般这更难些,自己那里、那里和那里跟别人多么地不一样。大人好像喜欢把这样的过程叫做“自我认识”。而作为自我认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发现“一样”很重要,发现“不一样”更重要。同时,相比单纯的家庭生活,这种认识更容易发生在广阔的天地中、各种不同的际遇里。
  经历了春荣秋枯、夏荷冬雪,过了一年那么久啊,男孩好不容易——真的好不容易才又在田埂上飞奔而回。亲爱的爸爸妈妈还在原处,刚铺开粉红色的垫子,回头看见孩子蹦跳雀跃的小身影,只是不知和去时相比,多了“一整年”的经历。男孩会把青蛙的事儿告诉爸爸妈妈吗?可是大人也许还没有陪伴在身边的小蝴蝶了解呢。那成长发生的一瞬间,有多少漫长的等待和复杂的感受哟。
  不要以为所有的成长都会伴随成人的目光,在那些大人停车啊铺垫子的时刻,孩子本身或者孩子的精神世界总会发生那么些小事情,有的荒诞、有的奇妙,但都很重要。*终让孩子成长的,是他自己,还有整个世界。


【作者简介】

文·萧袤

出生于黄梅县一个叫柘林铺(曾是古代驿站)的小村庄。16岁尝试写作,至今痴情不改,童心依旧。被喜欢制造噱头的出版商戏称为“中国童话大师”;被新浪网育儿频道昵称为“好玩儿的老爸”;被鲁迅文学院女同学笑称为“毛毛”——跟米切尔·恩德童话中的主角同名;是连获两届全球华人图画书*奖——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的*大陆作家。作品因“百无禁忌的想象力和透着智慧的幽默感”,深受广大妇女儿童喜爱。创作之余,喜欢跑步、涂鸦、写甲骨文,偶尔到湖边寻找美丽的瓷片。

图·陈伟

1979年生,江苏泰州人。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设计系,现就职于西安太阳娃插画设计有限公司。自幼喜爱涂鸦,希望能画出孩子们喜欢的作品。图画书代表作品有《卡诺小镇的新居民》《蔷薇别墅的老鼠》《青蛙与男孩》。其中《青蛙与男孩》荣获第二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评审奖。

作品分别被译介到中国台湾、香港及韩国等地。

图·黄小敏

1979年生于陕西安康,2002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一个偶然的机会从事并喜爱上了儿童插画,在绘画世界里一直探索通过孩子的审美心理来描绘一个个精彩动人的故事。图画书代表作品有《米粒儿历险记》《蔷薇别墅的老鼠》《青蛙与男孩》等,其中《青蛙与男孩》荣获第二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评审奖。

童年的美丽记忆是一生的宝贵财富,她依然在继续创造……


【媒体评论】

幻想与现实的合奏

儿童文学评论家柯倩华

这本图画书以儿童的语言及观点,塑造出鲜明、自信的儿童角色,在幻想与现实交叠的舞台上,展现儿童的特质和童年的乐趣。故事中,小孩与青蛙互相比较肢体动作,如叫、蹲、跳;描述身体各部位,如舌头、肚皮等,将儿童普遍的感官经验和游戏精神巧妙地融入情节里,使儿童角色的特质与内涵随着情节推展越来越清晰而立体。图画表现的幽默和戏剧性,角色的造型和表情,构图,页与页的节奏和连续性,皆显示出优质的图像叙事与沟通能力,有效传达了故事的旨趣,文图结合无间。

故事从父母与小孩同在的现实开始,进入小孩与青蛙的想象世界,再转入青蛙王国的童话世界,然后循序转回。这本看似简单实则丰富的图画书,对于儿童概念的掌握,令人愉悦且印象深刻。很高兴有更多的读者能在这个属于童年的舞台上,欣赏一场幻想与现实的美好合奏。


【前言】

一点儿也没想到

萧 袤

写《青蛙与男孩》时,我一点儿也没想到要写“创作谈”。头大。

记得是一个夏天,我在空调房里独自发呆,整个人看起来木木傻傻的,脑子里却“风起云涌”:我突然想到了青蛙!

我发现,青蛙跟人有很多相同的地方,比方说:前肢短,后肢长;会蹲,也会跳……反过来想,也有许多不同:青蛙有蹼,人没有;人会笑,青蛙不会;青蛙爱吃虫子,人不吃……

我赶紧跑去拿来了一叠纸和一支笔,开始涂鸦了。

许多人看过我珍藏多年的手稿,是用铅笔画在水彩纸上的,装订成一本小书的模样,巴掌那么大。这是我做的*本手工书。

这样的写作,有别于以往我创作的任何一篇作品。它不是写在电脑上的,是我自写、自画、自己做出来的。是一本书!我翻了无数遍,洋洋得意。

我觉得世界上的好故事,是先于创作者而存在的。它就在虚空中,在不为人知的什么地方。创作者写出好故事,只不过“碰巧遇上”而已。如有神助!那么,什么是好故事呢?我觉得可以用“简单到极点,却又耐人寻味”来概括。

每个人都有一段美好时光,分不清现实与幻想的区别,那就是唯有一次的童年。好庆幸,我还是那个男孩,永不长大……

写《青蛙与男孩》时,我一点儿也没想到有一天它会真的变成一本书。我只是逗自己玩啊,原来也可以变成真正的图画书,让小朋友们跟着一起开心。

写《青蛙与男孩》时,我一点儿也没想到它会获奖,而且获了两个大奖:一个是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另一个是第二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真是意外的奖赏。

写《青蛙与男孩》时,我一点儿也没想到它也会受到外国友人的喜欢。当那个爱尔兰女作家对这个故事喜欢得不得了时,我一冲动,请她喝了三杯红酒。

说不定还有更多的“一点儿也没想到”,谁知道呢!

一切从内容出发,给故事安一个家

陈伟

读了《青蛙与男孩》的文稿后,我觉得故事简单,好画,很快就画出了*张草图。大家一看,惊呼:“这是哪个公园?”我开始重新回到书稿进入故事,我要给故事一个合情合理的开始。在一番纠结之后,我想这个故事应该是城市男孩和一只青蛙在野外的偶遇,因为农村的孩子容易看到青蛙,不会有太多的新奇感。那么,他们会在哪里偶遇呢?听说西安市往南30里有个王莽乡,那里有千亩荷塘。我赶去的季节刚好是夏天,看得见荷塘,听得到蛙鸣,跟我心中《青蛙与男孩》的场景完全吻合。

这下可以顺利画完了吧?可等全部草图出来,我发现男孩又出了问题:一点儿都没有孩子的灵气。怎么办呢?经验告诉我回到原点,两岁的儿子成了我灵感的源泉。一天,我拿两只螃蟹哄着他蹲在那儿玩了半天,这下我可有机会仔细地观察记录了。除此之外,我在小区里找四五岁的男孩写生,记录他们生动的蹲、跳动作,以及他们当时的神态。就这样,在反反复复推倒重来中,我终于完成了《青蛙与男孩》的绘画创作。其实创作就是和自己较劲的过程,就是寻找真实的“我”的过程。

黄小敏

看了《青蛙与男孩》的文字稿,我仿佛找到了儿时的影子。

童年的我在爸爸妈妈的眼中可不是什么乖乖女,寻找墙缝里的壁虎蛋,从老鼠窝里抱走刚出生的鼠宝宝,到水里捉蝌蚪、逮青蛙、摸鱼、抓螃蟹……所有没经历过的事情都能引起我的好奇心。一切都是那么美好!累时,我时常发呆,任思绪穿越,这带给我无穷的快乐,成为我童年的精神财富。

《青蛙与男孩》这个故事简短却不简单,如何让它也成为小读者的精神财富呢?我是非常喜欢幻想的,希冀在不经意的一瞬间,会发生无比奇异的事情。上色前,我时刻想象着这种神奇的感觉,用什么材料才能呈现出生活中的童话呢?水彩,太单薄;油画,稍显笨重,无法准确地体现男孩稚气中透露出的机灵……*后,古老的壁画给我带来了灵感,朴素却不失韵味。创作是痛苦的,就如大师吴冠中所言,创作一幅画,就像生孩子一样,过程很艰辛。

*后,我要郑重地感谢同事与编辑们,为《青蛙与男孩》的诞生出谋划策!


【书摘与插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