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当当出版每满100减40】

【当当出版 5折】




【编辑推荐】

从未有过如此诚恳的倾囊教授,从未有过如此细致的思考方法,步骤细节,堪称中国电影创作的经典教科书。

市场上同类著作多为欧美读物,但中国电影行业和欧美存在本质不同,本书重本土实践,通过一部电影的完成,来逐步深入这门艺术的本质。

同时讲述了邓超、段奕宏、王珞丹、郭涛等明星不为人知的幕后故事,属首次披露。

本书香港版权已售出。

本书对我国电影和电视剧的从业人员会有很大的启发,因为市场上还没有一本完全从一部电影的全部制作过程来探讨经验教训的作品。是在实践中来探讨如何寻找商业与艺术的平衡的书。


【内容简介】

《导演的控制》是是一部扎实诚恳的电影方法论之书。著名导演曹保平历经两年,以从业30年的工作经验为基础,携手各部门主创班底,为喜欢电影的、想了解电影如何生产的年轻人打造的一本经典教科书。

本书将导演曹保平的创作成长经历和电影各个环节的讲解融为一体,通过实践事例,涵盖了在电影创作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如导演方法、拍摄技术、创作思维和判断标准等,使读者对电影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在逐项分解之后,不仅讲述了一部电影诞生背后所需的无数细节,更揭示了电影这项艺术本质的精髓——导演的控制!


【目录】

章/

剧本,往极致上逼

1回到要表达的原点038

2从文学到影像,换个逻辑069

第二章/

美术,总不完美

1把人逼疯的一个细节又一个细节038

2用完美的想象跟现实死磕069

3美,不着痕迹的精心雕琢082

第三章/

把想到拍成看到

1知道拍什么,知道怎么拍095

2万变的影像,表达不变的写实115

3好摄影,为好故事加分122

第四章/

和演员的相互折磨

1虐得够狠,演得够疯139

2“变态”的不法之徒们,都“变态”171

3破而后立,“真”表演208

第五章/

画中音,门道在画外

6-1声音造型在画外的无限空间249

6-2用心平衡,一定听得到270

6-3同期录音,精细的挑战283

第六章/

剪辑,革自己的命

7-1剪辑台,从头再创作293

7-2由繁入简,取得,舍不得303

7-3类型与作者的临界点,太难316

花絮322

图&表350


【作者简介】

曹保平

中国电影导演。1989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剧作专业,后留校任教讲授电影编剧课程,现为北京电影学院影视文学系教授。

主要作品

《烈日灼心》、《李米的猜想》、《光荣的愤怒》、《冲天飞豹》、《狗十三》等。

所获奖项

※电影《李米的猜想》荣获第56届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新导演单元*导演奖。女主角周迅凭借此片获得2009年亚洲电影大奖及第2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女主角等奖。

※电影《光荣的愤怒》获2007年度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评委会特别奖”,以及大学生电影节“受大学生欢迎影片奖”。

※电影《狗十三》获第6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GENERATION单元国际评委大奖;第24届意大利米兰国际电影节国际评委奖;第21届大学生电影节*影片奖。


【前言】

导演前记

1984年,我在北方一个中等城市里做机关干部,具体说就是在市人事局里当科员,至今我还记得那条细长的、棕色工作证揣在我身上,偶尔经意或不经意露出,那个年龄的我,所能赢得的艳羡。

都认为那是个好职业。

那之前的我是个文学青年。那时候的我已经准备收拾收拾把有关文学的一切梦魇发烧神经病统统赶走,像个庸俗的正常人活着了。恋爱开始了。房子也有了。工作也不错。一切入轨。就在某个早上,我像每个早上一样泡杯茶坐在办公桌前开始看报纸,就在那个早上,我在《人民日报》(或者是《经济日报》)上,赫然看到了电影学院的招生简章。

我翻过去,接着看其他东西,然后又翻回来,燃烧从来都不是一下就烧起来,都是慢慢来的,到中午我整个人已经不真实了。没几日,我就把自己写的一篇乱七八糟的所谓小说,认认真真地寄了过去,很快就收到了去北京考试的通知。我偷偷摸摸去了北京,在经历了前后13天的惊心动魄之后,我拿到了文考证,欢欢喜喜地回到了我所在的城市又一本正经地做起了干部。

我开始准备高考,同时琢磨怎么和局长聊这件事儿。

我自身有个缺点,就是总爱把一些天大的事儿在开始时想得很简单,等到天塌了才恍悟事儿原来这么大。专业考试结束,电影学院要往每个考生所在单位寄一张政审表,要单位把此人平时的表现填在上面,盖章寄回,没这表,电影学院是没法儿要你的,思来想去,我决定和局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实话实说。

我们局长挺和气的,看不出有什么表情,说研究研究。

我忐忑地等着,两天后迎面挨了一棒!

局里研究的结果是:年轻人追求自己的理想挺好,不反对,但前提是我必须得自己找个单位调离人事局,如不想调离,就必须放弃高考、安心工作!

要我明确表态:考还是不考?

那是我人生中痛苦、艰难的几天,我一次次找局长谈,使出了诸如声泪俱下怜悯哀求等各种自戕的手段以期他开恩,却丝毫无法感化他!而电影学院那边也无法给我肯定的答复以让我有壮士断臂之信心,万般无奈,我做出了自己20多岁时人生个重大决定……

我屈服了!

人在危险时选择总会是自保,理想毕竟是理想,现实却是实实在在的,我答应不再高考,安心工作;然而心里的想法却是坚持到后一刻,工作由地上转入地下。现在想来那两个月的日子依然惊心动魄,太像是一部电影。

首先,我得保证拿到电影学院发来的政审表,作为一个迷途知返的青年,我必须得好好表现,于是每天上午9点左右,我都找个理由跑到楼下传达室,“顺手”把局里的报纸信件捎上来,我得做得自然,不能被别人窥破,于是每天一到这个时间我就如坐针毡心慌得一塌糊涂,表面还若无其事,真是生不如死,如此坚持了半个多月,终于有一天我看到了那封寄自电影学院的公函,发给我们局人事科的。

向保证,我的心脏真的要跳出来了!

挨到下班,我蹿到八楼找到我们一个同学,他在市计委,我让他“政审”了我,之后把表锁到了自己的办公桌里。

我开始等待机会。

那个时候的我在局里负责老干部离休的工作,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有一些退下来的老同志经我的手,心不甘情不愿地结束自己辉煌或不太辉煌的一生,作为句号,后我要把他们的离休表拿到办公室去加盖公章。管公章的是一个不到30岁的女的,对我一直不错,有时她忙,便会把公章拿给我要我在

一边盖,但有时也会亲手来,不一定。

曾想过求她帮个忙,斟酌再三还是放弃了,我觉得我们的交情还不到她能替我扛雷的地步,我决定自己来。我开始有事儿没事儿经常往办公室那边溜达,终于有一天,在她忙得乱七八糟的时候,我把自己的政审表夹在那摞离休表格中,如愿盖到了公章。那两个月我的脑细胞死亡率估计是我这一生中的,后来的日子我一直感觉自己脑子不够使,估计与此有关。

事情到此还远没有完。高考在即,我完全没有时间复习,局里是一天都不敢不去,无奈之下我只好把政治、历史、语文等复习重点做成纸条,厚厚一摞夹在各种文件里,每天下午开会时偷偷地背,如此煎熬,直到高考临近。

也到了难的时候。

三天高考,我几乎找不出任何请假的借口,哪个借口都无法和高考的嫌疑剥离,只要是我提出。我几乎要抓狂。就在穷途末路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机会却突然出现了。

他们安排我这三天去省里出差。

后来我多次回想此事,极大的可能是他们也想防范我参加高考,干脆把我派出去,彻底断了我的念想。

记忆中的那年高考似乎是周六到周一,中间有一个星期天,再没有这么好的理由可以三天不出现在办公室里了,我拖了三天,高考完当夜坐火车去了省里,以快的速度办完公事当夜又坐车返回。三天时间出一趟差,也貌似合理。只是那三天我完全变成了一个东躲西藏的小偷,由于从我们家到考场的那条路恰恰也是去局里上下班的必经之路,因此每天我都得改头换面把自己打扮成另一个人,七拐八弯,绕行无数小道终潜入考场。

老天眷顾,我的高考成绩勉强过线,终把我送进了电影学院。

我走的时候,装模作样去找局长,我说我得把政审材料亲自带走,事已至此他们也不再想阻拦,于是给我写了一个评价很不怎样的鉴定,封在一个大信封里交给了我。我得感谢我那位同学,当时他“政审”我时提醒了我,我们特意复印了一份空表,终这份空表派上了用场。

一个月后,我见到了我的八五级同学

曹保平


【媒体评论】

这本书这么有趣。我们细细审阅,可以看到带点偏执狂的导演如何折磨他的演员;演员如何殚精竭虑奉献自己身心;摄影如何磨一个半月与导演找出肩扛式拍摄法的定位风格,如何揣摩宽银屏的观众观影状态;还有美术设计如何找景搭建;录音如何收音;剪辑、音乐无一不经过仔细地规划和尝试……

——焦雄屏(著名电影人,台湾金马奖主席)


【书摘与插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