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 梅子涵作序,余秋雨推荐

★ 知识点有注释适合7-14岁孩子阅读;

★ 经典名著,名社出版,名家推荐

重量轻,版式疏朗,便于携带。收藏、馈赠俱佳。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罗曼·罗兰为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三位巨人树碑立传,颂扬了三位非凡人物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伟大情怀。

罗兰要为具有巨大精神力量的英雄树碑立传,让世人呼吸到英雄的气息。尤其是《贝多芬传》,强调自由精神,作者在音乐方面表现出精湛的修养,吸引了人们的注意。《托尔斯泰传》颂扬这位俄国作家对爱和真的追求对全人类的热望对艺术压倒暴力的信念和不抵抗主义。 ——著名文学翻译家 郑克鲁

-



【内容简介】

《名人传》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所著的《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的合集,是世界传记文学作品中的典范之作。作者试图恢复二十世纪文学崇高的人道主义传统,用文字再现传主丰富多彩的人物性格。作品中着力刻画了三位艺术巨匠在忧患困顿的人生征途上历尽苦难而不改初衷的心路历程,凸显了他们崇高的人格、博爱的情怀和广阔的胸襟,为读者谱写了一阕气势恢宏、震撼人心的“英雄交响曲”。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罗曼·罗兰(1866-1944),法国思想家、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罗曼·罗兰一生为争取人类自由、民主与光明进行不屈的斗争,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他的小说特点被人们归纳为“用音乐写小说”。1915年,罗曼·罗兰因其“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代表作有《名人传》《约翰·克利斯朵夫》等。

译者简介

孙莉,北京大学文学硕士,长期从事文学翻译、编辑、策划等工作,代表译作有《金银岛》等多部译著,现居北京。


【目录】

3贝多芬传

31米开朗基罗传

127托尔斯泰传


【前言】

译本序

法国文学大师罗曼·罗兰,出生于1866129日, 父亲是个名声很好的公证人。母亲端庄贤淑,对宗教十分虔诚。青年时期,罗曼·罗兰进入了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学习,在那期间,他对音乐和文学产生了浓厚的 兴趣。之后,成绩优异的他很快获得了奖学金,紧接着开始了为期两年的罗马游学。在这期间,他主要负责整理历史文献的工作。

罗马之行结束后,罗曼·罗兰回到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教授音乐,1903年 又转到巴黎大学授课。在这段时期里,法国社会乌烟瘴气,到处充斥着庸俗和丑恶,人民经受着苦难。这时的罗曼·罗兰深感应该有一种精神榜样来鼓励不幸的人 们,拯救社会。于是,他选取了音乐家贝多芬、雕塑家米开朗基罗和作家托尔斯泰作为创作素材,写成了《名人传》。除了这部作品外,罗曼·罗兰还著有长篇小说 《约翰·克利斯朵夫》(19041912),也正是这部被高尔基称为“长篇叙事诗”的不朽作品,让他成为了的文学大师,并因此获得了191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名人传》中分别讲述了贝多芬、米开朗基罗和托尔斯泰的故事,罗曼·罗兰称他们三人为“英雄”,而且是那种有着强大内心的英雄。

《贝多芬传》创作于1903年, 主人公贝多芬是德国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小时候母亲早亡,父亲又是个酒鬼,他早早地担起家庭的重担。长大后,他开始从事音乐创作。可是,命运偏偏与他作 对,在他快到三十岁的时候,耳朵竟然开始变聋了。这对于比任何人都重视听觉的贝多芬来说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但是,他强忍痛苦,一刻都没有放弃自己所热爱 的音乐。在感情方面,贝多芬的遭遇可谓是一波三折,后全以失败告终。从这以后,贝多芬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创作上,接连创作出《英雄交响曲》《第五交响 曲》《第四钢琴协奏曲》……这些伟大的作品不仅给人带来了听觉的享受,还给人以生命的鼓舞,每一个音符都显示着贝多芬坚强不屈的品格。

鉴于《贝多芬传》引起的强烈社会反响,罗曼·罗兰产生了写一系列“英雄传记”的计划。1906年,《米开朗基罗传》应运而生。在别人眼中,米开朗基罗其实并不是一个“英雄”,他没有“英雄”的意志,性格软弱无力。但他无与伦比的雕塑和绘画天赋以及他伟大的心灵,在罗曼·罗兰眼中有十足的“英雄气息”。

米开朗基罗出生在佛罗伦萨的一个富裕家庭,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但是,他幼年丧母,从小被寄养在石匠家里,长大后一直独身,几乎没享受过家庭的温暖。他一生未曾娶妻,一直为历任的教皇超负荷工作。在此期间,他创作了《大卫》《哀悼基督》等名作。米开朗基罗可以说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他忍受了无数的磨难,才造就了完美的艺术,他对艺术的高要求使他称得上是一位真正的英雄。

继《米开朗基罗传》之后,罗曼·罗兰又耗费多年心血,于1911年完成了《托尔斯泰传》。

托 尔斯泰出于名门贵族,家世显赫。可是很不幸,出生没多久,他的母亲就死了。九岁时,父亲也死了。痛苦的经历影响了托尔斯泰一生,包括他的作品。他虽为贵 族,却为贫民的不幸遭遇感到痛苦,为自己的富裕生活感到羞愧可耻,更为家庭问题而深感苦恼。他一生对现实社会非常不满,不畏惧权威,毫不留情地批判沙皇统 治;主张像爱上帝一样爱身边的每一个人,包括自己的亲人和阻碍自己发展的人。他一生都在追求“生命的真谛”,主张用“道德”来评判一切事物,也就是爱、真 诚和善良。他的这些追求都反映在他的作品中,如《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老年的托尔斯泰为了追求自己的生活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离家出走,终客死他乡。

托尔斯泰一生坎坷,他的失败、孤独、勇敢和追求,他的执着和无私,他的不畏惧、不退缩的精神……在罗曼·罗兰的笔下一一得以鲜活体现,勾勒出了一个完整的列夫·托尔斯泰。他是英雄,也是人,更是一个具有“英雄气质”的伟大的人。

《名人传》写出了贝多芬、米开朗基罗、托尔斯泰三位人物的心路历程,它不仅是一部“英雄交响曲”,更是指引我们前行的明灯。


【免费在线读】

贝多芬传

竭力尽善,爱自由甚过所有,

即使为了王位,也永不出卖真理。

——贝多芬

1792年手册)

贝多芬的身材矮胖、粗实,就像是一个天生的运动员。一张土红色的脸庞显得特别宽大,直到他老了的时候,皮肤才变得病态和蜡黄,冬天不怎么出门时更是如此。贝多芬的前额隆起,非常宽广,乌黑的头发又厚又多,好像从来不梳,特别像“美杜莎的乱头发”。但是在贝多芬的眼睛里,总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在燃烧着,凡是见过他的人都为此感到震惊。同时,在这双眼睛里,有一种野性的光芒在闪烁,映衬在他那褐色的、让人感觉有些悲壮的脸上。乍看上去,他的眼睛是黑色的,其实却是灰蓝色。一旦他兴奋或者生气,这双细小而深陷的眼睛就会睁得很大,眼珠在眼眶中旋转,显示出它们真正的思想。他经常用忧郁的目光,对着天空凝视。他鼻子宽大,又短又方,好像狮子一样;他的嘴巴很秀气,但是下唇比上唇向外突出;他牙床结实,好像能够磕碎核桃;他下巴的左侧有个深陷的小窝,这让整个脸显得不那么对称。莫舍勒斯说:“贝多芬微笑起来很美,和人说话时,他的表情亲切、可爱,但笑得却不怎么对劲,粗野、难看、转瞬即逝。”那是不经常笑的人的表情。贝多芬的表情很阴沉,那是“一种不好医治的忧郁”。1825年,雷斯塔伯说,看到贝多芬“温柔的眼睛里那种剧烈的痛苦”时,他需要竭尽全力才能止住眼泪。一年后,布劳恩·冯·布劳恩塔尔在一家小酒馆里遇见贝多芬时,他正坐在一个角落里,抽着一只长烟斗,闭着眼睛,那是他死前不久常见的姿态。有朋友跟他讲话时,贝多芬会微微一笑,从口袋里拿出一个谈话小本,然后像聋子常做的那样,尖着嗓子,让对方把要说的话写下来。贝多芬的脸色会不断地变化,哪怕是在走路时,只要他突然得到了什么灵感,马上就会大惊失色,脸上的肌肉隆起,血管膨胀。他那狂野的眼睛显得特别的可怕,嘴唇发抖,整个人看起来就像是把鬼魂招来,却又被鬼魂制服的魔法师,活像莎士比亚剧中的人物一样。尤利乌斯·贝内迪克特曾经说过,他和“李尔王”没什么两样。

***

17701216日的这一天,在波恩的一座破阁楼上,有一个男婴降生了,他就是路德维希·范·贝多芬。贝多芬的祖籍是弗朗德勒,他的父亲是男高音歌手,平时酗酒如命又不知道上进。母亲的职业是女仆,是当地一个厨师的女儿,在别人家里做女佣,开始嫁给了一个男仆,丈夫死了以后,她又改嫁给了贝多芬的父亲。

贝多芬的童年生活很艰苦,没有享受过家庭的温暖,从一开始,人生对他来说就像是一场战斗。贝多芬的父亲早早发现了他的音乐天赋,想把他培养成一个神童。贝多芬四岁时,他的父亲整天盯着他学弹琴,或者直接把他一个人关在屋里练琴,累得他透不过气来。就这样,贝多芬在早期差点就对艺术深恶痛绝了。“幸亏”他父亲一直打他,才能逼迫他继续学下去。年少时,贝多芬就不得不为生计发愁,很早就担起了生活的重担。十一岁时,他加入了剧院乐团,十三岁就当上了大风琴手。1787年,贝多芬的母亲因为得了肺结核死了,贝多芬以为自己也得了这个病,因为他经常觉得很不舒服。为此,他还得了忧郁症。十七岁时,贝多芬就成了一家之主,承担起了两个弟弟的教育责任。因为酗酒的父亲不能主持门户,剧院担心他父亲乱花钱,便把他的养老金交给了贝多芬。在这样悲惨的生活中,幸好他在波恩的一户人家找到了依托,这就是他一生珍视的布勒宁一家。贝多芬曾是埃莱奥诺雷·德·布勒宁的家庭教师,负责教授她音乐和诗歌,埃莱奥诺雷仅比贝多芬小两岁,因此两人也是非常要好的童年伙伴,也许两人之间还产生过微妙的情感。后来,埃莱奥诺雷成了韦格勒医生的妻子,韦格勒医生后来也成为贝多芬的好友之一。一直以来,他们三个人始终保持着一种恬静的友谊,当他们都老了的时候,也依旧如此。

虽然贝多芬的童年很不幸,但他对波恩仍然有一种温馨而凄凉的回忆。后来,贝多芬离开了波恩,定居维也纳。在维也纳,他从未忘记过被他称为“父亲河”的莱茵河,从未忘记过他生活过二十年的莱茵河谷,那个理想梦境开始的地方。贝多芬一直梦想着,希望有一天能够重新回到家乡,但是一直未能如愿。

***

1789514日,贝多芬报名去了波恩大学学习,那时法国大革命爆发,整个欧洲都受到了影响,而波恩大学正是新思想的聚集地。在那里,贝多芬听有名的厄洛热·施耐德教授讲课,接受着新的思想。

179211月,战火已经逼近了波恩,贝多芬不得不离开家乡,前往维也纳定居。路上他遇到了黑森军队,这激发了他的爱国热情,于是在1796年到1797年间,贝多芬找到了弗里贝格的战斗诗篇,把它谱成了两首曲子:一首是《出征歌》,另一首是《我们是伟大的德意志民族》。不过,他再怎么赞美大革命的敌人也没用,因为,大革命早已征服了世界和他的心。从1798年开始,虽然奥地利与法国关系不怎么好,但贝多芬和许多法国人关系还不错,在和他们的交往中,贝多芬的共和思想更加坚定了,以后也不断地发展。

那时的贝多芬清楚自己的价值,对自己的力量也深信不疑。他的这种自信,在施坦豪泽给他画的肖像中也有体现,画中的贝多芬看上去那么年轻,高领之上一张严峻的脸,不屑的目光中流露出紧张。除了这些,1796年,贝多芬还写道:

勇敢起来吧!虽然身体不好,但是我的天才一定能获胜……二十五岁!已经来临,就在这一年,我要大显身手了!

正当贝多芬对生活满怀希望时,不幸悄然来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