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文坛“女中豪杰”、台湾文学“祖母级人物”林海音的散文精选集。收入《苦念北平》《家住书坊边》《鸭的喜剧》等散文代表作,其中,《冬阳·童年·骆驼队》入选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

她描写取材并非她的故乡台湾,倒是她长大成人的地方——北平。她和曼珠斐尔一样有满腔的乡愁。这乡思是如此浓烈扰人,她不得不倾吐……

——叶石涛

林海音女士的卓越贡献,主要的是在技巧方面……细致而不伤于纤巧,幽微而不伤于晦涩,委婉而不伤于庸弱,对于气氛的渲染,更有特长。

——高阳


【内容简介】

《英子的乡恋——林海音散文》是著名作家林海音的散文精选集。林海音的散文创作和小说一样,常常将重心放在女性及两地(北京、台湾)上。其风格与《城南旧事》一脉相承,笔触诚挚温婉,字里行间饱含着对老北京的思念、对台湾的热爱和对亲友的深切怀念。

从旧社会绵延到新时代,从北京到台湾,林海音的散文中既有自己生活的感悟,也有国内外采访的见闻,既分享了写作的经验,也讲述了阅读的体会,在一篇篇细腻的文字中,我们既看到了时代的变迁,也看到了文学的进程。


【作者简介】

林海音(1918—2001),出生于日本大阪,台湾苗栗县人,祖籍广东蕉岭,台湾著名作家,被称为文坛的“女中豪杰”和台湾文学的“祖母级人物”。1934年进入成舍我创办的《世界日报》工作。她的童年在北京度过,29岁时返回台湾。曾主持《联合报》副刊10年。她所创立的纯文学出版社(1968—1995)堪称中国*个文学专业出版社,出版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好书。林海音一生创作丰富,包括小说、散文、杂文、评论、儿童读物等多种体裁,销量均十分可观。其中,*为著名的就是以北京这一精神上的故乡为背景创作的长篇小说《城南旧事》,深受中小学生喜爱。

林海音一身为台湾文坛奉献,1994年获“世界华文作家协会”及“亚华作家文艺基金会”颁赠“向资深华文作家致敬奖”;1998年获“世界华文作家大会”颁“终身成就奖”;1999年获颁第二届五四奖“文学贡献奖”。


【目录】

英子的乡恋

虎坊桥 

北平漫笔 

天桥上当记

苦念北平 

英子的乡恋

我的童玩 

在胡同里长大 

家住书坊边

访母校 · 忆儿时 

北京土语辞典

旧京风俗百图 

难忘的两座桥 

城墙 · 天桥 · 四合院儿 

文华阁剪发记

旧时三女子

春 

黄昏对话

冬生娘仔

旧时三女子

闲庭寂寂景萧条

婆婆的晨妆

模特儿“二姑娘”访问记 

平凡之家

三只丑小鸭 

平凡之家 

小林的伞 

教子无方 

好日子 

今天是星期天 

鸭的喜剧 

书桌 

冬阳 · 童年 · 骆驼队

郁达夫之死

同情与爱 

读传杂记 

冬阳 · 童年 · 骆驼队

一生儿爱好是天然 

周记中的谎言 

童心愚騃

我喜欢“小人儿书” 

“雅舍”的主人 

我的写作历程 

生之趣

漫谈“吃饭” 

窗 

门 

说猴

台北温泉漫写

鲈鳗和流氓 

艋舺 

友情 

灯 

寂寞之友

相思仔 

爱与牵手

生之趣 

故乡一日

豆腐一声天下白

童年和童心 

豆腐颂 

日落百老汇

“苹果皇后”加冕 

唯有寂寞才自由 

日落百老汇 

“睡谷”半日游

在美国看“中国家庭”

访马克 · 吐温故居 

寂寞之旅 


【免费在线读】

冬阳 · 童年 · 骆驼队

骆驼队来了,停在我家门前。

它们排列成一长串,沉默地站着,等候人们的安排。天气又干又冷。拉骆驼的摘下了他的毡帽,头上冒着热气,是一股白色的烟,融入干冷的空气中。

爸爸在和他讲价钱。双峰的驼背上,每匹都驮着两麻袋煤。我在想,麻袋里面是“南山高末”呢,还是“乌金墨玉”?我常常看见顺城街煤栈的白墙上,写着这样几个大黑字。但是拉骆驼的说,他们从门头沟来,他们和骆驼,是一步一步走来的。

另外一个拉骆驼的,在招呼骆驼们吃草料。它们把前脚一屈,屁股一撅,就跪了下来。

爸爸已经和他们讲好价钱了。人在卸煤,骆驼在吃草。

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总会走到的;慢慢地嚼,总会吃饱的。也许它天生是该慢慢的,偶然躲避车子跑两步,姿势就很难看。

骆驼队伍过来时,你会知道,打头儿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系着一个铃铛,走起来,铛、铛、铛地响。

“为什么要系一个铃铛?”我不懂的事就要问一问。

爸爸告诉我,骆驼很怕狼,因为狼会咬它们,所以人类给它戴上铃铛,狼听见铃铛的声音,知道那是有人类在保护着,就不敢侵犯了。

我的幼稚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对爸爸说:“不是的,爸!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没有一点点声音,您不是说,它们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只是不声不响地咀嚼着从胃里反刍出来的食物吗?一定是拉骆驼的人,耐不住那长途寂寞的旅程,才给骆驼戴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爸爸想了想,笑笑说:“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

冬天快过完了,春天就要来了,太阳特别暖和,暖得让人想把棉袄脱下来。可不是吗?骆驼也脱掉它的旧驼绒袍子啦!它的毛皮一大块一大块地从身上掉下来,垂在肚皮底下。我真想拿把剪刀替它们剪一剪,因为太不整齐了。拉骆驼的人也一样,他们身上那件反穿大羊皮,也都脱下来了,搭在骆驼背的小峰上。麻袋空了,“乌金墨玉”都卖了,铃铛在轻松的步伐里响得更清脆。

夏天来了,再不见骆驼的影子,我又问妈:“夏天它们到哪儿去?”

“谁?”

“骆驼呀!”

妈妈回答不上来了,她说:“总是问,总是问,你这孩子!”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

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缓悦耳的驼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