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前言】
坚守与绽放
  在这个凡是与创业沾边就热闹非凡的年代,一个叫做文艺之声的电台频率,这个频率里三十几个男男女女日复一日的工作,就显得有几分落伍与落寞。
  我曾不止在一个地方被动地听各色人等对中国媒体人的非议,全然不顾我这个从大学毕业就扎进了媒体圈20多年老媒体人的感受。这几年,敲诈勒索、有偿新闻的帽子变戏法似地扣在一个个曾充满媒体理想的人的头上,不管是罪有应得,还是捕风捉影,真真是坐实了媒体人的所谓不堪。
  在这样一个有些暗淡的氛围里,文艺之声的红男绿女,在全世界严厉的安全播出标准之下,面对口味千变万化的听众,以及环伺周围兄弟电台充满寒气的绞杀,每天都能款款而来准时坐在听众面前,通过看不见的电波,呈现出一道又一道为你精心调制,让你会心一笑或勾起记忆的餐食,也许平常,但是熨贴,像是在家里喝着温温的白米粥。且长年如斯,不曾辍弃。
  这是一种肃然让你升腾起敬意的坚守,是对职业的坚守,是对听众的坚守,是对自己内心理想的坚守。
  这种坚守并不是固步自封,挥舞着长戟去守护世纪前的一个城堡。他们敏锐的思想、单纯的态度、创新的精神,让文艺广播焕发着挡不住的青春力量,突破着一些人对广播的偏狭认识,与听众一起触摸和感受世界的新鲜和美好。
  与广播节目严格的运行流程和样态相比,文艺之声的当家人莫小姐和她的小伙伴们,创造了文艺日记本这种广播文体,或介绍一个文艺人物,或是一个文艺作品,或是一个艺术门类,文字不长,表达各异,深沉少有,感性十足,调皮和机灵闪烁其间,柔情与大胆寓于其中。
  这分明是自由灵魂和天赋才华的绽放!在绚丽色彩和笔墨幽香中,一个个生动的富有活力和张力的形象跃然扑面,让你感觉到与话筒前不一样的他们。
  就像这本集子的名字:折腾吧,小青年!青年,哪能不折腾?不折腾,谈何青年? 青年,落了家里家外一堆责任的一代,在坚守中折腾,在绽放中坚守,不容易,也美丽。
  那么,就请翻开页,与这些青年人在一起吧。好,一边听着文艺之声,一边细细读着。
  耳目聪明,自会有一份不一样的收获。
  大龄文艺男青年 李涛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综艺节目中心主任)
  2015年7月29日


【媒体评论】

Post
后记


哪部电影票房又破十亿,哪首神曲一夜之间突然爆红,谁跟谁又怎样
了……每天的耳边眼前都被这些充斥着,一边抱怨着这个世界太闹腾太堕
落,一边又得在*时间追赶着它,生怕落在了后面。
文艺之声的小青年们也一样,他们要娱乐、要逗比、要八卦,要用年轻
人敏锐的触角日复一日的紧跟着时代的陀螺旋转!
谁又在乎谁心里在想着什么呢……
《文艺日记本》的产生来自几句闲聊,有人说:“我们用*的形式来
做做那些经典文艺作品的推荐吧!”“有人会喜欢听吗?” 管它呢,先折腾
一把再说……
于是,这形色各异的一帮人,聚在了一起。

小莫眼中的小青年:
李峙 听友们口中的“李师傅”。
大学学英语,高分拿下专八。却硬是折腾了一路,*终做了电台DJ。
年纪轻轻,却有着一颗“老广播”的心。生活中温和没“气场”,一
面对广播就来劲。
错过传统广播的黄金时期,却赶上互联网音频爆发的年代。网上只要
能听广播的地方,就一定有《李峙的不老歌》,而且收听排名都是全
国*。有人说,怎么走哪儿都能听到他?
就是这个人,两年前却巴巴地来找我,说:“我能不能来文艺之声?
我就想安安静静地做一个广播电台音乐DJ。”
在许多传统媒体人都纷纷全力奔向互联网的时候,这个本就在互联网
上风生水起的人却想“拥抱传统”。他说,他心里有一个“央广情结”。

曹然 每天早晨6点前,她都必须赶到台里当早班编辑和导播。心里却装着
勃拉姆斯、帕格尼尼、王小波和莱昂纳德.科恩。她给老科恩写的那封
情书,真的让人看着泪奔。
来台三年之后,我才知道这个寡言少语的早班小妹早就过了小提琴10
级和英语专业8级……

宫伟 文艺之声外表与内心*相符的童鞋:光头,还留着胡子。*习惯与人
沟通的方式是写信。他什么都能写:资讯、新闻评论、专题、电影、
音乐……而且都写的还不错。
不过他的梦想是希望自己有一天能成为像昆汀一样牛逼的导演(我觉
得有这个可能)

小马 年纪和我一般大,还在执着的坚持做一名单纯的主持人。
年轻时是修车工的段子已经被他讲烂了,现在再说,俨然成为励志的
素材。
因为工作之便,他免费读了很多书,出版社、作家们都争相想上他的
读书节目。因为别人家的读书节目都做死了,只有他的《品味书香》,
活了十年,而且,跟他的人一样,越老越吃香!

黄欢 是我见过的*无心机的“天蝎座”美女。被她那著名的搭档大铭常在
节目里调侃为73岁,身高1米2,却也总是呵呵一笑,淡然了之。看她
写李宗盛,写理查德林克莱特的“爱在三部曲”,才明了,还是大
铭*了解她,千帆过尽的女子,拥有的是73岁老人的智慧与豁达,还
有,1米2少女的纯情与浪漫。

小钊 办公室里*犀利的评论常常来自于她。上学时的辩论高材生,在广播
里总是用性感的声音说着理性深刻的话语,可是在她整齐洁净的工装
制服后却隐藏着一颗风情万种的心。熟悉N种鸡尾酒的调制方式,也
熟悉家常菜的各种做法,对于真实的生活和热烈的爱,始终抱有不灭
的好奇和奋不顾身的热情。

王雪 她是枚记者,每天为文艺圈儿和娱乐圈儿操碎了心的那种。
不过,按她自己的说法,她更喜欢那些古老的,有情怀的东西。这大
概和她的经历有关。在20啷当岁的时候,她飞去了英国小住5年。后
来,自己又跑遍了世界上五个大洲的40多个国家。曾经还在杂志上写
着浮躁的旅行专栏。
她的报道里*长有的是那些散发着人文气息,和历史味道的东西。比
如戏曲国乐,比如舞台艺术。
当然,爱旅行的姑娘性格不会太内向,有她在的地方就会很热闹。大
概,她把所有的安静,都放在了文字里面吧?

刘宇迪 北京大男孩,拥有北京孩子的特性“贫”,看起来有点玩世不恭,跟
谁都逗贫几句,跟谁都没太多正经,可是,你懂的,这样的男孩,看
他写的字,你就会了解他有多内向多感性,有多招女孩喜欢……

乔乔 一个让我目瞪口呆的东北大妞,满身的名牌硬是能穿出女汉子的味道,
看韩剧能看的又哭又笑,节目里也是笑声多于话语量的“二”妞……
在日记本分工时,她却执着的要写“十七岁的单车”和“莉莉周”,
而且写得如此内敛和神经质……不知为何,她的字和人,让我想起
《梦旅人》里带着黑色天使翅膀的可可。

霍树正 北京大院里土生土长的90后,开过饭馆,说过相声,做过生意,干过
主持。
常常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拿起笔来,却大巧无工,斐然成章。
用他的话说,这是他的“范儿”。

李雅男 日记本里*一个隔壁班的女同学,没事就来文艺办公室,给绿植浇
浇水,喜欢粉色和BLINGBLING的东西,有些癖好还实在让人费解……
其实并没有什么人真正了解她,但这并不影响她带给我们快乐。
他们究竟是怎样一群人,日记本,也许可以给你答案……
文艺之声还有许许多多这些“表里不一或表里如一”的人,有了他们,
也就有了我们这200多篇的“文艺日记本”,也就有了你现在从广播里听到的
FM106.6文艺之声。

曾经怀疑,那些沉淀了几个世纪的大师们的经典,是不是在中国的当
下,会被嘈杂与浮夸陨没掉?可总有人还迷恋他们吧,总有人还会崇尚高贵
的灵魂吧!我相信,总有那些爱折腾的小青年们,会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让
文艺永远传承……因为,只有这样,人类,才不会孤独!
特别感谢:“文艺日记本”有声版的播音:宝木中阳;后期制作:张昊 ;策划:周彬
还有一直纵容着我们折腾的李涛先生、魏胜利先生!

谨以此书献给文艺之声所有的小伙伴们!
大龄文艺女青年 小 莫
(文艺之声 执行总监)
2015年7月29日


【书摘与插画】

【作者简介】
李峙:著名音乐DJ,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之声节目制作人、双语主持人。制作主持的《李峙的不老歌》已实现电台、电视、网络音频、网络视频全媒体覆盖,拥有数十万忠实用户。
  没学过播音,没习过音乐,高分拿下英语专业八级,却在经历了山路十八弯之后成为少年时梦寐的电台DJ。自称“36线野路子小DJ”,对广播一直保持感激和谦逊。但是,在千千万万的听友心中,李峙不仅是*秀的电台DJ,更是亲近的音乐和生活知己。
  小马,本名马宗武,曾经的汽车修理工,如今的知名主持人。供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之声。主持文艺之声《品味书香》,中国之声《千里共良宵》节目,其成熟、温暖的主持风格深受听众喜爱。被中宣部聘为读书媒体特聘专家,央视“阅读中国”阅读大使,荣获中央台十佳节目主持人称号。

【免费在线读】
电影《毕业生》:
  再不折腾就老了
  文/李峙
  之于电影《毕业生》,我们都是迟到的人。
  1967年,我们可能还是一粒尘埃,或者正在迷雾中进行着据说伟大的运
  动。在大洋彼岸的美国,那同样是一段动荡的岁月。反越战、嬉皮士、黑人
  解放运动、妇女解放运动……
  动荡的岁月,必然存在折腾的青春。
  我们要说的是,电影《毕业生》中男主角Ben的青青。
  很多人知道电影《毕业生》,其实是因为The Sound Of Silence或者
  Scarborough Fair。单听这两首歌,美得一塌糊涂,你甚至可能会以为这部
  电影讲的是校园里的白衣飘飘以及毕业时的你侬我侬。
  但电影看到一半,你就会有一种上当的感觉,甚至有想骂人的冲动:这
  哪里是在演毕业?分明就是一锅欲望的乱炖。
  影片一开始,男主角Ben穿着昂贵又笨重的潜水服从屋里走出来,镜头以
  他的视角向外。他举步维艰,呼吸沉重,眼前是各种无声的挥手与微笑。他跌
  入水中,镜头里满是混浊的蓝色。他站在泳池底,一动不动地躲在水里。
  这是他的毕业宴会。
  而之后的情节,更是只能用“折腾”二字来形容。
  用如今的标准衡量,Ben可以算是一个“富二代”。但在走出校门之
  后,他却发现自己什么都没有,连感情也是扭曲的。
  在电影原声带中,有首歌叫Mrs. Robinson。这位Mrs. Robinson,就是
  Ben的青春劫数。
  "Mrs. Robinson, you're trying to seduce me."
  "Would you like me to seduce you? Is that what you're trying to
  tell me?"
  这段台词所对应的,就是电影海报上的画面:女人撩人的腿,男人慌张
  的脸。Ben不知道是该拒绝还是接受,来自这个半老徐娘的引诱。
  迷茫搅拌欲望,使得他终在恍惚中接受。可是混乱后的不安,却如同
  蟒蛇一般将他缠绕。他在黑暗的房间,在漂浮的充气垫上,强颜欢笑又郁郁
  寡欢,坠入堕落,天旋地转。
  然而,更让Ben感到恐惧的是,他同时又爱上了Mrs. Robinson的女儿
  Elaine。这份爱是货真价实的,但不可能得到Mrs. Robinson的认同。她在知
  道真相后坚决反对,并想尽办法拆散儿二两人。
  Ben终于找到机会向Elaine表白,并坦承自己的堕落,只是没说出那个
  夫人的名字。Elaine原谅了他,但Mrs. Robinson的震怒使Elaine猜到了一
  切,她伤心地决定与别人结婚。Ben得知这一消息,不顾一切地冲向教堂,
  二人开始了一场“说走就走的私奔”。
  黄色的公车,诧异的乘客,后一排的Ben和Elaine。他们先是兴奋地
  大笑,然后大笑变成微笑。后,神色凝重,眼里全是慌张。
  是的,爱情得到了。那,接下来呢?从此以后,王子和公主没有幸福地
  生活在一起,而是陷入了更深的迷茫。
  如果《毕业生》生在这个商业片大行其道的年代,很可能会拍出
  123456789甚至更多。好在,一切就此打住。如何从青春的迷茫和躁动中
  “毕业”?只有劳烦各位看官自己去找答案了。
  我们的毕业季可能没有这般辛辣刺激,但电影中的那股折腾劲儿,却是谁
  都曾体会过的。迷茫、狂躁、叛逆,以及欲望的蛊惑,这一切造就了一个个爱
  折腾的小青年。但后来,这些小青年都乖乖地向房子车子票子面子缴械投降。
  其实,我想悄悄跟你说的是,趁年轻,适度折腾。
  再不折腾就老了。

【内容简介】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之声”频道重磅推出的一本*文艺态度的温暖之书。全彩四色精美印刷,极具文艺范儿。人气的DJ李峙、小马领衔抒写折腾的年华,用“12种*有态度的“文艺之声”,温暖所有都市里摸爬滚打还依然怀抱梦想爱折腾的小青年们!


【目录】


1\
电影《毕业生》:再不折腾就老了 /李 峙
蔡蓝钦:静止的理想永不走样 /李 峙
折腾吧!加州梦 /李 峙
Simon&Garfunkel:二重唱 一辈子 /李 峙
好妹妹乐队:不要变成坏婶婶 /李 峙
钟立风:在路上的生活家 /李 峙
许美静:傻女人 /李 峙
那些草儿 /李 峙

筠子:永远青春 永远二十三岁 /李 峙
陈升:我一直在玩 /李 峙
李寿全:做个节制又自由的张三 /李 峙
麦田守望者:远方就是方向 /李 峙
听Bob Dylan:朝圣还是打酱油? /李 峙
尹吾:未完成的红 /李 峙
郁冬:郁结的冬 /李 峙

2\
回家,是一个温暖的字眼 /马宗武
厚夫,还原一个形神兼备的路遥 /马宗武
惬意的睡前阅读时光 /马宗武
生活的英雄主义 /马宗武
杨绛,走在人生边上的思考 /马宗武
难以割舍的蓝 /宫 伟
我恨你,青春 /宫 伟
一次幸福的可能 /宫 伟
等到光芒万丈那一天 /宫伟
虚构的大学,沸腾的青春梦/宫伟
治愈你,但并不干预你的人生/宫伟
当火车变成站台/ 宫伟
在未来等你/ 宫伟
遇见一次名叫失败的旅途/宫伟
只有一次的绽放/宫伟

3\
于爱情,是一大堆毛茸茸的美好 /曹 然
所有伤心的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曹 然
王小波,构筑一个诗意的世界 /曹 然
足球高于生死 /曹 然
越过山丘之后,渴望一个拥抱 /黄 欢
时间里的飞人 /黄 欢
国境之南恒春 /霍树正
小酒馆里的探戈香 /王 雪
西西里,世界是个隐喻 /王 雪

不要以善之名,谋杀无法碰触的感情/刘宇迪
与2014年,轻道一声后会无期/李雅男
陈百强:未完成的绽放/李雅男
2014年随橄榄树飘远,致音乐大师李泰祥/李雅男
十七岁的单车/姜赛乔
曾在莉莉周的梦里/姜赛乔
查理与巧克力工厂/小 钊
聪明的一休/小 钊
流星花园/小 钊


后记


【编辑推荐】
1.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之声”频道一本有态度的文艺图书,写给都市中奋力前行偶尔困顿爱折腾的小青年们。
2.拥有百万粉丝当红DJ李峙、超具人气的文艺DJ小马哥等领衔抒写折腾的年华,倾情演绎有态度的文艺之声。
3.品质、高端、全彩四色精美文艺读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