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更多哲学好书请关注:电子工业出版社当当自营店

☆世界很虚伪,我们太天真
  ☆用理工科思维理解现代世界,智识分子的视界和你想的不一样
  ☆常识是我们的敌人,挑战你万万没想到的认知神经。

☆专治小资、童话、鸡汤类的幻想
  ☆中国好书、文津图书奖《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姊妹篇
  ★“学而时嘻之”精粹,大量深度好文首次发布。

图书动态:

★ 百万畅销书作者 ,范海涛在其新书《颠覆者》中多次推荐

★入围首都图书馆“阅读之城”评选书目

★荣获 电子社2016“年度好书”

★亚马逊2016年度优选十大好书

  ★豆瓣读书-2016年度读书榜单/社科人文

  ★《南方都市报》阅读周刊:2016年度十大好书

  ★《中华读书报》2016年度百佳图书之思想·社科(10种)

  ★《南方周末》:2016年度好书/非虚构类

  ★季风书园-推荐书单(2016-01-20)

  ★不止读书:2016年度选书100本

  ★《出版商务周报》-一周书情(2016-01-25)

  ★《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深夜读书馆(2016-02-28)

  ★物理学家万维钢的2015年度书单: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的社科新书



【作者作品】
《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
http://product.dangdang.com/23572564.html

【套装书福利】

http://product.dangdang.com/23838350.html

万万没想到 智识份子(套装共2册) 随书附赠,作者推荐书评及全彩月历。

【内容简介】
常识是我们的敌人,我们即将迎来一个“不换思想就换人”的时代。
这是一本关于现代世界的书,作者想在这本书中讲些一个现代人应该有,而且只有现代人才可能有的“智识”——智慧和见识。想要理解这个现代世界,乃至做些决策,就得有这种智识。这本书会纠正你想当然的判断,告诉你一些靠谱的认知科学的研究结果。

“学而时嘻之”精粹,大量深度好文首次发布!
【作者简介】
万维钢,笔名同人于野,物理学家和科学作者,
  著有畅销书《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并获得第十届文津图书奖和中央电视台“2014中国好书”,“学而时嘻之”博主。其文章宗旨为“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喜欢科学和政治,强调理性和现代化。
  1999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现为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物理系研究员。《东方早报?上海书评》、《南方周末》、《瞭望东方周刊》、《商界评论》等报刊特约撰稿人,在知乎、果壳、观察者、共识网等国内知名网站上设有专栏,文章常引发大众思考,掀起诸多话题讨论。

【媒体评论】
【媒体推荐】

2016豆瓣*受关注图书

罗辑思维 微信公众号多次强力推荐!
南都好书榜:2016年*季/科学

《南方都市报》阅读周刊-书评推荐(2016-01-31)
《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深夜读书馆(2016-02-28)

《出版商务周报》-一周书情(2016-01-25)
黑天鹅图书:这个假期,小伙伴们选择读这些好书(2016-02-02)下


刘九如-电子工业出版社 总编辑-2016北京图书订货会新书好书大推荐
季风书园-推荐书单(2016-01-20)
豆瓣读书-新书快递(2016年01月22日非虚构类)

不止读书:2016年1月值得一读的10本新书


【目录】
引言:做个复杂的现代人

PART I - 世界观祛魅

别用"常识"理解复杂世界
模仿的雪崩效应
*简单经济学的五个智慧
选民的大脑想要什么
高效能任性
有一种歧视叫自利
人的正义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放诸古今皆准的权力规则


PART II - 流水线时代的英雄

高中是个把人分类的机器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和常青藤的绵羊
能把穷人变成正常人的教学法
美国人说的圣贤之道
说英雄,谁是英雄


PART III - 智识分子的十八般武艺

为什么高考作文题目是可预测的?
大数据带来的主题军备竞赛
大尺度和硬条件:四万年来谁著史
技术左右天下大势
一点实用主义的学英语心得
信息极客的三个功夫
"舌战群儒"的技术分析
贝叶斯定理的胆识
生猛的进化心理学
哪种知识*可靠?
时间简史和时间简史刻奇
宇航时代为何还未到来
数字如潮人如水


PART IV – 未来,已经到来

把工作输给机器人
你比机器强在哪儿?
带着机器竞赛
怎样杀死海星
合弄制:一种新的管理方法
该死就死的市场经济
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
【前言】
引言:做个复杂的现代人
这是一本关于现代世界的书。我想在这本书中讲些一个现代人应该有,而且只有现代人才可能有的"智识"— 智慧和见识。想要理解这个现代世界,乃至做些决策,就得有这种智识。
从社会变革的大尺度来看,本书要说的思想都相当新,还没有来得及变成成语典故写进我们的文化基因。它们散落在各个学科的**进展之中,常常不为外行所知。但是这些思想其实并不需要什么专业知识就能被理解和掌握,它们已经在科学家、哲学家、工程师、企业家、创业者、大学师生以及各行各业中对现代世界保持敏感兴趣的人群中传播。
这些人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分子",而是"智识分子"。
我本是一个physicist ,以科研为生,成就还没达到敢以中文"物理学家"自称的程度。按理说应该专注于物理研究,可我却读了好多非专业的书,写了好多跟物理学没关系的文章。我做这些不务正业的事并不是因为物理学家自由时间多,而实在是因为,这个风起云涌的现代世界,太有意思了 -- 我甚至觉得如果你不去好好了解这个世界的**思想,仅仅满足于当个特定专业的知识分子的话,简直就是白生在了现代一回。
而且你有可能面临掉队的危险。此时此刻的世界有三个重要趋势,对我们提出了智识上的挑战。


1. 三个趋势

**个趋势是世界越来越复杂。
经济学家爱拿铅笔说事。一支铅笔看似简单,但如果你仔细想想,其中的石墨铅芯、木质外壳、笔头的金属皮和橡皮,从*初级的原材料提取到加工组装,中间不知道经过了多少人的手。没有任何一个人掌握制造铅笔的全套"手艺",每个人所会的只不过是其中一步而已。
哈耶克告诉我们这是市场的力量。知识其实是去中心化的,分布在人群之中。是市场把人们组织起来分工协作。所以如果你只会一样知识,没问题,只要你对价格信号做出合理反映就能生活的不错。反过来说如果有人想拥有全部的知识,试图去总览全局甚至制定计划,那他只能帮倒忙。
但是现代世界比传统铅笔工人面临的局面还要复杂。如果我是一个工资不高、但是有点现代意识的铅笔工人,我就想问问为什么我不能拿高工资,这我就需要了解点经济学知识。我还想建议工厂在铅笔上印些字和花纹来促进销量,这大概涉及心理学。我关心我的工作是否稳定,有人说铅笔行业快不行了,我怎么评估这种言论的可信度?我会不会被机器人取代?我应该怎么跟老板搞办公室政治?如果我想让子女将来从事更高端的工作,我应该侧重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
没有谁只知道盯着价格信号,以上这些才是一个现代人每天面对更多的问题。怎么回答这些问题?大多数人的办法其实是模仿他人,因为自己思考也没用,看三国演义孙子兵法厚黑学也没用 -- 适应传统简单社会的经验和思想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社会。
第二个趋势是人工智能正在慢慢取代人的工作。
对这一点我会在书里细说。简而言之,局面比人们想象的严峻得多。直到目前为止仍然好使的很多谋生技能,甚至包括一些高级技能,都将很快被人工智能替代。我们即将迎来一个"不换思想就换人"的时代。
第三个趋势是尽管所有人的物质生活都在改善,整个社会阶级分层却正在扩大。
近年有关贫富差距的研究都在强调这么一个观点:穷人跟富人的*重要差别,并不在于金钱数量多少,甚至不在于得到机会的多少,而在于文化和观念。贫困并不仅仅是一个经济状态,而是一个思维模式。这个思维模式的差异并不仅仅是什么《穷爸爸富爸爸》之类投资理财的区别,而是一整套的东西。
比如说,对陌生人的信任程度,可能就反映了你的阶级高度。有人曾深入调查过美国波士顿地区工薪阶层的社交习俗 ,发现对这些人来说家人、亲戚和从小玩到大的熟人远远比任何外人都更值得信任。他们认为一切外面的东西都是神秘甚至是充满敌意的。而英国的另一项研究发现,工薪阶层和穷人更乐意说一些只有身边亲友才能听懂的话,根本不管外人能否理解 -- 而中产阶级人士则尽量向所有人解释他在说什么。
对比中国人热衷的同乡情谊、校友之间的黑话,我们大多数国人在思想上是个什么阶层?我们是不是很容易陷入被传统熟人社会乃至进化心理学左右思维模式?我们具备现代社会推崇的理性思维吗?
这个世界的定律不是心灵鸡汤,所以我必须得说,落后的思维模式很难被改变。我会在书中介绍几个试图改变贫困思维的研究,其中鲜有成功案例。
加拿大心理学家基思?斯坦诺维奇有本书叫《超越智商:为什么聪明人也会做蠢事》 ,用大量研究结果说明一个问题:智商跟理性是两码事,二者几乎不相关。理性能力 -- 充分认识当前局面,做好**决策的能力 -- 得另外学习。
在优质教育资源稀缺,不同阶层家庭文化差异巨大的情况下,你猜谁更容易有理性。
再考虑到前面两个趋势,世界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不容易理解,人工智能又在逼着我们换脑子 -- 在这么一个局面下,未来人们的贫富差距怎么可能不越来越大呢?
这三个趋势结合起来,对我们构成极大的挑战。可以说只有少数人具备了现代社会的智识,大多数人的思想仍然停留在传统社会、有的甚至停留在原始社会。
怎么迎接这思想上的挑战呢?**步,是听专家的吗?


2. 如何听取理工科专家的意见

理工科思维是*重要的现代化思维,讲究tradeoff(取舍)、量化和科学方法。我的上一本书就叫《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但是别搞错了:如果只满足于自己的一个小领域,那么一个理工科方面的专家,未必就能用理工科思维去理解世界。
其实理工科专家大概都有个烦恼。别人问你个见识方面的问题,如果你不用自己本专业的知识回答,人们就会说你在这个领域根本不是专家;如果你用本专业的问题回答,你其实是个仅供参考的工具。
这话怎么讲呢?据说 ,美国某著名科学家,有一次受邀上谈话节目谈环保问题,出了个大洋相。搞环境相关的科学家肯定强调环保,但这位老兄比较**,他居然说那些能源巨头公司的CEO们"犯了反人类罪"!
像这样的专家,别人没法认真对待你。用能源的是我们,反而要怪能源公司的CEO?而且还反人类罪?显然这位科学家的知识面太窄,他只知道自己的学科这么一点点知识,以为就他做的东西*重要。他根本没有tradeoff的思维,也不知道社会中其它方面需求的重要性。正所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我看这种情况相当普遍,在公共问题上有些科学家和工程师的见识并不高明,而且还习惯性地过分强调自己专业的重要性。鼓吹全球变暖的气象学家大言不惭地要求不惜代价减少碳排放,仿佛降低经济规模根本就不是个事儿似的;搞航天的人认为每往航天事业投入一块钱就能带来七块钱的回报;搞生物能源的人说核电特别危险;搞物理的人说正负电子对撞机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百废待兴的中国*急需的科研项目......只有杨振宁先生*公平:作为搞物理的,他说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
所以对待理工科专家,**的办法是把他们的意见当成决策的参考。你可以在你的专业范围内给我提供**的论点数据,但具体怎么决策,我还得再听听别人的论点和数据。
君子不器。如果仅仅满足于当某一特定小领域的技术型专家,恐怕是往大了说不足以做公共决策,往小了说不足以明白人生。
那么听文科专家的行吗?


3. 理念与算数

理工科专家至少知道自己知识的局限性,文科专家经常认为自己无所不知。他们行走江湖不是靠"理性",而是靠"理念"。
包括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等在内的人文学科仍然处在非常初级的阶段,这体现在学者们对很多重大问题还没有达成共识,他们分成了好多派别,常常冠以"xx主义"的名字,有时候就如同武侠世界中的门派一样党同伐异。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认为消费刺激增长,政府应该出台经济刺激计划;供给派经济学则认为真正的英雄是企业家,所以**的刺激办法是减税。自由派政治学者认为政府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而保守派政治学者则要求小政府。
北欧高税收高福利瑞典,是大政府的典型代表。作为民主党的美国总统,奥巴马执政期间实行了很多大政府的政策。有人写文章说奥巴马要把美国变得更像瑞典,而与此同时瑞典却在减少税收,去瑞典化,你奥巴马不是逆潮流而动的傻瓜吗?
结果一个数学家 说你那叫线性脑袋!我们画张图,横坐标是多像瑞典,纵坐标是经济繁荣程度,那么图上这个曲线不可能是直线。**繁荣值不太可能正好在曲线的端点!**值完全可以在中间,两端都不好。奥巴马和瑞典只不过从两个方向都在寻找这个值。
认准一个方向毫不动摇,是理念,是派系斗争,是意识形态,是情怀。知道过犹不及,该左左该右右,时刻为寻找**值进行调整,才是理性态度。
解决问题的关键往往并不在于你有没有一个高大上的理念,而在于"度",在于数字。复杂世界中几乎任何东西都有利有弊,用与不用不仅仅要看这个东西好不好,还要看你能承受多大代价。
独立自主、支持国货当然是个特别好的理念,但是洋务运动时期张之洞的湖北枪炮厂耗费巨资搞出来的汉阳造质量极差,同样的钱远远不如直接进口外国步枪。在国家急需强兵的时代,一味追求国产化可能就未必是**的选择。新中国改革开放之初曾经几乎放弃军工研发,甚至让军队养猪经商,后来又放弃国产中国之星进口高铁技术,现在进口核电技术,这些政策都曾经备受批评,但你不知道其省下来的钱对发展经济起到了多大作用,运力和发电的急用能不能等国产技术。
想要学会寻找合适的"度",你至少需要掌握两个不同的理念。然而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很多公共知识分子们,却往往只知道不遗余力地宣传自己的**的那一个理念,有时候连事实都不顾了。
2015年九月五日,是微博上有意思的一天。三位名人,于丹、花千芳和郎咸平,几乎同时发表了特别愚蠢的言论 。于丹为了宣扬破除伪善的鸡汤理念把一篇网络小说中虚构的光绪皇帝讲话当成真的评论转发;花千芳为了宣扬爱国理念发表《人类起源于中国的猜想》-- 一篇被戏称为"分形式错误"的雄文 -- 从小处到大处各种尺度上全错了;郎咸平为了宣扬扶持民营制造业的理念犯了统计错误。这已经不仅仅是理念,他们被自己的理念给劫持了。
崇尚自由市场的教授认为所有经济问题都应该用市场解决,擅长进化心理学的科普作家遇到什么社会现象都想用十万年前的人类关系解释,热爱儒家
【免费在线读】

别用"常识"理解复杂世界

如果一个物理学家谈物理,哪怕他只是用大家都能听懂的语言做科普,外行一般也不太敢提出质疑。人们知道物理学是一个非常专业的尖端科学,没经过多年训练的人胡乱说话只能闹笑话。可是当一个社会学家谈论社会问题的时候,哪怕他旁征博引了好多东西方先贤的经典理论,别人还是可以毫无压力地批评他。不管专家怎么说,每一个出租车司机都认为自己知道汽油涨价是怎么回事儿,每一个网友都认为反腐败的出路是明摆着的,每一个球迷都认为如果从来没搞过足球的蔡振华能当足协主席,那么我也能当。

这也许怪不得大众。实践表明,像政治学这样的软科学,其"专家"的实用程度很可能并不显著高于"砖家"。

1984年,美国心理学家飞利浦·泰特洛克(PhilipTetlock)做了一个影响深远的研究。他调查了284个专门以预测政治经济趋势为职业的政治学家、智囊和外交官,向他们提出各种预测问题,比如戈尔巴乔夫有没有可能被政变搞下台。

泰特洛克要求专家们对其中大多数问题,比如某个国家未来的政治自由状况,提供出现三种可能性(保持现状,加强或者减弱)的大致概率。这个研究做了二十年,一直等到当年预测的事情全部水落石出。到2003年,泰特洛克总结了这些专家给的答案,发现他们的总成绩还不如索性把每个问题的三种可能性都均等地设为33%。也就是说,专家的预测水平还比不上直接抛硬币。更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些专家对自己专业领域的预测得分居然比在自己专业外领域更差。

所以《纽约人》杂志在评论泰特洛克描写自己此项研究的《狐狸与刺猬:专家的政治判断》(ExpertPoliticalJudgement:HowGoodIsIt?HowCanWeKnow?)这本书的时候对专家相当悲观,*后得出的结论居然是我们还是自己思考算了 — 尽管泰特洛克的研究显示专家的得分其实还是比普通人略高一点。

但社会科学并非无路可走,它可能正处在一个大发展的前夜。哥伦比亚大学DuncanWatts的新书《什么都是显然的–如果你知道答案的话》(EverythingIsObvious*OnceYouKnowtheAnswer)提出,社会科学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像硬科学一样,依靠实验和数据。传统专家的预测之所以不行,是因为他们依赖的很多直观"常识",其实是一厢情愿的想当然。事实上,哪怕一个*简陋的统计模型,也能比专家预测得更好。

Watts的这个说法当然并不新鲜,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呼吁把数理方法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而且这个方法也的确正在成为主流,现在大概已经很少有人在论文里拿一百年前的所谓经典说事了。此书的*新意在于,因为Watts同时在雅虎研究院研究社交网络,他在书中描述了几个其本人参与的有趣研究。

谈起社交网络,中国读者会立即想到格拉德维尔(MalcolmGladwell)的《引爆点》(TheTippingPoint)。这本书提出,一件东西要想在人群中流行开来,需要某些特别有影响力的关键人物在其中推波助澜。这些关键人物是社交网络中的节点,是普罗大众中的意见领袖。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我们才可能实现把地球上任意两个人用不多于六个人的社交关系网相互联系起来,也就是所谓"六度分隔"。

根据这个理论,扩大知名度的*好办法是找名人做广告。名人在微博上说一句话,应该比普通人的"口碑"重要得多。有传闻说,现在中国有百万粉丝的名人发一条营销微博可以获得一千元,其实这个数字还算是少的。美国女星KimKardashian一条tweet(用户发到Twitter上的信息)的价格是一万美元。

"关键人物"


【书摘与插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