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

▲▲《古代汉语文化百科词典》荣获第二十届(2016年度)华东地区古籍优秀图书一等奖▲▲

《古代汉语文化百科词典》是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2-2003年度重大项目“古汉语同义词辨释词典”的主要成果。全书160万字,收录同义词17个大类,分580组,辨释2900词。每组同义词包含条目、摘要、同义、辨释。具体来看,《词典》有以下几个特点:

1.同义词的分类、构组及其内部联系具有系统性。《词典》分17个大类:天时、地理、人伦、人体、饮食、服饰、建筑、什物、神祀、交通、财贸、文教、艺术、军事、政法、动物、植物,几乎囊括了文化的所有方面。每类下面又分若干组,每组以一个相同义位为核心系联同义词。构组方面,每一组同义词中的成员也具有系统性,例如“神祀类”分30组,共161个词,平均每组5.4个词。从同义词的内部联系看,以“神祀类”为例,该类收同义词30组,分为三大块:祭祀、神灵、巫祝,每块又分若干小类,小类下面是每一组同义词。其中,祭祀又包括祭祀种类、受祭象征物、祭祀场所、表达方式、祭祀目的、祭祀方式、祭品、祭前准备;神灵又包括至上神、鬼怪、精神魂魄、神兽神鸟;巫祝又包括沟通神灵的方式、神灵的指示、神灵的处置。由此可见各组同义词之间的系统性。

2.同义词的辨释精当而深入。同义词的辨释是在求“同”的基础上明其“异”,即以“一义相同”观为基础进行系统性构组,然后将每一组成员置于相同义位的系统中进行辨析,以揭示同义词之“异”。《词典》每组同义词首列条目;次列摘要,精炼地表述其同异之处,重点在异;再列“同义”,并引古代辞书与文献训诂中的同义连用、同义对文等例,以证其同;*后列“辨释”,从语言和文化两个角度辨释相同义位上的同中之异。例如关于古代艺人的一些称谓,《词典》这样辨析其中的细微差别:“师”本义指众人,引申指官长,特指乐人中技艺和地位较高的人;“工”本指从事各种技艺的劳动者,特指宫廷内以歌唱讽诵为业的乐人。二者连文为“师工”,指乐人或乐师。《辞源》将“师工”训为“乐师”,稍嫌片面;《汉语大词典》及《称谓大词典》都以为是乐师及讽谏盲人的合称,欠妥。《词典》的辨释可以纠补当今语文辞书中的不当释义。

3.文化的阐释与词语的辨释相得益彰。文化的阐释服务于词语的辨释,《词典》将两者充分结合,使其相得益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文化阐释丰富了同义词的构组。如王凤阳的《古辞辨》将“卜、筮、占”列为一组,《词典》“神祀类”则在此基础上补出了“候”,指望气而占,有时也包括风角、星算。第二,文化阐释有助于辨释同义词的“同中之异”。例如“神祀类”中有“巫术·方术·法术”条,其共义是指利用超自然力来实现愿望的法术,《词典》梳理了文化史中的相关内容,辨析三者的细微差别,这种辨释几乎是文化史的缩写。

4.文化史籍与考古发掘成果并重。《词典》大量引用文化材料论证词义,包括文化史籍与当代考古发掘成果,具有权威性与说服力。因为《词典》的辨释对象限定在古代汉语范围中,所以对文化史籍的利用已无须赘述,这里只举一例说明《词典》对考古发掘成果的利用。“篪”指竹制有底横吹单管乐器,通常有七孔。《词典》编纂者根据1987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两件战国早期的篪,从实物形制和乐器原理的角度进行考察,深入辨释了词义。

5. 为了切合古代文化的主题,全书采用繁体字编写。装帧设计风格素净大方,开本16开,云纹封面;墨迹清晰,行列疏朗有致,赏心悦目;纸张规格高,印刷和装订水准皆称一流。



【内容简介】

《古代汉语文化百科词典》是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重大科研项目“古汉语同义词辨释词典”的终期成果,涉及我国古代语言、文字、文化多个领域,是一本较有特色的古代汉语文化百科词典。

本书所收同义词共分天时、地理、人伦、人体、饮食、服饰、建筑、什物、神祀、交通、财贸、文教、艺术、军事、政法、动物、植物共十七个大类,每类下又分若干组,每组以一个相同义位为核心,系统系联同义词。全书共辨析约580组计约2900个同义词。每组同义词首列条目(以中圆点分隔的同义词组);次列摘要,精炼、清晰地表述出一组同义词的同异之处,重点在异;再列【同义】,指出该组的同义点后,引用古代辞书、文献训诂以及文献中使用的同义连用、同义对文等文例以证其同;*后列【辨释】,引述汉语史、文化史和考古文物的研究成果,从语言和文化两个方面,辨释一个同义点(义位)上的同中之异。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看,全书类聚古代汉语文化百科词汇,客观上简明而又系统地理清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点组成部分和关键要素,使得抽象的传统文化有了具体可感的承载。对各组同义词的审慎、精当的辨析,实质上也是向中国传统文化纵深处、精微处挖掘和开拓。对传统经典古籍的旁征博引和相互参证,结合文物考古成果的引用,在学术方法上继承了乾嘉学派朴实的学风而又有发展,提升了论证的可信度和权威性,也体现出一定的时代感。

《古代汉语文化百科词典》体量宏富,用心良苦,确实是不可多得的辞书精品和文化经典。


【作者简介】

黄金贵,浙江大学语言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浙江大学中文系古汉语古文献教研室主任,兼任浙江省语言学会副会长。曾参加《辞海》《汉语大词典》的编写工作。专业上侧重于训诂研究,特别是文化类词汇的词义训诂,在《考古》、《文史》、《语言研究》、《JOURNAL OF MACROLINGUISTICS》(英刊)、《中国语文》等20余家学术刊物发表了百余篇古代文化类词汇的词义训诂与文化研究文章。有文化语言学专著《古代文化词义集类辨考》等。


【媒体评论】

《古代汉语文化百科词典》是以古代文化同义词为对象,系统构组、辨释的词典,是古代汉语同义词典与古代文化词语研究的重要成果,本体上具有全面性与系统性,方法上倡导语言与文化的互证研究,具有多方面学术价值。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书在编写过程中,始终注意与古今相关成果进行比较,力图在学术高度上超越前人,在同义词的辨释过程中,纠补了不少古今训释不妥之处,对当今大型语文辞书纠补尤多。(见《辞书研究》2017年第5期)

——曾昭聪(暨南大学教授)


【目录】
凡例
篇目表
正文
参考文献
词目笔画索引
后记
【免费在线读】
悼,《方言》*:“哀也……陈楚之间曰悼……秦晋之间……或曰悼。”义为哀伤,方言词。《诗·桧风,羔裘》:“岂不尔思,中心是悼。”郑玄笺:“悼,犹哀伤也。”为怀念死者而哀伤也称为“悼”。《左传·僖公十五年》:“小人耻失其君而悼丧其亲。”杜预注:“痛其亲为秦所杀。”《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骠骑将军自四年军后三年,元狩六年而卒。天子悼之,发属国玄甲军,陈自长安至茂陵为冢象祁连山。”从字形结构及本义来看,“悼”重在心理感受,是所谓的感官动词,表示对死者的追念。
丧,金文作(毛公鼎),《说文·哭部》:“亡也。从哭,从亡,会意。”读去声。逃亡就是失去,人失去生命亦为“丧”,是人死的避讳说法。汉班固《白虎通·崩薨》:“人死谓之丧。”《说文。哭部》“丧”段玉裁注:“丧,凶礼谓之丧者,郑《礼经目录》云:‘不忍言死而言丧。丧者,弃亡之辞,若全居于彼焉,已失之耳。’是则死曰丧之义也。”所以,“丧”是丧祭的总称,为纪念死者而展开的所有活动都可称为“丧”(破读为阴平声)。《公羊传·哀公五年》:“丧以闰数也。”徐彦疏:“丧谓丧服也。”《周礼,春官,龟人》:“丧亦如之。”贾公彦疏:“丧谓卜葬宅及日。”为父母或长子服丧的人对前来吊唁赠赐者行礼叫“丧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