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国际社会统计图书发行量,《圣经》**,《道德经》第二。《纽约时报》列出全世界古今非常有影响力的10位作家中,老子居于首位。

★书择人而立,凡事得人则立。王西平先生研究《道德经》有年,他的研究,走的正是修道――证道――解道的正道。他的著作,起名《老子辨正》,便是立下了辨明正道的信心。
★ 《道德经》乃水镜之典,值得我们花大力气,认真对待。《老子辨正》,在对《道德经》的阐释中,将道的训释,开辟出新意。
★范曾、陈忠实、费秉勋、刘亚谏、任法融、钟明善联合推荐!
★封面及书中插图:文化大家―范曾。
★封面题字:中国道教协会前会长―任法融。


【内容简介】
纵观历代名家的《老子》研究注释,对照新出土的郭店、帛书《老子》,博采各家之长,正确的给以肯定,着重对误解、错解者予以辨正,阐释《老子》五千言的真义,破解玄奥,在此基础上校订出一个更贴近《老子》古旧风貌的文本,更便于当世广泛流传。特别是从现代科学、信息学的角度,对《老子》中的道、无、一、朴、常、玄、玄牝等概念做了独到的诠释。这是一部真正读懂、解通《老子》的书。
  解释落实到字、词、句、段,绝不含糊其辞。并对段与段、段与全章的关系,全章的主旨给以评析,进而观照章与章之间的联系。
  每章解释分五部分:1.选本对勘录文(河上本与帛书本);2.校勘、辨正;3.主旨评析;4.校订本;5.意译。
  全书正文前有“前言”、“老子及老子书史实辨难”,其后有“参考资料目录”、后记。
  《老子辨正》一书,无论是全书体例,还是学术研究,均有特色。本书在开首的《前言》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十分需要一个学术界比较趋同而相对稳定的校订本,并特别强调校订本所必需的三条标准:(一)接近《老子》原貌;(二)便于广大读者诵读;(三)适宜在世界范围流传。


【作者简介】
王西平,1936年生,陕西户县人,1960年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研究员,陕西省作协会员。退休前任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馆长、陕西省古籍整理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陕西省信息学会副理事长。
  主要从事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研究,出版《杜牧评传》《路遥评传》《杜牧诗美探索》3部,道教、佛教典籍编校有《道家养生功法集要》《密宗功修持要法》等10部,其他文化类著作10余,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4项获省部级以上奖。


【目录】

序 大矣五千鸣

前言

老子及老子书史实辨难

【上 道篇】

选本对勘

一、校勘、辨正

二、主旨评析

三、校勘本

四、意译

第二章

选本对勘

一、校勘、辨正

二、主旨评析

三、校勘本

四、意译

第三章(无附论者,各章内容同第二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七章

【下 德篇】

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九章

第四十章

第四十一章

第四十二章

第四十三章

第四十四章

第四十五章

第四十六章

第四十七章

第四十八章

第四十九章

第五十章

第五十一章

第五十二章

第五十三章

第五十四章

第五十五章

第五十六章

第五十七章

第五十八章

第五十九章

第六十章

第六十一章

第六十二章

第六十三章

第六十四章

第六十五章

第六十六章

第六十七章

第六十八章

第六十九章

第七十章

第七十一章

第七十二章

第七十三章

第七十四章

第七十五章

第七十六章

第七十七章

第七十八章

第七十九章

第八十章

第八十一章

附录 论老子所说的“无”和“有”

参考书目

后记


【媒体评论】
《道德经》其要在乎理身、理国。理国则绝矜尚华薄,以无为不言为教。理身则少私寡欲,以虚心实腹为务。
—唐玄宗
综罗百代,广博精微。
—纪晓岚
每个德国家庭买一本中国的《道德经》,以帮助解决人们思想上的困惑。
—德国前总理施罗德
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
—陈忠实

宏扬中华大智慧。

—原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钟明善

虚极静笃,感而遂通。
—中国易学研究院院长费秉勋


【免费在线读】

序·大矣五千鸣

韩 起

一、道为何物

王西平先生的《老子辨正》,成一家之言,读后有新耳目处,随手记录下点滴感想,联缀成篇。

《道德经》自青年读至古稀,依然恍惚。朋友研究《道德经》者,不乏其人。如福建黄友敬先生的《老子传真》、刘兆英先生的《老子新释》等等。他们的大作,我皆恭敬拜读,以为我师。对于王西平先生的《老子辩正》,亦是如此。

两千多年中,地球上出版的图书,当数以百亿千亿计。国际社会统计图书发行量,《圣经》,《道德经》第二。《纽约时报》列出全世界古今有影响力的作家,共有10位,老子居于首位。美国学者蒲克明先生,断定在未来大同世界中,《道德经》必将成为家喻户晓的一部伟大著作。仅据贝克努特·沃尔夫《西文道教书目》介绍,世界各国翻译《道德经》的版本,德文64种,英文83种,荷兰文19种,意大利文11种,日文10种,西班牙文10种,丹麦文6种,俄文4种,瑞典文4种,匈牙利文4种,波兰文4种,芬兰文3种,捷克文3种,冰岛文2种,葡萄牙文、越南文、世界语文各一种。这些,还是他的不完全统计。研究注释《道德经》的著作,更是数以千计万计。可见《道德经》对地球人类影响之巨。

但是,当我读过数十部研究注释《道德经》的著作,发现一些章句,人言人殊。至今,连句“道可道,非常道”,也争论得天昏地暗。争论的焦点,在第二个“道”字。世俗之文人学者,皆训为“说”、“言说”。然而,道教中修道有成的高道们,则嗤之以鼻。一是纵观老子时代,未有典籍将“道”用为说的,皆以“曰”为“说”。将“道”用“说”,还要过几百年之后;二是倘若训“道”为“说”, “道可道,非常道”则断言“道”是不可言说的。因为言说出来,便非“常道”。但是《道德经》81章,全部是对“道”的言说。而一部《庄子》,更是言说“道”的。那么,我们可以建立这样一个逻辑学上的三段论模式:

大前提:“道”是不可言说的,言说出来的,就不是“常道”;

小前提:《道德经》就是一部对“道”的言说的著作;

结论:所以《道德经》言说的不是“常道”。

高道们说,太上老君(即老子)能如此写文章吗?开口就将自己的嘴封死了,将自己后面讲的道理全部否定了。高道们凿凿有据地说,这一句应该是:“道可道非,常道。”。而“可”,可训为善,《礼记·檀弓》:“虽欲殇也,不亦可乎?”也可以训为遂意,《荀子·富国》:“生也,皆有可也。”所以,这样断句以后,便和佛教的《心经》有了异曲同工的意义了。即佛门常说的真空妙有。其实,我们看佛教于公元67年传入中国,并没有繁荣,直到魏晋时期,人们以《道德经》作为解说的津梁,以老庄比附佛经,才开始渐渐繁荣。那时候的学者,认为老庄和佛学完全一致。范晔就说佛教:“祥其清心释累之训,空有兼迁之宗,道书之流。”(《后汉书》)。所以佛门大德,如慧远、道安、支遁,便多以老庄解释佛经;而高僧鸠磨摩罗什、僧肇、慧观、慧琳等,则以佛理注释《道德经》。

这是一家之言。当然,还有更多的立论。

王西平先生的《老子辨正》,则另有新论。其一,他在章附论一的标题便是——“‘道’在先秦有‘言说’的义项”。他寻找出了证据:其二,关于“非常道”的“常”,因为马王堆竹简本为“非恒道”,有著名学者高明先生说:“汉时因避孝文帝刘恒讳,改‘恒’为‘常’。”人们都以为真理。王西平先生却认真辨别了“恒”和“常”的不同意义。认为“恒”和“常”不可混同,应该是“非常道”;其三,他对“道”的阐释,引入了现代自然科学发现,更新了人们对“道”的认识,从而,提出“道”是“宇宙本原、本体”(见第四章);其四,将“常道”做为一个概念,进行了哲学的阐释。

类似这样的新论,《老子辨正》中比比皆是。

二、一个木匠口中的真理

两千多年前,有一位木匠,技艺卓绝。他的君主,便是中国历史上声名赫赫的齐桓公。齐桓公乘坐的车子,便是他的杰作。

过去的车子,是木轮。在没有铁的时代,全靠木铆的契合,达到坚固。轮子必须极其周圆,方能稳当地行驰在平坦的路上,不致颠簸。但是,他的年纪已经很大了,他的技艺没有承传。一天,齐桓公亲自访他。他们的对话,便被记录在《淮南子》中:

木匠知道君主的来意,便问:大王读什么书啊?

桓公:我读圣人的书。

木匠:那些圣人在什么地方啊?

桓公:他们都已经死去了。

木匠:那你读的就是他们的垃圾了。

桓公:住口!你一个区区木匠,竟敢如此挖苦我。今天,你说出道理来,就算了;说不出来,我就杀了你。

木匠:好的,大王。我拿我打造车子做比方吧,我造车轮时候,斧头砍得太快了,很苦很累,而且因为力度不够,常常砍不进去;砍得太慢了,虽然轻松不费力了,但是砍不到位。这就要拿捏分寸,不快不慢,得心应手,恰到好处。但是这种境界,是没有办法传给别人的,就是我的儿子,也没有办法从我这里学到。所以我都过了七十了,还自己亲自造车。圣人的书也是这样,真谛已经被圣人带到坟墓了,剩下的只能是垃圾和糟粕。

桓公认为木匠的话是有道理的。

所以对于远古圣人的著作,后人如何理解,总是难以得其真诠。一个人,无论怎么知识超绝,欲完全透解圣人经典,只能事倍功半,恍兮惚兮。因为真谛已经被圣人带入墓穴了。

就我数十年间,阅读过的研究和注释《道德经》的著作,当在两位数了。每一个作者,都有自己对《道德经》的发明,见仁见知,驰骋八荒。他们之间的观点,多有相悖之处。只是没有人收集整理这些差异。众人从宇宙观,人生观,政治哲学,仙道修炼等等不同角度,阐释对《道德经》的理解。面对半书架的研究《道德经》的图书,想起司马迁说的“著书辞称微妙难识”(《史记·老子列传》),庄子说的“万世之后,而一遇大圣,知其解者,是旦暮遇之也”(《庄子·齐物论》),我常觉得自己无话可说。现在,看了王西平先生的《老子辨正》,忽然想说几句了。

王西平先生的《老子辨正》,针对我阅读过的此类著作,的确是有所发明的。可以看出,他是下了苦工夫,力求进入圣人的心灵。

历来注解《道德经》,有两个截然不同的体系。我且借用两个宗教概念——“出世”和“入世”。入世的注解,便是儒家以及古之士大夫,近之文人学者的阐释。出世的注解,则道教人士。我们一般对入世的注解熟悉,因为著作汗牛充栋。对出世的注解相当茫然。笔者数十年间,参访过一些道长们。他们对《道德经》的讲说,完全是中国八仙中吕洞宾祖师的路子(参阅《吕祖秘注﹤道德经﹥心传》)。他们说,吕祖的注解,是吕祖在定中,亲自和老子一字一句交流来的,为真切,体现了老子著作《道德经》的初衷,其它千书万书,皆捕风捉影耳。

但是,就我的感受,两种截然不同的体系,都可以自圆其说,笔者读来,也获得截然不同的收益。这里没有什么孰是孰非的问题。毕竟,我们都无法进入老子著作《道德经》时的心境。所以没有几个人能够做到老子注我,而只能是我注老子。即根据自己的理解,自己的体会,来言说自己的心得。我常常在想,谁能接近老子的本源思想呢?按说,庄子是距离老子比较接近的。但是庄子说:“道之真以治身,其绪余(即残余)以为国家,其土苴(即糟粕,土基,粪土)以治天下。由此观之,帝王之功,圣人之余事也,非所以完身养生也。”(《庄子·杂篇·寓言》)看来,《道德经》并非为了治国平天下而作的。

《庄子》中,不少是谈道的。比如说:“纯素之道,唯神是守,守而勿失,与神为一,一之精通,合于今伦。”又说:“无思无虑始知道,无处无服始安道,无从无道始得道。”

有意思的,是孔子向老子问道:“孔子问于老聃:‘今日晏闲,敢问至道?’老聃曰:‘汝斋戒疏瀹而心,澡雪而精神,掊击而知。’”出言有些仿佛佛门中讲开悟。

到了明代,有一个学者程以宁,写了本《太上道德宝章翼》,干脆说:“不读丹书,未闻秘诀,而欲以经史诸子百家解《道德经》,是以凡见而窥仙,俗人而测佛。”这就是说,不从修道的角度去领悟《道德经》,就仿佛用舌头去品赏音乐一样,完全是外行。唐代著名道士吴筠对唐玄宗说:“道法之精,无如五千言(指《道德经》)。其诸枝蔓说,徒费纸札耳。”这是说,《道德经》是真正用来修炼仙道的经典。

我于是常常期望,能有人将二者综合起来,能给读者一个全面的了解。现在,我终于等来了。王西平先生的《老子辨正》,便是一部综合两者——“出世”和“入世”的著作。

三、书择人而立

以上两章,意在铺垫一下《道德经》的背景。只有了解了这些背景,我们才能了解王西平先生《老子辨正》的新意何在,以及在什么方向上发明出了新意。

凡事得人则立。研究和写作也是这样。一般研究注释《道德经》的人,没有遵守《道德经》中提示的原则,以身试法(道法自然)。我以为,是不够完美的。我们应当将《道德经》中一切可能的内涵找出来,然后再评判得失。比如对于如何得到“道”,《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道家的太上老君即老子)说:“人能常清静,天地系皆归。”又说:“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是否真是老子的著作,我们暂且不去考证。但是,它是道家的重要典籍。按照道家的说法,只有得道的人,才会明白什么是“道”。它给我们指引了一条路子,即“清静”。中国著名的八仙之一吕洞宾祖师,对于得道,说得更明白:“心死而道生”。一个心中欲念飞扬的人,能够透解《道德经》吗?

王西平先生研究《道德经》有年,他的研究,走的正是修道——证道——解道的正道。他的著作,起名《老子辨正》,便是立下了辨明正道的信心。我略举数列,以证其新。

《道德经》21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还有5句,略去。河上本,帛书本,首句皆有“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大多数流行的版本,皆无此句。而王西平先生的《老子辨正》,使用的正是河上本和帛书本。任继愈的《老子新译》,基本是帛书本,故亦有此句。而任继愈的见识,是有代表性的。一般研究者,皆持此意。

任继愈的现代语译是这样的:

大“德”的内容,在于它与“道”一致。“道”这个东西,没有固定的形体。它是那样的惚恍啊,惚恍之中却有实物;它是那样的深远暗昧啊,深远暗昧中却涵着极细微的精气,这极微的精气,体,真实。

这里的“孔”, 任继愈训释为“大”。河上公亦训释为“大”。王西平先生则训为孔洞、通道。这和我接触到的道门中的理解训释是一致的。他说:这个通道“意指天目,眉间穴,这个孔穴是有德行的,所以叫孔德。”这个训释崭然一新,别开生面。

接着是“象”和“物”。王西平先生引录了冯友兰和刘笑敢文章中的研究,阐释。他们从现当代哲学概念中,寻找出路,用“物质性”、“观念”等等进行阐说。但是,道门中人则又嗤之以鼻。说“象”就是道的形象,“物”就是道的存在,老君懂什么物质、观念?王西平先生继承道门的说法,并更深一层地进行了他的全新的阐释。我个人认为,他的阐释,符合庄子“无思无虑始知道,无处无服始安道,无从无道始得道。”根据庄子说的“道之真以治身,其绪余(即残余)以为国家,其土苴(即糟粕,土基,粪土)以治天下。”他是追求“道”的“真”意的人。可贵之处,他本人就是一位实践修道的人。有许多境界,是他在自身修道中,实实在在感受到、观察到、体验到的。

现在,我们看王西平先生的阐释,不是文人学者凌空蹈虚的哲学,物理学,天文学的尖新理念,对我们每一个活着的人,都会有启迪的。他说这一章,“是说他(老子)如何见道、体道的。道的特性、状貌是怎样的。”诚哉斯言!

“惟道是从”,王西平先生说:“惟道是从,是说道是从天目穴观察到的。”这和道门中人士理解方向是一致的,他们说,这句话是说“功德这孔窍被疏通的程度,是随着修道者心神状态的变化而变化的。”

王西平先生说:“道之为物,是说道作为可见的东西是惟恍惟惚,不是一个实体,而是一个影象。”

王西平先生在对此章的辨正中,特别叙述了他自己在修道中的感受,看到的境界。这是极为难能可贵的。

类似这样的章节,还有很多,此处就不一一列出,读者自己可以阅读。

王西平先生能够发心著作《老子辨正》,正是他自己在修道中感受到了许多境界,遂对《道德经》有了不同常人的理解,发之于外,便成就了《老子辨正》。

四、水镜之典

读了王西平先生的《老子辨正》,有很多想法,但是在这样一篇短文中,又不可能尽情展开。

老子的道,教导我们返璞归真,使我们成为身心完整的至人、真人,让我们的生命脱胎换骨,进入体道、悟道而行道,终达到与道合一,溶入不生不死的境界。

王西平先生的《老子辨正》,在对《道德经》第25章的的阐释中,将道的训释,开辟出新意。他发现“老子关于道的理论,其预见性、概括性、客观性、科学性是无与伦比的。”“道的法则是自然,而自然也就是天、地、人、君、道的总法则。”所以,在训释《道德经》第36章时,他才罢脱诸家成见(包括庄子在内),将“柔弱胜刚强,鱼不脱于渊”,做为一个完整的句子。“渊”后用句号。使下一句“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独立了出来。这一个句号,意义非凡。他将道和器分离了。使整个《道德经》的立论统一了起来。

古人湛方生有一首诗,是评说《道德经》的。诗名《诸人共讲老子诗》:

吾生幸凝湛,智浪纷竞结。

流宕失真宗,遂之弱丧辙。

虽欲反故乡,埋翳归途绝。

涤除非玄风,垢心焉能歇。

大矣五千鸣,特为道丧设。

鉴之诚水镜,尘秽皆朗彻。

此诗说的道理,非常符合现当代人。整首诗是批判人们违背老子返朴归真的。诗人说,现在人们一个个争奇斗智,掀起汹涌恶浪;人们纷纷你争我夺,仿佛结了无数死结,没有办法解开。人们无节制地放纵自己,完全失去了道;仿佛一轮车子,失去了正常的轨道;即使再想返回,但是因为道路已经被埋没,也回不去了。但是,人类必须去除不合道的一切,否则,人们只想竞争,那颗肮脏的心,永远无法停歇。老子的《道德经》五千言多么伟大啊,他是专门为失去道的人们写的;《道德经》如一面镜子,一去肮脏污垢都能够照得清清楚楚。

王西平先生著作《老子辨正》,和这首诗有异曲同工的初衷。《道德经》乃水镜之典,值得我们今天的人们,花大力气,认真对待。中国古今有见识的学者,都断言中国文化


【当当出版每满100减4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