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l 日本亲子教养类经典指导用书,已加印60余次,日本亚马逊五星好评!

l 日本知名育儿专家田中喜美子从其30多年的亲子教育研究入手,告诉家有0-6岁儿童的新手父母:要用理性又节制的爱来养育孩子,用温和而有力的方式来教育孩子!

指出0-6岁幼儿期形成“规矩感”的5个关键点,并为家长分别指出该阶段的正确教育方式,典型实用,操作性强。
【内容简介】

本书是针对孩子“不遵守规矩”这一教育难题所写的家教育儿指导用书。孩子幼儿期是家庭教育*关键的时期,而在这一时期大多数家长却对孩子采取娇惯的育儿方式。

日本知名育儿专家、《WIFE》杂志总编、新育儿系统(NMS)研究会代表田中喜美子,从其30年的亲子教育研究入手,对家有0-6岁宝宝的新手家长们,她通过本书指出:要用理性又节制的爱来养育孩子,用温和而有力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只要在爱孩子的同时做到有节制、不娇惯,采取平衡的育儿方式,才能养出懂规矩的孩子,培养孩子的“生存力”。
【作者简介】

田中喜美子

日本知名育儿专家。1959年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文学部。曾任主妇投稿杂志《WIFE》的总编长达三十年。独自创办婴幼儿函授教育讲座“新育儿系统”,通过对成员进行一对一的详细指导,令众多妈妈在育儿方面得到了有力的支持。

主要著作有《孩子被欺负也是妈妈的错!?》《毁掉孩子的22个育儿常识》《成为有能力教育孩子的妈妈》《母子亲密与育儿障碍》等。
【目录】

序 章 孩子“守规矩”是好事还是坏事 / 1

妈妈的困惑 / 3

“教育”要趁早 / 4

孩子为何懂规矩 / 6

“教育”就是“遵守规矩” / 7

第1 章 在婴儿时期成形的“不守规矩”的孩子 / 11

好养的婴儿与不好养的婴儿 / 13

并不是不好养的孩子才会变得“不守规矩” / 18

“无节制”地娇惯养成“不懂规矩”的孩子 / 19

育儿其实并不难 / 21

什么时候会“勃然大怒” / 23

从1 岁到2 岁——反抗日趋明显 / 26

2 岁儿童——做什么都讨厌 / 27

过了3 岁 / 29

正讨人嫌的幼儿 / 31

几乎所有妈妈都觉得孩子“可爱” / 33

婴儿的可爱之处 / 35

身为母亲的喜悦 / 38

如何教孩子懂得“爱”与“节制” / 40

第2 章 “教育”进展不顺时 / 43

不能自己睡的幼儿 / 45

“陪孩子睡”起初难以察觉的负面影响 / 46

“陪孩子睡”的麻烦逐年递增 / 47

如何停止“陪孩子睡” / 51

停止“陪孩子睡”需要很大的决心 / 52

育儿不能靠乳房 / 56

尽量避开风险 / 58

什么叫“顺其自然就好” / 60

不到一岁时养成的任性 / 62

妈妈要有自信 / 63

遵守约定的重要性 / 66

妈妈的错误教育 / 68

如何得到孩子的信赖 / 71

第3 章 饮食规矩重要 / 73

饮食生活教育的动摇 / 75

“孩子不吃饭”的悲鸣 / 76

拼命让孩子吃东西 / 79

妈妈要在饮食上取得主动权 / 81

没经历过挨饿的孩子们 / 83

乱七八糟的饮食生活 / 85

勤快的奶奶辈 / 87

优先满足孩子的生活 / 88

只给孩子吃喜欢的食物 / 89

饮食生活的简便化 / 93

培养不挑食的孩子 / 94

培养不挑食孩子的关键 / 97

食欲是与生俱来的 / 100

可悲的妈妈们 / 101

第4 章 妈妈和孩子的亲子关系 / 105

妈妈的种类千差万别 / 107

大部分妈妈总是很容易娇惯孩子 / 110

母子间至关重要的“亲子关系” / 112

“听妈妈话”的孩子的陷阱 / 115

孩子任性时,家长该怎么做 / 118

以工作为中心的育儿的优点 / 121

说不出“育儿很愉快”的妈妈们 / 122

如何应对两三岁的孩子至关重要 / 124

第5 章 在必要场合“懂规矩”的孩子 / 129

原则很简单 / 131

欺骗孩子的大人 / 137

大人喜欢的谎言 / 138

“教育”的基本 / 142

妈妈的徒劳无功 / 145

说话方式很重要 / 147

终 章 如何强化孩子的“生存力” / 151

“让孩子懂规矩”出乎意料的困难 / 153

培养“懂规矩”孩子的诀窍 / 153

育儿充满困惑 / 155

结 语 / 157
【免费在线读】

育儿其实并不难

几乎没有哪个女性在生孩子之前,就能想象出育儿是什么样的。NMS问过每位学生这样一个问题——“你在生孩子之前,预想过自己以后的生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吗?”大多数回答都是“没想到(育儿)这么难”,回答“意料之中”的妈妈几乎没有。

其实,育儿并不难。

遗憾的是,大多数妈妈并不知道,只要在孩子一岁之前好好养育,后面的育儿就会变得非常轻松。绝大部分NMS的学生,都是等孩子到了二三岁大,变得守规矩之后,才来听讲的,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有一件事值得高兴——有一个读者从滋贺县给我寄来了一封信。

寄信的女士从自己的母亲那里学到了与NMS几乎完全相同的育儿方法,并且同样用来养育自己的孩子。当她从《培养能“忍耐”的孩子》这本书开始阅读我的作品时,发现书中内容与其母亲传授的育儿方法完全相同时,不禁深有感触,便给我写了这封信。

现经其本人同意,引用信中的部分内容。

“在长女出生一个月后,我实践了三个原则——让孩子自己睡觉、有节制地喂奶(后来开始吃饭)、让孩子能够做到独自玩耍。我并没有无数遍地细细叮嘱,大声训斥,而是简单地讲道理说服孩子。

结果到她出生三个月时,就完全不需要哄着睡了,只要说一句‘晚安,睡个好觉’,就能自己睡着。

至于喂奶,当孩子开始边玩边喝奶,或者小口小口喝个没完的时候,我就对她说:‘你不喝了?那就过会儿再喝吧。’然后等孩子肚子饿了以后再喂奶。

对于我的育儿方法,婆婆表示‘孩子太可怜了’,并且提出异议,说‘孩子还小,讲道理是没用的’。起初弄得我相当辛苦,但她现在亲眼看见了好的结果,也就渐渐理解了我的做法。

我身边的人经常对我说,‘看不出你是一个十个月大孩子的母亲’。大家都问我,‘带孩子很辛苦吧?’其实,只要遵守这三个原则,婴儿并不难对付。”

(滋贺县O.A.女士)

我开始NMS讲座已经八年了,从没收到过如此令人欣喜的信。但同时,这封信也令我对遗憾的现实有了更深切的痛感——在当今社会,不知道如何正确育儿,只会一味娇惯放纵,结果因孩子不守规矩而烦恼不已的妈妈正变得越来越多。

如果从孩子一出生就采用像这位女士一样的方法,以后的育儿将变得多么轻松啊。可是,仅仅因为育儿方法的不同,就有那么多的妈妈们因孩子不听话而束手无策,面对孩子始终心怀焦虑。这是多么可怜而又可悲的现实。

什么时候会“勃然大怒”

在进行NMS讲座时,我做过一次详细的问卷调查,内容共有29项。其中一个问题是:你在什么时候会因孩子的什么举动而感到“勃然大怒”?

总结各人的答案来看,当孩子还是婴儿时,要么就睡觉,要么就被妈妈抱着,要么就喝奶,很少会惹得妈妈勃然大怒。在这一时期,只有一件事令妈妈烦恼,那就是孩子“哭泣”。

正如俗话说“哭是婴儿的工作”,婴儿哭是理所当然的事。肚子饿的时候、尿布湿了的时候、困的时候……婴儿都会开始哭。而一般来说,只要种种欲求得到满足,婴儿就会停止哭泣。

不过,大量调查数据表明,有的婴儿即使所有欲求都得到满足,仍会哭泣不止。

首先是执拗的“磨人哭”,也就是毫无理由、毫无意义地哭着磨人。

有的婴儿甚至从醒来就一刻不停,是真的不停地“呜呜”小声哭,几乎没有时间休息。既不是肚子饿了,也不是身体哪里疼,去看医生也找不出原因。无论妈妈抱着哄着,还是以为孩子身上痒,到处轻轻挠挠,都毫无效果,孩子就是始终哭个不停。

还有的孩子,每次妈妈照顾自己时,都哭闹着抗拒。换尿布时也哭闹,抱起来放进婴儿车时也哭着往后躲。总之,每次无论妈妈要做什么,孩子都会号啕大哭,予以抗拒。而且每当哭声震天,非常刺激神经时,就容易惹得妈妈勃然大怒。

另外,婴儿“夜啼”也是妈妈的一大烦恼。母乳育儿时,如果婴儿白天就经常喝奶,那么到了夜里,频繁醒来要求喝奶的次数也会增多。不过,在这种情况下,妈妈很少生气,因为她们觉得,这是婴儿的正当要求。

四五个月大的婴儿,只要在晚上十一点左右进行后一次喂奶,就能睡到早上五点左右,由此形成稳定的睡眠模式。如果白天无节制地喂奶,夜里陪着孩子睡觉都成为习惯,婴儿夜里醒来的次数就会非常之多,可怜的妈妈会越来越感到疲惫不堪。

然而即便如此,孩子不到一岁时,也极少有妈妈会勃然大怒。这是因为妈妈们通常都认为,婴儿就是这个样子的,还不能自由行动,所以需要妈妈拿出耐心。

从1岁到2岁——反抗日趋明显

可是,一旦孩子满一岁后,行动范围就会骤然扩大,行为也会更加活跃,而且有了明显的自我主张,从以前纯粹可爱的婴儿,摇身一变成了“淘气鬼”。

在这一时期,令妈妈“勃然大怒”的情况开始渐渐增多——不能自己玩、边吃饭边玩、把吃进嘴里的东西吐得到处都是,乱扔食物、餐具、玩具等,辛苦做好的饭却不吃,挑食、咬人、打人、掐人、抓头发、擅自开电视、不睡觉、不听警告,反复犯错、把桌上的东西都弄到地上等。来自妈妈们的呼声千差万别,但关于食物的问题是多的,当然其他行为也渐渐令妈妈们感到束手无策。

从这一时期开始,婴儿才在真正意义上开始变得不守规矩了。

① “乱扔东西。如果受到警告,反而会扔得更用力。”(满1岁)

② “乱扔食物。我刚喂他,他就把食物划拉到地上。”(1岁2个月)

③ “不顺心就打人。孩子看着我的眼睛,刚开始还轻轻打,后来就越打越重。”(1岁11个月)

除此之外,还有跑到厨房摸煤气灶、从书架上抽出书本乱扔一地、莫名其妙就开始任性磨人、有急事的时候偏偏赖在地上不肯走、不停哭闹等,总之令妈妈勃然大怒的场合越来越多。

令人惊讶的是,事例③中的孩子已经有了清楚的意识,会通过观察来确认妈妈能对自己的行为容许到什么程度。在这种时候,如果妈妈应对错误,孩子就可能变得“怎么说都不守规矩”。

实际上,这个年龄正是孩子为今后构筑心灵基础的重要的“教育”时期,但大多数妈妈都不知道这一事实,只会一味勃然大怒,甚至由此产生出真正的“暴力妈妈”,只能说这样太遗憾了。

2岁儿童——做什么都讨厌

在这种情况下,从2岁左右起,孩子就会激烈反抗,以促使自己的欲求得到满足,不守规矩的程度越来越严重——晚上睡觉前挣扎着不愿上床、用拳头打妈妈、打其他孩子、一不顺心就号啕大哭等。从来信的字里行间,我仿佛就能听见在这些孩子面前束手无策的妈妈们的哀鸣。

无论妈妈做什么都要反抗;一不顺心就呜呜哭泣;不管在超市里还是在马路上,都能满地打滚,这些令妈妈勃然大怒的场景越来越多。


“反复提出‘想做’和‘不想做’两种截然相反的主张,还号啕大哭。”(2岁6个月)


“不管我说什么,都会立刻反抗,一味坚持自己的节奏,还把长时间含在嘴里的食物吐得满屋都是。”(2岁9个月)


“不管在公园还是超市,只要我不抱他,孩子就会躺在地上打滚。”(2岁6个月)

针对孩子的这些任性行为,有的妈妈会不甘示弱地采取歇斯底里的态度,其中甚至可能出现“暴力妈妈”。

而且很多时候,妈妈对孩子仅有的教育,也可能被爷爷、奶奶摧毁得一干二净。


“我一警告孩子什么事不能做,孩子就会号啕大哭,孩子的奶奶马上就会从楼下跑上来,太窝火了。”(2岁6个月)

妈妈觉得受不了,孩子却不管那些,他们只知道爷爷奶奶宠爱自己,所以只要一挨骂,就会逃到爷爷奶奶的房间里,平时还缠着爷爷奶奶给自己买点心和玩具。在这种情况下,也就不难理解勃然大怒的妈妈为什么越来越多了。

过了3岁

到了这一时期,孩子已经能够做出类似大人的行为,所以令妈妈勃然大怒的情况也变得复杂起来。

“一说他就顶嘴。”(3岁10个月)


“言行都透露出对我的轻视,我觉得自己没有得到孩子的信赖。”(3岁)

“说多少遍都不听,一提醒他就骂‘浑蛋’。”(4岁)


“整天支使我做这做那,一不顺心就哭,顶嘴从不落下风,气死我了。无论我说什么,他的回答都是:‘讨厌!’”(4岁3个月)

以上内容不禁令人联想起一句谚语——“三岁看老”。

不满一岁的婴儿,就算不停地哭,妈妈多只会感到无计可施,并不会勃然大怒。可是到了这一时期,孩子的“自我意识”已经达到了与大人对等的水平,所以妈妈会真的感到很生气。

婴儿到了自我觉醒的时期,欲求开始增多,行为变得活跃,却还完全不清楚生活中存在着怎样的“危险”,所以不是尝试用手触摸转动的电风扇,就是对墙上的插座特别感兴趣。在这一时期,无论是什么样的婴儿,都会令妈妈感到越来越难应付。

然而很多时候,孩子之所以超出必要地强调自我,在言行中轻视妈妈,一被警告就骂“浑蛋”,像使唤仆人一样支使妈妈做这做那,令妈妈大感棘手,原因其实并不在于“叛逆期”,而是因为孩子从小就没把妈妈当回事,这正是之前错误的育儿方式——“无节制地娇惯”所造成的结果。

我们不应该轻视婴儿,因为他们真的什么都知道。哪怕是不到一岁的婴儿,也明白“只要一哭,这个人就能满足自己的愿望”。在不到一岁时形成“轻视妈妈”的态度,过后往往很难矫正,所以妈妈绝不能娇惯不到一岁的婴儿。

请尽量爱婴儿,但不要娇惯。

正讨人嫌的幼儿

过了两岁半,孩子开始能够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以前经常做出的“咬人”、“挠人”、“打人”等动作就会减少,但取而代之的则是经常顶嘴,很讨人嫌。

俗话说“七岁八岁狗儿嫌”。随着智力的发育,孩子会逐渐变得伶牙俐齿,说话令人讨厌。在这一点上,无论以前和现在都一样。只不过,以前是七岁至八岁(按周岁算约为六岁)“正讨人嫌”,现在则降到了四岁至五岁。而且,妈妈会对孩子的表现感到生气。

“对待我跟其他人的态度不一样。”(4岁)


“孩子一挨训,就会发出野兽嚎叫般的声音。”(5岁2个月)


“在人前得意忘形,说话任性,见了大人也不打招呼。”(5岁4个月)

如此种种不守规矩的孩子,令亲子关系变得紧张,想要纠正并不容易,何况孩子也是有理由的。

因为若有弟弟妹妹出生,大多就在这一时期,所以妈妈的唠叨无异于火上浇油。作为长子长女,他们一直是家里的皇帝和公主,而弟弟妹妹的出现有可能夺走自己的宝座,所以心理自然会受到影响。于是,孩子就会回到婴儿状态,不停地给妈妈添麻烦,或者欺负弟弟妹妹,还有些总是在妈妈忙着做晚饭的时候撒娇磨人,彻底惹恼妈妈。这些行为都是很正常的。


“孩子的哭声很激烈,跟平时不一样,我过去一看,发现哥哥正蹲坐在还是婴儿的弟弟肚子上。”(哥哥3岁4个月/弟弟5个月)


“姐弟不停吵架,使我片刻不得安宁,又不能留他们两人单独相处,否则更会打得不可开交。弟弟老是伸手去拿姐姐的玩具,姐姐就用手推开弟弟,或者用拳头打。”(姐姐3岁9个月/弟弟8个月)

人们常说“妈妈的唠叨会毁了孩子”,其实妈妈也不喜欢唠叨、抱怨和大声责备,只是没想到此前辛辛苦苦的育儿会导致现在这样的结果,而且也不知道如何才能改善现状。

话虽如此,妈妈毕竟还是爱孩子的,并不总是唠叨抱怨,大声责备,而是一有机会就能感受到孩子可爱的一面,做母亲的这种心情在任何时代都一样。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现代的妈妈们在什么时候会觉得孩子是可爱的。

几乎所有妈妈都觉得孩子“可爱”

在NMS的问卷调查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你觉得孩子可爱吗?”

因为NMS的学生都是因为育儿存在问题才来听讲的,所以我还一直担心会有不少人给出否定的回答,但幸运的是,所有学生都给出了肯定的回答,我的猜测彻底落空了。由此,我也深切地感受到了身为妈妈的真心——“孩子确实是可爱的”。

不过,问卷调查中还有一项——“请写出你在什么时候觉得孩子可爱”。学生们的回答令我不禁苦笑,因为回答“当孩子睡着的时候”的学生实在是太多了。

孩子很可爱,但也经常令妈妈感到无奈。在白天孩子清醒活动的时候,妈妈光顾着大声训斥,根本没工夫感受孩子的可爱。只有等到孩子熟睡时,望着孩子可爱的小脸,爱意才终于有机会涌上心头。所以说,这样的回答是妈妈的真心话。

然而不可思议的是,这样的回答在90年代末期特别多,而进入21世纪后的这两三年,却在逐渐减少。似乎可以说,这是因为感到白天育儿辛苦的妈妈有所减少了。但实际上,通过答卷可以发现,妈妈们面对孩子时的无奈丝毫没有比以前少。

从统计的角度来看,其实是孩子的就寝时间逐年推迟,幼儿会一直看电视直到很晚。这说明妈妈并没有让孩子按照固定时间睡觉,对孩子的教育有所疏忽。所以完全可以说,正在减少的其实是认为绝不能允许孩子无节制放纵的妈妈。

简而言之,就是“唠唠叨叨的妈妈”减少了,“唯命是从的妈妈”变多了。统计结果已经证明了这个事实。这些孩子被如此娇惯,其中出现大量不守规矩的孩子,也就不足为奇了。

婴儿的可爱之处

下面引用一些具体的答卷内容,看看妈妈们究竟在什么时候觉得孩子可爱。


“肚子饿时急匆匆凑上来喝奶的样子很可爱,还有喝奶时的表情、睡醒时伸懒腰的模样。”(2周)

“皱着眉头要哭出来的时候。”(2个月)

“孩子一逗就笑,露出笑容的时候。”(3个月)


“孩子需要我的时候,简直可爱得不行,尤其是笑的时候。”(4个月)

这些发言表现了不到一岁的婴儿在妈妈心里留下可爱印象的瞬间。除了妈妈之外,婴儿再无依靠,是很柔弱的存在。妈妈片刻不离地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觉得要是没有自己,孩子简直活不下去,于是妈妈们有生以来次感到自己存在的必要性,内心极为满足。

现在的妈妈们看着自己的孩子连呼可爱,但她们也许曾听自己的妈妈说过这样的话——“我当初生你的时候,根本没工夫觉得可爱。光是喂你吃饭,给你穿衣,保证你能健康成长,就已经精疲力尽了”。在以前那个时代,家务劳动远比现在繁重,妈妈们根本没时间光盯着孩子的脸看。

等到孩子的行为更加活跃,语言能力逐渐变强,能够说出只言片语时,妈妈所感受到的孩子的可爱就变得更具体了。


“当孩子大口大口吃着我做的断乳食物的时候;还有每到吃饭时就用手把自己的小红椅子推向饭桌的时候。”(1岁3个月)


“虽然在哭,但只要我一抱就安静下来停止哭泣的时候;看着孩子熟睡后美滋滋的表情的时候;带孩子去保育园或儿童馆,孩子积极靠近其他陌生孩子寻求交流的时候。”(1岁2个月)


“跟我手牵手、脸蹭脸的时候;跟我说话的时候(虽然不知道他在说什么);还有孩子依赖我的时候,真的非常可爱。”(1岁6个月)


“在公园里看见鸽子或小狗而显得很开心的时候;早晨起床后笑着叫‘妈妈’的时候。”(1岁7个月)


“觉得自己做了件好事,笑着跑向我的时候;不理会别人,紧紧抱住我的时候;在我的带领下玩得很开心的时候。”(1岁10个月)

通过这些答卷可以看出,妈妈所感受到的孩子的可爱其实有两种。一种是孩子的举动本身很可爱,叩动了妈妈的心弦。比方说,妈妈看着孩子天真无邪的睡颜时,就觉得十分可爱。这是新生命本身所具备的可爱,只要不是冷血的人,都无法抵抗这种可爱。

然而还有另一种“可爱”,并非孩子本身的可爱,而是当妈妈看到幼小无力的人只能依赖自己时所感受到的“喜悦”。在这种情况下,妈妈会觉得“正因为有了自己的存在,这个幼小的生命才能活下去”。所以,这种可爱实则源自妈妈的自豪感、使命感和自尊心的满足。带孩子的女性往往会抱怨自己为了照顾孩子而忙得团团转,但同时心里又会充满喜悦,并从中感受到充实。可以说,妈妈在这时真正体会到了“生存的意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