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一部书读懂千年罗马帝国史!

★亚当•斯密、休谟、特雷弗罗普、威廉•麦克尼尔、马文•佩里、弗里曼、米尔曼、伯里、汪荣祖、冯象、王石、吴于廑等名家先后强力推荐。

★全书涵盖以下特点:

恢宏巨著:至今已经200余年,西方史学界再无能望其项背的著作问世,使这部煌煌巨著终成声遏行云的绝响,能与《罗马帝国衰亡史》比肩而立的,寥然无几。西方人每言及昔日荣光,必称罗马;每言及罗马,必称此书。可想见其在西方的地位。

国内译本:唯此译本为全译本,《罗马帝国衰亡史》出版后传诵两百年迄今不衰,是译者席代岳先生参考专家及读者意见,同时又经大陆学者严谨校勘,共同全面审视了原译本,做了精心的修订,译文文笔恣肆,措辞严谨,视角独特,语言优美,资料广泛,内容浩瀚,臻于完善。又在外观设计上做到更便于大家的阅读习惯的装帧。

收藏佳品:《罗马帝国衰亡史》是真正堪称经典的屈指可数的著作之一,一生必须收藏阅读的史学名著,堪称欧洲的《史记》和《汉书》。如果列出必须收藏阅读的20部西学经典,必有《罗马帝国衰亡史》;如果列出必须收藏阅读的10部中外史学名著,也必有《罗马帝国衰亡史》。不仅收藏的是十卷本书,更是一部记述了罗马帝国由盛而衰、直至*后灭亡的经过,而且还涉及到了波斯、匈奴、日耳曼各部族、阿拉伯帝国以及土耳其帝国的历史。

文字严谨:吉本写这部作品时不是用论文的形式,而是用文学的形式写的,因此可读性很强,作者对于材料力求竭泽而渔。他的古典著作基础深厚,但仍做更进一步的搜求,举凡直接、间接与所撰书有关的材料,年代记、法典、地理书籍以及钱币、铭刻等等,都在收集之列。他曾以两年的时间(1771-1772)专事这一工作,然而功夫并不止此,在他首卷问世后,又有一些古典著作被发现,人们在《罗马帝国衰亡史》后几卷中,可以看到采用的痕迹。

视角独特:这部作品之所以被称为“现代”的历史著作,是因为以前的历史学家都是根据宗教的观念描写历史,而这部著作是*次根据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来描写历史,对基督教的历史描述也非常客观。

整部著作气势恢弘,是一部堪称巨著的作品。

  让我们大家从历史盛衰兴替之规律中,学到齐身、持家、治国的智慧!


【内容简介】
《罗马帝国衰亡史》这部书以堂皇宏阔的篇幅,从奥古斯都立为皇帝,将罗马共和国变为罗马帝国写起,直到东罗马帝国灭亡以后,还写了罗马的政变,到教皇重新控制罗马。延续近乎1500年,包括了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如何兴起,以及罗马帝国周边国家对罗马的影响,有波斯、阿拉伯、匈牙利、保加利亚、俄罗斯、蒙古等国家的简短历史,甚至还提到了长城和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以及北匈奴的西迁,忽必烈的舰队对日本不成功的入侵。在近400万的洋洋文字中,勾勒罗马帝国衰亡的历史。千年的变幻风云,无不尽收笔下。整部著作气势恢弘,至今200余年,纵然累西方史学界著作繁如恒河之沙,亦无一本可出其右,是一部堪称巨著的作品。
【作者简介】

爱德华·吉本(Edward Gibbon,1737─1794),英国著名历史学家、作家,十八世纪欧洲启蒙时代的代表人物。出生于伦敦附近的普特尼,父亲是国会议员,他是家中独子。其家境殷实。据其追记,其家族自14世纪时开始持有土地资本,而后家族历代先人辗转伦敦,从事商业贸易,积蓄甚厚。至16世纪后期,其远祖已跻身于英国上流社会的中上阶层,并获缙绅称号。其15岁时,就读于牛津大学莫德林学院,因为对世界历史怀有很浓的兴趣,所以在此期间悉数博览了关于阿拉伯、波斯、蒙古和突厥史的英文著作。这些历史古籍为他后来的写作提供了坚实的资料储备。

1763年,他前往欧洲大陆旅游,在巴黎结识了狄德罗,也去了罗马,1764年他在罗马废墟上,开始有写作罗马帝国史的念头。1772年,他开始写作《罗马帝国衰亡史》。1776年,卷出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受欢迎程度用洛阳纸贵形容不为过,他的书出现每张桌子上,乃至于上流社会仕女的妆台。吉本也一夜成名,受到英国艺文界的追捧。1788年,他完成了《罗马帝国衰亡史》的全部书稿,盛 誉满天下。1794年,他在伦敦去世。

《罗马帝国衰亡史》自出版以来多次再版,至今仍是研究古罗马和欧洲历史的重要典籍,吉本也由此奠定了他在史学界泰斗的地位。

译者:

席代岳 1939年生于湖南,后移居台湾,因家境困难在台湾入伍。1959年进入台湾陆军军官学校第32期学习,后在三军大学及美国犹他州立大学进修,在军中历任连长、营长、炮兵指挥官、署长、总部参谋长等职,亦曾在炮兵学校及三军大学任教多年,对战史深有研究,1998年提前退休。退役后投入文字工作,译作有《西泽战记》、《鏖斗的年代———1941至1975年的美越关系》、《战争的罪行》、《非洲游猎记》、《罗马帝国衰亡史》、《希腊罗马名人传》等。
【媒体评论】

《罗马帝国衰亡史》使吉本可以列入当时欧洲文史界之首位。--------亚当•斯密

此间所有的文化人对尊作一致赞美。--------休谟

《罗马帝国衰亡史》代表“一整个世代人的史学雄心与探索的完成”,是英语世界里伟大的历史著作。吉本以一部大著而不朽,他也成为继希罗多德、修昔底德、塔西佗、马基雅维里等欧洲史家后的又一位史学大家。 --------特雷弗罗普

罗马政府是个集贵族政治、寡头政治和民主成分于一体的奇特混合物。--------威廉•麦克尼尔

它超越了城邦制狭隘的政治框架,创立了一个将地中海世界的不同国家合为一体的世界国家。--------马文•佩里

吉本始终不失为当代研究所不曾抛弃也不拟抛弃的18世纪历史家。--------

罗马帝国的进攻者,无论是军事还是宗教方面的,诸如哥特人、、阿拉伯人或蒙古人,、穆罕默德、成吉思汗或,在书中都写得充实完整,颇有生气。--------米尔曼(伦敦主教)

吉本作为启蒙时代之史家,较同时代人确更能以其文学修养增饰哲学思维,以及综合庞杂的史事。而他“所述罗马人事,与中华帝国也颇有不谋而合处。”--------汪荣祖

据说吉本的写作习惯是先打腹稿,把整段文章(可长达数页)在心里想好,用耳朵听过,一句句顺畅了满意了,才落笔,故而气势磅礴,浩浩荡荡,宛如大江涌流。--------冯象

吉本行文,以冷静著称。--------冯象

参照罗马,对比中国现在发生的情况,你会惊讶地发现,虽然是2000年前的历史,却与现在有很多相似之处,而制度、民主、方法论上,我们还不如2000年前的罗马,我们现在的制度设计比他们还要落后,就更不要说和现在进行系统比较。认识到差距,反而坦然了,而不是灰心失望。--------王石

吉本在许多细节和若干知识部门中已经落后于时代,这一点只意味着我们的父辈和我们自身不是生活在一个完全无所作为的世界里。但是在主要的问题上,他仍然是 我们的超越时代的老师。对于那些使他摆脱历史家的共同命运的明显特点,诸如伴随时代前进的大胆而准确的尺度,正确的眼光,周密的布局,审慎的判断与适时的 怀疑,为自己始终如一的态度做出的堪称不朽的掩饰等,是无庸细述的。--------伯里

吉本的历史批判精神,与启蒙时代的理性主义思想是一致的,突出表现在对教传统教义、信条、教规等所持的批判态度。--------

英国大史家吉本因一部巨著《罗马帝国衰亡史》而不朽,二百余年来传颂不绝,至今未衰。其故并不是这部书的学术价值无人超越……而主要由于吉本叙事史笔之引人入胜,刻画人物与事件之栩栩如生,不仅使专家倾倒,而且令一般读者忘倦,甚至达到痴迷的地步。--------汪荣祖

从本周近五百种新书中选出《罗马帝国衰亡史》,是因为此书实在重要。罗马史研究在欧洲始于文艺复兴时期,从17世纪至今,名家名作辈出。其中,英国史学家 爱德华•吉本花费二十年光阴写成的《罗马帝国衰亡史》,是欧洲启蒙运动时期重要的历史著作之一。全书上自古罗马帝国的全盛时代──安东尼王朝奠基,下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发轫,结构堂皇,史实精确,简洁明晰,代表了17世纪和18世纪这近200年间欧洲古史研究的水平。--------上海季风书园《季风书讯》

一部真正的经典之作!--------杨肃献

那是在罗马,1764年10月15日,我坐在卡庇多神殿山的废墟上沉思,忽然传来神殿里赤脚僧的晚祷声,我的心中首度浮现出写作这座城市衰亡的想法。--------吉本


【目录】

章 罗马帝国在安东尼时代的军事和疆域
第二章 罗马帝国在安东尼时代内政修明物阜民康
第三章 罗马帝国在安东尼时代的政治架构
第四章 康茂德残酷而暴虐的愚行
第五章 军纪的废弛 政府的新措施
第六章 赛维鲁病逝 卡拉卡拉的暴政 马克里努斯篡位 罗马帝国的财政和税务
第七章 马克西明即位与其暴政
第八章 阿尔塔薛西斯重建王朝后波斯帝国之状况
第九章 从德西乌斯皇帝在位到蛮族入侵,此一时期的日耳曼情势
第十章 蛮族入侵 三十僭主
第十一章 克劳狄当政 击败哥特人 奥勒良的胜利、凯旋和死亡
第十二章 奥勒良逝世后军队和元老院的作为 塔西佗、普罗布斯、卡鲁斯及其子相继为帝
第十三章 戴克里先当政及其三位同僚马克西米安、伽勒里乌斯和君士坦提乌斯
第十四章 戴克里先逊位后产生纷扰 君士坦丁重新统一帝国
第十五章 基督教的发展及早期教会的风格、作为、数量和状况
第十六章 从尼禄当政直到君士坦丁统一天下,罗马政府在此一时期对基督教的作为
第十七章 君士坦丁堡奠基 君士坦丁的政治体系及其成就 
第十八章 君士坦丁的性格作风高卢战争 君士坦丁崩殂 帝国分由三个儿子统治 
第十九章 君士坦提乌斯独自称帝 加卢斯之死 
第二十章 君士坦丁改变信仰的动机、经过及影响 
第二十一章 异教受到迫害 多纳图斯教派的分裂 阿里乌斯的宗教争论 
第二十二章 尤里安在高卢被军队拥立为帝进军获得成功 
第二十三章 尤里安的宗教信仰 一视同仁的宽容作风 企图恢复异教的多神崇拜 
第二十四章 尤里安进驻安条克 远征波斯的成就 
第二十五章 约维安的统治与崩殂 
第二十六章 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 
第二十七章 格拉提安被弑和狄奥多西的统治
第二十八章 异教信仰全面受到查禁 基督教对圣徒和遗物的崇拜
第二十九章 罗马帝国在狄奥多西两子继位后完全分裂
第三十章 哥特人反叛
第三十一章 阿拉里克入侵意大利 罗马元老院和人民的对策
第三十二章 东罗马皇帝阿尔卡狄乌斯 优特罗皮乌斯掌权后失势盖纳斯之叛
第三十三章 霍诺留殒身 瓦伦提尼安三世继位为西罗马皇帝
第三十四章 匈奴人国王阿提拉的性格作风
第三十五章 阿提拉进犯高卢为埃提乌斯率西哥特人所击退
第三十六章 汪达尔人国王根西里克垂涎罗马
第三十七章 寺院生活的起源、过程及其影响
第三十八章 克洛维当政及其改变信仰
第三十九章 东罗马皇帝芝诺和阿纳斯塔修斯
第四十章 查士丁一世继位为帝
第四十一章 查士丁尼在西罗马帝国的征战
第四十二章 蛮族世界的状况
第四十三章 阿非利加叛乱
第四十四章 罗马的法治概念
第四十五章 查士丁二世当政 阿瓦尔人派遣使者
第四十六章 科斯罗伊斯逝世后波斯发生革命
第四十七章 神学史上“道成肉身”的教义 基督的人性和神性
第四十八章 第五卷及第六卷的主要内容
第四十九章 图像崇拜的仪式及其所受之迫害
第五十章 略述阿拉伯地方及其居民
第五十一章 阿拉伯人征服波斯、叙利亚、埃及、阿非利加和西班牙
第 五十二章 阿拉伯人两次围攻君士坦丁堡
第五十三章 东罗马帝国在10世纪所面对的状况
第五十四章 保罗教派的起源和教义
第五十五章 保加利亚人与匈牙利人的起源、迁移和定居
第 五十六章 意大利的萨拉森人、法兰克人和希腊人 诺曼人开始侵袭及拓殖
第五十七章 塞尔柱土耳其人
第五十八章 次十字军的起源及兵力

第五十九章 希腊帝国保存实力
第六十章 希腊人和拉丁人的宗教分裂
第六十一章 帝国为法兰西和威尼斯瓜分
第六十二章 尼斯和君士坦丁堡的希腊皇帝
第六十三章 内战使得希腊帝国残破不堪
第六十四章 成吉思汗率领蒙古人从中国到波兰的征战
第六十五章 帖木儿在撒马尔罕称帝
第六十六章 东方诸帝求助于教皇约翰一世
第六十七章 希腊人和拉丁人的宗教分裂
第六十八章 穆罕默德二世的文治武功和行事风格
第六十九章 12世纪以后罗马的状况
第七十章 彼特拉克的性格和加冕
第七十一章 罗马的废墟在15世纪时的景观城市的重建
本书的结论
罗马帝国历代皇帝年表
罗马帝国行政区图


【免费在线读】

导读

吉本与《罗马帝国衰亡史》

一、一部真正的经典之作

1776年2月17日,历史学家爱德华·吉本(Edward Gibbon,1737—1794)的《罗马帝国衰亡史》(The History of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首卷,在伦敦悄悄上市。这部书一上市就造成轰动,版五百册迅即销售一空。吉本后来在《自传》(Memoirs of My Life and Writings)中回忆其畅销盛况,说:

我不知道应如何来描述这部著作的成功……版在几天内即告售罄;第二版与第三版亦几乎难以满足要求;而书商的版权更两度遭到都柏林盗版商的入侵。我的书出现在每张桌子上,甚至几乎在每位仕女的梳妆台上。Autobiography of Edward Gibbon as Originally Edited by Lord Sheffield(Oxford,1907,以下简称Autobiography), p180吉本在书信中也多次提到《衰亡史》的畅销情形:JENorton(ed),The Letters of Edward Gibbon(London,1956,以下简称Letters), ii, pp100, 109, 111, 112, 141。(编按:本文之引文皆由作者杨肃献所译)

一夕之间,吉本变成了英国艺文界的名人。

在《罗马帝国衰亡史》(以下简称《衰亡史》)出版前,吉本在英国艺文界尚无文名,伦敦文坛似乎也未注意到他的文才。《衰亡史》的写作过程相当隐秘,知道吉本在进行一部巨构的人不多。由于毫无预期,英国艺文界对这部书有惊艳之感,并一致给予好评。一些主要文学期刊都竞相摘要刊登,以飨读者。Derek Roper, Reviewing before the Edinburgh:1788-1802(London,1978), pp227-235著名文评家贺拉斯·沃波尔(Horace Walpole,1717—1797)赞扬吉本的写作,誉之为“一部真正的经典之著”The Letters of Horace Walpole, selected and arranged by William Hadley(Everymas Library,London,1926), p210“To the Rev William Mason Feb18, 1776”:

你何以能知道得这么多,论断得这么好,掌握你的主题、你的知识与你的卓越反思能力这么完全,而又能控制自己,不露出一点武断自大?你与古代和现代的作者们多么不同呀!“The Hon Horace Walpole to Edward Gibbon, Esq 14/2/1776”, The Miscellaneous Works of Edward Gibbon, Esq(London,1814,以下简称Miscellaneous Works), vol ii, pp154-155

苏格兰历史学家大卫·休谟(David Hume,1711—1770)与威廉·罗伯逊(William Robertson,1721—1793)是当时英伦三岛公认的史学祭酒,前者的《英国史》(A History of England)与后者的《苏格兰史》(A History of Scotland)一直被吉本视为历史写作的典范。这两位史学泰斗亦皆对《衰亡史》大加推崇,令吉本深受鼓舞。

《衰亡史》首卷获得肯定,给予吉本继续写作的动力。接着,他在1781年出版第二与第三卷,复于1787年完成第四至第六卷。这部巨著前后耗费了吉本二十年的光阴。他晚年回顾此一努力,自信“完成了一部艰辛与成功的著作”Autobiography, p1。

后世在讨论18世纪史学时,吉本经常被拿来与休谟和罗伯逊相提并论。例如:Friederich Meinecke, Historism: The Rise of a New Historical Outlook(New York,1972), Chapter 5; Denys Hay, Annalists & Historians: Western Historiography from the VIIIth to the XVIIIth Century(London,1977), pp174-185; Donald Kelley(ed), Versions of History from Antiquity to the Enlightenment(New Haven,1991), pp457-474不过,在近代欧洲史学上,吉本的声望实际上已超越此二位私淑导师。在“不列颠史家三雄”中,休谟在今日主要是以哲学传世,罗伯逊的史著则几被人遗忘,唯有吉本的《衰亡史》迄今盛名不衰。Hay, Annalists & Historians, p184:“作为一个历史家,吉本的声望与价值长过了休谟与罗伯逊。与他们的著作不同的是,《罗马帝国衰亡史》仍留在今日学生们的书架上面。”

《衰亡史》问世迄今,已历经两百多年,但吉本其人、其书及其所提之问题,一直是学术界热烈讨论的课题。1976年,美国艺术与科学研究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为庆祝《衰亡史》首卷两百周年,曾出版纪念论文集。“Edward Gibbon and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 Daedalus(Summer,1976)吉本逝世两百周年(1994年)时,英国牛津“伏尔泰基金会”(Voltaire Foundation)更举办研讨会,邀集专家学者探讨吉本的学术成就。David Womersley(ed), Edward Gibbon: Bicentenary Essays(Oxford,1997)同年,英国“皇家历史学会”(Royal Historical Society)也在吉本母校牛津大学举办学术会议,讨论吉本与罗马帝国相关问题。R McKitterick and RQuinault(eds),Edward Gibbon and Empire(Cambridge,1997)

经过两百年的考验,《衰亡史》俨然成为近代欧洲历史与文学的经典。1995年,英国“企鹅图书公司”(Penguin Books)将《衰亡史》合成三卷,重新编辑出版,并将之列入深受欢迎的“企鹅经典”文库中。David Womersley(ed), The History of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 3 Volumes(Harmondsworth,1995)《衰亡史》的列入“企鹅经典”系列,相当程度反映了现代人对这部书的历史定位。

二、古罗马废墟上的沉思

《罗马帝国衰亡史》一书的写作,众所周知,有一个浪漫的起源。1764年秋天,吉本抵达罗马,继续他的“大旅游”(Grand Tour)行程。根据他的回忆,在10月15日的黄昏,他来到古罗马废墟,在卡皮托山(Capitoline Hill)静坐沉思:

那是在罗马,1764年10月15日,我正坐在卡皮托山的废墟上沉思,忽然传来神殿里赤脚僧的晚祷声,我的心中首度浮出写作这座城市的衰亡的想法。Autobiography, p160

古罗马废墟的景象令他十分震撼,一时灵感涌发,心生写作罗马帝国衰亡史的念头。“不过,”他补充说,“我原本只计划写这座城市的衰颓,而非罗马帝国的衰亡;而且,我的读书和思考虽开始朝那个目标,但因旁务的干扰,经过数年的蹉跎,我才郑重地投入这件艰巨的工作。”Autobiography, pp160-161吉本《自传》中这简短的一幕,因《衰亡史》的成名而留芳,为后世传颂不已。

“卡皮托山的沉思”这一段文字,成为诸多讨论《衰亡史》问题的一个焦点。在《自传》中,吉本将“罗马之旅”美化成一个朝圣似的旅程,再把“卡皮托山的沉思”,描写成一种近乎宗教改宗般的经验。此一经验,他告诉读者,是驱使他投入罗马帝国史的动力。这一段传神的表白,曾获得许多读者的认同。不过,20世纪史家对此一情节的真实性,提出不少质疑。

《自传》是吉本有关自身学思历程的一个自剖。在这部自述中,学界一般认为,吉本对自己如何成为一个“罗马帝国的历史学家”,曾经过一番刻意的塑造,其间有夸大之处,细节也不尽详实。Jordan, Edward Gibbon and his Roman Empire, pp711; Patricia Craddock, Young Edward Gibbon(Baltimore,1982); JWBurrow, Gibbon(Oxford,1985)“卡皮托山的沉思”一节尤其引发质疑。有学者主张,1764年10月15日这天,吉本其实并没有到卡皮托山。吉本自传的一位编者Georges A Bonnard怀疑吉本的“卡皮托山废墟沉思”,只存在他自己的想象里:Georges ABonnard(ed), Edward Gibbon: Memoirs of My Life(London,1966), p305吉本专家Jordan也认为吉本这段文字“想象多过事实”:Jordan, Edward Gibbon and His Roman Empire, p20其他主张吉本的记载可能是虚构者还有:HRTrevor Roper,“Edward Gibbon after Two Hundred Years”, Listener, 72(1964), pp617-619, 657-659; E Badian,“Gibbon and War”, Gibbon et Rome(Geneva,1977), p103吉本在罗马写的书信与日志中,找不到他在这天探访卡皮托山的记录。事实上,根据与吉本同行的威廉·吉斯(William Guise)的日记记载:10月15日早上下雨,吉斯和吉本是到罗马的一处画廊看画。转见:Craddock, Young Edward Gibbon, p222换言之,“卡皮托山的沉思”一幕,可能是吉本虚构的情节。

这一个质疑有一定的说服力。假如卡皮托山的经验属实,并让吉本如此震撼,以他勤作记录的习惯,按理应会留下文字记录。但是,吉本的数据中却找不到相关记载,似乎有违常理。不过,此一推断看似合理,却有其盲点。吉斯的日记并无他们当天下午行踪的记载。吉本当天早上去他处参观,并不能推断他在同一天其他时间没有去卡皮托山。依其《自传》,吉本到卡皮托山是在当天黄昏。在夕阳斜照中,教堂的“晚祷”(Vespers)声忽然传来,浪漫的景致引起他的历史遐想。这是极可能的事。

近,美国学者帕特里夏·柯蕾多(Patricia Craddock)为吉本提出辩护。她认为:学者不应随意否定吉本自述的真实性,她“不相信吉本在其生命中严肃的一刻说谎”。何况,在吉本的自述中,有几项事实是不容置疑的,包括:他听到教堂僧侣的晚祷声、此教堂坐落在卡皮托神殿的遗址等。Craddock, Young Edward Gibbon, p222。Craddock甚至认为:吉本可能另有“一本小笔记,现已逸失,其上记录有其灵感发生的‘日期与时刻’”。这也是一种过度臆测,因无史料可资佐证。英国学者彼得·戈思(Peter Ghosh)亦反对轻易质疑吉本《自传》的陈述。他认为:吉本非常执着于史实与年代的精确,这一点几乎已成为他的信仰。吾人不能仅凭间接证据,就质疑吉本自述的可信度,这不啻是在挑战“其已明显建立的思想人格”PRGhosh,“Gibbon Observed”, Journal of Roman Studies, 81(1991), p132-133。事实上,吉本相当在意其《自传》的真实性,尝言:“真实,赤裸裸的、不客气的真实,是比较严肃的史著的首要美德,也应是我此一个人自述的长处。”Autobiography, p1

从他的文字中,我们可看到,古罗马的景致特别容易让他感动、引发他的历史想象。1764年10月2日,他踏上米尔维亚桥(Milvian),面对罗马古城的心情,是其一例。他在《日志》中记载:“我们在傍晚五时到达罗马城。从米耳维亚桥上,我陷入一场古代的梦中,直到后来方被关卡官员打断。”转引自:DM Low, Edward Gibbon, 1737-1794(London,1937), p183他的《自传》生动地回忆当时激动的心情:“我的个性不容易受到激动,而且我未感受的激情,我一向不屑于假装。然而,即使二十五年后的今天,我仍难以忘怀、也无法表达,我首次接近、踏进这座永恒之城时,内心的强烈悸动。”Autobiography, pp156-159

在罗马之旅中,吉本多次露出类似激动的心情。他在抵达罗马的次日,就迫不及待去造访“罗马广场”(Roman Forum):

经过一夜的辗转难眠,我踏着高昂的脚步,走上罗马广场的废墟;刹时间,每个值得纪念的地点,无论是罗慕路斯(Romulus)站立的地方,或图利(Tully,案:西塞罗)演讲的地方,或凯撒(Caesar)被刺倒下的地方,全映入了我的眼帘。

这是一次极其震撼的接触,令吉本心情激荡不已:“经过数日的兴奋,我始能冷静下来,进行仔细的探索。”Autobiography, p15910月9日,吉本参观“图拉真广场”(Trojans Forum),对古罗马的伟大赞叹不已。他描述“图拉真纪功柱”(Trojans Column):

今天清晨,我到图拉真纪功柱上面。我不想用文字来描述它。您只需自己想象一下,一支高达一四○呎的巨柱,用大约三十块纯白大理石构成,上面刻有浮雕,其高雅与精致,不亚于亚普公园(Up Park)里的任何一个壁炉的雕饰(chimney piece)。Letters, i, p184“To Edward Gibbon, Sen Tue 9/10/64 Rome”

在此,吉本心情的悸动表露无遗:“无论书本上告诉我们那个民族如何伟大,他们对罗马繁荣时代的描述,远不足以传达废墟显示的景象。”Ibid

根据可靠记载,吉本停留罗马期间曾多次造访卡皮托山。根据威廉·吉斯的日记,吉本曾五度参访朱庇特神殿山遗迹,日期是:10月6日、9日、10日、12日与13日。转见:Pocock, Barbarism and Religion, Voli, p288n这个遗迹对他似乎有特殊吸引力。无论1764年10月15日他是否确实来过这里,这里的景象让他印象深刻,遂而激发他的写作灵感,是极有可能的事。1787年6月27日,吉本写完了《衰亡史》。在书的结尾,他留下一段话:

那是在卡皮托神殿废墟中间,我的心中首次出现写一部书的想法,这部书曾经娱我和几乎花了我生命中的二十年光阴。Edward Gibbon, The History of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London: Methuens Standard Library,1905,以下简称DF), vii, p325

经过了四分之一个世纪,他对“卡皮托山”的记忆依然清晰。一个灵感竟让他为之耗掉“生命里二十年的时光”,自然不会是一个普通的灵感,更不是随便就能凭空虚构。

事实上,要解释《衰亡史》的源起,我们不能只在卡皮托山的著名一刻打转。极有可能,吉本是把此一情景过分戏剧化了。但他的灵感绝非只是一道意外的灵光。这一灵感,可说是他在长期接触古罗马典籍与历史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而来。首先,吉本自幼接受古典训练,长期浸淫于拉丁古典,对古罗马历史产生一种熟悉感。其次,在“大旅游”期间,他研读大量古罗马人文、历史与地理的典籍,加深了对古罗马的认识。后,在意大利“朝圣”的过程中,他亲身观察古罗马遗迹,被其透露的昔日光辉所感动,遂激发其灵感。他在罗马写的家书曾说:“对我这颗因对罗马人已先有认知,而多少有预备的心灵,这里提供了这么丰富的有趣事物,因此我几乎真如在梦幻中。”Letters, i, p184“To Edward Gibbon, Sen Tue 9/10/64 Rome”换言之,吉本在卡皮托神殿废墟之会产生如此的感动,是有强烈的心理预期为其基础的。

英国历史家休·特雷弗罗普(Hugh TrevorRoper)对吉本的灵感问题,曾提出一个很有洞见的解释。

吉本……此一罗马经验,绝非一当下突发的孤独灵光,而是一个长期激荡过程中的一段插曲。事实上……吉本在回忆录中可能将那个经验戏剧化了,从而过度简化了其一生大作的起源。那部大作……有深一层的起源。它不……单只是个突发的奇想,或一时突发灵感的实现。H R Trevor Roper, “The Idea of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 in WH Barber, JH Brumfitt, RA Leigh, R Shackleton and SSB Taylor(eds)The Age of the Enlightenment: Studies Presented to Theodore Besterman(Edinburgh,1967), p415

吉本之终竟投入罗马帝国史,与其整个读书历程有密切关系。他的选择罗马帝国衰亡史作为其写作课题,其实是顺理成章的发展。

三、罗马帝国衰亡的原因

“罗马帝国衰亡史,可能是人类历壮观和惊人的一幕。”在这历史过程中,吉本观察,“各种不同的原因与其累积的结果,同许多人类历有趣的事件,相互交织在一起”。DF, vii, p325罗马帝国何以走向衰亡?吉本尝言:“对哲学家言,历史知识就是探讨因果的知识。”Edward Gibbon, An Essay on the Study of Literature Written Originally in French, By Edward Gibbon, Jun Esq: Now First Translated into English(London,1764,以下简称Study of Literature), pp98-99《衰亡史》的读者,一定会感到好奇:这个18世纪的历史家,对此一恒久的历史课题,会提出什么真知卓见?

关于“罗马帝国的衰亡”,一个习见的说法是:吉本把它归咎于“基督教的兴起”。《衰亡史》的确提出“蛮族与宗教的胜利”DF, vii, p308(the triumph of barbarism and religion)这个论题,来说明导致罗马帝国瓦解的力量。然而,细究《衰亡史》,我们会发现:吉本对罗马帝国何以衰亡并没有一贯、系统的解释。他曾在书中的不同情境,多处陈述罗马帝国衰亡的原因,而这些因素之间并无一定的关联性。他提到罗马皇帝的失政、军队的跋扈、贵族势力的剪除、公民精神的沦丧、社会的奢靡腐化等。根据Jordan的看法,吉本提过二十种以上罗马帝国衰亡的原因。Jordan, Edward Gibbon and His Roman Empire, p213当然,基督教的传布与蛮族的入侵,也是著名的两项。不过,若拿此二因素来概括吉本对罗马帝国衰亡的解释,则将过度简化他的历史论述。

那么,对于罗马帝国的衰亡,吉本的基本论点为何?吉本自述《衰亡史》的目的,是要“推寻罗马帝国衰亡的重要情节”。DF, i, p1《衰亡史》的叙事,起自公元2世纪两位安东尼皇帝——皮乌斯(Antoninus Pius)与奥勒留(Marcus Antoninus Aurelius)——在位时期。在这个时期,罗马帝国达到鼎盛:

罗马帝国在基督纪元第二世纪,据有地球上富饶美好的区域,掌握人类进步发达的文明。自古以来声名不坠而且纪律严明的勇士,防卫着辽阔的边界。法律和习俗温和却能发挥巨大的影响力,逐渐将各行省融合成一体。享受太平岁月的居民,尽情挥霍先人遗留的财富和荣光。DF, i, p1

吊诡的是,在吉本看来,这个鼎盛时代却也是此一帝国步上衰亡的开始。何以如此?根据他的分析,关键在于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奥古斯都体制”(Augustan Settlement)。

熟悉罗马史的人都知道,屋大维在共和末期内战胜利后,为了重建帝国,建构了一套政治体制。这一套体制,表面上维持共和的形式,实际上是皇帝个人独裁,如吉本指出:“共和体制的形象,从外表上看来受到尊敬和推崇:国家主权似乎仍旧掌握在罗马元老院手中,而执政治国大权则已全部授给皇帝。”Ibid奥古斯都摧毁共和贵族,压抑平民力量,去除了传统罗马政治中的制衡力量。如此一来,皇帝大权独揽,没有任何机制可加以制衡。

在独裁体制下,帝国的命运系于皇帝一人,其素质的良窳经常影响帝国的发展。贤明的皇帝固然带来安定繁荣,奠定“罗马和平”(Pax Romana)时代。早期的皇帝,如涅尔瓦(Nerva)、图拉真(Trajan)、哈德良(Hadrian)和两位安东尼皇帝,均能以才治国、以德服人,造成罗马帝国的盛世。可是,吉本提醒,历史经验显示,罗马皇帝的素质“可以看到的两极:邪恶与美德、高洁完美与低劣败德”DF, i, p79。奥勒留之后,皇帝或来自继承,或由军队拥立,率皆才智平庸、专断残暴,其统治是依赖“专制”与“军队”。

“禁卫军”(Praetorian Guards)弄权干政,是奥古斯都体制衍生的另一严重问题。奥古斯都深知,他的专制统治必须依靠武力维系,乃决定建立一支“禁卫军”,以备“随时保护皇帝,威吓元老院,或在时间扑灭叛乱”。到提比略(Tiberius)时,“禁卫军”被允许在罗马设置永久军营。这个做法,吉本认为,不啻是“帮国家套上镣铐”。就他看来,罗马禁卫军的“跋扈,是罗马帝国衰亡的个征候和原因”。DF, i, pp103-104

物必自腐而虫生。罗马帝国的衰亡,吉本认为,导因于内部问题:“罗马的敌人在其内部:暴君与军人。”DF, i, p195依照他的观察,在奥古斯都建立独裁体制之时,罗马帝国就埋下了衰亡根源。两位安东尼皇帝在位时,罗马展现的盛世景象只是一种假象。就此角度言,在吉本的讨论中,“基督教”与“蛮族”两大因素,只是加速罗马帝国瓦解的力量,并非导致其衰亡的根本原因。

吉本对基督教会的不友善,是众所皆知的事。他在《衰亡史》中对基督教有严厉的批评。他曾指责教会的出世精神、修院制度与独身主义,认为这些精神颠覆了罗马人传统的公共德行;他更批判教会的神学争论、教士的腐化与宗派的内斗,让原已纷乱的帝国进一步撕裂。不过,在吉本的认知里,教会的负面影响是在公元4世纪后才显现。Jordan, Edward Gibbon and His Roman Empire, p221实际上,基督教虽然早在帝国境内传布,但是到313年才被尊为国教。同样地,蛮族也是到4世纪后期才对罗马形成严重压力。378年,哥特人(Goths)击败皇帝瓦伦斯(Valens)于亚德里亚堡(Adrianople),正式在帝国境内立足。406年,勃艮第人(Burgundian)、阿兰人(Alani)与汪达尔人(Vandals)成功渡过莱茵河。吉本评论此事说:

这一次著名的渡河之举……可视为是阿尔卑斯山以北地区罗马帝国的沦亡。自此致命的一刻,长久以来分隔地球上文明与野蛮国家的障碍,被夷成平地。DF, ii, p284

自此以后,罗马帝国摇摇欲坠。410年,哥特人入侵意大利,攻陷了罗马,蹂躏此一“永恒之城”(Eternal City)。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综合而观,吉本基本上主张:罗马帝国的衰亡导源于奥古斯都独裁体制的建立。这个论断看似宏观,事实上并无特殊的原创性。这里,他只是重述古典“共和主义”(Republicanism)的一些概念。观念上,吉本偏向罗马共和。在这方面,他深受罗马史家塔西佗(Tacitus)与启蒙哲士孟德斯鸠的影响。有关吉本与塔西佗、孟德斯鸠的学术关联,见:Jordan, Edward Gibbon and His Roman Empire, pp172-190这一古一今两位人物都称颂“共和体制”,认为罗马共和的制衡精神,确保了罗马的自由,造就了罗马的伟大。相对地,奥古斯都的专制体制刻意摧毁共和精神,使罗马人民变成政治侏儒。一群政治的侏儒如何能够支撑一个伟大的帝国?

在今日,吉本有关罗马衰亡原因的论断,许多已经流为历史常识。从现代学术的角度评断,吉本的历史叙述长于道德化的修辞,而短于严密的分析式论证。他经常下格言式的论断,修辞的力量掩盖了论证的空泛。《衰亡史》第三十八章这一段文字,可说是典型的“吉本式”论述:

罗马帝国的衰亡,乃是毫无节制的扩张(immoderate greatness)带来的自然而无可避免的后果。繁荣埋下了衰败的伏笔,而随着征服的扩大,其毁灭的因子也倍增;而一旦时间或灾难移走其人为的支柱,其庞大的构造遂被其自身的压力所压垮。DF, iv, pp173-174

罗马帝国的衰亡,吉本说,其原因“既简单且明显”。在他看来,这个帝国的走向衰亡乃是势所必然。反倒是,它“能存在如此长久,才令人感到惊讶”DF, iv, p174。

四、一世代人史学雄心与探索的完成

19世纪以来,随着史学的专业化,罗马史的研究有进一步发展。新一辈罗马史家的研究愈趋严密、精致,无论在研究的广度或解释的深度上,都已经超越吉本《衰亡史》的成就。德国的西奥多·蒙森(Theodore Mommsen)是19世纪的罗马史大师,所著《罗马史》(Romische Geschichte,1854—1885)五卷,甚至获得1902年诺贝尔文学奖。20世纪更是名家辈出,俄国历史学家M罗斯托夫采夫(M Rostovtzeff)的《罗马帝国社会经济史》两卷(The Social and Economic History of the Roman Empire,1957),与英国历史家AHM琼斯(AHMJones)的《罗马帝国后期史》三卷(The Later Roman Empire,1964),都是体大思精的杰作,堪为罗马史研究的新典范。尽管如此,吉本的《衰亡史》在近代史学的经典地位仍然难以取代。

《衰亡史》全书分为七十一章,六大卷;其叙事纵横一千二百五十年,涵盖西欧、伊斯兰与拜占庭三大文明。吉本耗费二十年的光阴,才完成此一大作。从任何角度看,《衰亡史》都是一部巨构。假若吉本对罗马帝国的衰亡,没有提出具原创性的解释,那末,这一部史著的价值何在?在近代史学史上,这部巨著应如何作学术定位?

吉本写作《衰亡史》,有学者指出,“只是要叙述罗马的故事,把众多历史事实转化成一个大叙述”Jordan, Edward Gibbon and His Roman Empire, p214。《衰亡史》的史学成就,不在于提出罗马帝国衰亡的创新解释,也不在于新历史事实的发现。吉本的史学雄心,是在以一个启蒙的叙事架构,来统整近世学者的考证成果,将其建构成一个创造性的大综合。参见:Arnaldo Momigliano,“Gibbons Contribution to Historical Method”, in his Studies in Historiography(New York,1966), pp40-55吉本细腻的构思与卓越的文采,使《衰亡史》的写作空前的成功。

一部纵横千年的史著,必须建构在无数的历史事实上面。根据一项统计,吉本的《衰亡史》一共使用超过八千个以上脚注。Jordan, Edward Gibbon and His Roman Empire, p41; I Machin, “Gibbons Debt to Contemporary Scholarship”, Review of English Studies, 15(1939), 86这八千多脚注,就如八千块砖头,叠出一座罗马大厦。在这些脚注里,我们可以看到吉本阅读的广阔与治学的坚实。根据同一统计,《衰亡史》引证到的近代古典学者,人数多达四○九人。I Machin, “Gibbons Debt to Contemporary Scholarship”, 85这些作者几乎涵盖所有的18世纪能够接触到的罗马史专家。在历史写作史上,吉本旁征博引的功夫是空前的,很少有史家能够企及,更不用说超越了。

吉本自述:“我的叙述乃淬取自后这一时期的古典阅读。”Autobiography, p180《衰亡史》一书的知识基础,主要有二:古代拉丁历史家的著述与近代古典学者的研究论著。拉丁古典是吉本自幼熟悉的知识领域。在写作《衰亡史》时,他更“不知不觉投入奥古斯都时代浩瀚的历史大洋中”,深入“原始史料,包含希腊文与拉丁文者,从笛翁·卡修斯(Dion Cassius)到阿米亚诺斯·马塞利努斯(Ammianus Marcellinus)的著作,从图拉真皇帝时代到西罗马皇帝的末期为止”Autobiography, pp171-172。

吉本更大量征引近代学者的古典研究成果。据Machin《衰亡史》的脚注,引证近代学者之处多达4314个,约占全数一半。从文艺复兴以来,经典考据与古史考掘变成为欧洲历史研究的主流。有关近世欧洲的“考古”或“博学”传统,见:Arnaldo Momigliano,“The Rise of Antiquarian Research”, in his The Classical Foundations of Modern Historiography(Chicago,1990), pp54-79;Momigliano,“Ancient History and the Antiquarian”, in his Studies in Historiography(New York,1966);Hay, Annalists & Historians, chaps7-8经过三百年的努力,欧洲学者对希腊、罗马作了广泛的研究,累积了丰富的古史知识。在这方面,17、18世纪法国古典学者的贡献尤大。吉本写《衰亡史》时,广泛地应用了他们的论著。

吉本自幼接受拉丁古典训练,并长期浸淫于近代的古典学术,但是本人却不曾真正从事古典考证工作。事实上,他很早就质疑自己是否适合纯古典研究工作:“即使我精通希腊文和拉丁文,我仍必须以英文来阐释原典的思想,而这种即兴式的理解,必比不上专家学者的精致翻译。”Autobiography, pp31-32他承认自己虽研究过“考证理论”,却“未学到如何应用这门技艺”。Autobiography, pp136-139

在气质上,吉本是一个典型的“绅士学者”。他不是皓首穷经的学究,不屑投入博学式的琐细研究。“我自己的性向和这个时代的喜好,使我决定走入史学……一个历史家的角色是值得尊敬的,犹如一个单纯的年鉴或官报编者是可鄙的。”Gibbon,“Hints for Some Subjects for History”, Miscellaneous Works, v, pp487他对史学工作的本质,有相当现代的看法:历史工作不只在考订琐碎的史实或编纂枯燥的年鉴,历史家的目标是要把复杂的史实建构成一个可以理解的“系统”。Study of Literature, pp98-99一个理想的历史家,既不是考古学家(antiquarians)或博学之士(erudites),也不是编纂学家(compilers)或年鉴学者(annalists),而应是一个能够从建构出“哲学的”历史叙述的“历史家”。

在近世欧洲,“历史家”经常沦为“单纯的年鉴或官报编者”。英国文学家塞缪尔·约翰逊(Samuel Johnson,1709—1784)就不掩饰对史学的轻蔑。“真正真实的历史难得一见”,他说,“某些国王统治过,或某些战争发生过,这些我们可相信是真实的;但是,其他添加上的色彩,所有的历史哲学,都不外只是臆测。”在他眼中,历史“只不过是一部年鉴,仅仅是一串依年序排列的著名事件”James Boswell, The Life of Dr Johnson(London: JMDent & Son, 1933), pp558-559。吉本的雄心是要让史学还复本来面貌,而《衰亡史》的写作即是此一愿望的实践。

吉本虽然不认可“经典考据”与“古史考掘”是真正的史学,但却了解到“考古学家”或“博学之士”著作的价值。他是启蒙时代史家中,少数能够欣赏、应用近代欧洲古典研究成果的人。这一种认知是吉本的史学终究能超越时代的原因。历史写作的风格,吉本认为,固然要避免沦为“枯燥的编年体”,但也不能堕入“夸饰的议论”Autobiography, p177。征引古典学者的发现,让他的历史叙述不但能“言之成理”,而且“持之有故”。吉本的自我学术的要求非常严格。罗伯逊曾查证《衰亡史》的内容,发现:“他有努力研究的功夫,缺乏此一功夫,无人当得历史家之名……我曾核对过其多处引文……发现他引注的文字,无一不是其亲自查过的。”“Extract of a Letter from Dr Robertson to Mr Strahan 15/3/1776”, Miscellaneous Works, ii, pp159-160

在近代欧洲史学史上,《罗马帝国衰亡史》是欧洲历史写作从“博学式的经典考据”,转化为“近代的历史叙述”的代表作。透过这部杰作,吉本提升历史写作的层次,让欧洲史学告别传统的编年史或人文式的经典考证传统,而开始展现出“现代的”特质。英国历史家特雷弗罗普说:吉本的《衰亡史》代表“一整个世代人的史学雄心与探索的完成”H RTrevor Roper,“The Idea of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 p415。这是一个具有历史眼光的评价。

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杨肃献


【书摘与插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