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 首届中国报人散文奖得主崔济哲作品集

★荣获第六批“优秀川版图书”

★ 阿来倾情作序推荐,贾平凹盛赞其为 “文章圣手”

★ 陈建功、熊召政、缪俊杰、韩小蕙、穆涛等高度好评

★ 笔尖温蕴,笔底风雷;以阅历凝聚文字,以文字舒卷历史,以历史观照当下

★ 脚带你走过山川与河流 书带你走过掌故和世情



名人推荐:

贾平凹在读过崔先生的散文后说:“什么是好文章?放下还想拿起来再读的,就是好文章。”崔先生的这本文集涉猎广博,厚重沉静,内质深邃,让人不禁反复回味,摩挲品咂,一读再读,无法释卷。


陈建功(中国作协副主席)

诚挚和沉静,可以说是崔济哲散文征服我们的魅力所在。过去的岁月沉淀下来的泥和沙,在这位作家笔下凝聚成一种诚挚、沉静的生活态度及叙事原则。这种内质的厚重,对诚挚与沉静的自信,与当下喧嚣躁动的世象形成强烈的反差。

从“小我”的生活视域走向“大我”的境界,用散文来构建社会和历史的大风景。真诚饱满的情感、广博深刻的见识、敏锐的人生观察、宽厚的生活态度和平实朴素的表达,都是阅历带给崔济哲的恩惠,也使他的散文世界既个性充盈又洋溢着家国之思、民族之情。

阿来(四川省作协主席)

这本文集题材涉猎之广,钩沉之深,都远超我阅读前的想象。读文章,就是读人:经历,学问,情感,思想。读这些文字,让我看到一个沉静的读书人。一个读得宽,读得杂,读得深的读书人。一个读后有所思,有所得的读书人。一个愿意把所思所得与人分享的读书人。

贾平凹(陕西省作协主席)

济哲先生的散文写得很综合,有文学的,有文化的,更有世态沧桑和人生感悟的。他的散文写得很厚实,有些还厚重,但读着却清新、清澈,就是综合得好,用那个成语去说,叫融会贯通。

济哲先生的散文有两个突出点,一是把具体的东西写得开阔,二是把社会人生里一些大的东西看得到位,看得透彻。济哲先生的思考是自信的,同时去掉了传统文人“世人皆醉我独醒”的自恋陋习,难得的是他的心态,是清醒的,也是从容的。

济哲先生的文章读过就能记住,有些还放不下,还迫着你再去读,能够再读的文章就是好文章。

熊召政(湖北省作协副主席)

对济哲先生散文的印象,是关注身边的人事却不拘泥于这些人事,对时代与世情,既有新闻工作者的敏锐,又有文人的忧患,且行文没有拿腔拿调,总以平实为本。

看得出,他有一股不可遏制的写纯粹文章的冲动。我这里所说的“纯粹”,是指他的写作动机。他已摒弃了功利性,甚至政治性,并开始尝试与自然对话,与历史对话。 用平常心来写作,从气质上说,是去了雕琢;从品格上说,就去了矫饰。

韩小蕙(首届冰心散文奖、首届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奖得主,光明日报社副刊主编)

崔的写法也不怎么符合散文常规,有些段落过于铺陈,有的章节游离于中心之外,有的地方还犯了写作常识的忌,可人家的文章就是好看,还有味儿,耐读,壮士出征,笔底风霜……

不过我欣赏的,还是济哲兄的文笔——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张口就来,伸手就有,屡屡显示出济哲兄大半生海量读书而获得的厚实根基。

穆涛(西安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鲁迅文学奖得主,《美文》杂志常务副主编)

生活中,有眼光和容量的人,让人尊重。在文学创作中,这两种素质同样重要。济哲先生的写作可以用这两个词去评判。

“发现意识”贯穿于他所有的文章,平静着或调侃着数生活的沧桑是他的行文基调。平静着或调侃着说沧桑是很不易做到的,因为仅写出经历中的风霜雨雪还不够,还要像牛羊“反刍”一样,把一些难以消化的东西,融化开并且别开生面地消解掉。散文写作,要内涵人生的重量,要往“厚”里写,仅发现生活的美是单薄的。济哲先生不仅写出了这种厚,且又从中跳出来,从容也达观。这是我从济哲先生文章中受益较深的地方。



【内容简介】

本书是崔济哲先生的*新散文集,收录散文41篇。全书洋洋36万字,内容涵盖地方风物人俗、古人古事感怀、佛说佛思佛史、历史伟人逸事,以及他国历史文化。在这本书中,有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严肃追寻,也有对独特且有趣的地方文化的展现;有当下的细枝末节,也有过往的风起云涌;有因风物之壮阔而诞生的美丽文字,也有因文字之厚重而更美胜一层的风景。这本书打开了大千世界的一条门缝儿,透过这道门缝儿,你看见的是崔先生与历史、社会、人生的对话。

从山药蛋、火炕到儿时的收音机,从老北京堂会到范钦的书房,从残风阵阵的灵丘到迎雪怒放着杏花的白登山,从风沙高扬的莫高窟到书声琅琅的白鹿洞书院,从宋太祖的腰带到秦始皇的长剑,从鸠摩罗什两次破戒到慧能继承禅宗衣钵,从伯克利校园里的钟声到土耳其的苦咖啡……几十年的新闻从业经历给了崔先生的文字一种敏锐犀利,却也诚恳真挚;海量且泛杂的阅读更让他拥有站高望远的眼界和胸怀。有人曾盛赞他的文章是“有血性的大散文”,而今他以更加宽阔的文化视野,纸笔当剑,在本书中谈天说地,论古道今,以其细致、独到的观察为血,以其广博、深刻的见识为肉,以其深厚的文化、文学根基为骨,呈给读者一本血肉饱满、骨肢健壮的世象绘本。

贾平凹在读过崔先生的散文后说:“什么是好文章?放下还想拿起来再读的,就是好文章。”崔先生的这本文集涉猎广博,厚重沉静,内质深邃,让人不禁反复回味,摩挲品咂,一读再读,无法释卷。

山西的山药蛋和火炕

北京的名角儿和澡堂

莫高窟前王道士双眼已混浊枯瘪

彩衣堂里翁同龢衣袂仍迎风猎猎

宋太祖丢了腰带

秦始皇身背长剑

马克思喝着苦咖啡

安特生握着破陶片

几方水土 几个时代 都有故事

?


【作者简介】

崔济哲(网络用名:白头翁;微信公众号:闲话烟雨)

记者、作家、学者、教授。祖籍安徽萧县,生于山东济南。

“老三届”毕业生,先去农村插队,后到工厂做工,1982年进入南开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到新华通讯社山西分社工作。

曾任新华通讯社副社长,中国报业协会副主席,中国海外交流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首届“中国报人散文奖”得主,作品入选《中国新文学大系》《改革开放30年散文选》等,多篇作品被中国散文学会选为当年年度散文,被译为多国文字,被美国国会图书馆收藏。

作品有:

《走进黑色世界》

《旧曲新歌》

《清唱》

《飘雪有韵 远行无声》

《风从天上来》

《又到界桥 又到界桥》

《风语·夜话》

《陌生人看美国》


【目录】

阿来序:云行雨步,临观异同

自 序

第 一辑

山药蛋的遐想

火炕的回忆

收音机的记忆

老北京风景

消逝的堂会

北京爷

闹 酒

说不尽的麻将牌

文身文化说

第 二辑

沙家浜随记

彩衣堂里帝王师

访问王道士

解读沈万三

孤坟鬼泣

胭脂井

第 三辑

不朽的云冈石窟

白登山问古

瞻仰天一阁

感受白鹿洞书院

探秘石钟山

绍兴三记

登庐山

第 四辑

老酒清茶月下客

佛门神僧

参禅悟道

普寿寺过堂

太监中的热血汉子

第 五辑

宋襄公背的黑锅

宋太祖的腰带

楚庄王的范儿

与孔子论君子

与诸葛亮论小人

与西楚霸王论生死

与秦始皇论剑

第 六辑

跟随安特生

奥斯威辛的门牌

循着钟声远行

西部漫行记

咖啡,还是咖啡

雄狮,王者的图腾

追踪象牙


【前言】

阿来序:云行雨步,临观异同

早起,开邮箱。

邮箱里有一本书。一本尚未正式出版的书。下载。阅读。

冬天,天亮得迟,加上成都冬天的雾霭,还有城中依稀灯火,还是犹在半夜的感觉。在灯下读这些涉猎广泛的文章,情感流动,思绪弥散,心里就渐渐明亮起来。直到天真的放出了亮光。把这些文章放下,去做白天的事情。想好了,明天再早起,再来读着这些文字,并且等待天亮。

如此这般,过了三个早上。

读文章,就是读人:经历,学问,情感,思想。我不认识这本书的作者崔先生,但文字的魔力就在这里,从这些文字中,一个不认识的人渐渐地变得熟悉起来。

看见一个行走的人。一个行走中总是在观察,在记录,在思考的人。今天的社会,定在一地一时,不须行走的人已经很少很少了。每一个人总是在行走之中。但行走中那些经过的,看见的,都那么容易地消逝在身后。被忽略,被遗忘。行走中的人,要么,从这里到那里,目的明确,只要到达,只要得到,并不留意过程。身在路上,却不知晓心的安放。崔先生职业记者,有行走的方便,但在职业的写作之外,还处处留心,把这么多行走中的所遇所感,认真描摹。并对所描摹的对象,无论是人,是事,还是物,都有深入的体察。比如开篇就写的山药蛋,既写出这种作物在晋蒙一带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的关联,更有对于这种作物从安第斯山中启程,而欧洲,而中国,而晋蒙的漫长历程的追溯。想起读过一本关于马铃薯的书,记得那个外国作者说过大意如下的话:在写这种走遍世界,养活众生的植物的时候,不论是把场景放在大的历史背景下,还是普通人的生活中,都能反映出社会运作的另一种真实的层面。现在,我读这篇文章,所收获到的,就包含了这样的认知与体察。又比如写希腊,从顾拜旦这位奥运会的缔造者说起,很自然就转移到对于古希腊文明的缅怀与古希腊文明价值的从容的分析与言说。

不由得想起曹操诗中的两个词。一个叫“云行雨步”,一个叫“临观异同”。这首诗也是写在路上,东征乌桓的路上。但他不写自己作为一代豪杰四方征讨的事功,而写“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人生感慨。“云行雨步”,不是真的就腾云驾雾了,而是带着情感与思索地行走。而这样的行走,正是为了“临观异同”。我想,崔先生的这些行走中的文字正有这样的效果。

读这些文字,还让我看到一个沉静的读书人。

一个读得宽,读得杂,读得深的读书人。一个读后有所思,有所得的读书人。

一个愿意把所思所得与人分享的读书人。

即便是那些看起来随手摘录的文字,也会让人了然会心。我读到关于傅斯年,关于李济这些民国学人的逸事时,哑然失笑的同时也怦然心动。我自己也愿意效仿前辈,多读些书。这些年也读了些佛学方面的材料,读过慧能继承禅宗衣钵的故事,读过鸠摩罗什翻译的佛经,也曾去过古凉州武威和禅宗五祖寺追慕先贤,却不能像崔先生,写下像《佛门神僧》和《参禅悟道》这样翔实诚挚的文字。其考据与思索的正是禅门中一直追问的问题:“如何是佛祖西来意?”

总之,这本文集题材涉猎之广,钩沉之深,都远超我阅读前的想象。所以,更多的篇章中所关涉的学问与思考却是我无力置喙的了。

要申明的是,崔先生比我年长,更比我阅历深广,让我来做这篇序文,显然是很不合适的。

但崔先生的文稿,是一位亦师亦兄的人所推荐,又不能不从命。于是,只能作为一个先读到这些文字的普通读者,写了一点读后感在这里,请读者原谅。

于2015年12月19日清晨



【免费在线读】

不朽的云冈石窟

我是在云冈的朝霞中看见昙曜和尚的。这位北魏时代的名僧披着一身霞光,宽大的僧衣在塞外金风中飘扬,挺拔高瘦,削肩长颈,宽额淡眉,两腮紧缩,颌骨高耸,两眼炯炯,刚毅、深邃、执着、自信,昙曜大和尚转过身来眺望,塞北的风让他眯起双眼,他看见不远处的武周山,在朝霞之中灿烂辉煌,映耀得天边一片光芒。那是万道霞光?还是金迦闪耀?几十年在青灯古寺中练就的佛心经眼,昙曜这一望,他望见了佛陀的袈裟就在武周山下熠熠闪光,七彩的佛光仿佛在昭示着什么;这一望,竟让云冈昭然于中国乃至世界的宗教艺术殿堂;这一望,竟让一千五百多年间数千万计的中外众生前来瞻仰拜望。

云冈有魂,昙曜有知。

昙曜大和尚离我们太遥远了。

《魏书》中仅记有昙曜北魏之名僧也,再无多话。北魏时代的大家郦道元描写云冈竟然无一字说昙曜。看着昙曜清癯苦瘦的脸,让人觉得竟然和印度的甘地一样。在落日余晖中,昙曜大和尚是模糊的,无论你站在哪一个方向,无论你走得多近,站得多前,昙曜大和尚只是道道余晖中的一抹。一千五百多年的历程,一身粗布僧衣的昙曜似乎离我们太远了。

但北魏那个时代又仿佛距离我们那么近。我们现在还能亲眼看见它灿烂辉煌,看见那至今仍让世人目晕心跳、激动不已的一座座艺术殿堂。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敦煌千佛洞、天水麦积崖、巩县石窟寺、响堂山石窟、永靖炳灵寺石窟等,均为北魏时期石窟造像的经典之作。大同云冈石窟当数北魏石窟造像艺术皇冠上的璀璨宝石。再往前看,地平线上似乎再也没有矗立在朝阳落日中那般巍巍乎、皇皇乎、摄人魂魄的艺术殿堂了。能证明华夏文明之灿烂文化的,几乎无一不和陵墓相连。那些曲折惊险的动人故事,那些后重见日月的国宝,几乎无一不是帝王们堆放在尸体旁边的明器。秦统一中国之前的陵墓,历史上有案可查的只剩下秦始皇的陵墓了,那如丘的封土是我们能眼见的先秦时代的“大器”,它是否被盗至今仍有争议。即使说它没有被盗的人,心中也忐忑不安,他们说出了人们的心愿,但愿始皇帝还安然于地下,随他殉葬的数不尽的国宝还都安然无恙。难道司马迁真的错了?到如今秦始皇派蒙恬将兵三十多万修筑的长城,只剩下窄窄浅浅的一眼能望到头的一道碎石坎,连一只兔子也挡不住。前后两汉四百多年,埋在地下的有案可查的近千座汉陵墓几乎无不被盗挖,时至今日只有三座没有被贼所盗:河北满城中山王刘靖之陵、南粤王赵佗之陵、湖南长沙马王堆墓。地面上的高堂伟殿则早已荡然无存,只剩下散落残缺的秦砖汉瓦了。只有秦时明月不见汉时关。呜呼哀哉!

中国的历史,几乎篇篇都有血腥气。三国归晋,好不容易不打仗了,不杀戮了,搞建设了,五十多年,刚刚建成一些宫殿楼阁,庙宇庄园,城郭良田,谁能想到,晋武帝一念之差竟然引来八王之乱,紧跟着就是五胡乱华,十六国混战。一百三十年间旷世未有的杀戮、毁灭、破坏,军队尚以活人死人充作军粮,遑论百姓死活?千里赤地,百里狼烟,生灵涂炭。一百三十多年,按中国民俗计算也是六辈子人间,杀过来,烧过去,篦头发似的篦过来梳过去,几乎没有一时一刻的歇手。就是在这血雨腥风之中,走来了北魏王朝。北魏王朝对中国历史,对中国文明的发展太重要了,正是它结束了漫长的一百三十多年的大屠杀、大破坏、大疯狂、大倒退。开拓北魏王朝,迁都平城,把云冈定为皇家石窟的正是鲜卑族拓跋珪。这位黄须大汉至今还一身的神秘。

公元386年暮冬,风寒草枯,失散得几乎陷于灭顶之灾的鲜卑族拓跋氏各部落头领会聚在牛川,即今天的内蒙古锡拉木河,一致拥戴年方十五岁的拓跋珪为领袖,继其祖父登代王之位。其实代王之位乃亡国之位,其祖父几十年前在呼伦贝尔成立的代国尚未发展起来就遇上氐族创建的前秦王朝。苻坚英雄一世,毫不犹豫也毫不费力地就荡平了这个从大兴安岭走出来的鲜卑族人创建的小国,留给拓跋氏的,留给拓跋珪的,是国破人亡。幼年就丧国丧父几乎丧失一切的拓跋珪是在苦难和仇恨中成长的,是在复仇和再兴的教育中长大的。孟子那句名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正应在了拓跋珪的身上。

拓跋珪不是那种“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皇二代,他上任后励精图治,目标明确,决心铁定,迁都回祖父创业之地,改国号为北魏。北魏诞生了!

但那时小小的北魏王朝,形势险恶,居虎狼之口。苻坚统一中国的失败和前秦王朝的崩溃给北魏政权创造了一个机会,乱世起枭雄。但那时候北魏南有独孤部,北有贺兰部,东有库莫奚部,西有铁弗部,阴山以北还有高车部及柔然部,可谓狼烟四起,虎视狼窥。

拓跋珪这位十五岁的少年,展现出他惊人的组织能力和军事天才,经过八年艰苦卓绝、赴汤蹈火的战斗,拓跋珪带领鲜卑族拓跋氏经过一场更甚一场的恶战、大战,终于打出了北魏王国的国威、军威。他们依靠鲜卑族的彪悍、坚强、勇敢、善战,依靠拓跋珪的机智、果敢、雄心、勇气,和他们胯下的蒙古烈马,以及手中的长长弯刀,几乎杀败了中国北方所有的争雄者。北魏王者,拓跋珪以他政治家、军事家的眼光宏图大志,又再次迁都,把国都定在平城,即今天的大同。

我直到现在也没搞明白,拓跋珪率领的那支大军,从弱小发展到强大,后建立起几十万特别能战斗的“铁军”,人手一把长长的弯刀,从大兴安岭走向平城大同,一路上应该有数不清的熔铁炉,数不清的铁匠铺,鲜卑族应该留下自己民族发展的足迹。比它还早的青铜器,至今仍在发现一座又一座当年的采矿区和制作青铜器的作坊。但北魏几乎什么都没留下,它没有语言,没有文字,也没有留下哪怕是淡淡的遗迹,只给后人留下无尽的猜想。

第二个没搞明白的是,拓跋珪带领的北魏军队几乎无时无刻不在征战,每战必酣,每战必杀,血流成河,尸横遍野,但拓跋珪却是一个信奉佛教的皇帝。这杀生的矛盾是怎样解决的?据传说,在军中拓跋珪就带着一尊很高大的木制佛像,早晚总要拜一拜,后来他发现这尊楠木刻制的佛像有一道深深的裂缝,为了表示对佛祖的崇信,他下决心用石头刻制佛像,永葆万世。历史也有相同的记忆,前秦皇帝苻坚就是位虔诚的佛教信仰者,提倡佛教,把佛教定为国教。当他得知著名的大和尚鸠摩罗什在西域的龟兹国讲佛立说后,就多次想请鸠摩罗什到中原,到前秦王国来传佛讲法。当龟兹国不同意放鸠摩罗什时,公元380年,苻坚竟派军队远征龟兹国,灭掉龟兹国后,把鸠摩罗什连同他的弟子们都礼请回前秦。但这并没有停止苻坚的征战。孔子是中国儒教的创始人,讲究仁爱、爱人,但这并未阻止他上任七天后就诛杀少正卯。事业归事业,信仰归信仰,也许拓跋珪亦如此?

拓跋珪的政治远见和军事战略胆量是把北魏的国都由盛乐迁都平城。

当他伫马武周山,眺望十里河时,眼前一片光明。他的蒙古战马在迎风嘶叫,背后的北魏王旗在猎猎争鸣。他要统一中国北方,他要灭掉这望见望不见的十六个帝王。拓跋珪有野心,野心勃勃;有壮志,壮志不已。他带领的鲜卑铁骑所向无敌,兵锋正盛。戎马倥偬,他来武周山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想把心中的佛,军中的神,把他早已想好的石头造的大佛定位在他的新国都的西方。因为佛从西来,因为鲜卑的祖先是来自大兴安岭的“嗄仙洞”。成稿于公元554年的《魏书》中有记载:“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其后,世为君长,统幽都之北,广漠之野,畜牧迁徙,射猎为业,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纪契而已……”《魏书》中还记载,鲜卑族的拓跋氏出自大兴安岭中的“旧墟石室”,到北魏第三代皇帝拓跋焘时还曾派官员前去这个旧墟石室祭祀,并在石室刻有祝文。(未完)


【书摘与插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