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刚刚拿到样书的时候,就好像一个父亲看着自己长大成人的女儿一样——出落得认不出了……

作为编辑,作者的思路就像一根绳子的两股:不一样,又要靠对方成就。

和作者见面之前,我对这这本书的预期并没有那么清晰,主要是想给对设计没有了解的普通人看,让大家知道各种用物的背后都凝结了很多人的智慧、热情和辛劳(此处应有丘爵爷的那句“眼泪、热血和汗水”)。和作者沟通之后才发现:我这个想法太空泛,不切实际。

于是,作者把他的想法呈现出来,不用急着告诉对设计没有任何了解的普通人,可以先从刚入学的设计专业的学生入手——这些学生可能在之前,对设计的理解只是“和美术相关”“要有一定的理工科基础”“会对创意思维有一定要求”……这些零碎的想法和概念。

作者是学校的老师,也是一线的设计师,双重身份让他对这本书的写作格外有热情。不过在刚刚拿到稿子的时候,我还是被每章的标题“无厘头”到了一点点。

可是随着阅读的深入,我渐渐理清了自己之前混乱的思路:做设计,你准备好了吗?客户,请听我对你说!跟我走,去设计!看设计,请把眼睛眯起来;设计,没完没了。成为一名设计师所需要的素质、技能一一展现在眼前。

老师当久了,总难免把看这本书的人当做学生,嘱咐起来没完没了。于是,有了*后,再讲几个故事,跟大家分享了他的一些作品和自己的感受。

插播一下:作者曾悄悄跟我说,由于这本书面向的人群主要是设计类专业学生和设计爱好者,所以对于身经百战的职业设计师来说,里面的某些内容难免粗浅,如果您是抱着进阶的目的来的,请果断绕行吧!但作为一本平易近人的设计类畅销书,她愿意与任何热爱设计的人交朋友!好吧请容许我大喊一声:“对设计有兴趣的‘年轻’人们看过来吧!!!这里面有一个你不了解的世界!”(不要问我为什么给年轻加引号,有求知欲的学生和那些永远对身边事物充满好奇的人,才称得上年轻)


【内容简介】

策划这样一本书是很长时间的想法了,开始的时候因为自身的积淀不够,不敢贸然行动。后来在教学的过程中有了一定的思路和积累,且经过了具体实践,掌握了学生在学习设计时的一些规律,这才敢将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恰逢海洋出版社张编辑来学校寻找设计通识类书籍的选题,于是一拍即合。

这不是一本传统意义上自顾自说教的专业书,而是作者放下身段,以一名设计教师的身份和学生讨论设计的过程。书中虽有专业知识的讲解,但尽量采用平实幽默的叙事语言进行阐述,进一步拉近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但这也不是一本课堂教学实录,而是以学生设计为切入点,重点讲解设计创意方法的书籍。书中所涉及的每一个案例都对应着一种设计方法,其选择非常有针对性,而并非以设计的完美出色作为选择的首要标准,所以在针对每一个设计案例进行评价的时候,作者也毫不讳言其设计的缺陷和不足。总之,这是一本真实、坦诚、不加矫饰的设计书,也欢迎看到此书的读者朋友们提出批评和建议。

这本书的写作经历了近三年的时间,这是作者“拖延症”和“完美主义”综合作用的结果。同时要说明的是,由于书中的案例大多完成于3~5年之前,因其时效性的原因或许已经不是*设计了,但书中设计绝无抄袭,如有概念撞车现象还请广大读者施以宽容之心。除作者和学生的设计作品外,书中所涉及其他案例均来源于网络,并尽量标注原作者和出处,相关设计机构和设计师如有疑问,请与作者联系。

正如本书*后一章所总结的,作为设计师,我们尚都在路上……我与学生们也不过是同路而行的伙伴,出发虽有早晚,所幸路途一致。早有身为教师的网友云:作为教师*的幸福莫过于学生即是同路人!如此说来,这本书所写算是“与同路人语”!

所以,“跟我走,去设计” !希望能给广大设计工作者尤其是设计教师的教学活动有所启发。

这本书在写作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尤其是天津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赵俊芬老师,在学生草图绘制和整书思路的编排上提出了很多指导性的建议。赵老师教学工作经验丰富,有独特的设计教学方法,其敬业精神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而我亲爱的学生们则是坚定的支持者,在撰写过程中,无论是创意草图还是方案的修改,甚至一些专业内容的提炼,他们都能做到积极配合。没有他们,我就不会有勇气去构思这样一本书。在与他们相处的过程中,我逐渐确立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增长了教学经验,学会了如何做一名合格的专业教师。也因为有他们的支持,才让我有了充足的自信去将设计教学与推广工作作为我毕生的事业。

*后要郑重地感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的蔡军老师,作为清华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设计管理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能够在百忙之中亲自执笔为这本速朽的小书写序,其提携后辈的殷殷之情使我备受感动,这愈发增强了我作为一名设计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心和紧迫感.


【目录】

01做设计,你准备好了吗

真的有灵感吗 .............................................................................2

用眼睛和手思考 .........................................................................3

没错,这也算设计 ......................................................................7

02客户,请听我对你说

去超市看买东西的人 ................................................................11

瞅准喽,别撞车 .......................................................................12

发传单,你敢吗 .......................................................................15

03跟我走,去设计

给灯插上翅膀 ...........................................................................20

坐下,听我讲故事 ....................................................................34

革命吧,厨房 ...........................................................................45

奔跑的时间 ...............................................................................56

花想有个家 ...............................................................................67

蜡烛,请坐 ...............................................................................80

吸烟案发现场 ...........................................................................91

站住,不许动 .........................................................................103

牙膏那点事儿 .........................................................................112

04看设计请把眼睛眯起来

设计存在即合理 .....................................................................124

大众和小众 .............................................................................125

你被商业了吗 .........................................................................128

一只眼盯着未来 .....................................................................129

05设计,没完没了

为服务而生的设计 ..................................................................136

设计的必由之路——可持续设计 ............................................137

体验才是硬道理 .....................................................................139

大数据到底有多大 ..................................................................142

3D打印的时代要来临了吗 ......................................................144

06再讲几个故事就下课

小合唱·调料罐 .....................................................................151

年年有鱼·开瓶器 ..................................................................153

收音机·香插 .........................................................................155

贪吃鱼·挤核桃器 ..................................................................157

蚂蚁·白板贴 .........................................................................159

小蜜蜂·图钉 .........................................................................161

松果·转笔刀 .........................................................................163

小鱼儿·牙签盒 .....................................................................165

人类臆想·鹦鹉的家 ..............................................................167

雨靴·垃圾桶 .........................................................................169


【前言】

接到白仁飞老师请我写序的邮件有点突然,因为一则我和白老师的交道不深,二则是自己也忙得无暇旁顾。犹豫之下,我只能回复说看看这本书的内容再说。在那个刚刚下完暴雨的晚上,当我不经意的打开书稿文件,以为要看的不过是又一个老套子教科书翻版——然而,我发现自己大错特错了!

“跟我走,去设计!”好轻松的感觉啊!这个书名首先就吸引了我。再往下“瞧瞧,我们正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时代?……”作者以轻松幽默的口气引起了一连串的话题,每一个都是很有意思的故事,我被他生动的语言征服了!眼前好像打开了一扇又一扇窗户,那些关于设计的“高大上”的话题就像窗外的风景一样慢慢地展现在眼前……在他的笔下,那些空洞和沉闷的学术语言被化为平实幽默的表述,以讲故事和聊天的方式和初学设计的同学们谈心,把设计展现为每个同学都能够理解的身边之物,把所谓高不可攀的创意之谜逐一解答,让每个同学体会到只要学会用心思考,用眼睛发现和动手实践,自己也能够创造同样美好的事物。

白仁飞老师从如何开展设计、设计调研、设计创意方法、推广评价到作品展示等等,用故事化的语言结合课堂的方式立体地展开了一堂场景化的设计课。读这本书的感觉仿佛他就在你的身边,和你面对面沟通,快乐分享他的设计思考。

这本书的另一个特色是以小见大,通过那些貌似简单的小设计里面蕴含的设计规律,折射出并不简单的设计流程,用浅显易懂的道理揭示了设计的复杂性,从而帮助现在和未来的设计师们从更宽阔的视野去理解设计,把设计作为一种认识世界的思考方法和实现自我理想的手段。

“跟我走,去设计”不仅仅是一本书,也是一种结伴同行的方式,我非常赞成白仁飞老师所说:“作为教师,的幸福莫过于学生即是同路人。”在探索设计的路上,老师和学生永远都是结伴而行的探路者。

“跟我走,去设计”,那就让我们一起出发吧!


【免费在线读】

用眼睛和手思考

设计师是用眼睛和手去实现思考的,经常听到那些设计教师们对刚入行的学生们谆谆教导说:学设计就要多看多练,才能进步云云。其实我也经常这么说,那么接下来的话题便是——看什么?练什么?

我们的眼睛总是寻找那些具有规律的、美感的、令人愉悦的事物,这些东西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鲜见。户外的大幅地产广告,以及广告后面风姿绰约的精装楼盘;被剪得整整齐齐的花圃和花圃中跳跃翻飞的彩蝶;一辆停靠在路边的动感飘逸线条俊朗的跑车;甚至两只穿着衣服在草坪上大跳交谊舞的迷你贵宾犬……这些都能成为设计师眼中的“猎物”。当然,如果是在美丽的夏天,还有那些婀娜的花伞和蹁跹的裙裾们以饱眼福。这些都是能够为我们带来美的事物,如果你是一个“好摄之徒”,就不要吝惜你的快门,把这些美景都记录下来吧。有一些专门分享美的介质,比如Flickr(www.flickr.com),可以通过它们,用相片分享你的生活,分享你美的体验。

作为设计类学生,我们经常会从一些设计基础类课程中学到诸如点线面,形式美法则等美学常识,这些被称作“三大构成”的课程从包豪斯时代发轫,一直绵延到现在,可谓“骨灰级”的课程。存在即合理,三大构成的学习锻炼了我们对于美的基本把握能力,而目前很多人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过多关注于技法的锻炼而忽略了对美感的推敲,或者根本不清楚三大构成与后续课程的关联,实在是背离了设立这门课程的初衷!我倒建议把这些课程都安排到公交车上,一边浏览街景(还可以吹着风),一边品味那些平构、色构、立构、点线面、对称均衡、节奏韵律和长调短调们如何在你眼前一一呈现,接受你的检阅。当然你还可以批评那些规划设计者

们如何将一条条色彩斑斓充满生机的街道修整得刻板无趣,灰暗单调。笔者就经常对一些市政规划“心怀不满”,在我所在的城市,经常看到一整条被统一规划的街道,两旁的店铺门廊用了同一种底色,只允许上面出现店铺的标志和名称,而那些标志往往又做得很小,导致我经常找不到要去的地方(图1.1)。以前如果要去邮局,只需要识别它的绿色就可以了;可是现在原来的绿色底没有了,而要去仔细辨认“中国邮政”那几个字。有点设计常识的人都知道,固有色是一个企业形象的一部分,是企业的“脸面”,具有重要的识别作用。现在“脸”被遮住了,只能通过“眼睛”去猜一个人的样

图1.1

设计小百科

包豪斯是20世纪20—30年代存在于德国的一所设计学校,包豪斯的成立标志着现代设计的产生,在世界设计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对世界范围内现代设计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包豪斯重要的贡献体现于设计教育观念和设计理论研究中,并且形成了一整套的设计课程体系,一些课程设置一直沿用到今天。

设计小百科

三大构成是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的总称,是现代艺术设计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构成是造型的基础概念,是将造型元素简化处理,然后通过它们之间的排列组合关系,寻求美感的体验。

实际上,眼睛看到的美好事物会被我们存储到大脑一个特殊的“芯片”中,成为素材库。当你在进行其他创作的时候,这些素材会起到重要的提示作用。用眼睛去记录和思考生活、思考美,会让人们能够具备较强的判别美的能力,如果你连美的东西是什么都拿捏不准,那遑论创造美呢?我常年担任三维软件课程的主讲教师,在教学中发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很多学生在临摹效果图的时候能做得非常出色,而一旦让他们设计自己的产品,往往就力不从心,常见的是对产品的比例把握不好导致造型上的不美观,他们甚至不知道该对模型倒一个多大的圆角合适。我相信,这种现象在其他高校的设计类学生中也并不鲜见。这就是美学经验不足的问题,眼睛无法引领手指和大脑,起不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我的一个学生,在他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曾经给我发短信说他正在学校池塘边看鸭子,他说:你不知道那些鸭子一扭一扭走路的时候有多可爱!就是这个学生,在一次展览中看到一款心仪的手机设计时,兴奋得手舞足蹈起来。我想,每个设计专业的老师都需要这样的学生,设计需要这样的精神,我一直在跟其他学生推广这种精神,一种近乎痴迷的精神。还是他,在一次集体北京实习过后,竟然意犹未尽,自己骑着自行车又去了一次,给我发短信的时候正在清华美院听柳冠中先生的讲座……从他身上,我好像又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言归正传,我不知道我说清楚没有,视觉的原始积累对我们的设计有多么重要!而当我们知道什么是美的时候,就该动手创造美了。

动手能力对一名设计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搜索“工业设计师应具备的10项技能”,会发现里面至少有4项是与动手有关的:草图手绘、模型制作、软件操作……这会让我们感觉工业设计这个专业像在培养技工而非设计师。事实上,工业设计首先是一项技术,其次才是一套方法和理论。技术是我们赖以表达的手段,先学说话,再去演讲,是符合程序的。当然,如果你实在没有设计和创意的能力,那么做个高级技工也不错,设计公司里有模型师、渲染师,汽车公司里有油泥工程师,也是了不起的工作。

设计小百科

目前流传广的所谓“工业设计师应具备的10项技能”,源于1998年澳大利亚工业设计顾问委员会就堪培拉大学工业设计系进行的调研。

1.应具备优秀的草图和徒手作画的能力。设计师应能通过手绘的方式快速记录设计灵感,并能对设计造型细节进行推敲和描画。

2.有很好的模型制作的技术。能使用不同材料,包括泡沫塑料、石膏、树脂、MDF板等进行模型的制作,并了解用SLA、SLS、LOM、硅胶等快速制作模型的技巧。

3.必须掌握至少一种矢量绘图软件(比如CORELDRAW、ILLUSTRATOR)和至少一种像素绘图软件(如PHOTOSHOP等)。

4.至少能够使用一种三维造型软件,高级一些的如PRO/E、ALIAS、CATIA等或层次较低些的如SOLIDWORKS、RHINO等。

5.二维绘图方面能使用AUTOCAD、MICROSTATION或VELLUM。

6.能够独当一面,具有优秀的表达能力及与人交往的技巧(能站在客户的角度看待问题和理解概念),具备写作设计报告的能力(在设计细节上进行探讨并记录设计方案的决策过程)。有制造业方面的工作经验则更好。

7.在形态方面具有很好的鉴赏力,对正负空间的架构有敏锐的感受能力。

8.拿出的设计图样从流畅的草图到细致的刻画到三维渲染一应俱全。至少应有细节完备、公差尺寸精细的图稿和制作精良的模型照片。仅仅几张轮廓图是不够的!

9.对产品从设计制造到走向市场的全过程应有足够的了解。如果能在工业制造技术方面懂得更多则更好。

10.在设计流程的时间安排上要十分精确。三维渲染、制模、精细图样的绘制等应规定明确的时段。

众所周知,凡是技术活儿,都需要一定积累才能达到一定水平。而且即便已经具备了优秀的表达能力也要持续不断地练习,所谓熟能生巧,量变才能达到质变。除了软件,我还教过手绘表现课程,无论手绘还是软件我都会布置尽可能多的作业,我的这些做法被学生们戏称为“魔鬼训练”。其实,关于课程的教学规律和作业要求,我都是在课程之初就交代清楚。但是实行的时候,总会或多或少地打折扣,教学效果不算理想。后来有几个学生去参加手绘训练营,几个月的时间埋头画图,果然大有长进——那时候,学生们才恍然体会到“魔鬼训练”的好处。但是,因为环境的原因,这种训练模式依然难以推行。

不过可以确信的是,要想学好设计表现,就要对自己狠一点。所谓“用手思考”,就是要培养一种良好的手感,这样才能将眼睛中的“美”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只有手—眼—脑三者达成良好的互动,才能创作出优良的设计作品。不要奢望自己出一个点子,随手勾勒几笔草图,就有人给你建模渲染做模型出产品。

后总结一下吧。前面提到了“手—眼—脑”三者的统一,一句话,作为一名设计师,眼要能发现美,手要能实现美,脑要能指导美。设计是一个高贵的职业,又是一个艰苦的职业,设计师一定要能做到“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才能不断完善自身,无限接近设计的本质。不要做一个“眼高手低”的人,我们身边并不缺乏这样的人,当然,要不得的是“眼低手也低”,如果你是这样的人,请离设计远一点。


去超市看买东西的人

就在前两天,我在百度知道里看到一个很奇怪的提问,“问一下我戴着玉镯去超市买东西,为什么周围的人都看我的玉镯?急!!!”而热心的网友给出了很多具有创意的解答:应该是你的玉镯很漂亮哦,是不是;你检查一下你的玉镯是否存在破损;要不就去你买玉镯的那个柜台让售货员给你看看是否存在问题;如果你们家或者你们邻居有老人的话,让老人给你看看,老人家比较懂这行!现在看来还颇值得玩味。

正是这个提问给了我提示:对于同样一件事情,由于每个人的观察视角和个人阅历的不同导致了对事件本身的理解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我们不必强迫自己去接受别人的观点,也不要像“意见领袖”一样去影响别人顺从自己的观点。在这个多元的,注重个性张扬的时代,作为一名设计师,在设计之初,应该有足够的耐心去了解别人尤其是消费者对设计的期望和看法,并且要重视这些意见。

去超市看买东西的人,有的时候可以成为我们设计的起点。如果你正在设计一件令人恼火的产品,遇到瓶颈无法打开局面;如果你不知道这件产品针对的目标消费者是哪个层次;如果你不了解孩子却要设计一件儿童产品……那不妨放下手里的马克笔,关闭电脑,找一家近的大型超市或卖场,去观察那些买东西的人。看他们喜欢关注什么类型的产品,喜欢什么颜色,习惯怎样使用产品,有什么样的体验……这些都可以从消费者的眼神、表情、肢体动作中读出来。如果可能的话,你还可以跟他们进行语言上的沟通,充当一个和他们志趣相投的购买者是个不错的主意,这样做的好处是消费者之间就可以直言不讳地讨论对产品的看法,通过这种沟通你可以得到手的终端客户意见。或者你也可以告诉他们自己的真实身份,我想不会有人介意和一个设计师交朋友。在朋友般的沟通中,让用户参与到你的设计当中,他们也许会有一些“金点子”,可以帮助你的设计思路直达本质。

如果你确有此打算,那么下一次,不妨我们都带一个“玉镯”在手上,看看那些观者的反应,尽情体会一番被关注、被评价的乐趣。当然,不要忘记准备好记录工具,将你观察的结果和感想记录下来。


设计存在即合理

海量的设计难免让我们眼花缭乱,不同设计定位和创意导向的作品有时候很难博取所有人赞赏的目光。这是必然的,设计应该有所侧重,而在琳琅满目的创意商城里,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爱。这是一个多元的时代,孕育了多元的生活状态,多元的生活状态催生了多元的个性化需求,对个性化的尊重和追求让设计师们越来越远离教科书上对工业设计的刻板定义。斯堪的纳维亚的冷硬风正徐徐吹来,波普也重新找到了得以生长发育的氛围,现代与后现代结成了亲密的兄弟,工艺美术也时时攀附到机器上宣示着“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历史寓言,形式和功能也不再为排位的问题而争得面红耳赤,“形式追随体验”,“形式追随感觉”,“形式追随艺术”,“形式追随环境”,各种声音此起彼伏,仿佛一场透雨后遍地的蛙鸣。恰在此时,一只伟大的青蛙发出了“形式追随激情”的呐喊,这后来成为著名的青蛙设计公司(Frog Design)的设计哲学,也成为后现代主义轻松幽默的特征标签。而耐人寻味的是,青蛙设计正是根植于以理性著称,曾因包豪斯而名扬设计界,被誉为现代设计发源地的德国设计中。青蛙设计让人们认识到了另一面的德国设计,欢快、幽默而不刻板,这些后现代语义的语汇融合进了德国传统设计的严谨和简练,展现了青蛙设计的独有魅力!关于这百花争放百鸟争鸣的壮丽图景,不知道沙利文先生作何感想,我看到了红旗招展,听到了万马奔腾,我差一点就像一位阅兵的将军一样激动起来,看那一个个走来的设计方阵是多么壮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