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2015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四个全面”之下的地方法治建设,其主线是贯彻四中全会的决定和中央一系列大政方针推进法治。一方面是全面严格贯彻落实。另一方面是在中央精神理念的引导下,在微观制度机制和具体做法层面的创新试点。总体上,地方法治的推进,更加注重符合宗旨、尊重规矩、民生导向。但是,由于主客观等方面的原因,地方法治推进仍存在一些问题,各种障碍之克服仍不可掉以轻心,全面法治之实现依然任务艰巨。

【内容简介】
本书回顾总结了2015年中国各地方法治创新的成效,对2016年中国地方法治的前景进行预测和展望,还对湖北、浙江、广东、重庆、江苏、山东等地的地方立法、法治政府、司法改革、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实践、问题和对策进行分析。书中除重磅推出地方人大立法指数报告外还针对地方法治实践中的城乡一体化、食品安全、医疗卫生、未成年人保护、社会治理、司法公信等热点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
【作者简介】
李林,男,1955年11月生,山东招远人,生于云南省昆明市。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法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系主任、教授。1970年初中毕业后进入云南省医疗器械厂工作;1972年12月应征入伍,在原昆明军区11军31师服役,1979年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荣立三等功)后退伍;1980年1月至8月在云南省参事室工作。1980年9月考入西南政法大学法律系,1984年7月毕业并获法学学士学位;1984年8月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系法理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师从吴大英教授学习,1987年7月毕业并获法学硕士学位;1987年研究生毕业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理学研究室工作,同年9月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系法理学专业成为在职博士学位研究生,导师仍是吴大英教授,1990年8月获得法学博士学位;1993年8月至1995年3月,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作访问学者,并在哥大国际关系学院东亚研究所完成博士后研究项目。1992年晋升为副研究员,1997年晋升为研究员,1999年担任法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2000年担任宪法与行政法专业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1999年2月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政治学研究所所长助理兼科研处长、党委委员,2001年1月调任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辑、学术委员会副主任,2004年9月调回法学研究所任副所长,现任法学研究所所长。2011年3月被推举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法理学、立法学,擅长法治与人权理论、比较立法学和宪政理论。 杨天宗,男,汉族,1960年10月生,四川高县人。现任四川省委副秘书长,四川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1982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7月参加工作,北京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毕业,研究生,法学硕士。曾任四川省委组织部组织处副处长、处长,中共达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党校校长、市政法委书记等职。田禾,女,1956年8月出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治国情调研室主任、研究员,《法治蓝皮书》主编,法学研究所亚洲法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实证法学、刑事法治、政府法治。从事亚洲研究多年,曾多次访问英国、美国、日本和亚洲的大学。
吕艳滨,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治国情室副研究员,法治蓝皮书副主编,法治蓝皮书工作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治指数创新工程项目执行研究员,政府信息公开第三方评估、浙江法院阳光司法指数、高等教育透明度指数等项目的主要参与者、执笔人。主要研究领域为行政法、信息法、实证法学。

【前言】
Ⅰ 总报告
1 2015年中国地方法治发展与2016年展望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治指数创新工程项目组】/001
  一 努力用好立法权力,提高法治保障水平/002
  二 科学规范行政权力,全面提升治理能力/007
  三 探索克服改革难题,着力提升司法公信力/020
  四 创新理念与方式,推进法治社会建设/027
  五 地方法治建设面临的问题及2016年展望/030

Ⅱ 法治指数
2 中国地方人大立法指数报告(2015)——基于省级人大常委会网站的考察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治指数创新工程项目组】/034
3 2014年度余杭法治指数报告【钱弘道 谢天予 刘大伟 徐 成 等】/056

Ⅲ 专题报告
4 湖北省社会治理法治化研究报告(2015)【徐汉明】/084
5 中山市地方立法工作开局探索与思考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治指数创新工程项目组】/102
6 信息公开背景下的环境公众满意度提升路径【杨 珂 田 烁 梅斯勒】/117
7 城乡一体化改革的相关法律问题
  ——以浙江省德清县为样本【德清县人民法院课题组】/129
8 江阴市三十年普法的实践【陈根发】/145

Ⅳ 法治政府
9 宁波市法治政府建设调研报告【叶新火】/162
10 欠发达地区法治推进的成效与展望——以重庆市黔江区为样本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治指数创新工程项目组】/179
11 金寨惠民资金公开的实践与展望【安徽政务公开调研课题组】/193

Ⅴ 地方司法
12 河南法院司法公开体系的构建探索【王韶华 王少禹】/205
13 成都法院司法公开现状与完善【许 玮 宋淑君】/225
14 全媒体时代司法舆论沟通机制的构建【赵兴武 李 钰】/242
15 法院提升司法公信的淄博实践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治指数创新工程项目组】/251
16 义乌民营企业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义乌市人民法院课题组】/264
17 衢州法院人民陪审员制度运行实践分析【常山县人民法院课题组】/278

Ⅵ 未成年人保护
18 渝北法院未成年人性侵害审判实践考察【任 毅】/297
19 江阴市检察院未成年人刑事检察调研报告【陈春来】/306

Ⅶ 医疗卫生
20 广东省医事法治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2015)
  【法治广东研究中心广东医事法治发展状况研究课题组】/324
21 浙江法院精神病人强制医疗适用情况调研报告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三庭课题组】/341
22 嘉兴法院食品安全犯罪的司法审判调研报告
  【嘉兴市中级人民法院、海宁市人民法院联合课题组】/355

Ⅷ 安全生产
23 新《安全生产法》实施后的河北省安全生产法治状况【白瑞理】/369
24 山东诸城安全生产工作调研报告【安全生产工作调研课题组】/382
【书摘与插画】
《中国地方法治发展报告No.2(2016)》从法治指数评估、地方立法、政府法治、司法改革、社会法治、未成年人保护、环境保护等方面,较为全面系统地总结了2015年中国各地方的法治创新成效与存在的突出问题。
总报告从全国视野出发,分析了2015年度各地方在立法、法治政府、司法改革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剖析了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地方法治的发展前景。
蓝皮书重磅推出地方人大立法指数报告,就法治政府建设、普法、政府信息公开、食品安全、未成年人保护等地方法治实践中的热点问题进行研讨,对一些地方法院司法改革、司法公开等予以剖析。
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环境保护、安全生产、未成年人犯罪等议题成为体现国家治理水准的重要内容,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蓝皮书立足一线实践的经验做法,从全国层面对其进行了深度研讨和总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