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前言】

◆ 致中国读者 ◆

朱瑟琳·乔塞尔森

2008年,我开始了一个项目,培训中国的团体治疗师,至今我已经在北京做了很多次培训,并每月一次到两次通过视频会议开展工作。再次阅读第1版的前言,那时我刚刚开始在中国的工作,我发现我当时写到我很期待更多地了解中国人和中国文化。实际上,这么多年过去,我学到了很多。重要的事情便是中国人爱的能力,以及他们在亲密关系中的快乐。

这些年来,我越来越多地感受到中国人的开放、温暖、付出和真诚,也越来越爱上中国人。在我们一起学习团体的工作过程中,我逐渐更加了解中国人关心他人的能力和愿意投入到关系中的热忱。

在我之前的前言中,我提出了一个问题,这本书是否会有点过于西方化了,因此对中国文化会有点不适合。现在,我发现,爱是全宇宙通用的,虽然它的表达方式会有不同,但全世界的爱的体验都是一样的。在本书中我详细描述的爱的方面,在中国人的关系中也有表达,而且我相信,它们的发展也遵循着和西方相似的过程。对于亲密感和连接的需要,不管是通过依恋、相互性或关心,都已经在我带领的中国团体中清楚地表达出来了。可能,遍及全世界都是这样的,我们需要他人,也需要他人需要我们。当我们对于爱的需要,没有被满足,不管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会感到痛苦。

我深深地感谢我的“家人”以及中国的同事们和学生们,他们教会了我很多。有时候,我们因为语言和文化而被分开,相互摸索着彼此理解,但我们真的发现了彼此,触到了彼此,并穿透了我们彼此的空间。

◆ 推荐序一 ◆

男女有别,自古有之;人性各异,亘古长存。在由鲁小华、孙大强两位年轻心理学者所翻译的朱瑟琳·乔塞尔森的《我和你:人际关系的解析》一书中,深入浅出、体用兼备地探讨了人际关系这一常谈常新的话题。

作者在其深厚的文本叙事和现象学基础上,采用深度访谈和绘制人际关系空间图的方法,试图探索、命名和描述人类联系的基本维度。她提出了一个在情感上对与他人建立紧密联系非常重要的由八个维度构成的关系模型:抱持、依恋、激情体验、坦诚相见的确认、理想化与认同、共同性与共鸣、嵌入、照料。由于本书成书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书中所述及的这些关系维度几乎已经是我们生活中,或者至少在我们专业领域中公认的、不言自明的核心要素,但是也正因如此,才更凸显出这些维度的重要性与现实意义。

本书的一大特点在于对人际之间相互的联系与共生共存的强调。正如作者开篇所言:“在我们高度强调个人主义精神的时代,人们变得羞于需要他人。构成我们这个时代精神核心的治疗信息已经变成了独行其是,关注自我。心理学理解自我胜似理解人与人之间的联结。”多数西方传统文化都是相当奉行个人主义的。这种个人主义文化传统颠覆了神权及政教合一对人性思想的禁锢,极大解放了人的内在创造力,迅猛推动社会发展前进;但是另一方面,的个人主义使得我们远离了人的本质,因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远离他人实际上是在使我们“去人性化”。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在本质上是社会性动物,……不能在社会中生活的个体,或者因为自我满足而无须参与社会生活的个体,不是野兽就是上帝。”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的惨绝人寰使得我们痛定思痛,重新审视人性。我们发现 “谁都不是一座岛屿,自成一体;……任何人的死亡使我有所缺损,因为我与人类难解难分。” 总而言之,人类曾经的光辉与磨难使得我们更清醒地意识到,人,正如汉字中的结构,是需要另一个人的支撑。因此,人际关系无论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是非常重要的话题。

当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驶入21世纪,我们所处的时代也在朝后现代语境转型,一切都在被重新解构和结构,传统的饮食男女也不例外。从前,我们可能会片面认为,依恋他人是一种丧失尊严和独立的表现,我们可能会认为激情只是男人的特权,我们可能由于种种原因而无法坦诚相见地去确认他人,我们可能把理想化的事物或人当成现实的可能性来加以认同,结果陷入迷失自我的暗沼,我们可能误以为只有女人才会寻求他人的回应与共鸣,大丈夫应独断其是,我们有可能自以为在做我们自己,却不知道我们已经深深嵌入一个大背景之中,“身在此山中”却不自知,我们人类也都具有照料他人的天性却羞于承认这一点。而这些正是本书作者所关注的问题。通过作者的一一点拨,会有一种光风霁月、拨云见日的感觉。作者清晰的思路、深刻的领悟、精准的概念、贴切的叙事、翔实的案例、丰富的语言,使得我们深深沉浸在人际关系的奥妙之中。在通读译稿的时候,就有了和案主同呼吸共命运的感受,也许这就是作者所说的“共同性”吧!为什么有这种共同性?因为我,还有我们,都是深深“嵌入”在这个充满人性的世界之中。

本书的另一大特色是专注于女性。作者用细腻的笔触、独特的视角,结合坚实的临床经验、研究背景,带领我们畅游于女性心理的世界。没有任何人会否认男女之间的差异。男女两性尽管同样具备大体相似的躯体,但是内心世界却相差悬殊。正如作者所言,男性要通过“doing”来证实自身,而女性只要“being”即可不证自明。长期以来,女性是作为社会的附属性别而存在。但是在本书中,我们看到各种女性的心理及其对女性自身乃至人类的重要性的描写。从初尝激情的少女到渴望认同的成年女性,从“足够好”的母亲到在缤纷大千世界中确认自我的职场白领,从爱的朦胧到爱的渴望、爱的缱绻、爱的失落,书中的女性,一如女人的衣服,众彩纷呈且各具特色,都让我们这个男性气息颇重的世界为之慨叹、为之讶异、为之喝彩、为之感动。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否定了男性在关系领域中的重要地位。

从本书中可以隐约感受到作者对人类美好的事物—人际关系的关注与身在其中的享受。在人际关系方面,充满了玄妙与不确定性,“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正是人际关系的这种朦胧,使得它成为人类永恒的话题,从蒙昧到野蛮再到文明,这一话题从未中断,也永无休止。希望所有愿意探索人际奥秘的人都能看看这本书,不要浅尝辄止。我希望你们能做好思想准备,因为这不是一个你可以当观众、可以随时退席的领域;你也是人际中的演员,当你站在这个人生大舞台上,也许你不再能分清哪是真,哪是幻,书中的她或他,或许就是别处的你。

我非常高兴将本书推荐给所有读者,让我们一起探索人际的奥秘,努力构筑和谐的关系,共同创造美好的生活!

樊富珉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教授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推荐序二 ◆

现有幸为乔塞尔森所著,鲁小华、孙大强两位年轻心理学者所译《我和你:人际关系的解析》一书作序,殷切希望此书能为国内精神分析与客体关系学界和大众再添薪火。

莎翁云:人乃万物之灵长,宇宙之精华。人的高贵,人的卓而不群,并非仅仅因为人类具有复杂的思维,更因为人类具有崇高的情感。无论亲情、友情、爱情,抑或是国仇家恨,事事总关情。而感情是需要有投注对象的,这便形成了我们的人际关系。本书作者乔塞尔森女士师从著名团体心理咨询大师欧文·亚隆,而亚隆又曾师从后精神分析代表人物沙利文。沙利文认为,人类的精神疾患皆源于人际关系的不良运作。

本书正是引领我们探索人际关系的奥秘及其病理机制的。人际关系错综复杂,尤其在我们这样一个非常重视人际关系、人情、面子、礼数的国家。但是,万变不离其宗,真正影响、塑造乃至决定我们今日人际关系面貌的因素,是屈指可数的。乔塞尔森女士以其深厚的现象学与叙事功底,为我们深刻剖析了人际关系的细致入微之处,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寻根溯源,让我们领略到早期的客体关系是如何伴随我们长大成人的。我们一生要经历在数量上甚至可以说没有上限的客体,在每个人成长的过程中,通过人际互动,个体不断地把他人内化在自己心中,成为自我心理构建的原材料,成为自我心理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同时,借助人际关系,每个人又逐渐形成一个完整、稳定而独立的自我。每一个客体都会或强或弱地在我们的成长面貌中投下他们的影子—可能是柳暗花明的影子,也可能是阴云密布的影子。我们可能穿透这些重重叠叠的影子看到了我们的羽复之路,也可能就此迷失。正因如此,人际关系才可堪琢磨,客体关系才让我们爱恨有之。

本书所描述的抱持、依恋、激情体验、坦诚相见的确认、理想化与认同、共同性与共鸣、嵌入、照料等八个维度无一不是源自人生早期的客体关系投射,无一不是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在浏览本书时,一方面非常佩服作者能够匠心独具,把这八个维度融为一体,编织成我们人生的大网,有人间万象尽在其中之感;另一方面,也更加景仰沙利文、鲍比、费尔贝恩、克莱因、温尼科特、科胡特等这些弗洛伊德身后的超卓之辈,他们或许没有弗洛伊德那样犀利与宽阔的视野,但他们都通过自己在某一个方面的精耕细作为精神分析的百年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本书的一大特色在于其采用了等距事件取样的案例叙述,由此让我们可以一窥案主人生之概,更为清晰地看到某种因素在人的一生之中的流变与兴衰,有一个完整的呈现,而不至于对某个因素断章取义,妄加评判其是非功过。这对于我们了解一个人的心路全貌也是大有裨益的。

本书的第二特色在于,作者的行文渗透了其深厚而真挚的对人及人性的关怀与尊重,能够体会到作者是带着专业的严谨态度和真诚的敏锐心灵与受访对象一起走完一段心路历程的。书中多次提到,一些受访者在深度访谈中倾诉出很多他们自己从未对他人讲述或难以对他人讲述的往事与情感,但却令人难以置信地很自然地都对作者“坦白”了。抛开学术与专业技术不论,单说这种境界已是令人叹服了。而技术背后,必然是深厚的、无所不在的对人类的体谅与宽容。作者对人性的领悟与洞察,其咨询功底之深厚由此可见一斑。

此外,客体关系理论在国外,从萌芽到发展壮大至今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可见其生命力之旺盛,而在国内,对客体关系的重视只是近十年间的事情。目前国内关于客体关系的译作大体上有《现代精神分析圣经: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客体关系心理治疗:理论实务与案例》《弗洛伊德及其后继者》。本较为侧重概念辨析,第二本侧重客体关系理论在咨询实务中的应用,第三本侧重思想发展史,而这本即将出版的译作主要是以个人成长史为脉络和背景,对客体关系中的核心概念予以结构化的呈现,在理论性、实践性与可读性方面都别具价值。

全文文笔自然流畅,作者将女性特有的细腻、心理学的敏锐、对人生的洞察及哲学的高屋建瓴融在一起,却毫无堆砌造作之感,可读性很强。

总体上,本书是心理学专业学生、咨询师、医师的庋藏之书,也是希望了解自己、了解他人、珍惜生命中的偶然、掌握生命中的必然的人的床头案边之书。

谨以此文献给即将读到本书的人,共勉。

丛 中

于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 译者序 ◆

当李欣玮老师联系我们,问我们是否愿意为再版而修订此书时,我们的心中是喜悦的,回头想想,自上次翻译至今一晃7年过去了,本书伴随2008年亚隆与大陆“隆粉”的视频会面与亚隆培训项目的引入而出版,伴随亚隆培训的成长而再版,如今焕然一新,迎来再版,可谓可喜可贺。

近年来,心理学在中国大陆日益得到大众认可,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各种理论和实务蓬勃发展起来,关系在个体的婚姻、家庭、工作与事业中的作用日益明显,越来越多的人理解了个体内在的核心冲突以及由此发展出的惯性化的应对方式如何阻碍了个体在生活与工作中获取快乐,造成了个体发展的瓶颈。个体要改变,就需要认识自己的核心冲突,并打破惯性的应对方式,重新建立新的应对方式,完成从语言到非语言,从认知到行为,从意识到潜意识的修通与改变。

2008年,柏晓利医生问我是否愿意把朱瑟琳老师的《我和你:人际关系的解析》(The Space Between Us )一书翻译出来,并告诉我朱瑟琳老师应亚隆的推荐会来中国大陆做团体培训,那时对于朱瑟琳的理论与朱瑟琳本人,所知甚少,只是出于对柏医生的信任,便和孙大强博士一起接手了这本书的翻译。

经过几年来跟随朱瑟琳老师一起学习,加上生活的打磨,这次的再次阅读,深深地体验到了书中精髓,关于人类的渴求,关于抱持,关于依恋,关于激情体验,关于确认,关于理想化与认同以及反向认同,关于共同性与共鸣,关于嵌入,关于照顾,从个体出生到成为独立的个体,到成为照顾者,每个环节的发展连同案例清晰地展现在眼前,几次令我们顿悟,人的成长原来是这样,每个环节都那么精细。

作者主要解释了关系的八个维度:抱持、依恋、激情体验、坦诚相见的确认、理想化与认同、共同性与共鸣、嵌入和照料。每一部分都有案例相对应,将我们与他人建立联系,形成关系的过程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读完本书,能够使我们更好地理解我们自己以及他人在关系中的表现,从而更好地经营我们的关系。

作为芸芸众生,我们总在“人际”中生活,烦恼、痛苦也皆由“人际”而生,因为人的本质属性正是其社会性。正如作者所言:“人们之所以有症状或困难,是因为他们与他人建立关系的方式发生了扭曲偏离。”而从某种程度上说,人类幸福愉悦的根源也在于“人际”之中。读罢此书,将会使你明白痛苦、烦恼的根源所在,也会帮你发掘到快乐的慧根,对于人可以如何经营自己的关系有很大启示意义和指导作用。

另外,我们中国人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人生后来的景象皆源于生命初阶段的蓝图。本书浓墨重彩地向我们展示了人生早期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的建立与长大成人后状态的关联。从这个意义上讲,本书对于我们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功效,会帮助我们更好地去体谅那些与我们不同的人。

在翻译的时候,既感到作者深厚的理论功底、生动的叙事能力及精湛的语言驾驭能力,也感到了我们学养与笔力的欠缺,深感遗憾,生怕我们的笔端不能传作者之情意给读者。我们经常会为了一个词的理解、一句话的含义而探讨乃至争论。尽管任务艰巨,但是我们深深感谢作者和放手让我们翻译的出版社,因为这是给予我们一次非常好的专业学习机会和加深我们同行间彼此了解的机会。

我们希望本书能让更多的中国学者与临床实践者获益。本书作者向我们说明,要理解个体生命中的所有关系,咨访或治疗关系并不是充分的指导,相反,会妨碍关系理论的发展。“因为治疗关系不可避免的是非相互的,非对等的。我们更多的是明白个体如何体验这种非对等、非相互的关系”。而作者在此书中向我们呈现了人们一生当中在很多维度上是如何与他人产生联系并建立关系的。

此书不仅对学习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人士有帮助,对为人父母者也有启示,对初入爱河之人有指导,对于身处某种人际困境或者人际陷阱的人也大有裨益。总而言之,本书对所有处于“关系”之中的人都会有帮助。

本书的通篇写作是基于作者深厚的叙事与现象学功底的。本书引领我们更多的去关注存在本身,存在本身即是意义,而意义因存在的情境而变化。生命中的每时每刻对我们都有意义,而且是无法替代的、贯穿一生的意义,只是有多少还和现在的我们如影随形,有多少已经消散在人生的风雨中,有多少驻足在我们曾经的人生小路上,那只有我们每个人自己的内心知道了。是我们的,就是我们的,不必试图如作者所言,去“disown”它们。

后,感谢心理素质教育中心的同事田宝伟、牛勇、张驰在翻译期间为我们分担了部分工作任务,减轻了我们的时间压力也保证了我们的精力;也感谢李军素、张梅燕、朱宁三位女士对初译稿提出的宝贵意见及张小平、张致宁先生对自己宝贵时间的让渡。

所有翻译不当之处,皆由我们二人承担,孔子曰:“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希望这种幸运降临我们头上。敬请指教!

鲁小华 孙大强

2015年10月19日

◆ 前言 ◆

在我们高度强调个人主义精神的时代,人们变得羞于需要他人。构成我们这个时代精神核心的治疗信息已经变成了独行其事、关注自我。心理学理解自我胜似理解人与人之间的联结。

患者们经常会问我:“可是,我能对丈夫有何期待呢?对朋友又能有何期待呢?是不是我变得太贪得无厌、期待太多?我所需要的是否是其他人也都需要的呢?或者,我的失望就是‘生活本貌’,我只能接受它?”作为治疗师,我们已经学会对这些问题闪烁其词。我们不回答,因为我们不知道答案。如果我们确实回答了,我们的回答也是出于我们自己的生活体验,而不是出于可能给我们以指导的任何科学。但是,作为关系方面的理论学家和专家,我们应该能够做得更好。

然而,越来越多前来求助的患者不是因症状而来,而是因“生之痛苦”而来(Yalom,1989),而且这种痛苦很多都可以追溯到他们对与他人的关系的失望上。当我们拥有一个关于我们内心生活的可行的理论时,则仅仅通过使用心理病理学语言就可以描述人们之间的关系。需要他人的支持被定义为“依赖性”;为他人的幸福忧心忡忡被视为“共同依赖”的征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我们现在可以轻松地谈论性,我们也能直截了当地谈及金钱,但是我们却羞于张口谈及爱。

我们如何思考爱的问题对于我们的同一性和我们对自身生命意义的探询具有重要地位。然而,每个人(以及每种文化)对于爱的思考是千差万别的,对于爱这种现象思考的重点也千人千面。因此,即使我们能够克服我们的羞涩去谈论爱,我们也将发现我们对爱的理解是不同的。当我们竭力弄清楚这些差异时,我们很快就会发现自己穷于表达这些意义。在我们急于去理解这些症候的构成时,我们在对那些给予生命意义和活力的事物加以概括化的方面就没有投入充分的注意。表达成人关系的言语在哪儿呢?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当我们长大成人,我们是如何需要他人的呢?

本书试图开发一种反映人们彼此相互联系的具有一致性的模式,我描述了人们实际上是如何去做的,他们在关系中是如何感受的以及他们在关系中的需求随着时间的流逝是如何发展的。

在与很多人谈论在他们生命里程中的关系时,我发现人们与他人联系的方式具有令人惊讶的多样性,一些人会看重特定种类的关系,而另一些人则更看重不同的关系体验。我的使命是勾勒出一幅关于人际之间联系方式的探索性的地图,这样我们就能够更方便地思考这些关系并更好地去理解我们与他人相互之间的需要。

工作的来龙去脉

在研究女性的同一性过程中,我越发为关系在人类发展中的核心作用所触动,同时我也发现要使这种摆在我面前的关系现象变得有意义,我所能借用的理论工具是少之又少。于是,我开始阅读我们伟大的思想家在关系方面的论述,同时对一些人进行访谈,谈论那些在他们自己的关系中对他们影响的事情。本书就是这样一种尝试,试图整合现象和理论,用现象说明理论,用理论解释现象。如果高度、宽度和深度是事物的三个维度,那么当关系从内部呈现出来时,它的维度是什么呢?在我们自己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是如何与他人相处的呢?

我所凭借的理论主要来源于精神分析的客体关系理论和自体心理学方法,也包括发展心理学家的一些工作以及其他一些作者的工作,这些作者的工作能够推动我的模型的发展。由于空间的限制,我的关系模型与社会心理学文献中关于人际吸引和家庭治疗文献之间可能的交叉问题留待他人来思考。在这里我没有介绍这两方面的研究工作。

就这一方案的现象学方面来说,我使用了深度访谈法来帮助我更清晰地思考“存活体验”。我的方法并不是正规的研究方法,而更像是一种试图能够更好地倾听人们描述自己的人际关系感受的方法。在就人际关系进行访谈的过程中,我所做的步是让访谈者画“关系空间”图,在图上圈出在他们的生活中为重要的人。开始的时候,我询问他们在5岁的时候,他们的关系空间看起来应该是怎样的,然后以5年为一间隔递增直到现在的年龄。这些图画构成了深度访谈的基础,这种深度访谈是关于每个图表中的每个人对被访谈人曾经的重要性。什么是关系氛围?什么是重要时刻?随着被访谈人的年岁增长,每个人的重要性是如何变化的?(有关这些访谈的更详细信息或关系空间图的具体形状,请参阅本书后面的附录A。)

大多数访谈持续3~5个小时。访谈本身也是在关系的背景之下发生的,我的目的是将自己作为一个不带偏见,并(对被访谈者)感兴趣的第三方提供给被访谈者。因为这些人是被访者而不是病人,因此我可以更为自由地进行多焦点的倾听。我并不是作为一个专家来倾听,而是一个学生,我的目的是了解人们如何使他人变成对自己来讲很重要的人。

很多人发现这种访谈经历很有趣、很有价值,甚至很感人。很多人在访谈过程中哭出来—被感激之情或回忆起来的爱所深深触动而哭,因为丧失或失望的尚未愈合的伤口而哭。同样,在访谈结束时,我感到我与被访谈者之间非常亲近,但同时也感到有些失落和失控。很多受访者在访谈之后与我至少有一次联系—通常是告诉我访谈经历对他们是多么有意义,也可能是想知道这次访谈是否对我也有意义。

我访谈了那些我认为可能会让我有所受益的人,但是我没有试图正式地将我们的样本分层或组合。我访谈了55个人,我的学生还对另外12人进行了访谈。受访者的年龄从11~93岁不等,在种族和文化背景上有很大差异。大多数受访者的年龄在30~50岁(需要特别指出,我发现这些人的联系面广,并且在变异性方面可以提供给我多的信息)。我尽量找到非常善于表达的人作为访谈对象,这是因为谈论“关系是怎样的”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我希望人们可以将他们的感受转化成语言的可能性提至。

出于保密性的考虑,我拼凑和虚构了一些故事,但是所有的病史在情感层面都是真实的(虽然在事实层面上不是真实的)。

内容概要

在本书的章,我将介绍一个关于关系的八维度的研究,这是本书的核心。在第二章,我将详细讨论关系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与社会学中是如何被对待的,同时我批判了自我在心理学理论中的主导地位。这一章提出“渴望的男男女女”[Yearning (Wo) Man]模型,与弗洛伊德的“罪恶之人”(Guilty Man)模型形成对比,该模型成为一种基于对关系核心地位的理解而建立起来的发展理论的原型。通过这种方法建构了我的关系模型后,我在随后的章节中逐一介绍每一个维度。每一章都整合了一些关系的研究与理论,包括这一维度在人们的生活中是如何被表达出来的。在本书末尾,我探索了男女在建立关系途径方面的差异,我用关于爱情的整合性章节来作为全书的结束。

对于每一个维度,我都会呈现一个个体的详细的关系传记,而这个人的生活聚焦在人际交换模式上。我决定在每章呈现一个“完整的生活”,换言之,就是呈现一个人的完整故事,从而展示关系的模式,丰富多彩的画面对于理解一个人的发展历程是很重要的。

我尽量避免“病理化”他人,我的评论方式也尽量避免使得他们的需要被推断出是神经症性的需要。记住:我们拥有一种发展理论,在这一理论中,所有对于他人的需要(除了性欲的满足)都可能被视为神经症性需要,甚至是更糟糕的需要。我尽我所能地避免使用“依赖”这个词,因为我们一直以来都是被这样告知的:所有的关系都是这样的。当人们接受治疗时,我会研究相应的影响过程及影响结果。当我需要他们描述要点的时候,我会根据我个人的临床经验随手画出一些小插图来。当我发现无论是被访者还是我的病人都没有可讲述的例子时,我会转向文学作品,实在没办法后我会转向我自己的经历。我的方法是假设人们彼此相互需要是健康的而且是必要的,摆在我们眼前的问题是我们如何把它表达出来。

读 者

本书是为那些愿意更好地理解人类关系的产生和体验的人而写的,即为那些学习心理学、社会学、咨询和人际沟通的学生而写。这本书也是为那些从事心理治疗、社会工作、咨询的实践者以及那些在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诸如此类事件的发展心理学家而写。在写作本书的过程中,我带着一种期望,希望读者也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类与关系的抗争以及源于关系的满足。我希望这一图式对研究和治疗都有所帮助。我认为,治疗情景在开始和过程中,本质上都是有关系的。本书提供了一个新的框架,指导我们倾听和思考我们的病人及访谈者与我们的关系和与他人的关系。

总之,本书的读者是所有对人际需要感兴趣的人。我们必须能够既不夸张也不贬低地谈论这些话题,并且谈论时不会变得伤感或尴尬。我认为真正的人类心理学学习必须从此开始。
【编辑推荐】

世 界 顶 级 心理学大 师欧文·亚隆鼎 力推 荐


相关阅读(点击图片进入购买)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深刻剖析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书,作者朱瑟琳·乔塞尔森博士不仅就如何改善婚姻关系或其他浪漫依恋给出了有益的建议,还提出了一个在情感上对与他人建立紧密联系非常重要的八维度关系模型:

抱持 依恋 激情体验 坦诚相见的确认 理想化与认同 共同性与共鸣 嵌入 照料
书中非常重视人际之间相互的联系与共生共存,尤其对女性的心理世界进行了非常细腻的探索、研究和分析。所有的案例都来自实际生活,呈现了67个经历不同、背景各异的人的现场访谈,那些深度访谈中流露的真实和隐秘,令人难以置信,却又极富感染力。
【作者简介】

朱瑟琳·乔塞尔森

著名心理学大师欧文·亚隆的得意门生,执业心理治疗师,密歇根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菲尔丁研究生院的心理学教授,由美国职业心理学委员会(ABPP)认证,曾在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和哈佛大学任教,获得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亨利 A. 莫里奖和富步雷奖。

著有《我和你:人际关系的解析》《发现她自己:女性认同发展之路》(1987)等,她还发表了很多关于青少年、女性和叙事的文章。


【目录】

致中国读者

推荐序一

推荐序二

译者序

前言

致谢

章 对关系的论述 /1

人们在与他人的关系网中创造了自己的生活

第二章 渴望的男男女女 /13

人们天生就希望与他人建立更多的联系,比可能建立的还要多,充满痛苦地克服不可避免的孤独感

第三章 抱持 /36

婴儿体验到的初的感觉是被抱持或被放在地上的感觉

被抱持的体验是感到“双臂环绕”的体验

第四章  依恋 /55

依恋与抱持有关,但又有所不同。在依恋中,我们“坚持前行”并因此感觉不是那么孤独。我们能依恋那些不抱持我们的人,我们也能被那些我们不依恋的人所抱持

第五章 激情体验 /87

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身体的渴望及其不可替代性,是生命的重大难解之谜之一

第六章 坦诚相见的确认 /124

在发现别人对我们回应的过程中,我们就能确认我们自己确实是存在的

第七章 理想化与认同感 /162

理想化是一种吸引我们趋向他人以便拥有他们或者他们的品质的内在心理过程。我们可能会希望通过某种方式控制或者“拥有”(own)某人,从而外在地拥有他们,或者我们满足于认同他们:随心“携带”他们或努力成为他们那样的人,而内在地“拥有”他们

第八章 共同性与共鸣 /190

共同性就是从情感角度与另一人同在并合为一体。在共同性中,我们彼此共鸣、辉映

就像两种乐器一样,它们的音符构成了和声

第九章 嵌入 /230

嵌入是其他关系赖以成长的土壤。我们与他人之间的联系总是存在于一个有意义的文化背景之中,这种文化背景形成了一个相互依赖的网络,同时也是诠释我们经验的大辞典

第十章 照料 /255

我们需要被抱持,不至摔落在地;我们需要来自他人的支持和鼓励;我们需要他人是可靠的依恋对象,当我们处于困境中时,他们会“在那里”等我们……

要满足所有这些需求,我们所拥有的就是他人

作为回报,我们也出于我们的需要和能力,尽我们所能提供这样的帮助来关心照料他人

第十一章 关系中的性别差异 /289

爱这个词对不同性别的人绝不意味着同样的意思,这是导致男女两性分开的严重误会的原因之一。

第十二章 爱情的注释 /312

我的爱情体验以及爱情需求和你的并不一样。实际上,每个人都有一个高度个体化的爱情“配方”,非常独特地混合了和他人联系的8个维度

附录A 关系空间地图和访谈 /323

附录B 维度及其病理学的两极 /331

注释 /332

参考文献 /341

专业词汇表 /355
【媒体评论】

这是近年来人际关系领域棒的著作之一。见解深刻,表述清晰,文字优美。

欧文·亚隆

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名誉退休教授

本书见解深刻且富有洞察力,对专业心理治疗师和那些寻求对人性有更好理解的人来说,都是一本很重要的书。

《出版者周刊》

本书文笔自然流畅,作者将女性特有的细腻、心理学的敏锐、对人生的洞察以及对哲学的领悟高屋建瓴般地融在一起,却毫无堆砌造作之感,可读性很强。

丛 中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教授

希望所有愿意探索人际关系奥秘的人都能看看这本书,不要浅尝辄止。我希望你们能做好思想准备,因为这不是一个你可以当观众、可以随时退席的领域;你也是人际中的演员,当你站在人生这个大舞台上,也许你不再能分清哪是真,哪是幻,本书中的她或他,或许就是生活中的你。

樊富珉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教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