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内容简介】
河南是农业大省,目前,农村土地流转开始成为农村改革的一个重大问题。本书分析河南省农村土地流转缺口与成因,演化过程与特征,并提出农村土地流转的政府主导、集体主导、农户主导三种模式存在格局,逐一讨论三种模式的性质、动力及演化趋势,并从成本收益视角分析三种模式形成的制度因素和流转绩效,终得出农户主导型流转模式的比较优势,据此提出构建农村土地流转长效机制对策。本书为“河南社会科学文库”2015年辑中的一种。
【作者简介】
于传岗,平顶山学院新村研究院副教授,教学与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产业经济与区域经济。迄今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省部级课题4项,参编教材1部,并有多项研究成果获奖。
  

【目录】
目录

章问题提出
一、研究对象的确定
二、各种流转学说的思想遗产
三、还未解决的问题
四、本书研究的主要观点
五、本书的研究内容与思路
第二章河南省农村土地流转现状与特征
一、河南省国土资源利用的基本格局
二、河南省农村土地流转基本情况
三、土地流转缺口模型的构建
四、导致河南农地供求缺口存在的成因
五、结论
第三章三种流转模式的特征及历史
一、流转模式分类与主体流转模式的提出
二、河南农地流转三种模式的演化特征
三、混合所有制经济孕育多元的农地流转模式
四、三种流转模式产生的历史渊源
五、结论
第四章农户主导型流转模式的性质、演化动力及趋势
一、农户主导型流转模式存在的问题
二、农户主导型农地流转模式的性质
三、农户主导型流转模式演化的动力
四、农户主导型流转模式演化趋势
五、结论
第五章政府主导型流转模式的性质、动力及演化趋势
一、问题的提出
二、政府主导型农地流转模式的特征与性质
三、政府主导型农地流转演化动力分析
四、结论
第六章集体主导型农地流转的特征、动力及演化趋势
一、集体主导型流转模式的分类与性质
二、外生的集体主导型流转模式的演化特征与趋势
三、内生的集体主导型土地流转模式兴衰分析
四、结论
第七章“人资匹配”视角下农地流转机制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二、河南农业人力资本空间分布的省域特征
三、农村社会资本与农地流转模式匹配
四、农户资本匹配是助推河南农地流转的动力
五、结论
第八章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模式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二、农地流转三种模式的性质
三、三种流转模式的成本比较分析
四、三种模式的社会治理绩效分析
五、结论
第九章河南农地流转总体趋势及优化对策
一、河南农地流转总体趋势
二、促进农地有效流转的基本思路
三、推动河南农地平稳流转的主要对策
四、结论
第十章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书摘与插画】
1.农村土地流转边界演化的时间拐点是2009年
从正式制度演化看,2009年中央颁布的一号文件无疑成为中国农地资源配置的新拐点,这是因为2009的一号文件使政府主导型获得合法地位,并使其从城镇蔓延到乡村,使具有依附属性的集体主导型借助政府的力量得以再生的同时,也强化了政府主导型在城乡土地流转格局中的地位,并诱发了以“三种模式”为依托的诸多新的流转特征。在2009年或更早以前,“三种模式”流转主体对流转边界存在天然的、不成文的共识,使三者的流转标的、流转边界泾渭分明。从流转标的看,农户直接支配的自然资源,主要有流转耕地、宅基地、林地、草地等归家庭直接支配;集体组织流转的是集体机动耕地、林地、河滩、荒山、湖塘、集体建设用地,以村“两委”直接控制的自然资源为主,主要控制农村建设用地流转;政府流转的土地主要是公益性、基础设施用地(公路、铁路、港口)、生态防护林用地与部分小集镇建设用地。政府仅涉足农地国有化流转(简称“农转非”),几乎不涉足农业用地的流转。
2.流转标的与边界从清晰向交叉演进
河南许昌的花木种植面积已达到6万公顷,仅许昌花木生产核心区——鄢陵花木种植面积就达到4万公顷。一方面,政府对农业用地流转的涉足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各种模式对流转权的博弈日趋激烈。在河南罗山县,2011年有87.1%的采用农户主导型,10.9%的采用集体主导,2%的为政府主导或撂荒的山地。与此同时,土地流转利益相关者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权、置换权的博弈也日益激烈。以小产权房为例。虽然合情合理、不合规的小产权房在城镇、郊区、小集市普遍存在,是这三种流转主体相互博弈的结果,但是由于相关数据不可得性,现在对“三种模式”的分布具体情况无法得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