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在育儿的过程中,给予孩子爱与订立规则,让很多父母感到纠结。

七田真老先生指出没有规则的爱只是溺爱,给出了家长很多合理处理爱与规则这对“矛盾”的具体方法和事例。

帮助家长在“爱”孩子的同时,也能正确实施严格管教,收获孩子的信赖。


【内容简介】

所有的孩子在内心深处都会有“想要被人爱”“想要被认可”“想要被赞赏”的愿望,那么只要满足了孩子的这些愿望,就可以培养出具有温柔的心灵、可以为他人着想的出色的孩子。

本书讲述了如何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同时告诉父母,对孩子没有“规则”的爱是溺爱;帮助父母明白如何去构建亲子之间的“信赖”关系;什么是能让孩子充满正能量的“正面暗示法”......所有这些都是培养优秀孩子的秘诀,让父母更理解孩子,让孩子在一个充满爱与正能量的环境里健康成长。


【作者简介】

七田真,日本岛根县人,教育学博士,曾任美国纽波特大学日本分校教育系教授。七田真博士从1958年开始从事幼儿右脑教育工作,1978年成立了七田教育研究所,并建立了实施右脑教育的七田真教室。目前全世界已建立起500多所七田真教室,学生总数近4万名。他的教育理论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因为在右脑教育领域的卓越贡献,七田真博士获得了日本政府颁发的“社会文化劳动奖”,世界学术文化审议会颁发的“国际学术贡献奖”,并被世界知识产权协会授予“世界和平大骑士”勋章。


【媒体评论】

女儿人生中*个无比热爱的老师正是来自七田真。它为我们打开一扇探索人类大脑神秘世界的大门,让我们得以窥见令人无限惊喜的成长密码。谢谢七田真!

——凤凰卫视主持人 陈晓楠

现代记者必须把文字和图片数据处理能力结合在一起,左右脑必须协调工作。但培养一个人的这种能力并不容易。通过右脑学习法,很小的孩子也能处理复杂的任务、也能产生全新的创意。 ——清华大学教授,曾5次被普利策奖提名李米勒(美)

科学的养育方式和早期的潜能开发,会对孩子一生的成长带来巨大影响。此次有机会把“七田真”这样优秀、成熟、专业的早教知识推荐给大家,我是非常高兴的,也希望这一系列的书籍能给妈妈和宝宝们更多的指导,哪怕仅仅有一个孩子因为这套书、这套理论,人生发生了改变,那么我们今天的一切就都是值得的。

——摇篮网CEO 杨国

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深度陪伴。父母长期的自我学习需要多读好书,打开七田真早教丛书多多了解儿童才能更好支持儿童。我们一起相信亲子阅读陪伴成长。

——悠贝亲子图书馆创始人 林丹

孩子天然是愿意遵守规则的,但有些规则是用来构建秩序感的,有些规则是约束和限制,其区别在于是否以爱和尊重孩子为出发点。七田真在这本书中为父母们清晰地揭示了爱与规则之间的魔法。

——“魔书堡”亲子阅读创始人 付立平

这是一个脑科学研究突飞猛进的时代。右脑训练能够引发强大的灵感、直觉、感性、创造性和性。七田真先生对于右脑的有效开发,正是我对孩子未来的期许。 ——美国密苏里大学计算机系主任 许东(美)

“认可,赞赏,爱护,培养”,现代社会仍需要从东方传统智慧中寻找育儿的理念滋养。成长的自然与引导的睿智一起,构成了亲子世界里大写的爱!作为父母的我们都是同行同学者,知行合一的哲学信条无非就是言行中的日常。

—— 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程乐松


【目录】

第1 章 “爱”“严格”和“信赖”

——育儿的3 个关键

在“爱”的基础上“严格”教导,

才能建立亲子间的“信赖” /002

不想让孩子做的事,

并不会因为你的训斥而减少 /006

警惕!步入歧途孩子的三个共性 /009

第2 章  如何让孩子知道父母的爱

要让孩子快乐,父母首先要快乐 /014

停止一切训斥,

用一周的时间进行彻底的表扬 /018

成熟的父母首先是能够自我反省 /022

父母的爱,能让孩子大脑释放

更多的“积极激素” /027

当孩子哭泣时,不要问他“你怎么了” /032

如何培养才能使孩子充满干劲儿 /037

通过拥抱、抚摸激活孩子的脑干 /041

让孩子听话的前提是用心倾听孩子的话 /045

第3 章  没有规则的“爱”是溺爱

“不允许做的事情就是不允许做” /052

如何培养自我约束的能力 /057

注意避免错误的“严格”管教 /061

父母也要对自己严格要求 /065

培养孩子的韧性 /070

不训斥批评也能做到严格教育 /074

注意避免错误的批评方式 /078

孩子的“反常”,可能只是成长过程中

的“幼童行为”,会自然消失 /083

第4 章 构建亲子之间的“信赖”关系

这6 个做法,会挫伤孩子的勇气 /090

不要只盯着孩子的短处 /095

什么时候改变都来得及:现在所看到的样子,

并非孩子已经定了型的样子 /098

气势汹汹的完美主义态度,

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104

不要与别人家的孩子比较:

爱因斯坦3 岁时还不会说话呢 /109

认可过程比肯定结果更重要 /114

全盘接受孩子的现状 /118

相信孩子,他就能变成你相信的样子 /122

第5 章 正面暗示法的运用

“正面暗示”会让孩子充满正能量 /126

请转变为带有正能量的母亲 /130

让孩子发生改变的“5 分钟暗示法” /134

通过录音让孩子听暗示 /139

创造奇迹的暗示学习法 /143

给予孩子正面暗示的技巧 /147

第6 章 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不在能力, 而在心灵

孩子在放松的状态下学得好 /152

让孩子心灵活跃的6 个关键 /157

少对孩子说“不行”“不可以” /161

让孩子学会感恩,首先要多感谢孩子 /165

孩子需要像成人一样的尊重 /169

在家庭中营造独立思考的氛围 /174

让孩子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178

第7 章 培育孩子即培育梦想

如何回答“为什么要学习”这个问题 /184

为什么犹太人更容易获得诺贝尔奖 /189

日本也有不输给犹太式教育的教育方式 /192

如何培养有创造力的孩子 /196

后记 我们为什么要向中国家长介绍“七田真” /203


【前言】

孩子的母亲常常对我说,她们时常在考虑如何养育孩子才是好的,希望我可以写一本相关主题的书籍,能够明确告诉她们如何培养幼儿看待问题的方式、怎样待人接物,如何对孩子灌输礼仪教养等正确的育儿方式,等孩子变成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时也能适用,甚至连步入社会之后也能从中获益。

关于培养孩子的秘诀,如果知道了原则,那么就真的是非常简单。其实秘诀就是把握好爱与规则,以“认可、赞赏、爱护”的态度去培养他们就可以了。所有的孩子都是一样的,从小孩子到大孩子,在心底深处都下意识地会有“想要被认可”“想要被表扬”“想要被人爱”的愿望。只要满足了孩子的这个愿望,那么无论哪个孩子都会被培养成具有温柔的心灵、可以为他人着想的出色的孩子。请母亲满足孩子的这个愿望,将满满的爱传递给他。如此一来,无论哪个孩子都可以培养得非常出色。只不过,现实中常常发生的状况却是,由于母亲不知道向孩子传递爱的方法,所以在培养子女方面一直都有很多问题产生。

母亲向孩子传递爱的方法就是“认可”“赞赏”“爱护”。知晓并应用此法的各位母亲就会成功地改善同孩子的关系,构建出完美的母子信赖关系。在考虑如何教导孩子的礼仪、如何培养孩子的能力之前,为重要的是构建好母亲和孩子的信赖关系。若是能做好这一点,那么之后和孩子的所有一切就将能够顺顺利利地进行下去。

若是以认可、赞赏、爱护的态度来培养孩子的话,母亲的心也将与孩子共同成长、相知相通,从而构筑起母子之间的信赖关系。若是父母想要在此基础上将自己的理想与期待限度地传递给孩子,对他们进行培养的话,那么我就将这本寄托了作者本人梦想的作品送到您的手中。


【免费在线读】

没有规则的“爱”是溺爱

在考虑孩子的教育时,个必须要考虑的就是意志的教育,也就是说要将其培养成意志坚强的孩子。然而这里所说的意志坚强并不是说以自我为中心,任意妄为,而是要发展孩子的个性,培养其成为具有丰富创造性的人。但为此您必须先要考虑如何将其培养成能够吃苦耐劳,可以战胜本身欲望的孩子。意志脆弱的孩子是无法发展个性的。意志、耐力与韧性几乎在孩子三岁之前就会成形。若是过了三岁,在有了分辨能力之后,才开始进行这方面的教育的话,就太晚了。这种初就已经形成的性格是很难加以改变的。在孩子三岁以前这段时间里,重要的就是考虑如何教导他们“不允许做的事情就是不允许做”。

孩子长大之后走上歧途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忍耐力,也就是说一直都没有培养好他们抑制自己感情和心情的意志力。因为没有自我约束的能力,所以走上了歧途。这实际上是有可能在婴儿时期就已经埋下的定时炸弹,一切开始于父母对孩子的过分溺爱。外国人来到日本,看到日本的小婴儿时说“日本给予了婴儿和老人限度的自由和任性。日本实际上是婴儿的天堂国度”。因为外国人越是在婴儿时期越是要进行严格的教育,所以对于日本的母亲对婴儿纵容式的教育会感到很奇怪。

在《菊与刀》这本书中,作者鲁思· 本尼迪克特对日本和美国的严格曲线(如下图所示)正好是相反的一事进行了详述。其内容是:在日本,面对小婴儿,会允许其任性,对其养育也会显得过于宠爱,而随着年龄越来越大,父母逐渐想要变得更为严格起来。但是在美国,越是在婴儿时期越严格,随着年岁的增长,开始逐步放宽约束限制。

美国人在孩子零岁时为严格,到了三岁的时候稍微有些放宽,到了六岁又放宽了些,若是到了九岁就放得更宽了,在那之后只要在亲子交流中对其有所指导就可以了。在孩子零岁时要为严格,这具体指什么事呢?比如婴儿只要一哭,母亲就会放下手上的一切事情飞奔过去,马上把婴儿抱起来,如果这样做,就不能对其进行等待、忍耐这样至关重要的教育了。婴儿哭泣时,倒不如认为他是在进行呼吸训练,不用慌忙地飞奔过去,让婴儿哭够了之后再出现不要马上就伸手抱他,而是要面对面地询问他:“怎么了?肚子饿了吗?”或者是:“尿布又脏了吧,不高兴了?”要养成等他停止哭泣后才伸手抱他的习惯,这样做会比较好。这样一来,就会让婴儿在这过程中学会等待、忍耐这样的习惯。只要自己一哭,不久就能听到母亲从容的脚步声;听到门被打开的声音之后,母亲就会出现,看着自己,微微地冲自己笑;然后,会面对面地用温柔的声音和自己说话;自己要是不哭了,母亲就会把自己抱起来。婴儿会记住这样的一个流程,于是“等待”这件事就变得不那么痛苦了。当孩子想要父母给自己买些什么东西的时候,如果那是不可以买的东西的话,那么哪怕孩子怎么满地打滚地哭喊着,也要坚持“不可以买的东西就是不可以买”的观念。这种绝不让步的严格是母亲所必须拥有的。若是能从幼儿时期便开始习惯于等待、忍耐一些小的事情,那么就不会有上一幕场景出现了。

事事满足孩子的愿望,不会得到你想要的结果。孩子的意志力不会增强,只会养成恣意妄为的性格。若是放纵孩子,不教孩子自我约束的话,孩子的欲望会逐渐膨胀起来,并且不知道如何去压抑它。孩子的欲望膨胀并不是源于父母让孩子进行自我约束,实际上反倒是因为父母未曾教导孩子进行自我约束。我们必须要知道的是,欲望膨胀不是父母给予的太少,相反正是由于父母给予的过多才导致的。懂得自我约束的孩子是不会欲求不满的。经研究表明,法国的中产阶级家庭中几乎不会出现失足少年。因为从小时候就一直受到严格的自我约束的教育,所以孩子们事先已经知道抑制自己的欲望,不会抱有欲求不满的心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