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前言】


子凡君博士论文即将付梓出版,坚持要我写几句话,作为序言。
特定的地理位置,使新疆这一古代西域大地,向为地处亚洲东部华夏大地通向南亚、西亚、欧洲、北部非洲的径道;换句话说,这里是古代中国走向世界的要隘。因此,准确了解西域的政治、经济、文化,是深层认识古代中国历史,认识欧亚文明史,不可或缺、不能轻估的一环。而唐代西域,又是新疆历史发展进程中十分重要、十分关键的时段。这一时段中,吐蕃民族迅捷发展,跃出西藏高原,东下北上,曾在新疆历史文化中留下过浓墨重彩的篇章;塔里木盆地原来汉语、印欧语、佛教文明昌盛的世界,一步步转化成了突厥语、伊斯兰教文明为主体信仰的舞台,在中亚历史文明进程中,产生了极为深远、不可轻估的影响。子凡君对唐代西域历史文化研究的浓烈兴趣,与此不无关联。
他的博士论文以伊、西、庭三州为切入点,抓住了李唐王朝统治西域的关键。伊、西、庭州,不只是唐代设在西域的三个边州。它是唐朝进出西域的门户,也是唐朝管理西域的前沿基地。它还是阻遏草原游牧部族进入西域绿洲国家的关键点。唐朝在三州建立起了同于内地的军政体制。三州的建立与衰落,与唐朝的西域统治相始终。子凡的论文,通过对伊、西、庭三州军政体制发展、演变的梳理、考证,为唐代西域史研究,提供了一个不错的视角。
在书中,他对一些重要史料和出土文书进行了新的阐释,提出了新的观点。如对于金山都护府兴废,瀚海军的设置时间等。这些细节,无疑深化了我们对于唐代西域史的认识。
制度建设,总是呼应着时代的要求。子凡的论文对伊、西、庭三州军政体制建设发展背后的因素,即唐王朝与东西突厥、吐蕃、突骑施、回纥等势力的矛盾、冲突,与安西四镇的关联,均有很好的揭示。从这一角度说,论文虽重在伊、西、庭三州军政体制的剖析,但其内容,无疑已超越了伊、西、庭三州的范围,更宏观地描绘出了整个唐代统治西域的历史画卷。
西域史研究,涉及诸多民族,文献史料分散。子凡充分利用了吐鲁番等地出土文书以及内地出土的墓志、碑铭。近年出土、刊布的相关吐鲁番文书,可以说几乎全部被吸纳进了论文之中。将这些零散资料与传统文献结合进行研究,突显了新的视野,值得充分肯定。
子凡的研究旨趣,重点在唐。但为了更准确、更深刻地认识唐代新疆历史文化,以及它对后世的影响,他学习、关注的方面,又绝不止于李唐王朝这一时段。诸如青铜时代的孔雀河古代文明,及由此引发的所谓吐火罗与龟兹、焉耆王国的关系,在泛吐火罗文化指称下的汉代精绝;西域大地出土的汉、晋简牍;后期的伊斯兰文明;甚至清代的新疆政治、经济、文化……无不在他的学习、关注之中。任何一个地区的历史,其发展,由早至晚,是无不具有内在联系的。为了更深刻地认识、理解唐代新疆,因此他对唐代以前,及其以后的新疆历史,无不予以关注。并从这一联系、发展中,更深入地认识、更科学地把握了新疆历史发展的进程。
在子凡学习、研究唐代西域历史的进程中,作为导师,还有可以一说的体会。在学习中,他不止是穷搜、苦读相关汉文文献资料,而且十分关注相关文字记录背后的空间世界,为此,他曾抓住一切机会,考察过罗布淖尔荒原、楼兰故址;考察过尼雅废墟上的精绝故国;曾不惮困难,环绕塔里木盆地一周,一览现代绿洲、古代城址;纵穿过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只为理解与唐代“弓月城”相关的文献资料,他曾循天山北麓西走,自精河循古道进入天山,再循巩乃斯河步入伊犁盆地。出于同样的追求,西天山中的伊塞克湖、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境内的碎叶故址、西藏高原进入西域的古道,也都留下了他的足印。在不算太长的博士、博士后工作站修业期间,要完成这么多的考察,他为此付出的努力,实在是不小的。有过这翻经历,古代西域历史、文化风云,在他,自然就有了比较具体、丰富、鲜活得多的印象。
既是唐代、又不止于唐代,在新疆大地上生存活动过太多古代民族。汉语、印欧语、突厥语系的诸多语言文字著录,在认识、分析、研究西域历史文明中,都是不可轻忽的资料。子凡在可自由阅读英语文后,又默下决心,要在突厥系语文中争取获得一定的知识素养。目前,在现代维吾尔语言的学习中,他已经有了不错的成绩。明天,察合台文、回鹘文、突厥文,大概也会陆续成为他追求的目标。这在目前,还只是我的设想;但我相信,他在突厥语文的学习中,是不会止步的。我在这里遥祝他一步一步前行,路虽漫漫修远,但只要一步步走,坚持不懈,成功终是可期的。
《瀚海天山——唐代伊、西、庭三州军政体制研究》的出版,虽已取得可以肯定的一点成果,但在子凡的研究生涯中,这毕竟只能算是小小的一步。从他对语言的学习追求;不怕艰苦,行万里路,以求触摸、感受相关历史文献背后的空间舞台,等等诸多令人认可的细节,我相信,在唐代新疆历史文化、或更广阔的西域文明史研究中,子凡的明天当会不断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借这篇小序,期望子凡更努力前行。

王炳华
2016年元月23日凌晨
草于中国人民大学静园


【作者简介】
刘子凡,男,1986年3月生于河北涿州。2014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获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后。主要从事西域史、出土文献、隋唐史研究。在《唐研究》《西域文史》《西域研究》《文献》等发表论文10多篇。
【免费在线读】
唐朝在隋的基础上,又向前走了一步,除了控制伊吾以外,更是在高昌设立西州,在可汗浮图城设立庭州。将草原势力排挤到了这一地域之外,牢牢掌控住了西域的门户。唐朝利用伊、西、庭三州各自占据西域东部战略要地、且相互之间的距离比较近的特点,将其逐步构筑成了一个相互策应的军事整体。这样,伊、西、庭三州就成为了唐朝在自东向西经营西域的一个理想基地,由此南下可以经营天山以南的绿洲国家,向北可以羁縻天山以北的诸部落。在与突厥、吐蕃、突骑施、回鹘等势力的角逐中,唐朝正是以伊、西、庭三州为支点,有效控制了四镇地区,并将影响力延伸到葱岭以西,在西域建立起其长达一个多世纪的统治。可以说,伊、西、庭作为唐朝在西北边疆的重要军政区域,在唐朝经营西域的百余年的历史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伊、西、庭三州的研究,也是唐代西域史、边疆史乃至丝绸之路研究必不可少的一个关键部分。


【内容简介】
伊州(今哈密)、西州(今吐鲁番)、庭州(今吉木萨尔县),是唐朝在西域地区设立的三个重要边州,扼守自中原进入西域的门户,是唐朝经营西域的根本所在,也是唐代伊西北庭节度使控制的区域。《瀚海天山——唐代伊、西、庭三州军政体制研究》以唐代伊、西、庭三州为研究对象,充分利用敦煌吐鲁番出土文书和传世史料,详细勾勒了伊、西、庭三州建立、发展、废止的历史,指出了其自安西都护府治下的伊、西、庭军政体系到北庭节度使节制的伊、西、北庭军政体系的发展过程,及相关历史背景。同时,《瀚海天山》一书对于唐代西域史上很多聚讼纷纭的问题,如金山都护府的兴废、瀚海军的设立、安西与北庭两节度使的关系等,都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进行了周密的考证,多有创见。
【目录】
序章
节 唐代西域视野中的伊州、西州与庭州
第二节 关于伊、西、庭三州的军政体制
第三节 研究史回顾
章 拓边西域——伊、西、庭三州军政体制的建立
节 隋唐之际西域形势与伊州的建立
第二节 唐灭高昌国与西州、庭州的建立
第三节 伊、西、庭三州军政体制的建立
第四节 以伊、西、庭为基地的西域经营
第二章 都护临边——与安西四镇并立时期的伊、西、庭三州
节 安西都护府西迁与西州都督府的建立
第二节 金山都护府的成立
第三节 麟德年间的伊、西、庭三州与安西四镇——以P.2754文书为中心
第四节 伊、西、庭三州对安西四镇的支援
——唐蕃四镇争夺战
第三章 节制西夏——北庭都护府、节度使时代的伊、西、北庭
节 北庭都护府与瀚海军的成立
第二节 中宗朝伊、西、北庭的新变化
第三节 伊西北庭节度使的设立
第四节 伊西北庭节度使的发展
第五节 节 度使下的伊、西、北庭
第四章 二庭归望断——安史之乱后伊西北庭节度使的自守与失落
节 北庭、安西兵赴中原靖难
第二节 联防还是自保:河西的失陷与北庭的隔绝
第三节 隔绝中的北庭与回纥
第四节 伊、西、北庭的陷落
结语
附录:唐朝西域大事年表(630—792)
参考文献
后记
【编辑推荐】
《瀚海天山——唐代伊、西、庭三州军政体制研究》一书以开阔的视野、精当的考证,为唐代西域史的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