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 5大分类,全12册,200余篇祖祖辈辈口耳相传的古老故事,散发着古典韵味与气息,蕴藏着中华民族精神传承的密码,给予每个儿童应有的中国记忆。

★ 民俗学家专业审定。从远古的创世神话,到体现各民族风情的各族故事;从讲述节日节俗由来的民俗故事,到生动有趣的民间故事;从流传千年的民间传说,到精彩丰富的人物风物……我们选择了*原汁原味的版本,*原汁原味的故事。

★ 由“亲近母语”团队精心编创,以优美、流畅的现代口语,和现代价值的解读,重述中国老故事。

★ 300余张精美原创手绘插图!著名画家徐开云统筹指导,4位国内一流的青年插画师绘制,将儿童带入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阅读天地,带给孩子纯正“中国味道”的审美经验。

★ 生字难字全部注音,无障碍阅读!

★ 六七岁听得懂,八九岁看得懂。极佳的亲子共读读本,为孩子打下中国根基!


【内容简介】

《盘古开天辟地》《女娲抟土造人》《七仙女与董永》《嫦娥奔月》《姜子牙的鱼钩》《贴“福”字的来源》……这些老故事,世世代代流传,爷爷奶奶听过,爸爸妈妈讲过,饱含中国的历史与传统,是我们与祖先共同的记忆,也是被人渐忘的瑰宝。

本套丛书由亲近母语研究院主编。编者从近万篇民间故事中精选结集,本着儿童性、经典性、当代性的原则,将美丽的中国幻想故事、古老的神话传说,以优美的现代母语重述,致力创造一套*当代儿童阅读的中国老故事丛书,给予每个儿童应有的中国记忆。


【作者简介】

编者介绍

“亲近母语”成立于2000年,依托*课题——亲近母语研究和实验发展而来,以“培育有中国根基的世界公民”为使命,致力于为3-12岁儿童、家庭、学校提供高品质的儿童阅读与母语教育产品和服务。目前已有《日有所诵》《我爱吟诵》《我的母语课》《经典童书阅读指导版》等近百种备受读者和教师认可的优秀儿童图书,被称为儿童阅读及母语教育的领导品牌,荣获2017年度“领读者大奖”奖项——“年度致敬大奖”。

《中国老故事》丛书由亲近母语团队编创,各册主笔如朱爱朝、余耀、邱凤莲、刘颖、丁云、邵龙霞等,都是著名的儿童阅读推广人和儿童的写作者。他们对什么样的文字、什么样的故事,才能使儿童亲近,有天然的直觉。他们对母语有深切的体认,他们用真纯温润的优美母语,为孩子讲述流传千百年的中国老故事。本着儿童性、经典性、当代性的原则,亲近母语致力于创造一套*当代儿童阅读的中国老故事丛书,给予每个儿童应有的中国记忆。

插画介绍

由著名儿童插画家徐开云老师统筹指导,集合国内优秀儿童插画家高晴、麻三斤、赵晓宇、POOLY共同创作。

徐开云,著名儿童插画家,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百草画院画师。1995年应邀赴法国任儿童杂志美术编辑。为中少、浙少创作绘本插画多年,代表作品有:图画书《新编十万个为什么》,插图本《三毛大世界》、绘本《比利的工厂》《中国民间故事》《洗四十双袜子的小波波熊》等。其中连环画《隐身衣》入选《第八届中国美术作品展》,图画书《杜里和莎里》获《第六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览》插图优秀作品奖,绘本《野猫学长寿》入选《第七届上海美术大展》。


【媒体评论】

童年听到和读到的故事,将决定他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童年只读引进的图画书是不够的,聆听和阅读在这块土地上生长出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会让他们获得原始的生命能量,不竭的创造力,和蕴含其中的生命智慧。从而在未来,拥有共同的文化记忆,真正实现彼此认同,共同构建美好的家园。

——亲近母语创始人、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 徐冬梅

对儿童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民间文学也是重要的资源。与《论语》、《三字经》等经典不同的是,民间文学不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更加贴近儿童心理和接受能力,更有助于儿童的精神成长。

——著名儿童文化学者,中国海洋大学教授 朱自强


【目录】

《中国老故事·民间故事(一)》

范丹问佛

金马驹和火龙衣

九色鹿

崂山道士

巧媳妇

三王墓

兄弟俩

云中落绣鞋

枣孩

田螺姑娘

十个兄弟

蛇郎

老虎外婆

老虎怕“漏”

聚宝盆

《中国老故事·民间故事(二)》

金斧头、银斧头和铁斧头

二郎担山

东郭先生和狼

宝莲灯

花木兰

黄蛤蟆

李寄斩蛇

哪吒闹海

彭祖的故事

七仙女与董永

人参娃娃

孟姜女

白蛇传

梁山伯与祝英台

牛郎织女的故事

《中国老故事·民间故事(三)》

布谷鸟的传说

传说中的布谷

鸡的由来

借眼睛的虾

长腿的蛇和没腿的蛙

蜗牛和黄牛

一日三餐与三日一餐

兔子的眼睛是怎么变红的

兔子为什么成了三瓣嘴

十二生肖鼠

后娘变乌龟

聪明的鹿

蛤蟆和小花兔赛跑

老乌龟智斗狐狸

狐狸吃了虎和牛

虎甥和猫舅

《中国老故事·民间故事(四)》

鲤鱼跳龙门

猴子屁股为什么是红的

牯牛碑的来历

稻子和麦子的故事

东瓜变冬瓜

龙眼和桂圆的传说

水仙花的传说

人可以活多少年

牛丞相下凡

哑水和活水

太阳和月亮

启明星

打雷之前为什么先闪电

雪面粉

盐到人间

海水为什么是咸的

铁锅是怎么来的

《中国老故事·民俗故事(一)》

老天爷的故事

关圣帝君的故事

八仙过海

铁拐李的故事

太上老君降青牛

没胡子的城隍老爷

蚕神姑娘

海上女神——妈祖

麻姑献寿

黑白无常的故事

李老君智斗太岁神

乡间土地爷

赵公财神的故事

观世音菩萨的传说

弥勒佛与新年

十八罗汉的故事

济公抢新娘

金地藏的传说

达摩的传说

《中国老故事·民俗故事(二)》

过年的传说

贴“福”字的来源

门神的故事

过年扫窗户

压岁钱的故事

元宵节的由来

二月二,龙抬头

清明节的来历

吃乌饭的来历

立夏时,挂蛋袋

屈原和端午

六月六的传说

嫦娥奔月

重阳节的故事

腊八粥的由来

灶王爷和灶王奶奶

《中国老故事·神话故事(一)》

盘古开天辟地

女娲抟(tuán)土造人

燧(suì)人氏钻木取火

有巢氏筑巢居

后羿射日

夸父逐日

伏羲(xī)降生

伏羲攀天梯

伏羲画卦

神农出世

神农尝百草

精卫填海

黄帝战蚩(chī)尤

刑天舞干戚

火神祝融

共工怒触不周山

女娲补天

百鸟之王少昊

《中国老故事·神话故事(二)》

嫘(léi)祖养蚕

仓颉(jié)造字

宁封子制陶

颛顼(zhuān xū)的传说

帝喾(kù)与他的子孙

农神后稷

贤明尧帝

重明鸟的传说

尧帝访贤

舜的故事

鲧(gǔn)窃息壤

大禹治水

呼归石的故事

吴刚伐桂

杜宇化鹃

《中国老故事·各族故事(一)》

公主的头纱 【维吾尔族】

布洛陀 【壮族 】

山歌仙子刘三姐 【壮族】

百鸟衣 【壮族 】

一幅壮锦 【壮族】

马耳朵国王 【回族】

宝锅 【回族】

满族的由来 【满族】

突忽烈玛发 【满族】

金芦笙 【瑶族】

马头琴 【蒙古族】

猎人海力布 【蒙古族】

兄弟情深 【藏族】

格萨尔王与“北方七兄弟星” 【藏族】

文成公主入藏 【藏族】

《中国老故事·各族故事(二)》

开天辟地 【彝(yí)族】

神鸟传书 【彝族】

火把节的传说 【彝族】

阿诗玛的传说 【彝族】

鄂伦春人的起源 【鄂伦春族】

盘瓠(hù)王 【畲(shē)族】

火烧蜘蛛精 【畲族】

九隆王 【傣族】

泼水节 【傣族】

孔雀公主 【傣族】

怒江和澜沧江的传说 【傈僳(lì sù)族】

天狗吃月亮 【傈僳族】

遮帕麻与遮米麻 【阿昌族】

长发妹 【侗(dòng)族】

金达莱 【朝鲜族】

莫拉斗雪妖 【裕固族】

《中国老故事·人物风物传说(一)》

酿酒始祖杜康

姜子牙的鱼钩

孔子的故事

公冶长听鸟语

轻巧的“亭子”

鲁班收徒

李冰父子治水

张良学兵法

刘秀与“麦仁汤”

桃园三结义

诸葛亮成亲

死治司马懿(yì)

神医华佗

王羲(xī)之题扇

药王爷的传说

包公的故事

杨六郎一箭三百里

穆桂英与马蹄沟

岳飞尽忠报国

刘伯温得天书

《中国老故事·人物风物传说(二)》

朱元璋画像

黄河的传说

龙飞凤舞护明珠

断桥

龙门龙门开不开

十二仙女化山峰

寒冰镇妖魔

烂柯(kē)山

卢沟桥的石狮子

岳阳楼

钱王降(xiáng)潮神

黄鹤楼

望娘滩

赵州石桥

五指山

黄果树瀑布

八臂哪吒(né zhā)城

秦始皇兵马俑

长江和黄河

泰山石敢当

天池和三江


【前言】

“老故事”的价值

朱自强

(儿童文化学者,中国海洋大学教授)

读这些中国的“老故事”,我就想到同样老的“经典”。由给儿童读这些“老故事”,我也想到一些地区风行的儿童“读经”。多年前,我与阿甲等人讨论儿童教育领域的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共同表达过需要重视民间文学的观点。我也曾写有《童谣之“大”与王财贵的儿童读经之“小”》一文,从题目中即可看出我对儿童读经,特别是将儿童读经搞成运动的看法。

曾有古人说:“中国之君子,明于礼义而陋于知人心。”(出自《庄子·田子方》)古代的君子是如此,宣扬“儿童读经”的现代“君子”也大都有此通病。

王财贵教授曾经这样批判应用儿童文学的小学语文教育:“念‘小老鼠,上灯台’,念了六年,一无所有。”我猜测,面对这些与“小老鼠,上灯台”处于同一维度的“老故事”,他很可能也会不以为然。

但是,我却认为,同“小老鼠,上灯台”等童谣一样,作为民间文学的这些“老故事”在儿童阅读上具有重要的价值。

关于文化传统的传承方式,美国心理学家布鲁诺·贝托海姆是这样说的:“今天,像过去一样,养育孩子重要的,也是困难的任务就是帮助他找到人生的意义。”“对于这一任务,父母和其他照料孩子的人的影响为重要;其次是我们的文化传统,但我们必须以正确的方式将它传授给儿童。在儿童时期,只有文学能好地传播这种知识。”

贝托海姆所说的传授文化传统的“正确的方式”非常重要。我主张,用儿童文学的思想和方法来梳理、甄别、改造传统文化中的资源,而不是直接拿来“圣经贤传”,不问青红皂白,捏着孩子的鼻子灌下去。我想从两个角度来说明不加甄别的硬性“灌输”的不可取。

在思想内容上,儿童读经多用《三字经》为教材,尤其是爱用“孔融让梨”这样的故事,以为这样的故事是在赞扬谦让的美德。可是如果我们稍加分析,就会知道这并不是一个美德故事。《三字经》中是这样说的:“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可见,在“孔融让梨”这个具体的故事里,是“四岁”的弟弟孔融让给上面的哥哥。孔融有五个哥哥,如果按照一年生一个孩子来算,这五个哥哥的年龄大致是5、6、7、8、9岁。很清楚,在《三字经》中,“孔融让梨”不是表现一种谦让美德,而是在宣扬“悌”于“长”这一“孝悌”次序。

对于“孝悌”,《论语》是这样解释的:“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悌”这种道德,不是如钱文忠所解释的是兄弟间的友爱,而是弟弟对兄长自下对上的恭顺。“悌”在古代,是必须遵循的礼法。所以,“《融别传》曰:‘融四岁,与兄食梨,辄引小者。人问其故?答曰:‘小儿,法当取小者。’”不是“情”,而是“法”。

我们要问的是,这样的“法”在当今社会是合理的吗?儿童教育,包括道德教育,不能不考虑儿童的心理发展阶段。“四岁”这个年龄很重要!正是因为是一个四岁的弟弟给八九岁的哥哥让梨这一事实,使“孔融让梨”的道德教育失去了“道德”的根基。

我认为宣扬四岁的弟弟给哥哥让梨,会给幼小的心灵带来阴影甚至是伤害。为什么?研究儿童哲学的马修斯教授举了一个很生动的事例—飞迪(6岁)因为父母朋友的三个孩子霸占了电视,他们不让他看他所喜欢的频道。飞迪很不高兴地从沙发上起来,走到厨房去。“怎么了,脸色这么难看?”妈妈问。“可是他们要看Moomins!”飞迪失望地说。“对不起,”妈妈说,“我知道你受不了那个节目。不过,你这样想好不好,让三个人快乐比一个人快乐不是好些吗?”飞迪想了一下,疑惑地问:“妈妈,为什么三个人自私比一个人自私好呢?”

这个事例告诉我们,小孩子的心灵是很敏锐的,他们对公正是有思考的。四岁的幼儿若被教以让梨给哥哥的话,他们是会感受到其中的不公正的。

一个公正、公平的社会,“谦让”精神应该是强者(有能力获得资源、分配资源的人)谦让弱者(没有能力获得资源、分配资源的人),或者至少是两者都有获得资源的机会,一方让另一方。如果是反过来,要求弱者谦让强者,社会就会陷于不公平。泰坦尼克号沉没时,如果以“融四岁,能让梨”这一故事为道德标准,先走的就不是儿童,而是大人;不是妇女,而是男人。按照普遍的常理,在一般的家庭里,在没有父母在场的情况下,四岁的弟弟和七八岁的哥哥之间,有资格分梨的当然是哥哥而不是弟弟。也就是说,哥哥是强者,弟弟是弱者。如果哥哥不先拿大梨,反倒让弟弟“谦让”地“让梨”,弟弟不会感到不公平吗?“孔融让梨”这个弟弟给哥哥让梨的故事,是与“尊老爱幼”这一社会公德相违背的。

要儿童读经,必须先对古代经典的内容进行甄别。我主张对儿童进行传统教育,必须进行“现代”转化。我注意到《中国老故事》丛书里的《李寄斩蛇》就作了“现代”转化这一处理。《李寄斩蛇》取自《搜神记》里的《李寄》。在《李寄》中有这样一段话:“寄曰:‘父母无相,惟生六女,无有一男,虽有如无。女无缇萦济父母之功,既不能供养,徒费衣食,生无所益,不如早死。卖寄之身,可得少钱,以供父母,岂不善耶?’”李寄所说之言,表现出的是“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但在该丛书里,李寄已经没有这种封建思想。故事出现的是,“别看李寄是个女孩,父亲却一直疼爱她”这样的文字。

古代的经典,大多是文言文写作。这就有个传达形式的问题。很多儿童读经,采用的是过去私塾教育的那种盲诵枯记式的读经方式。对这种硬性“灌输”的方式的无效性,台湾儿童文学作家王淑芬在儿童文学作品中曾经给予嘲讽。她写儿童读《论语》中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并不知其意,结果读成了“只只喂只只,不只喂不只,四只也”。其实此种盲诵枯记的做法,鲁迅当年早就进行过批判。

我认为,对儿童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民间文学也是重要的资源。与《论语》《三字经》等经典不同的是,民间文学不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更加贴近儿童心理和接受能力,更有助于儿童的精神成长。

在思想内容方面,民间故事触及并解决着儿童成长的深层心理问题。心理学家雪登·凯许登在《巫婆一定得死》一书中就指出:“但童话故事不只是充满悬疑,能激发想象的冒险故事,它所提供的并不只是娱乐效果。童话故事在追逐奔跑、千钧一发的情节后,还有严肃的戏剧起伏,能反映出孩童内心世界发生的事件。虽然童话故事初的吸引力可能在于它能取悦孩子,但它的魅力持久不衰,则是因为它能帮孩子处理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内心冲突。”雪登·凯许登紧紧抓住民间故事中的“女巫”(凡是对故事主角造成致命威胁的都是女巫)这一形象。他认为民间童话处理的正是虚荣、贪吃、嫉妒、色欲、欺骗、贪婪和懒惰这“童年的七大罪”,它由“女巫”来代表和呈现。但是,女巫并非真实的人,而是一种心理力量的表征,在无数民间童话中,女巫都代表所有孩子努力抗拒的某种天性。

雪登·凯许登说:“童话故事之所以能解决这些冲突,是因为它提供孩子一个舞台,演练内心的冲突。儿童在聆听童话故事时,会不自觉地把自己内心各部分投射到故事中不同角色身上,在各个角色身上‘存放’内心对立的各种特质。举例来说,《白雪公主》的邪恶皇后,是自恋的代表,而读者认同的小公主,则代表儿童心中渴望克服自恋的部分。打败皇后就代表自我的正面力量战胜了虚荣的冲动。”为什么在民间童话中“巫婆”,即代表邪恶力量的角色一定得死?雪登·凯许登的解释是:“从心理观点来看,快乐结局象征自我正面的力量获胜,女巫被除掉,她代表的邪恶部分随之消灭,儿童就不再受到自我谴责、自我怀疑的干扰。自我经历了变化—也就是所谓的洗涤,让小读者感到安全,自我肯定。”

这套中国“老故事”收入了神话、传说、故事、童话等民间文学作品,也具有雪登·凯许登所说的“演练内心的冲突”“解决这些冲突”的教育功能。比如,《范丹问佛》这个故事,生活贫困的范丹去西天找佛祖问怎样才能获得好生活,一路上遇到了员外、土地公公、乌龟,他们分别让范丹帮他们问能使女儿开口说话、升迁、成龙的办法。范丹一一答应了。可他走到西天,当值的罗汉却告诉他,佛祖说,替人家问事,自己就不能问事,自己问事,就不能替人家问事。这显然对范丹是一个考验。儿童读者读到这里,也会扪心自问吧。范丹后选择了遵守诺言,放弃了自己的机会,帮他人问事。由于经受住了佛祖的这个考验,范丹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在《九色鹿》这个故事中,九色鹿救落水人不为报答,可是面对诱惑,落水人却忘恩负义,后受到严厉的惩罚。这样的故事,体现了民间文学处理善恶的方式:黑白分明。这种黑白分明的善恶冲突的故事,使儿童内心中的善恶冲突得以确认,并从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不仅在思想内容上,在艺术形式,特别是语言形式上,民间文学也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价值。比如,民间故事的三段式结构,比如民间文学的口语讲述的语言,对于儿童的心智发展和语言发展,与作家文学和书面语文学形成了互补的作用。

后,我想说说“老”故事的价值。文学与科学不同。科学的发展,往往是新的取代旧的,但是文学则不是这样。文学有变化,却往往不是否定和取代。《诗经》的艺术光泽不会因时光的流逝而被洗去,同样,古老的民间故事也会历久弥新,在儿童的阅读中,在儿童的精神成长中,显示出其不“老”的价值。


【免费在线读】

《东瓜变冬瓜》

这世上的瓜有多少种?冬瓜、西瓜、南瓜、青瓜、黄瓜、丝瓜、木瓜、哈密瓜、甜瓜、苦瓜、佛手瓜—种类真多,数不胜数。你们知道吗?每种瓜都有自己的来历和传说,很有趣。这里给大家说说冬瓜的故事。

冬瓜像个大枕头,扁扁圆圆,长长胖胖,所以又叫枕瓜。大多数成熟的冬瓜表面有白粉,就好像是冬天结的白霜,这是“冬瓜”这个名字来历的一种说法。还有一种说法是,冬瓜原先叫“东瓜”。

在我们的传说里,有一个发现五谷、发明农耕技术的神, 叫神农氏。相传神农氏培育了“四方瓜”:即东瓜、西瓜、南瓜、北瓜,并且命令它们按照方位各奔所封的地方安心落户, 造福老百姓。

老二西瓜来到西方,长在沙土里,个儿大、身子壮。老三南瓜来到南方,爬墙攀树,结出的瓜既能当饭又能当菜。老四北瓜来到北方,一根茎能结三四个碗大的瓜。

老大东瓜被分配到东方,它很不乐意。这儿转转,那儿看看,就是不去东边扎根。

神农氏对东瓜说:“你应该去东方扎根啊!”

东瓜说:“我不去东方。东方海风大,我害怕海风刮倒我, 海水淹死我。”

神农氏问:“那你想到哪儿去呢?”

“我要去西方。”

神农氏答应了东瓜的请求。

东瓜到了西方,只见那里全是沙土。风一刮,漫天的尘土, 东瓜本来白净净的皮上一下子蒙上了层厚厚的灰。东瓜口渴难耐,放眼望去,竟然找不到丁点水影儿。东瓜干得缩了一圈儿, 连滚带爬地跑到神农氏那儿,对神农氏说:“我受不了西方了, 口干舌燥的,渴死我了。让我到南方去吧!”神农氏答应了东瓜的请求。

东瓜来到了南方。这里真热啊,太阳明晃晃的,白光照得东瓜头都晕了。东瓜找了个阴凉地儿,坐在地上直喘气。东瓜觉得这个地方也不能待,就又请求神农氏给它换个地儿。神农氏只好让东瓜去北方。东瓜到了北方,看到北瓜早早地趴在地上已经结出了瓜。冬瓜又眼红又窝火,气呼呼地对神农氏说: “我不要住北方,北方冷,再说,北方被北瓜占了,没地儿了。”

神农氏说:“西瓜甜,南瓜圆,北瓜长得似磨盘。它们都忙着生儿育女,我看,你还是回东方去住吧。”

东瓜说:“为什么非要我去东方呢?”

“东瓜东瓜,东方为家。”神农氏说。

东瓜争辩道:“不对啊,冬瓜冬瓜,冬天结瓜,四海为家。”

神农氏想了想,说:“你愿意四海为家,也好。冬天菜少, 你就冬天结瓜吧,改名叫‘冬瓜’。”

冬瓜一听,得寸进尺了,对神农氏说:“立秋一过天气凉, 身子贴地冷断肠,搭个架子给我长。”

神农氏就用三根木棍为冬瓜搭了个架子。冬瓜得意极了, 对它的三个兄弟炫耀道:

天有四季分阴阳,春夏秋冬冬为王,

地有四方明方向,东西南北东为王,

家占东来长在冬,天上地下我为王。

冬瓜的三个兄弟都不搭理它。它见三个兄弟不买账,气鼓鼓的,胀大了肚皮儿拉长了脸,长得比桶还粗。冬瓜总觉得日子过得不舒坦,嫌弃这嫌弃那,别说到冬天了,刚到寒露节气, 冬瓜就受不了了,催着人们快快摘它。现在,人们只要一提到冬瓜,都会说:“冬瓜冬瓜不见冬,个子大来肚子空。”


【书摘与插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