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编写的一本关于中国城市水效管理的学术专著,详细阐述了北京、济南、西安、广州、合肥等典型城市提高城市水效的实践探索,提出了运用价格机制、城市污水资源化、污水处理回用等提高城市水效的可行办法。
【内容简介】
本书是采用案例形式,汇集了北京、济南、西安、广州、合肥等典型城市提高城市水效的实践探索,提出了运用价格机制、城市污水资源化、污水处理回用等提高城市水效的可行办法,对其他城市有参考意义。
【作者简介】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起成立的全国性基金会法人组织,其宗旨是支持政策研究,促进科学决策,服务中国发展。
【目录】
目 录
中国城市水效评估报告1. 城市水效概述 2. 城市水效评估方法 3. 城市水效标杆体系 4. 城市水效评估结果 5. 城市水效标杆预测 6. 城市水效“十三五”目标 7. 城市需水量预测 8. 结果与讨论 附件1 各城市2007~2013年不同水效指标评估结果及变化趋势附件2 2013年中国地级以上城市水效排名 附件3 各城市2013年需水量现状与2020年需水量预测对比
加快水功能区体制创新,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1. 国际水资源保护理论和现实经验 2. 我国水资源利用现状和部分城市的探索实践 3. 水功能区管理体制创新总体定位和主要对策
北京市运用价格机制提高水效研究1. 北京市水资源现状及用水结构 2. 北京市运用价格机制及其他措施节水、提效的做法及效果 3. 影响水效进一步提高的因素分析 4. 北京市节水仍有潜力可挖,水效亦可进一步提高 5. 进一步提高水效的政策建议
济南市深化城市供水价格改革研究报告1. 济南市城市供水的格局与价格机制 2. 水价影响下的济南城市供水企业变革 3. 济南市水价改革中的供水管理体制 4. 济南市供水价格管理的发展与现状 5. 深化城市供水价格改革的思路
西安市城市污水资源化及其经验启示1. 导论 2. 关于污水资源化的相关理论综述3. 西安市污水资源化的现状4. 西安市污水资源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5. 西安市污水资源化的经验启示 6. 结束语
广州市污水处理回用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1. 广州市污水处理回用情况调查 2. 广州市中水回用滞后原因分析 3. 中水回用推进对策研究 4. 从水效视角分析广州问题
关于合肥市城市污水处理及回用模式相关问题研究1. 本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 2. 合肥市水资源现状调查与分析 3. 巢湖流域主要污染物分析 4.合肥市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营基本情况及存在的突出问题 5. 合肥市城市中水回用基本情况及存在的突出问题 6. 进一步完善合肥城市污水处理及回用模式的思路 7. 进一步完善合肥城市污水处理及回用模式的对策建议
【前言】
前言当前,我国面临着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的严峻挑战。水危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制约。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是解决水危机的重要手段。为此,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组织了“中国城市水效管理”的课题研究工作,并于2014年对外发布了研究成果。该研究以一个综合性的“水效”概念为核心,从水资源供需两侧,对提高“水效”的技术、管理、经济等手段做了探讨。考虑到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基本水情,以及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现状,分析总结各地区水效管理的具体实践也十分必要。因此,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在前期城市水效管理研究的基础上,又通过公开招标组织了“中国城市水效管理:地方实践与启示”的研究工作,以期通过分析总结我国城市水效管理的具体实践,为改善城市水效管理政策,提高城市水效水平建言献策。本书汇集了各课题组所完成的高质量报告,包括:“中国城市水效评估报告”(宋国君等)、“加快水功能区体制创新,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王安岭等)、“北京市运用价格机制提高水效研究”(温桂芳等)、“济南市深化城市供水价格改革研究报告”(王佃利等)、“西安市城市污水资源化及其经验启示”(仲伟周等)、“广州市污水处理回用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利锋等)、“关于合肥市城市污水处理及回用模式相关问题研究”(戴培昆等)。本项课题研究的顺利完成,得益于全体课题组成员的辛勤投入以及众多专家和单位的鼎力支持。课题顾问、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卢迈始终关注课题研究进展,并在相关讨论中给予了宝贵建议。格兰富(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为课题研究提供了慷慨的资金支持,保证了研究的顺利实施。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研究一部主任俞建拖和项目主任陈浩不仅完成了课题的具体组织工作,还承担了本书的编辑工作。此外,本书的顺利出版,也离不开中国发展出版社编辑吴倩等提供的大力支持。值此本书付梓之际,作为课题组组长,我谨代表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对课题组全体成员以及为课题顺利完成提供支持和帮助的单位和个人表示诚挚的感谢。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为改善城市水效管理政策,提高城市水效水平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方晋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2016年2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