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插画一直是阅读者内心的神秘渴望。无论什么年代,拥有美丽插画的书籍总是充满魅力,它总是吸引住阅读者的道目光。

从神话、圣经、莎士比亚、恶之花、儿童文学出发,看转职插画家的新艺术、表现主义、野兽派、立体派艺术大师们,如何引爆群星闪耀的插画时代。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西方插画艺术的发展历史,尤重十九、二十世纪创作蓬勃发展的大变革时代。解说了参与插画制作的绘画流派,并列举分析了其中重要的插画作品,让读者通过本书,了解当时繁花遍开的各种插画形式,进而了解现代插画的创作精神。以不同层面的反复审视,思考插画和书籍在图像与文字、美术与工业、读者与作者等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


【作者简介】

郭书瑄,台湾政治大学英语系、台湾中央大学艺术学研究所毕业,现就读于荷兰莱登大学艺术史与文学研究所博士班。专长为艺术概论与近现代艺术,对艺术与文学之跨领域议题格外关注。著有《图解艺术》,译有《超台湾》、《世界艺术史》(合译)等多部艺术相关书籍与文章。擅长用平实的语言描写晦涩的专业知识,致力于艺术史的传播与推广。


【目录】

从布莱克到夏加尔──插画艺术的大实验时代

Chapter.I 风格,风格,还是风格

以布莱克为起点的插画年代──浪漫主义的先驱者

来自英国的古典风格──前拉斐尔派

威廉·莫里斯来了!──横跨欧洲的新艺术

先知派的神秘现象语汇──高更、德尼、博纳尔

插画中的表现主义──桥派与蓝骑士

后出场的马蒂斯──野兽派

巴黎画派的异乡心情──莱热、夏加尔、藤田嗣治

Chapter.II 永不流逝的插画代表作品

《圣经》──永恒的插画文本

古希腊罗马的经典作品

但丁《神曲》──地狱情景的图像诠释

莎士比亚VS塞万提斯

浪漫主义的文学作品

波德莱尔的《恶之花》

寓言──精致小品的插画风格

儿童文学插画──走入绘本世界的大门

Chapter.III 书籍插画艺术的媒材与形式

外观的设计──装帧、封面、书名页

版面构成──图像与文字的相互解放

页面装饰──手抄本传统的再出发

凸版版画──质朴原始的视觉趣味

凹版版画──布莱克和夏加尔的技法实验

石版版画──插画书籍的创作转折点


【前言】

从布莱克到夏加尔

──插画艺术的大实验时代

插画在西方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早在古埃及时代,《死者之书》便以平行的带状构图,展开图文之间的紧密对话;中世纪的修道院内,修士们以毕生的热情在书页间缀饰以纤丽的插画。插画书籍是一种渴望、一种本能需求,正如杜莫里耶(George du Maurier)所言,多数的文明人喜爱阅读,而多数阅读的人都喜爱书中充满美丽的图画。

但是,尽管插画很早便在历史舞台上登场,但却始终扮演着不受重视的小配角,相较于“主流”的绘画,插画一向被视为一种次要艺术(minor art)。由于插画或多或少必须受限于文本的叙述架构,而版画这种间接媒材又使艺术家必须将自己的概念交由制版师傅执行,因此,插画多半被归为受学院训练出身的“正统”艺术家不宜从事的工艺等级。于是长久以来,无数精美插画的制作者虽然在生前享有商业的利益,但却经常在浩瀚的艺术史中被草草带过,甚至只字未提。

虽然传统观念多半不认为插画属于真正的艺术形式,但这并不意味着艺术家们对插画的魅力无动于衷。许多主要从事绘画或雕刻的艺术家们,也同时热衷于插画出版的工作;以文艺复兴时期为例,丢勒(Albrecht Dürer)的宗教书籍插画、霍尔拜因(Hans Holbein the Younger)的民间传说插画《死亡之舞》(DerTodtentanz, 1538)等,皆是知名画家跨行从事“次要”艺术的重要先例。但无论是丢勒、霍尔拜因,或是之后尝试插画工作的正统艺术家,虽然他们能轻易展现出成熟的构图与优美的表现,但他们的插画目的仍以表现文字叙述的内容为主,并未企图使插画脱离文字脉络,成为抒发个人艺术理念的独立媒介。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插画仍是一种“次于”文字媒介的形式。直到19世纪“艺术家之书”的出现,插画才真正脱离了文字束缚,获得了自身的独立意义。

……


【书摘与插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