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中国有一部《流沙坠简》,印了将有十年了。要谈国学,那才可以算一种研究国学的书。开首有一篇长序,是王国维先生做的,要谈国学,他才可以算一个研究国学的人物。

——鲁 迅

南方史学勤苦而太信古,北方史学能疑古而学问太简陋……能够融南北之长而去其短者,首推王国维与陈垣。

——蒋梦麟

不独为中国所有而为全世界之所有之学人。

——梁启超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首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王国维


【内容简介】

本书是对一代大师王国维关于国学教育、文学评论、东方文化等方面文章的整理和收集。在中西文化碰撞的时代,他认为教育学是哲学的产物,早提出教育宗旨为身育与心育的观点;形成了文学起源于游戏的“纯文学”的文学观;为寻找中国文化的出路,他投身融会中西学术的实践中,主张学无中西和中西相化的思想。王国维的治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者简介】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又字伯隅,晚号观堂,谥忠悫。浙江嘉兴海宁人,清末秀才,我国近代享有国际盛誉的著名学者,国学大师,甲骨四堂之一,与梁启超、陈寅恪和赵元任号称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中国新学术的开拓者,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金石学、考古学、古文字学等领域成就卓著。他精通英文、德文、日文,是运用西方文学原理批评中国旧文学的人。主要著作有《人间词话》《宋元戏曲考》《红楼梦评论》《观堂集林》《古史新证》《曲录》《殷周制度论》《流沙坠简》等。
【目录】

编 论教育

论教育之宗旨 / 002

论平凡之教育主义 / 005

教育偶感四则 / 007

纪言 / 012

教育小言十二则 / 014

教育小言十则 / 019

教育小言十三则 / 023

教育小言十则 / 027

教育普及之根本办法(条陈学部) / 030

第二编 论文学

《红楼梦》评论 / 036

文学小言 / 055

屈子文学之精神 / 060

人间词话 / 064

人间词话(未刊稿) / 077

宋元戏曲考(节选) / 091

第三编 论文化

论哲学家与美术家之天职 / 114

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 / 117

述近世教育思想与哲学之关系 / 121

哲学辨惑 / 134

论性 / 137

释理 / 147

原命 / 159

老子之学说 / 163

孔子之学说 / 169

墨子之学说 / 211

列子之学说 / 224

子思之学说 / 239

孟子之学说 / 243

荀子之学说 / 248

周秦诸子之名学 / 254


【免费在线读】

论教育之宗旨

教育之宗旨何在?在使人为完全之人物而已。何谓完全之人物?谓人之能力无不发达且调和是也。人之能力分为内外二者:一曰身体之能力,一曰精神之能力。发达其身体而萎缩其精神,或发达其精神而罢敝其身体,皆非所谓完全者也。完全之人物,精神与身体必不可不为调和之发达。而精神之中又分为三部:知力、感情及意志是也。对此三者而有真美善之理想:“真”者知力之理想,“美”者感情之理想,“善”者意志之理想也。完全之人物不可不备真美善之三德,欲达此理想,于是教育之事起。教育之事亦分为三部:智育、德育(即意育)、 美 育(即情育)是也。如佛教之一派,及希腊罗马之斯多葛派,抑压人之感情而使其能力专发达于意志之方面;又如近世斯宾塞尔之专重智育,虽非不切中一时之利弊,皆非完全之教育也。完全之教育,不可不备此三者,今试言其大略。

1.智育

人苟欲为完全之人物,不可无内界及外界之知识,而知识之程度之广狭,应时地不同。古代之知识至近代而觉其不足,闭关自守时之知识,至万国交通时而觉其不足。故居今之世者,不可无今世之知识。知识又分为理论与实际二种;溯其发达之次序,则实际之知识常先于理论之知识,然理论之知识发达后,又为实际之知识之根本也。一科学如数学、物理学、化学、博物学等,皆所谓理论之知识。至应用物理、化学于农工学,应用生理学于医学,应用数学于测绘等,谓之实际之知识。理论之知识乃人人天性上所要求者,实际之知识则所以供社会之要求,而维持一生之生活。故知识之教育,实必不可缺者也。

2.德育

然有知识而无道德,则无以得一生之福祉,而保社会之安宁,未得为完全之人物也。夫人之生也,为动作也,非为知识也。古今中外之哲人无不以道德为重于知识者,故古今中外之教育无不以道德为中心点。盖人人至高之要求,在于福祉,而道德与福祉实有不可离之关系。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不爱不敬人者反是。如影之随形,响之随声,其效不可得而诬也。《书》云:“惠迪,吉;从逆,凶。”希腊古贤所唱福德合一论,固无古今中外之公理也。而道德之本原又由内界出而非外铄我者。张皇而发挥之,此又教育之任也。

3.美育

德育与智育之必要,人人知之,至于美育有不得不一言者。盖人心之动,无不束缚于一己之利害;独美之为物,使人忘一己之利害而入高尚纯洁之域,此纯粹之快乐也。孔子言志,独与曾点;又谓“兴于诗”,“成于乐”。希腊古代之以音乐为普通学之一科,及近世希痕林、希尔列尔等之重美育学,实非偶然也。要之,美育者一而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手段,此又教育者所不可不留意也。

然人心之知情意三者,非各自独立,而互相交错者。如人为一事时,知其当为者“知”也,欲为之者“意”也,而当其为之前(后)又有苦乐之“情”伴之:此三者不可分离而论之也。故教育之时,亦不能加以区别。有一科而兼德育智育者,有一科而兼美育德育者,又有一科而兼此三者。三者并行而得渐达真善美之理想,又加以身体之训练,斯得为完全之人物,而教育之能事毕矣。

(原文载于1903年8月《教育世界》56号)

论平凡之教育主义

天下事,有言之有故,持之成理,而实无当于今日之急务者,则流

行之平凡教育主义,是已。彼等之言曰:“不立小学,不能立中学;不立中学,不能立大学。故今日当务之急,在多立小学,而中学、大学图之小学尽立之后,未为晚也。”(本报第三期 君论说参照) 此其言固常识之所易知,而亦苟安之政治家之所乐闻也,不知为此说者,谓今日之教育但当限于六七龄之儿童欤?抑将聚成童以上未学之人而悉以教六七龄之儿童者教之欤?由前之说,则十余岁以上人无就学之地,而二十年以内国无可用之人,使国家弃数百万之人才而阻教十年之进步,其害无甚于此矣。由后之说,则使成人之为学者必蹈小学、中学、大学之次序,比其材之成,至少亦须俟诸十数年之后,其害与前说等。夫学专门学者,可无普通学之预备,六七龄之童子,自断无授以专门之理,然年齿稍长,知力者,则加以二三年之补习,而授以专门之学,微论足济国家需才之亟,亦对今日少年之教育,其理固宜如此也。故今日大学、中学之弊,不在于有其名,而在于其无其实,不举其实而欲降其格以就之,抑亦不思之甚者也。

论为学之次第,固宜循小、中、大学之序,亦思欧洲学校之历史固有大不然者乎。大学之立,远在中世之顷,而主张小学之普及者,则仅近百年之事耳。大学之立之先于中小学,专门教育之先于普通教育,此学校发达史上不可拒之事实也。即在今日,如俄罗斯科学、文学、政治之大家几与德、法并驾,而普通教育之设备尚不逮意大利、西班牙诸国,然所以屡败于日本,而尚不屈者,则岂非以国尚有人哉?日本之兴学,也亦中小学与大学同时并举。今日当国之元老与夫于政治、社会、陆海军中占重要之地位者,皆当日未受完全之普通教育,而躐等以学专门之学者也。德之胜法也,太将毛奇以其功归之小学教师。吾人不敢不谓普之强大,半归于普通教育之力。然毛氏之语,乃出于功成不居者之自道,则又不可忘也。天下大事,多出于英雄,天才之手;蚩蚩者,直从风而靡耳。教育不足以造英雄与天才,而英雄与天才自不可无陶冶之教育。高等教育之责任,在使英雄与天才得其陶冶之地,而无夭阏之虞。今以国事之亟而人才之乏,则亟兴高等之教育,以斩有一二英雄天才于其间,而其次者亦足以供驱策之用。兹事体大,固不可一日缓矣,而议者犹曰无为,此则可大息者也。

此平凡主义之教育,我国上下一般之所赞成也。如南京之陆师学堂,其程度虽不足当外国陆军之专门学校,然以之比外国之陆军中学,如日本之幼年学校,固未为劣也。即令稍有所劣,则高其程度可耳。夫生徒年在十五六以上。有汉文之素养,而其材质非下下者,则施以中等之教育,何所不可?而必欲改为陆军小学,固无怪学生之不能默尔也。以二十以上之人,而使降受小学之教育,无论非国家育才之本旨,即以教育学之理法言之,亦岂合也哉?此皆平凡主义误之也。由此平凡主义,即使小学遍立于全国,愚民之知识当稍胜于前日,至于经国体野、扶危定倾之人才,又何从得之哉?且欲兴小学,则不可无小学之教师,而小学之教师,非受中等之教育者不能为也。欲兴中学,不可无中学之教师,而中学之教师,又非受高等之教育者不能为也。故初等、中等、高等之教育,三者当并行而不当偏废。今日之要务在一面兴普通教育,一面招集年长才秀之生徒,先与以必要之预备,而授“专门之学术,庶足以理万端之新政,而供中学之教员。事无亟于此者矣!余以平凡主义之近理而乱真也,故为之破其惑如左。

(原文作于1905年,收入《静庵文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