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内容简介】

中国诗歌有一大的特色,就是重视“兴”的作用。这种感发生命的特质,确可对一个人的智慧和心性形成启发和陶冶。

  本书撷取陶渊明、杜甫、李商隐三位诗人的诗作,从物象、心境、结构等角度切入,带领读者体会诗作的美感特质。

  三位诗人的诗作特点不同,带有不同性质不同形式的丰美的感发作用,但都同样具有感动人心的效果,都是“真正的好诗”。

  全书浅雅通俗,除了赏析三人的诗歌,亦可学习诗歌欣赏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其他文学作品的剖析和鉴赏。


【作者简介】
叶嘉莹,号迦陵。1924年生于北京书香世家,1945年毕业于辅仁大学国文系,师从诗词名家顾随。1954年起任教台湾大学,1966年应邀赴美国哈佛大学和密西根州立大学任客座教授。1969年移居加拿大,1989年当选为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1979年开始回中国大陆讲学,三十多年来,先后在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数十所大学讲学。1996年在南开大学创办“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1999年以其退休金,以恩师顾随名号设立“驼庵奖学金”。
【媒体评论】

 我确实以为我所选讲的陶、杜、李这三位诗人的这几首诗例,都是真正的好诗,而且分别带有不同性质不同形式的、各种各样的、丰美的感发作用。昔陶诗曾有句云“奇文共欣赏”,我以为“好诗”较之“奇文”实应更易获得读者普遍的欣赏。

  ——叶嘉莹


【书摘与插画】

中国诗歌一个的特色就是重视“兴”的作用。“兴”,意思是在人的内心有一种兴起,有一种感动。除此之外,中国古典诗歌还有一个很可贵的传统,那就是让人心不死。

  《好诗共欣赏》,只从此一书名,读者就可以想见这一定是一本较为大众化的读物。这种大众化的读物,在我个人作品的出版中是一种较新的情况。我之开始写作有关诗词评赏的文字,盖始于六十年代初期,那时的我喜欢用优美的文字写出自己内心中对于诗词之意境的一种要眇深微的感受。七十年代以后,因为在国外教学,遂开始撰写一些较富思辨性的学院式的论文。八十年代以后,我忽然开始耽读一些西方文论的著作,于是我自己的写作,就也走上了一条好以西方文论来评析中国诗词的途径。这条途径自然是一条较为狭隘,而且颇为专业化的途径。但另一方面,则近年来我却又抱有一种想要推广诗词教学使之普遍化和大众化的愿望。在这种情形下,我遂逐渐发现我自己研究诗词的途径,与我想要推广诗词的愿望,二者间竟然有了一种背离的趋势。不过在这种背离中,我却也幸运地发现了一个弥补的方法。那就是除了我自己个人的写作外,我也曾由于一些友人的安排和邀请,为社会中的一般大众做了几次普及性的诗词讲座。而我更该感谢的则是有些热心的友人,更曾协助我把这些讲座的录音,都整理成了文稿和专书。这一册书就是朋友们为我的一次普及性的系列讲座所整理出来的成果。

  ……这一册《好诗共欣赏》,其实就正是以前所出的那一册《唐宋词十七讲》的继续,因为两次讲座的主办人既都是相同的单位,讲座的场所也都在相同的地点,只不过《唐宋词十七讲》的内容讲的是唐宋词,而这一册《好诗共欣赏》所讲的内容则是陶、杜、李三家诗而已。我确实以为我所选讲的陶、杜、李这三位诗人的这几首诗例,都是真正的好诗,而且分别带有不同性质不同形式的、各种各样的、丰美的感发作用。昔陶诗曾有句云“奇文共欣赏”,我以为“好诗”较之“奇文”实应更易获得读者普遍的欣赏,乃为《好诗共欣赏》一书写此前言如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