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前言】
喀耳刻(Circe)警告我避开神圣的太阳神之岛屿,她说,因为正是在这里,我们会有极大的危险。
——《奥德赛》(The Odyssey)
勃特勒(Samuel Butler)译
这个梦想与人类一样古老:有无限的威力。这个梦想驱使着一代又一代科学家走到疯狂的边缘。
在经过数个世纪企图制造永动机的努力之后,1905年,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基本上无限的能源。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用他著名的方程E=mc2发现,很小的一个质量块在理论上就能转换成巨大的能量。如果科学家能够在地球上做同样的事情——如果他们能够用一种受控聚变反应把物质转换成能量——那么,科学家就能够永久地满足人类对能量的需求。
过去半个世纪以来,大批物理学家一直拼命地想要创造一种装在瓶中的微型太阳,以便把恒星的核聚变威力在地球上发挥出来。对核聚变的探寻是那些科学家为了控制太阳的能量而编织的一个日益纠缠在一起的、秘密的、不可思议且妙计迭出的故事。这些科学家被卷进了一个错综复杂的事件,其中包括政府参与的机密实验,耗资数十亿美元的科学规划,还有拜占庭式的阴谋论。对核聚变的探寻,是一个无论好与坏都改变了世界上那些天才物理学家的故事,是那些把秘密都泄露出来的揭发者的故事,是心存妒意的研究人员的故事,是才华横溢的堵漏洞者或者暗箭伤人的政客的故事。……



【编辑推荐】
自原子弹结束二战以来,核能的威力一直为公众所关注。福岛核泄漏以及朝鲜核试验等国际重大问题又再次凸显了核能的合理与安全利用的重要性。与此同时,核能除作为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一环以外,对缓解当今世界日益严重的能源短缺问题也有极大的价值。可以说,核能的利用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本书作者将科学界对核能的研究历史与遭遇的种种挫折翔实而生动地向读者娓娓道来,内容生动而有趣,十分具有吸引力。
【内容简介】
近几十年来,人类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但同时又面临着化石能源日益枯竭的局面。当科学家想到太阳具有几乎无尽的能量时,他们便梦想着在地球上制造出微型太阳,从而一劳永逸地解决人类的能源问题。本书紧扣这个主题,通过大量翔实的历史资料,结合作者本人的亲身经历,以精辟明晰的语言,将科学家为实现将太阳装入瓶中的梦想所付出的努力与遭受的挫折,核大国之间的核武器竞赛及各种政治力量的影响,天才的睿智和洞见与小人的阴险和卑鄙等一个个精彩故事,向我们娓娓道来,从而展开一富科学、人性、政治相交织的宏伟画卷。


【作者简介】
查尔斯•塞费(Charles Seife),美国纽约大学新闻系教授,耶鲁大学数学硕士。《科学》(Science)、《新科学家》(New Scientist)、《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经济学家》(The Economist)等多家杂志的撰稿人。著有《零》(Zero)、《解码宇宙(Decoding the Universe)、《阿尔法与奥米伽》(Alpha & Omega)等作品,曾获美国笔会玛莎•阿尔布兰德奖。

【目录】
对本书的评价
内容提要
作者简介
致谢
序言
章 米迦勒之剑
第二章 铁之谷
第三章 犁头工程与锶单位
第四章 扭曲性、不稳定性及“胡说八道”核弹
第五章 热与光
第六章 冷遇
第七章 秘密
第八章 气泡的麻烦
第九章 无与伦比的太阳
第十章 一厢情愿的科学
附录 实验台上的核聚变
注释
【书摘与插画】
尽管美国为和平利用核聚变爆炸倾注了大量人力物力,但却从来没有从“犁头”工程中得到半点非军事方面的好处,从来没有实现过大型挖土工程;阿拉斯加港口仍然停留在计划阶段,第二条巴拿马运河也留在纸面上。(尼克松总统于1970年后正式废除了后一项计划。)在特勒和他的同事所提出的所有申请中,只有一项实际上试验过。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进行的代号为“Gasbuggy”、“Rulison”及“Rio Blanca”的3次核试验,旨在利用核爆炸释放天然气。(其理论依据是,一次足够大的爆炸会使封闭天然气的岩石碎裂。)但是这几次实验不算太成功。“Rio Blanca”因为没有产生所预期的岩洞形状而失败。起初“Gasbuggy”和“Rulison”看起来有希望成功,核弹震动了试验场地周围的岩石,天然气便从井中冒出。但遗憾的是,这种天然气具有放射性,没有哪个共用事业单位会购买这种天然气。经过12年27次核试验的努力,“犁头”工程渐渐停摆,却从来没有证明和平利用核弹的好处。
【黑洞不是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