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由14 篇有关水工结构计算的论文编纂而成。作者根据参加水利枢纽的各种结构设计的经验,对一些比较复杂的计算公式加以推导和验证,并建立一些新的计算公式,使繁复的计算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简化。
【内容简介】
《潘家铮全集》是我国著名水工结构和水电建设专家、两院院士潘家铮先生的作品总集,包括科技著作、科技论文、科幻小说、科普文章、散文、讲话、诗歌、书信等各类作品,共计 18卷,约 1200万字,是潘家铮先生一生的智慧结晶。他的科技著作和科技论文,科学严谨、求实创新、充满智慧,反映了我国水利水电行业不断进步的科技水平,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他的文学著作,感情丰沛、语言生动、风趣幽默。他的科幻故事,构思巧妙、想象奇特、启人遐思;他的杂文和散文,思辨清晰、立意深邃、切中要害,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这些作品对研究我国水利水电行业技术进步历程,弘扬尊重科学、锐意创新、实事求是、勇于担责的精神,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潘家铮全集》是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出版项目,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潘家铮全集 第四卷 水工结构计算》,由 14篇有关水工结构计算的论文编纂而成。作者根据参加水利枢纽的各种结构设计的经验,对一些比较复杂的计算公式加以推导和验证,并建立一些新的计算公式,使繁复的计算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简化。作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所写成的,其中有数篇曾在《水力发电》和《工程建设》期刊发表过。本书可供高等院校师生及水电单位工程技术人员学习、设计之参考。
【作者简介】
潘家铮(1927 年11 月~2012 年7 月),水工结构和水电建设专家,设计大师,科普及科幻作家,水利电力部、电力工业部、能源部总工程师,国家电力公司顾问、国家电网公司高级顾问,三峡工程论证领导小组副组长及技术总负责人,国务院三峡工程质量检查专家组组长,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专家委员会主任,河海大学、清华大学双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资深院士,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第九届光华工程科技奖“成就奖”获得者。
【前言】
潘家铮院士是我国著名水利水电工程科学家、工程大师。他的足迹遍及祖国大江大河,为水电建设耗尽毕生心力,他参与、引领了高坝水电工程建设中众多关键科技问题的解决,在我国成为水电大国的过程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他一生勤耕细作,研究成果与著述涵盖高坝水电工程的枢纽规划方案、理论模型、设计方法、计算技术等方面,此外,他在科学普及、散文随笔、科幻作品等方面也有精彩篇章。他是一位知识渊博、思维敏锐,兼工程科学与人文科学精神于一身的学者型工程专家。我认识潘院士当追溯到 1960~1961年,那时他在华东水电设计院(原上海水电设计院)做设计总工程师。他主持设计的流溪河拱坝、新安江重力坝与水电站已经建设投入运行,正在负责设计乌溪江大头坝。我那时刚从清华大学毕业,负责乌溪江大坝的试验研究,并随张光斗先生带领的小组去上海水电设计院调研学习。潘院士陪同我们一行经金华、衢县到了乌溪江,参观后又去新安江并沿富春江而下至七里泷,全程共约一周。每到一处都听潘院士介绍,他对工程的技术问题了如指掌,分析透彻,表现出丰富的实践经验,雄厚的理论功底,令我内心深深佩服。打那时起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学习他那种理论渗透实践的宝贵精神。在经过 10年的“文革”之后,我再次遇到潘院士并得到他的关心和指导已经是 20世纪 80年代的事了。那时我从美国学习回到清华大学,负责二滩、李家峡水电站高拱坝的抗震研究(“七五”攻关),随后又负责拉西瓦、小湾拱坝研究(“八五”攻关),以及后期溪洛渡、大岗山、白鹤滩拱坝的抗震安全研究等,一直到潘院士辞世。在这长达 30年的历程中,我国水电建设蓬勃发展,在设计施工中面临许多工程中的安全问题,诸如拱坝的坝踵开裂风险问题,拱坝抗震安全问题,温度裂缝控制问题,泄洪消能问题,坝肩地基稳定问题等,凡是涉及高坝安全方面的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都无一不渗透着潘院士的心血。从 90年代初起,潘院士又兼任清华大学的特聘客座教授。他每月来校一次,指导研究生,也指导我们的科研工作,特别是汶川大地震后,他对西南高坝水电工程抗震安全关键问题的剖析,对应对措施的诸多建议,都凝聚了他毕生从事水电工程的经验和智慧。潘院士在为学、为人方面也是我们学习的楷模。他诚恳谦厚,助人不倦,尤其对年轻学子的关心爱护在清华大学水利系更是有口皆碑。他对新生事物和创新思维极为支持,并善于画龙点睛式的归纳和总结,使之成为对工程建设有价值的意见建议。这一点充分体现在他指导培养研究生及与我们讨论学术问题的过程中。《潘家铮全集》的出版,是对潘院士一生思想和智慧的总结,也是留给后辈的好纪念。被邀担任《第四卷 水工结构计算》和《第八卷 工程数学计算》的主编,是我莫大的荣誉。这两卷书的内容代表了潘总早期着力研究水工结构工程计算的理论基础及水工结构的实用计算方法。不但在我国高坝水电工程(20世纪 50~80年代)设计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迄今也仍然可为工程设计计算提供一个简易的方法,尤其对青年学生掌握工程力学基本物理概念仍具有启发意义。其中《第四卷 水工结构计算》包括了土坝心墙计算基础模型、输水隧洞衬砌计算、地下结构与拦污栅、圆拱刚构计算方法等,内容涉及水电工程结构、力学计算的多个方面。值此《潘家铮全集》出版之际,回忆潘院士在水电工程科技与教育生涯中与我们相处的日子,谨以上述文字作为对潘院士的怀念!清华大学水利系张明、周元德、刘天云三位副教授协助我对上述两卷内容进行仔细校订,特此表示谢忱。
【书摘与插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