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黔东南,亚洲仅有的两个“回归自然,返璞归真”旅游胜地之一,


联合国世界乡土文化保护基金会确认的全球18个“人与自然保护圈”之一


“净土之地”重塑旅行视角,发现正宗山地部落的当代生活


全新解读被国外旅行者发现的中国秘境


附赠黔东南地道风物地图


学习做一个“在地者”,在旅途中发现更广阔也更真实的天地


【内容简介】

“山地部落”这个词,与都市文明遥遥相对,天然涵盖了异域、遥远、纯净、原始、陌生等色,能够燃起无数人踏上旅途的渴望。 新旧秩序的交叠与变化,成为今天的黔东南真正的景观。

与其说这样的地方已经不是原生态的净土,不如说,这里在漫长的年代里建立的人与土地的关系,还处在一种更加传统的秩序之中。那种在经年累月中小心翼翼互相予取的格局,暂时未曾被新世界全然改变,它看起来似乎新旧杂糅、真相难辨,其实时间与空间在这里经历了特殊的压缩集中,形成一种独有的变化节奏。

我们从黔东南开始,学习如何用“在地者”的视角观察一地的恒常变化,也期待每个参与者在路途中看到更广阔的空间,从而获得对各地更加真实、丰富的沟通与理解。


【作者简介】

范亚昆

地道风物MOOK内容总监。曾长期为国内人文地理、影像、旅游类杂志担任特邀撰稿人,关注国内的人文地理、地方文化、风俗手艺等领域,并因此足迹遍布各地。

萧春雷

作家,《中国国家地理》特约撰稿人,致力于文学、艺评及人文地理写作,著有《大地栖居》、《自然骨魄》、《华夏边城》。

袁銮

资深在地旅行者,旅游杂志撰稿人,Lonely Planet系列《贵州》特约作者,携程网《贵州自由行》作者。

张晓松

贵州师范大学教授,纪录片制作人,出版专著十余部,发表学术论文和田野报告三十余篇。其作品《枪手的部落——岜沙》*早向大众解开了贵州岜沙苗寨的神秘面纱。

曾丽

苗疆故事民族服饰博物馆馆长,著有《苗绣》(与曾宪阳合著)等。


【目录】

穿行于苗疆腹地 萧春雷

锦屏,侗族自此分南北 李昊

雷公山:孓遗生物的避难所 陈旭

梵净山:苗疆走廊上的弥勒道场 覃妮娜 加贝

侗族大歌:“我将用歌声珍藏往昔的灵魂” 袁銮

鼓楼与风雨桥:从这里读懂侗寨 覃妮娜 艾可

亻革家:后羿的后裔 艾可

苗族古歌:苗族的记忆与日常 申敏 吴缇

苗绣:针线中的宇宙 曾丽

黔东南苗银:天然成就的厚重 加贝

“枪手部落”的持守与变迁:来自岜沙的田野再报告 张晓松 旷惠民

龙额与“龙人” 李丽

肇兴侗寨:一线乡村纪事 袁銮

小黄,深山歌乡 潘年英

黔人故事 李岚等

无酸不成苗 *

糯禾,饭桌上的图腾 吴再忠

你的黑暗料理 我的私房美馔 许君达

纸寿千年 雷虎

百鸟加持的苗家华服 雷虎

白领苗的蜡染 雷虎


【前言】

新的一年,对于全球许多旅行者来说,中国又多 了一个吸引他们的理由。2016年1月7日,《纽约 时报》推荐了世界上52个*值得到访的旅游目的 地,包括中国的贵州和杭州。关于贵州,《纽约 时报》的推荐理由是“Authentic Chinese hill tribes without mass tourism — yet”(正宗的中 国山地部落,尚未被大众旅游覆盖)。

“山地部落”这个词,与都市文明遥遥相对,天 然涵盖了异域、遥远、纯净、原始、陌生等色 彩,能够燃起无数人踏上旅途的渴望。

云贵高原边缘处的贵州,是中国*没有平原的 省份,被人们戏称“地无三尺平”。它的东西南 北四个方向群山环伺,包括北面的大娄山、西面 的乌蒙山、南面的郎山、东面的武陵山;腹心地 带唯苗岭。这里世居着众多少数民族,苗、侗、 布依、土家、彝、汉等民族在山中相安生活,互 不侵扰。其中人数*多的两个少数民族是苗族与 侗族,这两个民族基本集中在黔东南一带。早在 1992年,黔东南就与西藏一起被列入亚洲仅有 的两个“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旅游胜 地。后来,黔东南又被联合国世界乡土文化保护 基金会确认为全球18个“人与自然保护圈”之 一。当国内旅行者对黔东南还感到陌生时,此地 已经有了众多国外旅行者的足迹。

一百年前的旅行者离开故乡时,随处可见参差多 态的地域文化;而今,人们似乎只能在某些遗漏 之处才能找到渴望的原始景观。“山地”就是这 样的遗漏之处。“山排斥伟大的历史,排斥由它 带来的坏处和好处。”20世纪40年代,法国年鉴学派史学家费尔南·布罗代尔对山地与文明的 关系做过这样的论断。文明是城市和低地的产 物,在横向上,文明的潮流能延展到很远的地 方,但纵向上,一道数百米高的屏障,可能会阻 碍文明传播达上千年之久。

在黔东南,恰恰是无穷的山地延缓了当代文明与 旅游的步伐,造就了这*后的“净土”。几千 年前,当苗族的祖先决定避开中原地区的敌对部落、开始宏阔的迁徙历程时,他们选择的就是 “排斥历史的山地”,从此筚路蓝缕,以启山林。陡峭险峻之地成为自由的避难处——黔东南 的苗岭就是苗族大迁徙路途上*重要的聚居地, 一部分苗族停留于此,开始了他们的定居生活, “苗岭”二字也因此得名。这里的山地绵延无 际,峡高谷深、不见通途。这是一次与世隔绝的 定居,苗族排斥了山区之外汹涌不息的历史演 变,用小聚落的变化缓慢的生存方式世代繁衍。 所以,当其他地区进入当代城市文明时,苗岭一 带许多村寨就像桃花源一般仍然留驻着过去的生 活景观。

2001年,几乎一夜之间,黔东南的一个苗族部 落扬名于世。人们惊讶地发现,在这个名叫“岜沙”的部落里,男人们挽着发髻、穿着古老服 装,他们以武为荣,猎枪不离身,过着半犁半猎 的生活。此次发现,缘于《华夏人文地理》杂志 刊载的贵州人类学研究者张晓松的文章《枪手的 部落——来自苗族岜沙的田野报告》,文章详细 讲述了作者对这个部落长期深入观察的结果。作 为当年新创刊的视觉类杂志,这次发表的岜沙照 片也是对常规阅读的一次视觉挑战。随着这类关注异质文化的人文地理类杂志开始在国内流行,一个新世界向阅读者开启——它以照片为触角,探寻着边远民族地区的文化景观,为阅读者呈现那些着古老服饰的人们真正的生活。这种景观,被媒体形容为“原生态”。

黔东南的景观远不止岜沙和苗族部落,这里同样 是侗族与其他许多民族的生活空间。越来越多的 摄影师来到黔东南,拍摄与记录古老的山地部落 的生活。在此能拍到各族异乎寻常的服饰、纯粹 而原始的手工艺、丰富的节日传统、神秘的祭祀 场景......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无论作者、 摄影师还是读者逐渐发现,拍摄的照片开始背离 真实的生活,越来越多的场景掺入了“表演”的 成分。

“表演”是因围观而改变、制造的景观。也许某个村寨在1980年就有了*台电视机,但由于 阅读者更欣赏异质、传奇的影像,电视机一类不 在摄影师的拍摄范围之内;村民因在被拍摄、被 观看的过程中有机会获利改善生活,便重点表现 摄影者与旅游者所选择的场景。“看”与“被 看”的对立下,“表演”成为一种双向需求,其 间隐藏的真实岂止电视机——阅读者接收到的只 是当地文化中一些碎片化、符号化的表象。这个 过程拒绝理解,止步于猎奇。

2015年,当《地道风物》的采访团队深入黔东 南时,我们发现,如果仍然执着于以往媒体的视 角,将进入一个两难境地:一方面,拍摄以往那 种纯净、原始的“原生态”场景几乎成为一个不 可能完成的任务;另一方面,这将对理解“正宗的中国山地部落”在当代的真正生活构成极大的困难。对于表现地方文化的媒体而言,猎奇式的 观察视角已经走到了尽头,那个时代过去了。

的确,对于“净土”与“原生态”,人们常常期 许为一种未被侵扰的、未曾改变的文化,然而 大多数时候,这是一厢情愿的幻想。为《纽约时 报》推荐贵州的旅行者贾斯汀·伯格曼也在推荐 理由中着重表明,新兴的高速公路已经改变了山 地部落的交通格局,这里成为一个进出更加方便 的古老地区。若对他提到的背景稍有了解,那 么,对黔东南这样的地方怀有“原生态”的期 许,恐怕总是要落了空的。但是,若断言一地因 旅游发展、民俗表演的出现而无足观,那一定出 于故步自封的片面理解。

与其说这样的地方已经不是原生态的净土,不如 说,这里在漫长的年代里建立的人与土地的关 系,还处在一种更加传统的秩序之中。那种在经 年累月中小心翼翼互相予取的格局,暂时未曾被 新世界全然改变,它看起来似乎新旧杂糅、真相 难辨,其实时间与空间在这里经历了特殊的压缩 集中,形成一种独有的变化节奏。

这种新旧秩序的交叠与变化,成为今天的黔东南真正的景观。

抛开猎奇式的围观,如何用“在地者”的视角观 察一地的恒常变化,将是一个崭新的任务,也 是一条长长久久的路。我们期待每个参与者在路途中看到更广阔的空间,从而获得对各地更加真 实、丰富的沟通与理解。


【书摘与插画】

书摘:

1953年冬天,贵州省文联的工作队乘坐破旧 的货车,一路向南来到清水江边。货车能抵 达的*远处,是清水江畔的锦屏县。从锦屏 县乘船过河,再徒步到黎平,又是三天的山 路。他们在黎平南部一个侗寨里停了下来。 那是风雨激荡的岁月,他们要在这里停留几 个月的时间,协助当地进行土地改革。

这个工作队里,有一个年轻人,叫萧家驹。 萧家驹,北大毕业生,音乐研究专家,侗族 大歌*个发现者。他对侗族大歌的理论贡 献,无出其右。

侗寨的村民们心怀忐忑,不知道怎么招待这 些来自省城的年轻人。他们只能在鼓楼边生火,凑点刚收割下来的香禾糯米在蒸桶里酝 酿,坡上捡了些香草,就着几粒猪肉碎混杂 的辣椒蘸水作菜。侗人略感饭菜寒酸,又从 树皮里找出了十几条虫子,爆炒一下。所有 这些,组成了土改队的欢迎晚宴。也就在那 晚,萧家驹*次听到侗族大歌。

侗寨的冬天,异常阴冷。晚饭后,大家聚 在鼓楼里烤火。那个时候,寨子里几乎没 有会说普通话的人,村里的老师手忙脚乱 地做起了翻译工作。寨子无所有,相望两 尴尬。村民和工作组双方实在不知道聊什 么,聚集在鼓楼边的侗族人商量:“不如 我们集体唱侗族大歌吧。”黎平侗寨的 这一曲侗族大歌,拨云见月,清澈嘹亮。 萧家驹先生几年后写《侗族大歌·序言》 时,想来肯定还能记得那晚侗寨鼓楼里萦绕的歌声。

工作队需要在这里停留一段时间。他们发 现,那一晚侗歌在鼓楼里被唱响的同时, 寨子的年轻男女,正在村中一栋神秘的房 子里行歌坐月。行歌坐月,侗族人传统的 恋爱方式。侗歌“村寨传统”的根基,全 在这栋行歌坐月的房子里。村里年纪相仿 的男女组成歌队,在求偶年龄到来的时 候,聚集在这栋房子里,唱起侗族人一代 代传承下来的歌谣,以歌传情。

侗寨那一曲侗族大歌,是萧家驹先生研究 侗族大歌的开始。持续数年的考察和研究 后,萧家驹主持修著的*本侗族大歌乐谱 集——《侗族大歌》终于面世。藏在山间的 大歌,终于被外界知晓。在萧家驹先生听到 侗族大歌之前,大歌的唱和,多是村寨里你 侬我侬的爱情;在萧家驹先生听到侗族大歌 之后,大歌的唱和,才有舞台的追影。

1959年,三龙侗寨的吴品仙小姑娘,豆蔻年 华十三四。那一年春天,黎平歌舞团郑重其 事 地 留 下 了 一 张 合 照 。拍 完 这 张 照 片 ,歌 舞 团里的这位小姑娘将代表黎平乃至侗族,远 赴北京。她显然是侗寨里*荣耀的“北漂” 之一。那一年,她肩负“侗族大歌歌手代表” 的名号,北上首都,入职中央民族歌舞团。

在北京那几年,吴品仙完成了那个年代*让 人艳羡的镀金——在首都,为*演出。 在人民大会堂,吴品仙参与了那场令她毕生 难忘的演出——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 她手里拿着的扇子,是用扇子搭出的一轮红 太阳的组成部分。吴品仙胆怯地透过扇子的 缝隙,看到了坐在第六排正中央的*。

但是对于“侗族大歌歌手”吴品仙来说,她 在舞台上唱响大歌的使命并没有完成。在由 全国各个民族表演者代表组成的歌舞团里, 没有人关心侗族大歌。表演者们轮番穿上不同民族的服装,跳起不同民族的舞蹈,跟随 歌舞团南来北往,在全国各地的舞台上,表 演属于那个年代的样板歌舞。

舞台表演完,落幕卸妆后,这位侗族优秀 的歌手终于可以唱起一首妈妈教的、思念 故乡的歌谣,潸然泪下。

少小离家,25岁回,吴品仙已是侗寨里的 超高龄“剩女”。儿时的歌伴,早已为人 父母。行歌坐月的歌堂,也没有了她的位 置。再也没有月下歌堂里的幽怨婉转,藏 好那皱巴巴的歌本,三龙*秀的歌手, 不情不愿地嫁给了她的远房表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