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1. 名家作品、大咖推荐:作家,译者,摄影师陶立夏2016全新情感随笔作品,现象级畅销书《分开旅行》《练习一个人》之后,《把你交给时间》独具品质,呈现理想生活方式的美好可能,俞敏洪发文点赞关注陶立夏的创作和旅行。

  2. 旅行发现美好: “这一年里,大家读着我的文字陪我去了三次苏格兰、两次伦敦,还有丹麦、法罗群岛、冰岛、意大利、迪拜、库克群岛、关岛和日本。” 陶立夏用行走和书写带读者感受理想生活方式的美好可能。陶立夏说:“我们一起安静地看看,这个世界的光亮。”

  3. 精致印刷:全书四色印刷,在陶立夏拍摄千余幅摄影作品中精选收录,精致的内文版式呈现*美好的阅读体验。
【内容简介】
作家,译者,摄影师,陶立夏全新情感随笔。
从冰岛到东京,呈现理想生活方式的美好可能。
世间情侣,大多是起初相见爱慕,思念震耳欲聋,随之而来的相知相伴都把对方当成美的风景,而爱情有太多种面目,所有的情感都将流入平凡的生活,“生活山高水阔,我喜欢我们各自坚守,并各自自由。”所以,不如将爱与想念都交托于时间,在时间的彼岸,我们从未失散。
陶立夏在书里说:“我们一起安静地看看,这个世界的光亮。”
【作者简介】
陶立夏,作家、翻译、摄影师。
出版作品:《分开旅行》《练习一个人》《岛屿来信》
译著:《夜航西飞》《安尼尔的鬼魂》

陶立夏微博:@陶立夏

陶立夏微信:陶立夏/taolixia-
【媒体评论】
如果有机会,我很想和陶立夏一起旅行一次,探讨旅行中生命的意义。
  ——俞敏洪

  从《分开旅行》到《练习一个人》,陶立夏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始终是一个孤独的背影,让人忍不住好奇。甚至可以说做到了某一方面的“君子慎独”,只有在孤独里饱满,才可拥有完全属于自己的宇宙。
  ——悦读客

  在陶立夏的笔下,我们去往更远的地方,见到更多的人,更深地抵达自己内心的深处。这一次,她用诗意的文字描述了一个别致的故事,告诉你生命和爱情的另一种可能。
  ——豆瓣读书


【目录】

  时间过去了,
  我们谁也没有留在原地等候

  Chapter 1 当思念震耳欲聋
   故事的结局
   无衣
   无明苦
   盲
   这是一年中好的时候
   爱是分正误的
   假如你忘记
   通往瀑布的路
   往事的冰山
   我希望有人保佑你
   天鹅的荆棘衣
   爱是啮齿动物

  Chapter 2我路过的风景里,你美
   往事
  夜班巴士
  同类
  “相遇之前,我们是否相爱?”
  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
  在一条直线上辗转
  暗的星
  这封信如石沉大海
   I Can Feel the Emptiness
  当一个人消失在世上
  若花解语
  天鹅之舞
  我所有的需要

  Chapter 3爱有太多种面目
   流浪的人啊,满世界寻找他的心
  我没有去过纽约
  失去的预感
  三月宜播种
  一世深情换场徒劳
  寂寞也是应该的
  过路人
  只有温柔可以做到的事
  你的名字
  此时此刻
  六百年时光之味
  只为一句无法实现的诺言
  让我们以庆祝的方式告别
  把自己交给时间

  Chapter 4 各自坚守,各自自由
  永无乡
  心安处
  没有时间孤单
  回到远方
  天地尽头的一杯咖啡
  北方的女王
  人生中不能说谎的时刻
  勿忘我花为什么是紫色的
  时间美
  孤独的人互相寻找吗
  四海为家
【前言】
/序

  时间过去了,

  我们谁也没有留在原地等候

  编辑发来散文集的封面样稿时,我正收拾行李去机场。你们早读到的这篇文字,我后完成。就像我翻译书的时候,常常从后一章开始。看书也总是先读书的后一页,即便是侦探小说也无所谓。仿佛为着获取某种保证,我是从结局出发的,再没有迷路的可能。

  或许你和我一样,在意的从来不是故事的结尾,而是这故事究竟怎样被书写。所以,你陪了我一路,来到这里,一个新的故事的开头同时也是它的结尾。

  大约就是去年的这个时候,远行前在微信开始了名为350 odd days的计划。这一年里,大家读着我的文字陪我去了三次苏格兰、两次伦敦,还有丹麦、法罗群岛、冰岛、意大利、迪拜、库克群岛、关岛和日本。

  350 odd days计划结束的时候,我又在旅行。独自飞过日期变更线,飞过一个深夜一个清晨。因为雷暴天气滞留芝加哥机场的下午,在书店里找到一本The English Patient。想起很多人会在微信留言问为何没有更新,所以费尽周折用3G信号发了一张模糊的舷窗。大家祝我儿童节快乐的消息随即蜂拥而至,其实我还留在五月的后一天,等待着航班起飞的消息。延误从半个小时延长到一个小时,然后是两个小时……

  深夜终于到酒店。深夜的泡面,很多很多带消毒剂味道的毛巾,性能品牌各不相同的电熨斗,一样的白衬衫,就是我早已习惯的酒店生活。有时候电熨斗有电源线,有时候没有。有时候我觉得自己无牵无挂,有时候非常想家。但我总是想不起来,自己为什么要来这里,为什么走这么远……

  因为时差早早醒来,拉开窗帘看见远处的山脉依旧有积雪。夏天已经来了,空气里是雪松的味道,很像我喜欢的一支蜡烛。更严谨来说,是那支蜡烛很好地偷学到了雪松的呼吸。我系紧睡袍腰带,给自己煮茶,然后熨衬衫。我这么爱流浪是因为回不去一个人的身边吧。

  什么都是生活给的,但仅仅是全盘照收就是辛苦的事。为着逃避,曾经久久不肯回家,有一次经过长途飞行之后到家已经很晚,就摸黑泡了杯茶,第二天起来发现,茶叶是霉的。那年朋友从英国回来在我家暂住。她惊讶地发现冰箱里都是各种过期的罐头和饮料,调味料也是一样。不同年份的报刊杂志混在一起。

  这些年姿态渐渐洒脱,不再那么急切,但依旧总是在寻找陌生的,更广阔的水域,期望在陌生感中获得短暂平静。无奈却总像是酒桌上那个醉得晚,却又醒得太早的人。

  旅行就像是从一间因为暖气太足而缺氧的房间走到寒冷但空气新鲜的室外,异乡人的身份让我更加明显地看清自己的状态,无论是性格中的不成熟之处,还是对生活日益稳健的把控力:即便不被所有人理解,但我确实在按自己想要的方式走下去。

  孤独不是能被逃避或化解的东西。它一直都在,但不是生活的全部,就像旅行箱里那套并不可少的睡衣,你不需要随时都穿,但终有穿它的时候,并且它很实用。照片与文字里看来精彩纷呈的旅途其实也可以是孤独的,甚至因为离开了熟悉的生活环境而比日常更孤独。这一路上孤独是常态,也是一种清醒剂和催化剂,如果要写作或者专注地做一件事,你必须独处,或者将周围的杂音屏蔽。

  说来惭愧,我是因为无知才走上写作这条路的。开始以为写作是私密的事,却不知道事实恰恰相反,它是无边无际、无可预计的面对。写作只要自己开心就好,这话是对的。写作不能只任凭自己喜欢,囿于自身标准:这话也是对的。写与读不过都是唯心而已。但我既然开始了这场对话,就有留下来聆听的必要。听你们在我的故事里构建起了怎样的属于你们的城市荒野河流宇宙。

  渐渐意识到,我要走的路或许比我原本隐约感觉到过的要更远。这一路我明白天地有大美,人心存幽微,这些都值得敬畏。“幸福感这种东西,会沉在悲哀的河底,隐隐发光,仿佛砂金。”经常用太宰治的话宽慰自己。

  我也明白了不能分享的美好,就是深的海。我想,即便是这样,也要在他人看不到的地方,好好地生活下去。

  你总说自己不被了解,但又有什么需要被了解呢。人生里那些来来去去,多少是知交又有多少是美好误解,谁又说得清楚。不如静下来想一想:我们给了彼此多少的时间,够不够用来煮热一杯茶?
  我们用了多少时间抵达季节的边缘?
  我们又用了多少时间等待一座冰山融化?我们远赴重洋,义无反顾,因为世界太广大我们太渺小,我们可以掌握与支配时间总是不够。在我们无计可施的空间与时间的无尽汪洋里,我们曾一同置身于同一朵浪花。我们来这个世界不是被迫走个过场的,我们经历过,也改变了一些事。



  一瞬里可以有一生,那些电光火石与刹那也可以在时间里牵扯成拖延的对峙。时间过去了,我们谁也没有在原地等候。这就是关于时间和耐心的全部真相。
【免费在线读】
故事的结局

  ///

  清早的伦敦。我在希思罗机场等我的航班。赶早班机的人们,黑色的大衣、米色的风衣、条纹的西装……身上各种沐浴露和古龙水的味道。去连锁咖啡馆买咖啡,侍应生给了只浅灰色的纸杯,是你喜欢的颜色。

  日光渐渐亮起来,北方冬季的阳光,因为短暂所以无所保留,亮得让人睁不开眼睛。人群影影绰绰的,像梦境。

  “我现在出门了。”你发来消息说。

  我想象你开车经过住所附近的街道,在一个寒冷的午后,和以往太多的日子一样,驶过熙熙攘攘的人群。市井噪声像突然打开的收音机里传来的沙沙声,将你包围。这想象是一场如此遥远又接近的目送,我听见众生寂静的喧哗。

  像一句很老的歌词:“本应属于你的心,它依然护紧我胸口。”

  在爱中的人,会耽于想象,想象着他的生活正如写作者构思一部小说,为他挑选场景、描画心境,怎样的表情搭配怎样适宜的天气。他抬起头来,那个美丽的侧面,连光线都要刚刚好。他与人说话,是什么语气,谈论什么主题。他走过长巷,看见一枝花,停了停。你让他在这样的景象里,想起你。动用的,是写作者的权利。书中人回眸,你心跳快了一拍,暗自欢喜。

  我站在我们故事的开头,似站在浓雾的边沿。你的身影隐约,如树如山。

  若爱只是想象,那你会是我的虚构吗?

  随身带着一本讲俳句的书,偶尔翻看。诸多文学形式中,我喜欢俳句与五绝,人生中那些幽微但也绵长的东西,用简洁的词汇毫不犹豫地表达出来。准确是种美,平仄的节奏是另一种享受。王朝旧事、家长里短,通通干脆利落地终结,但静默中有余响。是内心那面海下的冰山轻晃。这比欲言又止更得我心。

  曾与你站在同一片黑暗中躲雨,你的呼吸在耳后。
  我想起 Margaret Atwood(玛格丽特 ?阿特伍德)的诗:
  I would like to be the air that inhabits you for a moment only.

  I would like to be that unnoticed and that necessary.

  我愿化作空气供你片刻栖身,不被觉察却被需要。

  分别的时候,低头看见你的鞋尖有雨迹。看到这些浅浅印迹,就看见了你走过的那些路,看过的那些景致。我们其实是可以在瞬间交换所有的身世。语言在此时反而喧哗徒劳,我看着你,知道了词不达意四个字究竟怎么写。

  “你在想些什么?”我惯常的沉默有时让你担心。

  我在想,暮春花园里向晚的味道为什么这么让我感觉害怕。浓郁的蔷薇,转暖的风,金色夕阳里,你轻声哼唱的片段,软糯绵密的幸福颗粒,月盈而亏前那瞬,高悬着的剑要落下。

  “爱,是对离别的预感。”

  我在想,世界乏善,但你这么美。你大概不知道。我也不会告诉你。情难久,性自有常。不如让我们对自身的好坏都无知无觉,做个无情的任性之人。

  “我又何尝不想设计自己的命运呢?但仅凭这点任性是撑不过余生的。”与你熟悉之后,我这样解释自己在人前的拘谨。从曾经的肆意到如今的退让,其间的转折,恰恰也是不能清楚细致写下来的。你可以说我是不愿意,但这次,我是真的不能够。

  “我也要出发了。”我给你发消息说。拿起简单的行李向登机口走去。


  爱是分正误的

  ///

  我是因为你,得以穿越这黑暗的。
  如果没有遇见过你,我的人生会是怎样?会是一样孤独,还是会有另一个人经过,短暂照亮,然后我们各自退回各自的轨迹,重回平静?
  你为什么不叫我等你?你也曾这样问过我。
  但爱你的人早已在那里,而且会一直在。即便他负手而立,你也知道他在等你。至于不爱的、爱过的,只能随他去。挽留是一个徒劳的手势,像去捕捉一只振翅欲飞的鸟。在你启程之前,你就已经离开了。

  那些看似毫无缘由的深情的确让人感动,感动于它近乎纯粹的天真和近乎愚昧的盲目。但它真的一无所求吗?还是我们想要自我蒙蔽?你可以嘲笑我的偏执。我怀疑一切,和其他人一样带着关心推断说,这或许是我无法获得幸福的原因。

  没有关系。我们都有看待这个世界的角度,以及探寻其后逻辑的方式。我不要活在假装的直觉里,那是沸乱与缠缚。偷懒的借口。

  我要的爱是清醒之后依旧心甘情愿。孤单这么久,是有原因的。内敛的深情,掌握太好的分寸,在旁人看来都是深不可测的冷漠吧。

  是以,你的直接曾让我诧异又羡慕,这样的直接坦然或许只有那些没有遇过挫折与伤害的人才能保留,并不咄咄逼人,却依旧锋利。

  “你的所有拒绝都带着善意的借口。”你曾这样说。

  不亮刀锋的残忍,你或许想说的是这句。

  这世界上有太多束缚我们的事,我不需要另一个牢笼。之所以会有执念这词,是因为动念的那刻就有偏执的危险。人心就是如此脆弱。我相信人,但我不相信他们的心。

  爱使人自由。这是彻头彻尾的谎言。爱中的思念与想念,因用情至深而密实坚韧如网。敬畏爱的伟大并知晓它的局限才是自由。

  生活山高水阔,我喜欢我们各自坚守,并各自自由。
【书摘与插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