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推荐语】
1、“正念减压疗法”创始人乔恩.卡巴金博士亲子疗愈力作。一本真正同时关照孩子和父母的成长书。养育是一面镜子,透过孩子可以看到父母的影子,《正念父母心》,让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为更好的人。

4个正念修行 7个意图 12项练习,

正念养育,意味着把觉知和意图融入养育的体验,找到为人父母遇到的各种难题的答案。

2、众多媒体推荐,张德芬工作室指定购买用书。

3、活动支持:

1)、作者来国内开正念父母心工作坊

2)、本书合作方心灵文化公司拥有10000 核心读者,也经常做读书会、工作坊,会把本书作为重点品宣传。
【作者】
乔恩·卡巴金&麦拉·卡巴金   乔恩·卡巴金,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分子生物学博士、麻塞诸塞州医学院荣誉医学博士,禅修指导师,也是三个孩子的父亲。1979年,卡巴金博士为麻州大学医学院开设减压诊所,并设计了“正念减压”课程,获得多方肯定。二十多年来,卡巴金博士创发的“正念减压疗法”已为医疗、学校、企业、监狱等机构广泛应用,目前美国加州约有二百多家医疗院所和相关机构都运用正念减压疗法帮助病人。麦拉·卡巴金是乔恩·卡巴金的夫人,夫妻一同经营着“带着正念做父母”的工作坊。
【内容】
为人父母是地球上难、压力*的工作,但它更是一个召唤,教我们重新认识自己、看见孩子,在每一刻都崭新地与世界相遇。风靡世界的“正念减压疗法”祖师爷卡巴金博士,常和妻子麦拉带领“带着正念做父母”工作坊,教导父母们将正念的觉知、专注、放松、接纳、慈悲和爱,带入家庭生活和亲子关系之中。卡巴金夫妇育有三个子女,他们如此比喻:生养一个孩子,就像进入一段长达18年的禅修营,而孩子就是好的禅师,不断以各种难题来考验父母的智慧,刺激父母成长;孩子也像一面镜子,帮助父母照见真实的自己。

养育子女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正念父母心提醒我们,与孩子同在的每个时刻,保持醒觉、专注、开放、接纳、洞察。如此一来,即使在黑暗、绝望、心烦意乱的时刻,依然可以退一步,以新鲜的视角问自己:什么才是真正的开始?回到当下,活在当下,每一个时刻都是新的开始。父母能给孩子好的礼物,就是我们自己。带着正念做父母,让亲子关系变成美好的恩典,在每个日常相处的片刻,看见生命的奥秘与奇迹!
【目录】
致我们的中国读者
致谢
前言乔恩·卡巴金
前言麦拉·卡巴金
部分危险和希望
为人父母的挑战
什么是“带着正念做父母”?
怎样才能做好?
第二部分高文爵士和丑女:故事所秉持的关键
第三部分“带着正念做父母”的基础
尊重孩子的自主权
怀着同理心和孩子重建联结
接纳孩子的本来面貌和当下经历
第四部分正念:一种看待事物的方法
缘何成为父母?
孩子是居家的禅师
养育是一场18年的禅修
修行的重要性
养育与呼吸的亲密关系
修行如同耕种
从思考中解脱
识别孩子的真实面貌
正式练习的必要性
一封关于禅的信
两个波浪间的静顿
第五部分生命自处的方式
怀孕:自然开始或深化正念修行的时刻
分娩: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身心的健康
回归根源的安全和滋养
心灵食物
家里的床
第六部分共鸣、谐调和存在
共鸣:孩子与父母之间给予-接受的互动?
谐调:对孩子全方位的存在保持觉知?
充满爱意的接触?
学步的幼儿?
选择时间?
存在≠持续不断地给孩子关注?
小故事:杰克与魔豆?
进入睡眠?
从孩子那里学到的偈颂和祝福
第七部分选择
疗愈时刻?
谁是父母?谁是孩子?
家庭价值?
健康的消费选择
疯狂的媒体?
养育中寻求平衡
第八部分现实与真相
男孩子究竟什么样?
池上冰棍球
亲子故事:野外露营?
亲子故事:打破忧伤的垒球
女孩子们应该忠于自己的本性
破头巾公主
支持、自信和责任?
课堂上的正念——在学校里开始了解你自己
第九部分限制和开始
正视期望
交出自己
限制和开始
关注你自己的事
永远你要先行动
分叉点:如果父母和孩子错过相遇
第十部分黑暗与光明
总有无常
被埋葬的忧伤之河
千钧一发?
当我们情绪失控?
那些超出控制的部分
思维的迷失
永不太迟
后记
四个正念修行、七个意图、十二项练习
【媒体评论】
      这本书是一个宝库,尤其是在这个快节奏、加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中大多数人都在寻求生活与人际关系中的平衡与完整。
  ----《回到童年》作者南希·卡尔松佩姬

  我一直主张父母的所有问题都可以向这本美妙的书求助。读这本书,你会被鼓励去拥抱生活中的每一天,就如同它们是为了我们更好地学习、成长和爱所准备的惊喜。
  ----《没有权利斗争的养育》作者苏珊·斯蒂弗曼

  阅读这本书,将成为你生命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保护儿童基金会主席玛丽·安莱特·埃德尔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