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前言】
"原序袁珂沈雁冰(茅盾)先生早年在《中国神话研究》一文里这么说过:“中国神话不但一向没有集成专书,并且散见于古书的,亦复非常零碎,所以我们若想整理出一部中国神话来,是极难的。”二三十年以来,也颇有学者在中国神话的研究方面做了不少的工作,从荒地上开辟了一些约略可行的路径,但是却一直没有人来做整理中国古代神话成为专书的这项工作,而这又实在是很重要而必须做的一件工作。在我童年和青年时代,一直就很喜欢童话、神话、传说这类人民的口头文艺创作;以后涉猎到了古书里的一些神话资料,一方面惊讶其丰美,同时又不能不惋惜其零碎,因此终于不顾自己学识能力的浅薄,竟把它们缀集起来,写成一部比较有系统的完整的东西,就是1950年年底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古代神话》。这本小书,尽管还有一些缺点和错误,但因为读者的需要,还是每年都在再版,到1955年底,已经印了六版。在书籍出版的几年中,我常想抽时间把它再订正和改写一遍,但由于种种缘故,这愿望很久没有实现。直到去年,我才下定决心要实现改写的愿望,经过读者的敦促、出版机关的赞助、领导上的同意和本人为时将近一年的努力,这一愿望终于实现了。改写本的篇幅,扩大到几乎是原作的四倍左右。很多章节,都是原作完全没有的;即使有,也往往面目迥异。可以说这不是在改写,而是在另起炉灶地重作。除了旧的材料尽可能地运用进去以外,又加入了两三倍于旧材料的新材料。全书所注明引用的神话传说的片段,不下千条。连同虽引用了而未加以注明的,实在在千条以上。要把这些碎片搜集起来,排比,考订,汰其重复,去其矛盾,扫除其历史家、哲学家、神仙家所加予的烟瘴,还它的本来面目,把它安排在一个适当的位置上,用艺术的炉火与匠心,将它熔铸成结晶的整体,这工作确实是相当繁杂的。我尝试着这么做了,自然还是做得不够好,不过比较起先前的那本简陋的小书来,总算是又跨进了一步。经过彻底改写的这本神话,视野是大大地扩张了:不但运用进去了许多新的神话资料,并且连好些仙话和传说的资料也都运用进去了。这在以前是不敢这么大胆运用的,后来从大诗人屈原的那篇神话、传说、仙话等无所不包的汪洋浩瀚的诗篇《天问》中,才悟出神话、传说和仙话实在不应该那么判然地划分,它们在古代人民的口头传说里,实际上恐怕也是彼此包容、划分不了的。因此我才从谨小慎微的窘境中放开手来,采择了一些历史传说和仙话的资料进去。这么一来神话的时代延长了,神话的领域扩大了,而且触类旁通,左右逢源,连一些看来是哲学里的寓言的东西都复原成了神话资料而被运用进神话去:像《庄子》里的鲲鹏之变,黄帝遗失玄珠,藐姑射仙人……放开视野寻找传说和仙话的资料来充实神话内容的过程,当然也不是兼收并蓄、不加甄选、随手摘拾的。实际上也还是经过相当的选拣的。例如传说,就尽可能避免近于历史的一类;仙话,也只选取了几个古仙人如赤松子、甯封子、彭祖、师门、啸父、王子乔等的行迹,并没有把《列仙传》或《神仙传》里的仙人们都搬列进去。偶然叙写到一些修仙慕道的小故事时,亦可加以调侃,或斥其虚妄,足见我们在运用这些资料时其态度也和运用神话的资料有所不同。古代的风俗习惯:如求雨的暴巫聚尪、逐疫的游行呼噪、高禖神庙前的唱歌跳舞等都很有趣而且和神话有密切的关系,所以也不惮词费将它们叙写进去;至如有关神话的祖国的壮丽山河、名胜古迹,在谈到的时候,也有意地加以刻画和点染——这也是使视野扩大的因由。从改写的本书里可以看到:我们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议论,而增加了许多文学笔墨的叙述和描写。这在先前也是没有充分做到的。现在则突破了无谓的拘谨,能够较充分地发挥想象和推想了。这种想象和推想的发挥,尤其在夏以后的一些章节如王亥和王恒的故事、姜太公遇文王等可以见到,使文章在这些地方显得比较活泼而有生气。但是这些想象和推想,仍然是从一定的根据出发,而不是架空的玄想。有些同志希望我用纯文艺的体裁来写作一部神话,不要用目前这种夹叙夹议体;我感谢他们为青年也为文艺着想的好意,将来也许我会尝试为之,大胆地写出那么一部来,可是目前,由于中国神话散碎的特点,又是做初步的整理工作,要不用这种体裁,好些东西就都缀集不起来。用了这种体裁,倒觉得既不失为谨严,又比较方便灵活,所以还是用了。本书章节后面的注释和引文,花去我的时间和精力并不比正文更少,为的是说明所整理的神话有哪些资料的依据,安排是否恰当,理解是否正确(有的注释和引文还担当着补充正文之不足的任务),同时也为了引起青年们研究古代神话的兴趣,并不是为注释而注释,为引文而引文。所以虽然附以注释和引文,也尽量求其简短。例如内中就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引文,都是摘引。原都在删节处加有虚点“……”的,后来觉得虚点太多,既碍视线,且占地位,于抄录时才一概删掉,只除了文章过于不连贯的几处还保存着以外。我想这当无碍于去查对原书和对所引资料本身作初步的理解的。郭沫若先生,是我衷心敬佩的一位文艺和学术界的大师,从他对屈原诗尤其是《天问》一诗的研究和翻译,我得到了不少的教益。本书里有些地方对神话资料的理解,就是采取郭先生的成说。但也有的地方,是我的意见和郭先生的意见有出入的,也就不揣冒昧,径自写出了我的意见,以就教于郭先生,略存“百家争鸣”之意,想因此或可得到更多的教诲的。后,本书的完成,得到四川大学领导上和图书馆的两三位同志的帮助不少,尤其是图书馆出纳处的两三位同志,热心可感,惠我实多,谨此致谢。
1956年10月于成都
近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实行业务上的分工,将我国文史哲方面的书籍通通归于中华书局出,原准备今年由商务印书馆重印的拙著《中国古代神话》,现在就改由中华书局印行了。这本书,虽然由于读者的需要,印行了几次,自惟缺点和错误还是不少,因而在重印前,又作了一遍修订。为了照顾到原来的纸型,没有太大的改动,只能说是小范围的修订。但综计大小处所,亦不下百余,从几个字的小修订到几百字的大修订都有,也可算是尽了相当的努力。其间编辑同志所提供的意见、读者的正确批评,也都尽量采入于所作的修订中。又原书的错字和错误的标点符号,在这次修订时,又校出改正了不少,亦差足自慰。然而还有未惬于心的,那就是限于自己的学识、思想水平和艺术表现水平,不能做到想望中的完美。只有期之于今后继续钻研努力,更进一步地提高了。
——1959年国庆节前夕于北京"
【编辑推荐】
当代著名神话学专家袁珂先生*部系统的神话学专著了解远古中国人丰富的想象力及历史传承、社会风俗、古人生活面貌的好书被译成俄、日、英、法、意、西等近20种语言,有很大的国际影响力的经典著名神话学大师袁珂经典,了解中国神话和中国古代历史***百话全译精校插图版。中国玄幻之源,人类创世史诗,上古神话大全。神话学大师袁珂经典,一书在手,《山海经》不再深奥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神话》是由中国神话学专家袁珂先生撰写的*部全面叙述中国古代神话体系的专著。全书从世界是怎样开始的,黄帝和蚩尤的战争,羿和嫦娥的故事,帝俊、帝喾和舜,鲧和禹治理洪水,远国异人,夏以后的传说等几个方面对支离破碎中国神话作了*全面、完整、有机而通俗的讲述。是了解古代中国人的丰富的想象力及中国古代历史传承、古代社会风俗、古人生活面貌的好书。本书1950年*次出版,1956年、1959年经过两次修订和增补,内容大为丰富和完善。有俄、日、英、法、意、西班牙、波兰、匈牙利、葡萄牙、丹麦、朝鲜、挪威、捷克、韩国、新西兰、世界语等多种译本。部分章节被中国、美国、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国入选学校课本,很值得一读。
《山海经》是研究我国上古社会的重要文献,其中保存的有关我国上古时代民族、宗教、神话、历史、地理、医药、生物、矿产等诸多方面的丰富资料,历来为国内外学者所重视。但由于《山海经》记载杂乱疏略,讹脱严重,没有详细的整理,不易读懂读通。袁珂先是著名的神话学研究专家,他结合新出土的文物资料,对勘历代学者的研究成果,对本书进行了精细的校勘、考辨、注释和翻译,使我们能够轻松读懂这一古奥的神话经典。本书(初版名《山海经校注》)是研究《山海经》的经典之作,自出版以来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1984年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科研一等奖。
【作者简介】
"袁珂(1916—2001),四川省新繁县人。 1946年,任职于台湾省编译馆,开始系统化地研究中国神话。1949年回到四川,继续从事文学暨神话学的研究;1978年调入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任研究员,1984年担任中国神话学会主席。1950年,他的部神话专著《中国古代神话》出版,这是我国部较系统的汉民族古代神话专著,由此奠定了袁珂先生蜚声中外学术界的声望,之后,袁珂先生先后撰写了《中国神话选》、《中国神话传说》、《中国神话史》、《山海经校注》、《中国神话传说词典》等20多部著作。袁珂是当代著名的中国神话学大师,其著作在国外有众多译本,有较大的国际影响力。"
【目录】
中国古代神话
原序/001章 导言/001
一 神话不是空想出来的 神话的起源和与劳动的关系 反抗神的神的出现/001二 中国神话只存零星片断的原因 神话的历史化 诗人和哲学家对于神话的保存与修改/004三 保存神话资料多的一部古书: 《山海经》《山海经》的图画和文字《山海经》有散漫和疏略的缺点 还有必要对这部书的文字方面作深入细致的研究/007四 神话的演变和发展 神话和迷信 神话和传说 神话和仙话 为什么要研究神话/010
第二章 世界是怎样开始的(上)/015一 屈原《天问》里提出的问题 混沌给闞忽凿了七窍 阴阳二神经营天地 巨灵“造山川、出江河” 治理洪水受责罚的懒汉夫妇 鬼母吞吃她的儿子 钟山的烛龙神/015二 龙狗盘瓠的故事 从盘瓠到盘古 盘古开天辟地 盘古的神力和变化 盘古和烛龙神 盘古的葬所/018三 诸神创造人类 汉画里的伏羲和女娲 雷公的被囚和遇救 一颗牙齿的伟大作用 伏羲女蜗在葫芦里躲避洪水 哥哥和妹妹的结婚 人类的由来/022四 华胥氏之国 雷泽边上的巨人足迹 天梯的种种 都广之野的建木 木神而兼生命之神的句芒 伏羲的创造和发明 “钻木取火”的古老传说 伏羲的后代/028五 女娲抟黄土造人 女娲建立婚姻制度 高?神庙的欢乐盛会 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的战争 “女娲补天”/032六 大蟹和陵鱼 归墟里的五神山 海神而兼风神的禺强 龙伯国大人的开玩笑 仙山的传闻 “黄金时代”的上古 笙簧、芦笙和“跳月” 栗广之野的十个神人 女娲的退休/036
第三章 世界是怎样开始的(下)/054一 太阳神炎帝教人民播种五谷 炎帝在医药上的贡献 炎帝的子孙后代 追随赤松子升仙去了的炎帝的小女儿 巫山的朝云和暮雨 “精卫填海”/054二 少昊诞生的神话 有趣的鸟的王国 被抛弃在大海里的琴瑟 少昊和蓐收的神职 国王丑受到了应得的惩罚 少昊的子孙后代 “大傩逐疫,穷奇食蛊”/058三 颛顼和禺强 颛顼叫重黎隔断了天和地的通路 讲究礼法的颛顼 颛顼的子孙后代和他的鬼儿子们 彭祖长寿的秘密 颛顼叫猪婆龙演奏音乐 颛顼死后的奇怪变化/062四 神和人发生了距离 给人带来灾祸的奇禽怪兽 奇怪而于人无害的生物 药用的动物和植物 熊穴、九钟和駿 山林水泽的鬼神 善良的天帝帝台 古神泰逢/067
第四章 黄帝和蚩尤的战争/080一 黄帝和“皇帝” 昆仑山上的帝都 半天云里的花园 视肉 火老鼠和火浣布 妖媚的武罗神 象罔找到了黄帝失落的玄珠 玄珠给震蒙氏女儿偷去了 玄珠变做了三珠树/080二 五方的上帝 鼓和钦谋杀葆江 受到惩罚的贰负的臣子危 神荼和郁垒 “夜游神” 知道天地鬼神事情的白泽兽 黄帝的子孙 黄帝在西泰山会合天下鬼神 晋平公听清角/086三 关于蚩尤的种种传说 蚩尤赶走炎帝,鼓动苗民反对黄帝 蚩尤和黄帝双方军队的阵容 黄帝冲出大雾的包围 魑魅魍魉怕听龙吟声 天女魃和应龙的战功 被人们赶逐的旱魃 奇异的军鼓/091四 幽都的守卫者 “夸父逐日” 夸父死后的遗迹 玄女传授黄帝的兵法 黄帝杀蚩尤 枫林、盐池和蚩尤坟 角癥戏 蚩尤和饕餮 上帝儿子们的隐忧/097五 庆祝胜利的《!鼓曲》 蚕神献丝 蚕马的故事 黄帝和嫘祖在蚕织事业上的贡献 牛郎织女的故事 孝子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101六 “愚公移山” 断头的刑天 传说中黄帝的创造发明 黄帝的游踪 荆山脚下铸造的宝鼎 黄帝乘龙升天 王子乔试验崔文子 “鸡鸣天上、犬吠云中”的趣剧/107
第五章 帝俊、帝喾和舜/124一 从甲骨文看帝俊的形貌 帝俊的妻子:太阳女神和月亮女神 帝俊和五彩鸟交朋友 五彩鸟、凤凰和玄鸟 帝俊的竹林 帝俊的子孙后代 巧翺没有地方使用他的巧/124二 帝喾叫凤鸟天翟表演舞蹈 “日寻干戈”的弟兄俩 梦吞太阳的帝喾妃子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寒冰上的弃儿 后稷教人民栽种五谷 后稷的葬地/128三 喝野菜汤、吃糙米饭的尧 荚和?蒲 神羊替法官皋陶断案 一脚夔的音乐创作 驱妖除怪的重明鸟 仙人翭? 击壤老汉的议论 许由和巢父/132四 瞽叟的怪梦 舜和象 孤儿的悲苦 舜做了天子的女婿 恶徒们的阴谋 大鸟从火烟里飞出 从井底遁逃的龙 忠厚的哥哥和难为情的弟弟/135五 又一次阴谋失败了 舜接受尧的考试 好心化除了恶念 舜弹五弦琴,唱南风歌 舜的死 遗恨在湘江 关于委蛇的故事 鼻亭神 宵明和烛光 舜的子孙后代/141
第六章 羿和嫦娥的故事/155一 十个太阳给尧带来的苦恼 日初生的景象 羲和妈妈伴送爱儿做一天的工作 孩子们的恶作剧 女巫的神通和本领 奇特的求雨仪式 凶恶的太阳晒死了女巫 帝俊派遣天神羿到下方为民除害/155二 羿射十日 羿杀  羿和凿齿战斗 羿诛九婴 “大风”惨死在羿的手上 羿斩杀巨蟒 羿捉住一只大野猪 上帝不喜欢吃羿奉献的野猪肉 羿和他的妻子嫦娥不睦 羿的漫游/159三 羿和宓妃的遇见 诗人笔下描写的宓妃 宓妃为什么忧伤 风流潇洒的水神河伯 “河伯娶妇” 河伯给澹台子羽羞辱了一顿 两个家庭内部的纷扰 河伯的暗探们 羿射中河伯的左眼/165四 浪子回家 死神的阴影 西王母的传说 弱水、炎火的昆仑山 羿向西王母求得不死药 有黄替嫦娥算命 “嫦娥奔月” 美貌仙子变做了丑陋蛤蟆 月宫里凄凉的岁月/171五 走向溃灭之途的羿 逢蒙向羿学射箭 密林边上的暗箭 羿死在阴谋的圈套里 尺郭、终葵和钟馗 万鬼首领的宗布神/176
第七章 鲧和禹治理洪水/189一 历史上洪水记载 哀怜人民痛苦的鲧 猫头鹰和乌龟的献计 鲧偷取上帝的息壤去平治洪水 鲧被火神祝融杀戮 虬龙禹的诞生 关于鲧的变化的种种传说 鲧到西方去求医 诗人的叹伤/189二 禹受上帝的任命 禹会群神,逐共工 河伯献给禹治水的地图 伏羲赠送玉简给禹 鲤鱼跳龙门 三门峡禹王治水的遗迹 禹降伏无支祈 错开峡和斩龙台 伯益和他的鸟子鸟孙/194三 九尾白狐的献瑞 禹和涂山氏的女儿结婚 轩辕山下的熊和嵩高山下的石头 禹游历九州万国 北极的仙乡 禹杀九头怪物相柳 大章和竖亥丈量大地的面积/199四 天帝赐给禹元皀和神马 禹铸九鼎教人民辨认奸邪 秦始皇在泗水打捞宝鼎 禹治水的辛劳 禹的死 息壤的散落处 禹余粮/203五 蚕丛和鱼凫 溯流而上的怪尸 鳖灵治理洪水 望帝化鸟的传说 金牛、力士和美女 李冰诛杀蛟龙 关于二郎神 人民祭祀李冰父子的盛况/206
第八章 远国异人/222一 大人和大人国的传说 从小人国到人参果 触氏和蛮氏的战争 长寿的大人和小人 君子国 轩辕国 白民国的乘黄和奇股国的花斑马 三面一臂国、互人国 死了又活的无启国 长生不死的仙药的寻求/222二 结胸国和比翼鸟 交胫国 枭阳国的赣巨人 聪明的猩猩上了当 歧舌国 豕喙国和凿齿国 三首国 长臂国 知书识礼为黑齿国 玄股国和雨师妾 毛民国 ?踵国 拘缨国和寻木 博父国 聂耳国 北海的诸神和奇丽的景物 无肠国 深目国 柔利国 鬼国和附近的鬼怪 长脚国 一臂国 三身国和荥山上的黄鸟黑蛇/228三 羽民国和卵民国 护头国 厌火国 裸国 三苗国 ?国 射毒虫当食品的蜮民国 贯胸国人的胸口上为什么有一个洞 司幽国的有趣的男女 出产九尾狐的青丘国 劳民国 姑射国的仙人 盘瓠和犬戎国 肃慎国和奇怪的雄常树 沃民国的欢乐景象 女子国 巫咸国 丈夫国 寿麻国和附近的两个女巫 和凤凰同住的孟鸟国/235
第九章 夏以后的传说(上)/247一 大乐之野夏启写作的新歌剧 孟涂和血衣 国王孔甲收养了一个平民的儿子 “破斧之歌” 龙和夏王朝的关系 刘累给孔甲吃死龙 孔甲受不了师门的抬杠 孔甲的死/247二 夏桀的荒淫生活 风沙埋葬了长夜宫 吃人的蛟妾 王城里市民的歌声两个太阳同时出现在黄河岸上 空桑里的婴儿 有莘国嫁送姑娘 伊尹在汤王面前卖弄烹调本领/251三 殷民族的兴起 王亥和王恒赶了牛羊到有易做生意 王亥进餐的图画 弟兄俩搅进了爱情的纷争中 血染的床上王亥“尸分为七” 王恒向有易王索还被没收的牛羊 河伯帮助上甲微灭了有易 有易被河伯变做摇民 草原的儿子们请河伯吃美酒和羊肉/255四 “网开三面”的汤王 汤王被囚禁在夏台 失宠的穏喜结交伊尹 汤王砍掉夏耕的脑袋 火神祝融放火烧毁夏桀的都城 暴君的穷途末日 汤王在桑林祷雨/261
第十章 夏以后的传说(下)/272一 桀纣故事的类同 纣的仪表、力气和辩才 酒池和肉林 残酷的刑罚:炮格 暴君的种种暴行 被囚禁在里的周文王 父亲喝了儿子的肉汤 有莘国的美女解救了危难/272二 近视眼的周文王 文王梦中的大贤 太史编替文王卜课 文王在渭水边上遇见姜太公 姜太公的坎坷身世 关于太公遇文王的种种传说 山神的女儿向文王诉苦/276三 姜太公赞助周武王兴兵伐纣 伯夷叔齐和军队闹了点小别扭 四海的海神和河伯雨师都来帮忙 八百诸侯月夜渡黄河 鹰群飞在牧野的战场上 暴君的毕命 关于妲己 首阳山两个贤人的结局/279四 周昭王到南方迎接白色野鸡 胶船的悲剧 化人引起了周穆王游行天下的兴趣 造父调教的八匹骏马 周穆王在崦嵫山见到了西王母 偃师的灵巧手艺 徐偃王诞生的神话 周穆王平定了徐偃王的“叛乱” 昆吾割玉刀和夜光常满杯/283五 无辜者的被杀 周宣王不听左儒的忠谋 杜伯的鬼魂射死了周宣王 尹氏的大饭锅 周幽王宠爱褒姒 太子宜臼吓退老虎 两条怪龙的神话 卖山桑弓和萁草袋的乡下夫妇 孤女褒姒的奇特命运 烽火台上的大笑 悲剧的牧场和神话传说时代的结束/289
缅怀父亲袁珂/304

山海经译注序
卷一?南山经 1南山——?山?招摇山?堂庭山?即翼山?杻阳山(1)?柢山?亶爰山?基山?青丘山(2)?箕尾山(3)南次二山——柜山(3)?长右山?尧光山?羽山?瞿父山?句余山?浮玉山?成山?会稽山?夷山?仆勾山?咸阴山?洵山(4)?虖勺山?区吴山?鹿吴山?漆吴山(5)南次三山——天虞山?祷过山?丹穴山?发爽山(6)?旄山?非山?阳夹山?灌湘山?鸡山?令丘山?仑者山?禺山?南禺山(7)
卷二?西山经 14西山——华山?钱来山?松果山?太华山?小华山(14)?符禺山?石脆山?英山?竹山?浮山?羭次山?时山(15)?南山?大时山?嶓冢山?天帝山?皋涂山?黄山?翠山(16)?山(17)西次二山——钤山?泰冒山?数历山?高山?女床山?龙首山?鹿台山?鸟危山?小次山?大次山?薰吴山?厎阳山?众兽山(18)?皇人山?中皇山?西皇山?莱山(19)西次三山——崇吾山(19)?长沙山?不周山?峚山?钟山?泰器山(20)?槐江山?昆仑丘?乐游山?蠃母山?玉山?轩辕丘(21)?积石山?长留山?章莪山?阴山?符惕山?三危山?山?天山?泑山(22)?翼望山(23)西次四山——阴山?劳山?罢谷山?申山?鸟山?上申山?诸次山?号山?盂山?白於山?申首山?泾谷山(25)?刚山?刚山尾?英鞮山?中曲山?邽山?鸟鼠同穴山?崦嵫山(26)
卷三?北山经 40北山——单狐山?求如山?带山?谯明山(40)?涿光山?虢山?虢山尾?丹熏山?石者山?边春山?蔓联山?单张山?灌题山(41)?潘侯山?小咸山?大咸山?敦薨山?少咸山?狱法山?北岳山?浑夕山?北单山?罴差山?北鲜山(42)?堤山(43)北次二山——管涔山?少阳山?县雍山?狐岐山?白沙山?尔是山?狂山?诸余山?敦头山?钩吾山(44)?北嚣山?梁渠山?姑灌山?湖灌山?洹山?敦题山(45)北次三山——太行山?龙侯山?马成山(46)?咸山?天池山?阳山?贲闻山?王屋山?教山?景山?孟门山(47)?平山?京山?虫尾山?彭??山?小侯山?泰头山?轩辕山?谒戾山?沮洳山?神囷山?发鸠山?少山?锡山(48)?景山?题首山?绣山?松山?敦与山?柘山?维龙山?白马山?空桑山?泰戏山?石山?童戎山?高是山?陆山?沂山(49)?燕山?饶山?乾山?伦山?碣石山?雁门山?帝都山?于毋逢山(50)
卷四?东山经 63东山——樕??山?藟山?栒状山?勃山?番条山?姑儿山(63)?高氏山?岳山?犲山?独山?泰山?竹山(64)东次二山——空桑山?曹夕山?峄皋山?葛山尾?葛山首?余峨山?杜父山?耿山?卢其山?姑射山(65)?北姑射山?南姑射山?碧山?缑氏山?姑逢山?凫丽山?山(66)东次三山——尸胡山?岐山?诸钩山?中父山?胡射山?孟子山?跂踵山?踇隅山(67)?无皋山(68)东次四山——北号山?旄山?东始山(68)?女烝山?钦山?子桐山?剡山?太山(69)
卷五?中山经 76中山——薄山?甘枣山?历兒山?渠猪山?葱聋山?涹山?脱扈山?金星山(76)?泰威山?橿谷山?吴林山?牛首山?霍山?合谷山?阴山?鼓镫山(77)中次二山——济山?辉诸山?发视山?豪山?鲜山?阳山?昆吾山?葌山(78)?独苏山?蔓渠山(79)中次三山——山?敖岸山?青要山?山?宜苏山(79)?和山(80)中次四山——厘山?鹿蹄山?扶猪山(80)?厘山?箕尾山?柄山?白边山?熊耳山?牡山?举山(81)中次五山——薄山?苟林山?首山?县山?葱聋山?条谷山?超山?成侯山?朝歌山?槐山?历山?尸山?良余山?蛊尾山?升山?阳虚山(82)中次六山——缟羝山?平逢山?缟羝山?廆山?瞻诸山(83)?娄涿山?白石山?谷山?密山?长石山?傅山?橐山?常烝山?夸父山?阳华山(84)中次七山——苦山?休与山(85)?鼓钟山?姑媱山?苦山?堵山?放皋山?大苦山?半石山?少室山(86)?泰室山?讲山?婴梁山?浮戏山?少陉山?太山?末山?役山?敏山?大山(87)中次八山——荆山?景山(88)?荆山?骄山?女几山?宜诸山?纶山?陆?山?光山?岐山?铜山?美山?大尧山?灵山?龙山(89)?衡山?石山?若山?彘山?玉山?山?仁举山?师每山?琴鼓山(90)中次九山——岷山?女几山?岷山?崃山?崌山?高梁山(91)?蛇山?鬲山?隅阳山?岐山?勾山?风雨山?玉山?熊山?山?葛山?贾超山(92)中次十山——首阳山(93)?虎尾山?繁缋山?勇石山?复州山?楮山?又原山?涿山?丙山(94)中次十一山——荆山?翼望山?朝歌山(94)?帝囷山?视山?前山?丰山?兔床山?皮山?瑶碧山?攻离山?祑??山?堇理山?依轱山?即谷山?鸡山?高前山(95)?游戏山?从山?婴山?毕山?乐马山?葴山?婴山?虎首山?婴侯山?大孰山?卑山?倚帝山?鲵山?雅山?宣山?衡山?丰山(96)?妪山?鲜山?皋山?大支山?区吴山?声匈山?大山?踵臼山?历石山?求山?丑阳山?奥山?服山?杳山?几山(97)中次十二山——洞庭山?篇遇山?云山?龟山(99)?丙山?风伯山?夫夫山?洞庭山?暴山?即公山?尧山?江浮山?真陵山?阳帝山?柴桑山?荣余山(100)
卷六?海外南经 126结匈国?南山?比翼鸟?羽民国?二八神(126)?毕方鸟?头国?厌火国?三珠树?三苗国?臷国?贯匈国?交胫国?不死民?反舌国?昆仑虚?羿与凿齿战?三首国?周饶国?长臂国?狄山(127)?范林?南方祝融(128)
卷七?海外西经 132灭蒙鸟?大运山?夏后启?三身国?一臂国?奇肱国?刑天与帝争神(132)?女祭女戚?鸟、鸟?丈夫国?女丑尸?巫咸国?并封?女子国?轩辕国?穷山?诸夭之野?龙鱼陵居?白民国?肃慎国?长股国?西方蓐收(133)
卷八?海外北经 138无启国?钟山之神烛阴?一目国?柔利国?禹杀相柳(138)?深目国?无肠国?聂耳国?夸父逐日?夸父国?禹所积石山?拘瘿国?寻木?跂踵国?欧丝之野?三桑无枝(139)?范林?务隅山(帝颛顼葬所)?平丘?北海诸兽?北方禺强(140)
卷九?海外东经 146??丘?大人国?奢比尸?君子国??????朝阳之谷神天吴?青丘国九尾狐?帝(禹)命竖亥步(146)?黑齿国?汤谷十日?雨师妾(国)?玄股国?毛民国?劳民国?东方句芒(147)
卷十?海内南经 151??瓯居海中?三天子鄣山?桂林八树?伯虑国、离耳国、雕题国、北朐国?枭阳国?兕?苍梧山(帝舜与帝丹朱葬所)?氾林?狌狌知人名?犀牛(151)?夏后启之臣孟涂?窫窳?建木?氐人国?巴蛇食象?旄马(152)
卷十一?海内西经 156后稷之葬?流黄酆氏国?流沙?国在流沙中者?国在流沙外者?西胡白玉山?海内昆仑之虚(156)?赤水?河水?洋水、黑水?弱水、青水?开明兽?开明西凤凰、鸾鸟?开明北不死树?开明东诸巫窫窳?服常树上三头人?开明南树鸟?蛇巫山上操柸人?西王母及三青鸟(157)
卷十二?海内北经 161匈奴、开题之国?危与贰负杀窫窳?大行伯?犬封国(文马吉量)?鬼国?蜪犬?穷奇?帝尧台等(161)?大蜂、朱蛾??阘非?据比尸?环狗??戎?林氏国驺吾?昆仑虚南氾林?从极之渊冰夷?阳污之山?王子夜尸?大泽?雁门山?高柳?宵明、烛光?东胡?夷人?貊国?孟鸟(162)
卷十三?海内东经 167钜燕?盖国?朝鲜?列姑射?姑射国?大蟹?陵鱼?大?明组邑?蓬莱山?大人之市?琅邪台(167)?都州?韩雁?始鸠?雷泽中雷神?会稽山(168)
卷十四?大荒东经 171少昊国?羲和生日?皮母地丘?大言山?大人国、大人市?小人国靖人?犁尸?潏山?国?合虚山(171)?中容国?君子国?司幽国?大阿山?明星山?白民国?青丘国?柔仆民?黑齿国?夏州国?天吴?鞠陵于天山(四方神折丹)?禺?、禺京?玄股国?有易杀王亥?女丑、大蟹?汤谷扶木?奢比尸?帝俊下友、五采鸟(172)?猗天苏门山、埙民国?綦山、摇山、山、门户山、盛山、待山?壑明俊疾山?三青马、三骓?女和月母国(四方神)?应龙杀蚩尤与夸父?东海夔牛(173)
卷十五?大荒南经 179?踢、双双?氾天山?苍梧之野(舜与叔均葬所)?黑水玄蛇?巫山黄鸟?三身国?季禺国、羽民国、卵民国?不姜山(179)?盈民国?不死国?去痓山?不廷胡余?四方神因因乎?季厘国?臷民国?融天山?羿杀凿凿齿?蜮民国?宋山枫木?祖状尸?焦侥国?禹攻云雨?伯服国?张弘国(180)?头?岳山(帝尧、帝喾、帝舜葬所)?天台山?盖犹山?小人菌人?南类山(181)
卷十六?大荒西经 186不周山、禹攻共工国山?淑士国?女娲之肠?西方神石夷?狂鸟?白民国?长胫国?西周国(叔均)(186)?柜格松?天民国?北狄国?榣山太子长琴?五采鸟三名?有虫状如菟?丰沮玉门山?灵山十巫?西王母山、沃民沃野?三青鸟?轩辕台?龙山?三泽水?女丑尸?女子国?桃山?丈夫国?弇州山鸣鸟?轩辕国?西海神弇兹?日月山(颛顼令重黎绝地天通)(187)?天虞?常羲生月?青黄?孟翼之攻颛顼之池?鏖鏊钜山?屏蓬?黄尸、比翼鸟、天犬?昆仑西王母?常阳山?女祭女薎?寿麻国?夏耕尸?吴回?盖山国朱木?一臂民?大荒山?三面一臂人(188)?夏后开(启)?氐人国?鱼妇(颛顼死复苏)?鸟?偏句、常羊山(189)
卷十七?大荒北经 196附禺山(帝颛顼葬所、有帝俊竹林)?胡不与国?肃慎氏国(蜚蛭、琴虫)?大人国(大青蛇)?鲧攻程州山?先民山槃木?叔歜国(猎猎)(196)?北齐国?先槛大逢山、禹所积石山?始州国?大泽?毛民国?儋耳国(北海禺强)?北极天柜山(九凤、强良)?夸父追日?无肠国?禹杀相繇(相柳)?岳山寻竹?不句山(197)?黄帝女魃(黄帝杀蚩尤)?深目民国?赤水女子献?犬戎(赤兽戎宣王尸)?齐州山?一目人?无继民?中国?犬戎国?苗民?灰野山若木?牛黎国?章尾山烛龙(198)
卷十八?海内经 205朝鲜、天毒?壑市?氾叶?鸟山三水?韩流生帝颛顼?不死山?肇山柏子高?都广之野(后稷葬所,素女所出)(205)?若木?灵山蝡蛇?盐长国鸟民?九丘建木?窫窳、猩猩?巴国(巴人)?流黄辛氏国?朱卷国(黑蛇食象)?赣巨人?黑人?嬴民、封豕?苗民神延维?鸾鸟凤鸟???狗、孔鸟?三天子之都山?苍梧丘(舜葬所)(206)?蛇山翳鸟、不距山巧倕葬所?相顾之尸?伯夷父?幽都山、大幽国?钉灵国?伯陵生鼓、延、殳?鲧?番禺、奚仲?般?帝俊赐羿彤弓素矰?晏龙?帝俊八子?巧倕、叔均?炎帝子孙(祝融、共工、后土、噎鸣)(207)?鲧窃息壤(208)
【媒体评论】
"《中国古代神话》是由中国神话学专家袁珂先生撰写的*部全面叙述中国古代神话体系的专著。全书从世界是怎样开始的,黄帝和蚩尤的战争,羿和嫦娥的故事,帝俊、帝喾和舜,鲧和禹治理洪水,远国异人,夏以后的传说等几个方面对支离破碎中国神话作了*全面、完整、有机而通俗的讲述。是了解古代中国人的丰富的想象力及中国古代历史传承、古代社会风俗、古人生活面貌的好书。本书1950年*次出版,1956年、1959年经过两次修订和增补,内容大为丰富和完善。有俄、日、英、法、意、西班牙、波兰、匈牙利、葡萄牙、丹麦、朝鲜、挪威、捷克、韩国、新西兰、世界语等多种译本。部分章节被中国、美国、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国入选学校课本,很值得一读。
《山海经》是研究我国上古社会的重要文献,其中保存的有关我国上古时代民族、宗教、神话、历史、地理、医药、生物、矿产等诸多方面的丰富资料,历来为国内外学者所重视。但由于《山海经》记载杂乱疏略,讹脱严重,没有详细的整理,不易读懂读通。袁珂先是著名的神话学研究专家,他结合新出土的文物资料,对勘历代学者的研究成果,对本书进行了精细的校勘、考辨、注释和翻译,使我们能够轻松读懂这一古奥的神话经典。本书(初版名《山海经校注》)是研究《山海经》的经典之作,自出版以来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1984年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科研一等奖。"
【免费在线读】
"世界是怎样开始的
比较能够使我们发生兴趣的,是另一部书上记载的一个叫做“巨灵”的天神,说他是和“元气”一齐降生下来的,又叫“九元真母”,本领极大,能够“造山川、出江河”,看来,是有做造物主的资格了。这神,据说是出于汾水的尾闾,原本是个河神,他曾经在华山显过一番手段,把那横亘在黄河中途的华山,“手荡足蹋,开而为两”,使河水可以一直从华山经过,不必绕道曲行,至今华山上巨灵开山的手脚迹印还宛然存在。恐怕正是为了这类的传说,道家方士们才把这可爱的河神推升成了开天辟地的造物主;可是一经这样矫揉造作的雕饰,素朴的神话反而湮没不彰了。说到河神巨灵,不禁使我们想到古代传说中那一对治理洪水的懒惰的巨人夫妇的故事。据说当天和地刚刚建立起来的时候,大地上就有洪水泛滥,上帝就派遣巨人朴父和他的妻子两人同去治理洪水。这一对夫妇,真可算是硕大无朋,他们的身子各有千里之高,腰围的大差不多也就和身子的高相等。这胖冬瓜似的两个肥汉,对于治水这件辛苦的工作当然是很感苦恼的了。所以他们一点也不用心,肤皮潦草地把工作干下去,只图早些了事。他们开导的江河,有的地方挖深了,有的地方挖浅了,有的地方淤塞起来了,有的地方被阻挡住了:全部工程简直搞得一团糟,许多年以后才又劳烦大禹爷重新来把洪水治理一番。天帝恼怒他们的懒惰懈怠,就罢免了他们的职务,责罚他们赤精着身子,一丝不挂,肩靠肩站在东南角的大荒之中。他们不喝水也不吃饭,不怕冷也不怕热,只喝点天空中的露水,便能充饥。一直等到黄河的水澄清,才能让他们夫妻“官还原职”。但要黄河的水澄清,据说要海与河断绝交流,这当然是办不到的事⑩,于是这一对懒汉夫妇就只好永远光着屁股站在荒野地上晒太阳了。朴父夫妇的故事,那朴野处倒正是古代神话的本貌,两人的行径——治河——也有点类乎开天辟地的人物的行径,但可惜记载下来的故事似乎不十分完全,而两人的品行确实也并不很好,要设想他们是造物主或是人类的祖先,那未免是太过甚了。除此而外,还有“鬼母”的神话。这鬼母,住在南海的小虞山,又叫鬼姑神,虎头龙足,蟒目蛟眉,形状奇伟古怪。她的本领更是大极了,能够生产天、地和鬼。一次就能生产十个鬼,早晨生下来,到晚上她就把她的鬼儿子们当点心吃下肚子去。这身份也有点像造物主的身份,可惜是鬼,吃儿子的行为实在也并不体面,所以终于只好是“鬼母”罢了。我们要找开天辟地的人物,后还是不能不想到较早的古籍《山海经》里所记述的那个钟山的烛龙神。这神,是人的脸,蛇的身子,红色的皮肤,身子有一千里长。眼睛生得很特别,像两枚橄榄般地直竖着,合拢就是两条笔直的缝。这神的本领很大,只要他把眼睛一张开,世界就成了白天,眼睛一闭拢,黑夜就降临大地。吹口气就彤云密布,大雪纷飞,成为冬天;呼口气马上又赤日炎炎,流金铄石,变成夏天。他蜷伏在那里,不吃饭,不喝水,不睡觉,不呼吸——一呼吸就成为长风万里。他的神力又能烛照九重泉壤的阴暗,传说他常衔着一支蜡烛,照在北方幽暗的天门之中,所以人们又叫他做“烛阴”。论起烛龙的形貌和本领,实在是很有做造物主的资格了。但因为他还明显地残留着动物的形体,未能像其他有名的天神那样的人化,所以虽然相貌奇伟,本领极大,到底没有人肯把他当做造物主看待,只好退居为一山的山神,也可算得是遭际不幸了。二那么开天辟地的人物,究竟是谁呢?在讲到本题之前,还让我先来讲一个关于一只奇怪的忠勇的狗怎样杀敌受赏,娶了美丽的公主为妻的故事。据说,在高辛王当朝的古时候,有一年,皇后娘娘忽然得了耳痛病,整整痛了三年,百般医治,没有效验。后来从耳朵里挑出一条金虫,形状像蚕子,大约有三寸左右长。虫一挑出来,耳痛病居然霎时间就好了。皇后觉得奇怪,便把这条虫用瓠离盛着,又用盘子盖着。哪知道盘子里的虫忽然变成一只龙狗,遍身锦绣,五色斑斓,毫光闪闪。因为是从盘子和瓠离里变出来的,所以取名叫做“盘瓠”。高辛王见了这狗,非常欢喜,行坐随身,寸步不离。那时忽有房王作乱,高辛王忧虑国家危亡,便向群臣说道:“若是有人能斩房王的头来献的,愿把公主嫁给他。”群臣看见房王兵强马壮,料难获胜,都不敢去冒这生命危险。说话这天,宫廷里忽然不见了盘瓠,大家都不知道这狗究竟跑到哪里去了,一连寻找了好几天,都杳无踪影,高辛王深以为怪。却说盘瓠离了宫廷,一直走到房王军中,见了房王,摇头摆尾。房王一见这狗,高兴非常,向左右臣僚说道:“高辛氏怕快灭亡了吧!连他的狗都撇下他跑来投我,看来我是当兴了。”于是房王便大张宴会,为这好征兆作乐志庆。那天晚上,欢乐的房王喝得沉沉大醉,睡在中军帐中。盘瓠便趁这时机,猛去咬下房王的头,风快地跑回宫来。高辛王看见爱犬衔了敌人的头跑回宫来。不禁大喜过望,便叫人多多拿些剁得细细的肉酱来喂他。哪知道盘瓠只把鼻头伸向盆边嗅了一嗅,便走开了,闷恹恹地去睡在屋角,不吃东西,也不活动,高辛王呼唤他他也不起来,就这么过了两三天。高辛王心里难过,想了一想,便向盘瓠说道:“狗啊,为什么既不肯吃东西,呼唤也不来呢?莫不是想要得到公主为妻,恨我不践诺言吗?并不是我不践诺言,实在是因为狗和人是不可以结婚的啊!”盘瓠登时口吐人言,说道:“王啊,请不要忧虑,你只要将我放在金钟里面,七天七夜,我就可以变成人。”高辛王听了这话,深觉诧异;果然将盘瓠放在金钟里面,看他怎么变化。一天、两天、三天……过去了,到了第六天,期待结婚的多情的公主怕他饿死,悄悄打开金钟一看,盘瓠全身都变成了人,只留一个狗头没有来得及变,从此再也不能变了。于是盘瓠从金钟里跳出来,披上大衣,公主则戴了狗头帽,他俩就在皇宫里结了婚。结婚以后,盘瓠带着妻子,到南山去,住在人迹不到的深山岩洞中。公主脱下华贵的衣裳,穿上庶民百姓的服装,亲身操作,毫无怨言。盘瓠则每天出去打猎,以此为生,夫妻俩和睦幸福地过日子。几年以后,生下三男一女。于是带着儿女们回家去看外公外婆。几个儿女都还没有姓氏,就请高辛王赐姓给他们。大儿子生下来是用盘子装的,就赐姓为盘;二儿子生下来是用篮子装的,就赐姓为蓝。只有三儿想不出赐姓什么的好,适逢天上有轰轰的雷声响过,便赐姓为雷。小女儿长大成人,招了个勇敢的兵士做女婿,跟着丈夫的姓姓了钟。蓝、雷、盘、钟四姓,互相婚配,后来子孙繁衍,成为国族,大家都奉盘瓠为他们共同的老祖宗。这个故事大同小异地流传在中国南方瑶、苗、黎等民族中。“盘瓠”这两个字,音转而为“盘古”。据说瑶族人民祭祀盘古,非常虔诚,称之为盘王,人们的生死寿夭贫贱,都归盘王掌握。每逢天旱,一定要向盘王祈祷,并且抬了盘王的像游行田间,巡视禾稼。B20)苗族也有“盘王书”,类乎《旧约?创世记》,传唱于苗民当中,说盘王是种种文物器用的制作者B21)。三国时候徐整作《三五历记》,吸收了南方少数民族中“盘瓠”或“盘古”的传说,加以古代经典中的哲理成分和自己的想象,创造了一个开天辟地的盘古,填补了鸿蒙时代的这一段空白,成为我们中华人民共同的老祖宗。这样一来,天地是怎样开辟的,宇宙是怎样构成的问题,在神话中才得到了合理的解答。据说当天地还没有分开的时候,宇宙的景象就只是黑暗混沌的一团,好像一个大鸡蛋。我们的老祖宗盘古就孕育在这个大鸡蛋中。
他在大鸡蛋中孕育着,成长着,呼呼地睡着觉,这样一直经过了一万八千年。有一天,他忽然睡醒了来,睁开眼睛一看:啊呀!什么也看不见,看见的只是漆黑黏糊的一片,闷得人怪心慌。他觉得这种状况非常可恼。心里一生气,不知道从哪里抓过来一把大板斧,朝着眼前的黑暗混沌,用力这么一挥,只听得山崩地裂似的一声:哗啦!大鸡蛋突然破裂开来。其中有些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另外有些重而浊的东西,沉沉下降,变成了地。——当初是混沌不分的天地,就这样给盘古的板斧一挥,划分开来了。天和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要合拢,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的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子也每天增长一丈,这样又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升得极高了,地变得极厚了,盘古的身子也长得极长了。盘古的身子究竟有多长呢?推算的结果,说是有九万里那么长。这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长柱子似的,撑在天和地的当中,不让它们有重归于黑暗混沌的机会。他孤独地站在那里,做这种撑天拄地的辛苦工作,又不知道经过了多少年代。到后来,天和地的构造似乎已经相当巩固,他不必再担心它们会合在一起,他实在也需要休息休息,终于,他也和我们人类一样地倒下来死去了。他临死的时候,周身突然起了大的变化:他口里呼出的气变成了风和云,他的声音变成了轰隆的雷霆,他的左眼睛变成了太阳,右眼睛变成了月亮,他的手足和身躯变成了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他的血液变成了江河,他的筋脉变成了道路,他的肌肉变成了田土,他的头发和丝须变成了天上的星星,他的皮肤和汗毛变成了花草树木,他的牙齿、骨头、骨髓等,也都变成了闪光的金属、坚硬的石头、圆亮的珍珠和温润的玉石,就是那没用处的身上出的汗,也变成了雨露和甘霖——总之一句话:这“垂死化身”的盘古,就用了他的整个身体来使这新诞生的世界变得丰富而美丽。关于盘古的神力和变化,还有种种传说。有说他哭泣流下的眼泪就成了江河,他吐出的气就成为长风,发出的声音就变做雷鸣,眼睛的闪光就成了闪电。又有说他一欢喜就是丽日晴天,一恼怒天空中就密布了重重的阴云。更有特异的记述,说盘古乃是龙头蛇身,一嘘气就成为风雨,一吹气又来了雷电,睁开眼睛就是白天,闭上眼睛就变成黑夜:形貌和本领几乎和《山海经》里所记述的钟山的烛龙神完全相同。)尽管有这些不同的记述,有一点却是相同的,就是人们对于开天辟地的老祖宗盘古的景崇和推尊。所以传说南海有绵亘三百里的盘古墓,用来追葬他的魂魄(如果真要埋葬他的身躯这坟墓当然是太渺小了);又有盘古国,一国的人都以盘古为姓,等等。
到这里为止,天地是怎样开辟的这个问题,总算是有了解答。但人类又是怎样诞生的呢?比较早一点的说法,诞生人类,也还是本章节所说的那阴阳两个大神的功绩,当他们开创了天地之后,就把残留在天地间的混浊的气变做了虫鱼鸟兽,把清明的气变做了人类。这类气体变化的学说是没有什么人相信的,所以后来竟湮沉下去,没有发生多少影响。B28)晚一点的说法,则说人类还是由那个伟大的盘古在“垂死化身”的时候,身上各种各样的寄生虫,“因风所感”,变化出来的。B29)这种说法固然更增加了盘古的伟大性,但同时却也损伤了人类的自尊心,所以终于没有流传开来。更晚一点的说法,则说盘古也有一个妻子,妻子当然会生儿子,人类就这样滋生繁衍了下来。这虽然是合情合理的论调,但却又破坏了人们对于伟大的盘古的幻想,所以毕竟还是没有取得大众的公认,沉沦了。还有一种奇特而又美丽的说法,说人类是天上诸神共同创造的。黄帝创造了人类的阴阳性器官;上骈创造了人类的耳目口鼻;桑林创造了人类的手足四肢;还有那个我们马上就要讲到的女娲,在共同创造人类的事业中,似乎也做了点什么工作,但究竟做的是什么工作,我们却还弄不清楚。这个“诸神创造人类”的神话,确实是很有趣,可惜古书的记载简略,所举的四个神当中,我们除了对黄帝、女娲还熟悉以外,上骈和桑林究竟是何许样的神,竟一点也不知道,他们合力创造人类的具体的情况是怎样的,也还是弄不清楚,所以这一则神话还是没有流传开来。倒是在这些纷纭的说法当中,出现了一种说法,说人类原是前面所说的那个名叫女娲的女神独力创造的,这既不平凡而又很近人情,结果赢得了大家的相信,“女娲造人”的故事便这样流传了下来,成为我们神话中一根富有诗意的琴弦。提起女娲,我们就想到另一传说中的伏羲。伏羲又叫“宓牺”,或叫“庖牺”,此外还有“伏戏”、“包羲”、“包牺”、“伏牺”、“炮牺”、“虑戏”等,都是古史上所记载的伏羲一名的不同写法。这伏羲也是我们祖宗里一位很有名的人物。传说他和女娲本是兄妹,或者竟是夫妇,这种传说,可说是“由来已古”,证之于汉代的石刻画像与砖画和西南地区苗、瑶、侗、彝等少数民族民间流行的传说,更足相信。
说到西南地区苗、瑶等少数民族民间流行的传说,那就更是有趣了。伏羲女娲,在这些民间传说中,不但是夫妇,而且是亲兄妹成为夫妇的。这些传说,各地大同小异B41);现在将流传于广西融县罗城瑶民中的一段传说记述在这里。……天快要下大雨了,云密风急,雷声隆隆地吼过高空,小孩们都很惊怕,可是一般劳动者却还在外面工作,和平时一样,因为夏天总是常多雷雨,并不足怪,他们都是知道的。那时有一个男子,也正在屋子外面工作。他把平时积蓄在那里的晒干的溪沟里的青苔,铺在树皮盖的屋顶上,这样就是大雨来了,也不怕把屋顶冲坏。男子在屋顶上铺青苔,他的一对小儿女,都不过才十多岁,天真烂漫地在屋子外面玩耍,看他们的爸爸工作。男子把屋顶铺好了,便下来带着他的孩子们进屋子去。这时大雨陡然下来了,爷儿三个关上门窗,在温暖的小屋里享受家庭的快乐。雨越下越大,风越吹越急,轰隆的雷声也越响越猛,好像是天上的雷公发了怒,威临人间,要降给人们以大灾祸似的。这时屋里的男子仿佛预先知道大祸将要临头,便把早就做好的一只铁笼子抬了出来,放在屋檐下面,打开铁笼,自己手里拿了一把猎虎的叉子,勇壮地站在那里等候着。天上的浓云墨黑,咆哮的暴雷一个接着一个,可是站在屋檐下面的那个勇士,却非常的沉着,一点也不惧怕。随着一道闪电和一声山崩似的巨响,青脸雷公果然手拿板斧,很快地从屋顶上飞落下来,背上的肉翅扑扑扇动,眼睛里射出闪闪的凶光。屋檐下的勇士看见雷公降落下来,急忙用虎叉向他叉去,一叉正中雷公腰间,便把雷公叉进铁笼,连笼子一起扛进屋子去。“这下你可给我捉住了,看你还能做些什么?”男子笑向铁笼里的雷公说。雷公垂头丧气,没话可说。男子便叫他的孩子们前来看守雷公。孩子们起初见了这奇形怪状的青脸雷公,都很惊怕;稍久一点,也就成为习惯,不再怕了。第二天早晨,男子到市场上去买香料,准备把雷公杀了,腌渍起来,做下饭菜。临走时候,嘱咐他的孩子们说:“记着,千万不要给他喝水。”男子走了,雷公在铁笼里假装呻唤,作出种种痛苦的模样,孩子们跑去看他,问他为什么呻唤。雷公说:“我口渴,请给我一碗水喝。”年龄较大的男孩子向雷公说:“爹爹走时说过,不准给你水喝,所以不能给你。”雷公又恳求:“一碗水不行,请给我一杯水吧,我实在口渴得很啊!”男孩子还是拒绝他,说:“不行,爹爹知道了要骂的。”雷公仍旧固执地哀恳:“那么,请去把灶头上刷锅的刷把拿来,洒几滴水给我也好吧,我快要口渴死了啊!”说完,便闭上眼睛,张开嘴巴,在那里等待着。年纪较小的女孩子,见雷公这般痛苦,自然动了少女的慈悲怜悯的仁爱心肠,心想雷公被爹爹关在笼里,已经一天一夜,想喝点水都得不到,真是可怜啊!于是向她哥哥说:“哥哥,我们试给他几滴水喝吧。”哥哥心想,量几滴水没有什么妨害,就同意了。兄妹俩就到厨房里,拿了刷锅的刷把,蘸了几滴水,洒在雷公的口中。雷公得了水,非常欢喜,向孩子们致谢道:“谢谢你们!请你们暂时离开这间房子,我要出来了!”孩子们在仓惶中,匆匆跑出门外,只听得震天塌地的霹雳一声巨响,雷公已经冲破铁笼从屋子里面飞了出来。雷公急忙从他嘴里拔下一颗牙齿,交给两个孩子,说:“赶快拿去种在土里,如果遭了灾难,可以藏在所结的果实当中。”说完就随着轰雷,飞上天去。孩子们望着天空,惊诧不已。不久,买了香料、准备腌吃雷公的爹爹回家,忽见铁笼已破,雷公已逃,大吃一惊。急忙找到孩子们一问情由,才知道事情的经过原来是这么这么。爹爹预料到非常的大祸便要临头,也不去责备无知的儿女,赶紧备下材料,不分昼夜,打造一只铁船,以备危难。两个小孩,也半开玩笑地试着把雷公赠送的牙齿种在土中。说也奇怪,牙齿刚种下去不久,从泥土里就冒出了嫩绿的新芽。这新芽眼看渐渐长大,一天当中,就开了花结了果子。第二天早晨再去一看,那果子已经长得很大,成为一个其大无比的葫芦。兄妹俩回家拿了刀锯,锯开葫芦的盖子一看,葫芦里的景象真是吓人:密密排排地生长了无数的牙齿。孩子们也不害怕,把这些牙齿都挖出来丢弃了,爬进葫芦去试试,葫芦的大小恰容得下两个小孩藏身,便把葫芦拖来放在僻静的处所安顿着。到了第三天,爹爹的铁船刚刚打造好,天气陡然发生了猛烈的变化:四野刮起了黑暗的风,狂暴的雨从冥空中倾盆而下,地底下喷涌起洪水,像野马般地奔腾,淹没了丘陵,包围了高山,田园庐舍,林木村镇,都化作了一片沧海。“孩子们,”风雨中爹爹喊道,“赶快躲避啊,雷公发洪水报仇来了啊!”两个孩子连忙躲进葫芦,爹爹则进了他自己打造的铁船,随着高涨的洪水,在浪涛之上,东西漂流。洪水愈涨愈高,已经高到天空,铁船里的勇士,在风雨和狂涛中,沉毅地驾着他的船,一直到达天门。他站在船头用手拍门,“嘭嘭”的声音震响了九重天空。“快开门,让我进来!让我进来!”他在外面不耐烦地喊道,用拳头把天门捶得更响。门里的天神害怕了,急忙喝令水神:“赶快退水!”水神遵令行事,顷刻之间,雨止风停,洪水退去,一落千丈,大地上依然现出干燥的土壤。当洪水退落的时候,勇士随着他的铁船,从高空中跌落下来,因为铁船坚硬,碰击在地面上,即成粉碎。可怜这敢于和雷公作战,并且囚禁过雷公的无名勇士,也和他的铁船的命运一样,跌得粉身碎骨,死掉了。他那两个躲在葫芦里的儿女却活着没有死。因为葫芦是柔软的,有弹性的,跌落下来,只不过跳几跳,仍旧安然无恙。兄妹俩从葫芦里爬出来,也没有受到任何损伤。经过这一场滔天的洪水,大地上所有的人类都死光了,只留下这两个小孩子,是人类中存活着的孑遗。他们两个原本没有名字,因为是从葫芦里存活下来的,所以起名叫“伏羲”。“伏羲”就是“匏”,也就是“葫芦”的意思;男孩叫伏羲哥,女孩叫伏羲妹,就是“葫芦哥哥”、“葫芦妹妹”的意思B42)。大地上虽然绝灭了人类,这一对勇敢的少年,却靠了他们的劳动,仍然快乐无忧地生活着。那时天空和地面相距不远,天门时常开着,哥哥和妹妹,常常手搀着手,从天梯攀登到天庭去游玩。时光荏苒过去,他们都已长大成人,哥哥便想要和妹妹结婚,可是妹妹却不愿意。妹妹说:“这怎么可以呢,我们是亲兄妹呀!”经不起哥哥再三恳求,妹妹不能推拒,便向哥哥说:“你试追我,如果能够追到,我就答应和你结婚。”于是哥哥和妹妹,就绕着一棵大树,追赶起来。妹妹机灵敏捷,哥哥追了好久,总是追不到。哥哥心生一计,追着追着,忽然转身而走,这样,一点也没有防备的气喘吁吁的妹妹,就迎面投入了哥哥的怀抱,他们于是就结婚做了夫妇。做夫妇以后没有多久,女的便生产下一个肉球。夫妇俩觉得奇怪,便把这肉球切成细碎的小块,用一张纸把它包了起来。带着这包东西,攀登天梯,又到天庭去游玩。哪知道刚刚升到半空,忽然一阵大风吹来,纸包破裂,细碎的肉球四散飞扬,落在大地上,都变成了人。落在树叶上的,便姓叶;落在木头上的,便姓木;落到什么地方,便拿那地方东西的名称来当做姓氏。从此以后,世界上又有了人类。B43)伏羲夫妇,便成为再造人类的始祖,与盘古之为人类的始祖性质差不多相同,或者伏羲就是盘古也很有可能呢。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