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这套丛书是信息技术课程的拓展读物,将会带你轻松愉悦地畅游信息科学世界。
它再现了信息技术变革的历程,更是帮助你改变未来科技的指南针。
让我们期待新技术和新思想碰撞出的灿烂火花吧。
【1元秒杀专区】


【内容简介】
课本上学不到的信息技术初中版,主讲信息技术发展前沿科技,从越来越大众化的“数字化”到我们身边的“云”,从神秘的“无人机”到时下流行的“3D打印”,更有信息技术发展史上的风云人物王选和戈登•摩尔的传奇故事。期望激发同学们对信息技术的好奇心和兴趣,培养他们对真知执着追求、对新兴事物敢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在课堂所学信息技术知识的基础上,本书力求结合生活、结合探索,拓展学生们的视野和思路,让他们觉得信息技术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信息技术是有用的。


【作者简介】
郑明达,中学高级教师,教育硕士,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南通市226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现任江苏省海安县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多次参加、主持国家、省、市级课题研究,其中主持的江苏省级课题《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过程性评价的研究》获省课题研究成果二等奖,先后在《中国电化教育》、《教育与管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代中小学教育》等报刊发表论文60多篇,编著教材、教师教学指导用书多本。积极探究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研究的“以学生为主体演练教学模式”获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一等奖,并被收入《信息技术教育学》教材,带领学生参加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主要研究领域: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信息技术应用教学、区域教育信息化等。


【目录】

1.微时代和微生活 2.摩尔定律 3.数字地球 4.身边的“云” 5.电子商务与物联网 6.无处不在的监控 7.被“偷走”的个人信息 8.芯片人 9.走近“无人机” 10.王选与激光照排 11.神奇的3D打印 12.数字化共享与安全
【前言】
在技术应用中发展我们的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现在已经进入到我们生活与学习的方方面面。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我们可以随时开展远程学习;利用互联网,我们能够与朋友进行实时交流。大家已经真真切切地生活在数字化环境中。
信息技术的每一次创新都推动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电子计算机的成功研制革新了传统的计算工具,提高了科学计算的速度和精度;微处理器的发明开创了集成电路的新纪元,促进了微型计算机与各个领域的融合;因特网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加速了世界全球化的进程……德国哲学家卡西尔曾把创新作为“人类与自然界的天然分界线”的标记。如今,创新已成为数字化时代的主旋律。
“信息技术拓展阅读丛书”沿着“创新”这条主线,介绍信息技术发展历程中的传奇故事,分析信息技术工具创新的历史背景,讲解信息技术工具的创新历程,展现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趋势。同时也能够激发同学们对信息技术的好奇心和兴趣,培养对真知执着追求,对新兴事物敢于探索和对克服困难百折不挠的创新精神。
每一次信息技术的突破,科学家们都为之付出辛勤努力,其中有突发的个人灵感,有一次次的技术实验,有缜密的学术思考,也有集体合作的智慧结晶。丛书选取了“人工智能之父”图灵、“当代毕昇”王选和“苹果公司”创造人乔布斯等信息技术发展史上风云人物的传奇故事,分享他们科学创新的精神。
每一次信息技术的变革,都有着其时代发展的特征,其中突显了人类生存挑战、社会变革需要、世界经济竞争和军事武装抗衡。丛书选取了“数字化存储技术”、“云计算”、“计算机发展历程”、“摩尔定律”和“数字化信息共享与安全”等反映信息技术发展的时代性特色内容,帮助同学们感受“需求”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每一次信息技术的普及,都推动着社会的巨大进步,引发了生产方式的变革、商业模式的转换;加强了国家战略竞争力,极大地丰富了社会的财富。丛书选取“芯片人”、“走进无人机”、“导航与精确制导”和“越来越‘聪明’的搜索引擎”等对人们生活有着广泛影响的新技术,让同学们真切体验到信息技术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力量。
近年来,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中越来越受重视。在学校教育改革中,信息技术也越来越强调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注重信息技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合,突出学科的科学性与实践性特征,关注技术方法,关心信息技术的前沿进展。针对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拓展学习的需要,“信息技术拓展阅读丛书”遵循“学技术、用技术和开展技术创新”的理念,力争实现“学技术”与“用技术”的融合。
该丛书把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融入到项目活动之中,丰富信息技术的学习方式。在结构设计上,每篇文章都精心组织了“阅读导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文中针对知识要点安排有“知识窗”等栏目,帮助学生延伸学习;在文章的后依据知识技能特征设计有“挑战无极限”活动,鼓励学生利用学到的知识与技能进行探究活动。
“学”信息技术是一个严谨的过程,它可以让你思考技术的特征,在沉思中同样能领会到信息技术的魅力;“用”信息技术是一件高兴的事,它可以放飞你的想象力,在用的过程中时不时得到一个意外惊喜。“信息技术拓展阅读丛书”就是希望把“学技术”和“用技术”结合起来,把“动脑思考”和“动手操作”结合起来,把“信息技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贯穿起来,成为大家体验和思考信息技术的支点,助力大家的数字化人生。

李锋


【免费在线读】
云计算创始人、谷歌“云”计划负责人比希利亚,有着一头金色长发和削瘦高挑的身材。当这位年轻帅气的程序员加盟谷歌公司的时候,可能谁也没有想到,日后他竟然会点燃云计算革命的导火索。
比希利亚大学毕业后,加入了谷歌公司,担任软件工程师。工作一段时间之后,有一个想法在比希利亚头脑中形成:“能不能把数字化的工作从一台独立的计算机转移到一组联网的计算机上呢?如果可以实现,那用户就能更快地处理数据了。”但问题是,当时计算机业界还没有这种以网络为基础的计算能力。
2006年秋季的一天,比希利亚偶遇谷歌公司首席执行官施米特,并与他深入交谈。之后,他脑海里浮现出一个想法——他将好好利用自己的“20%时间”。谷歌公司的员工可以用80%的时间来做已经设定的项目,而另外20%的时间可以针对自己的兴趣、想法、灵感来创造产品。比希利亚正式提出了“云”的概念,并设想在他的母校华盛顿大学启动一门课程,着重引导学生们进行“云”系统的编程开发。他主导的这个项目称为“Google10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