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 CCTV健康之路、BTV养生堂特邀嘉宾,中央保健会诊专家、*名老中医吴中朝教授,30年行医经验倾囊相授。

★ 只有老中医知道的养脾胃偏方、秘方、经验方,自己动手,不花钱就能去小病、防大病。

★ 62道养脾胃食谱、85个传世经验方、12个特效穴位、11种脾胃病家庭疗法,调好脾胃,远离便秘、腹泻、肥胖、老胃病,从根本上避免疾病发生。


【内容简介】

本书以《黄帝内经》为理论依据,讲述如何在生活中养好脾胃。内容包括中医对脾胃病的认识,脾胃与健康的关系,哪些生活方式容易引发脾胃病,以及如何通过日常饮食、运动、经络按摩等养护好脾胃。并针对不同人群、不同季节、不同疾病给出了相应的脾胃调养方案。


推荐您购买文通天下其他畅销书:


【作者简介】

吴中朝

中央保健会诊专家

*名老中医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0余年。主持或参加过十余项部省级中医养生保健课题研究。在长斯临床诊治经验基础上,对家庭中医保健领域有独到建树。曾十多次应邀或由国家外派赴国外进行医疗和讲学,并长期负责国内外研究生和进修生的临床与理沦课程的教学,主持多项*继续教育项目。


【目录】

专题:《黄帝内经》教你脾胃问题早发现 /14

*章 脾胃是后天之本,脾胃养好病难侵

不吃此脾胃,非彼“脾、胃”/19

脾很忙,食物“加工”、水液“运输”都靠它 /20

脾是人体血库,脾好气色就好 /23

脾好的人,肌肉有力身体壮 /24

胃虽大度,也需要小心呵护 /26

脾胃好似“夫妻档”,关系和谐消化好 /29

第二章 这些事,让你的脾胃变虚弱

不吃早餐的人,容易得胃溃疡 /33

总是吃太饱,易被肥胖、“三高”盯上 /35

偏食的人脾胃一定虚弱 /37

吃饱就睡,就是在等病来 /40

生、冷、硬的食物胃*怕 /41

你熬夜,脾胃也跟着加班 /43

烟酒无度,伤肝伤肺也伤胃 /44

久坐伤脾,会让你四肢无力 /47

随意吃药,先伤脾胃再伤肝肾 /48 思虑过度,难有好食欲 /51

第三章 脾胃问题有多种,你是哪一种

面黄肌瘦的人多是脾气虚,要益气健脾 /55

腹部有坠胀感是中气下陷,要益气升阳 /58

身体容易出血是脾不统血,止血更要补血 /60

寒湿困脾的人大便不成形,可用艾灸祛寒湿 /62

胃隐痛喜按是胃气虚,要益气养胃 /64

胃隐痛一吃就胀是胃阴虚,要养胃阴去虚热 /66

口干口苦喜生冷是胃热证,要清胃火、泻肠热 /68

脾胃湿热的人体倦身重,要健脾祛湿除积热 /71

第四章 顺天时而养,让你的脾胃动力十足

春季乍暖还寒,脾胃也要捂一捂 /77

冬病夏治,脾胃虚寒的人要抓住时机 /82

秋燥季节,吃点酸味让肠胃很舒服 /87

冬季进补要有度,莫给脾胃加负担 /92

第五章 给脾胃喜欢的食物,它们就会让你舒服

五色入五脏,脾胃*喜欢黄色食物 /101

甘味食物给你好“脾气”/102

小米*适合胃不好又失眠的人 /105

胃寒腹泻的人,可适当多吃糯米 /107

大麦泡茶,消化不好的人可常喝 /109

夏季常吃薏苡仁,让你不再身重困倦 /111

牛肉补脾气,效果堪比黄芪 /113

脾胃虚寒怕冷的人,可多吃羊肉 /115

身体瘦弱、消化不好的人要常吃猪肚 /117

莲藕,生吃清热解毒,熟吃健脾开胃 /119

白萝卜清积热、化积食,冬天更适合 /121

经常腹胀便秘的人,可常食山药 /123

南瓜对胃胀、胃痛、便秘有效 /126

主食吃土豆,远离肥胖、“三高”/128

红薯是便秘的“克星”/130

经常“反胃”,吃几颗栗子就好 /133

红枣是“天然维生素 C 丸”/135

第六章 用*简单的中药养好脾胃

陈皮陈皮泡水喝,打开你的胃口 /141

适量吃姜,让受寒的胃暖起来 /143

肉吃多了不消化,山楂来帮忙 /146

神曲,消除米面积食的良药 /148

鸡内金,小儿积食* /150

厚朴帮你理气消食,可治气滞腹胀 /151

胃气不足易疲劳,甘草能缓解 /153

砂仁能温脾止泻,适合受寒腹泻 /155

芡实,东坡居士的养生珍品 /157

藿香专治夏季腹泻、呕吐、没食欲 /159

消瘦乏力,一吃就想吐,党参煮粥吃 /161

湿困脾胃没食欲,白扁豆能化解 /163

汤里加点儿肉豆蔻,冬天不怕胃寒留 /165

第七章 经络是脾胃健康的遥控器

脾不好,脾经*先做出反应 /169

养好胃经,无病一身轻 /173

腹胀、胃口差,就找太白穴 /176

脾虚月经不调,按三阴交穴就能解决 /177

脾虚月经量少,按摩血海穴打开血库 /180

长夏暑湿,阴陵泉穴让你清爽 /181

胃痛、泛酸,有公孙穴 /183

各种脾胃问题,足三里穴都管用 /185

气舍穴专治打嗝恶心 /187

常按天枢穴,轻松摆脱便秘 /188

脾好不好,摸摸脾俞穴就知道 /190

胃寒的人,试试艾灸胃俞穴 /193

中脘穴专管消化问题 /194

胃寒胃痛,艾灸神阙穴 /196

第八章 每个人都能用的健脾养胃小妙招

3 个小动作,让脾胃功能倍增 /201

每天散步的人,不会有消化问题 /202

没事常慢跑,不用进药房 /205

动动脚趾头,坐着就能养脾胃 /207

肩膀也与脾胃有关系 /208

摩腹摩出好脾胃,孙思邈的长寿之道 /210

叩齿咽津——流传千年的健脾强肾法 /212

练习“呼”字诀,呼出脾胃浊气 /214

笑口常开的人脾胃好 /215

第九章 三分治七分养,彻底解决脾胃疾病

胃口不好,与其吃药不如养好心情 /219

四肢无力是脾虚,用四君子汤调理 /222

按 3个穴位,轻松缓解胃痛 /224

经常胃泛酸的人,要重视早餐 /226

腹胀,食滞、脾虚、湿热要分清 /228

4 种腹泻,对症调理才有效 /234

消化不良,启动人体的“健胃消食片”/238

小儿疳积,捏脊就见效 /241

便秘也分证型,你调理对了吗 /246

肥胖不都是吃得多,还有脾虚 /252

脾胃安和,就不会再失眠 /253


【前言】

  “你吃了吗?”这是人们*常用的问候语之一,同时也反映了 吃的重要性。每个人每天的生命活动都需要大量的能量,而这些 能量就是靠“吃”而来,吃进身体里的食物,则必须通过脾胃才 能转化为气血能量。

  脾胃,是人体的重要脏腑,对维持和促进人体健康有着十分重 要的意义。其中,脾为五脏之一,胃为六腑之一,两者亲密搭档, 不可分开。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黄帝 内经》中说:“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饮食经过胃的 初步研磨、消化后,再由脾将营养物质化生为气血,并运送至全身, 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可以说,脾胃担负着人一身的能量来源, 脾胃健旺,化源充足,脏腑功能才能强盛,身体才能保持健康。

  脾胃还是人体气机升降运行的枢纽,脾胃协调,可促进和调节 机体新陈代谢,保证生命活动的协调平衡。

  脾胃如此重要,但现代人在日常生活中总是忽视脾胃的健康, 过多食用生冷寒凉的食物,或因为工作繁忙而饥一顿饱一顿,或 因为应酬需要而饮酒过度,或为了减肥而过度节食,或暴饮暴食, 或缺乏运动,等等,都会使脾胃遭受伤害。脾胃一旦出了问题,不仅会影响食欲、睡眠、情绪,时间长了,还会诱发各种肠胃疾 病及全身性疾病。故李东垣在《脾胃论》中说:“百病皆由脾胃 衰而生。”

  对于养护脾胃,早在两千多年前成书的《黄帝内经》中,就 有很多经典的论述,可惜的是,当下的人们对此少有了解。行医 几十年,我接诊的很多病人都有脾胃虚弱的问题,很多疾病也正 是因此而起,而他们自己却往往并不知情,没有意识到正是日常 生活中的某些习惯和一些不经意的细节损伤了脾胃。

  这本书,就是希望能让更多的人了解保护脾胃的重要性,学 会通过饮食、中药、经络穴位、运动等方式调理脾胃,知道如何 避免在日常生活中伤害脾胃,以及怎样在家调理一些常见脾胃疾 病。读过本书,你一定会发现自己对脾胃的重视远远不够,而养 护脾胃的方法竟是如此简单。

  *后需要提醒的是,由于每个人的体质、病机、所处环境等 各不相同,所以中医治病调养,讲究辨证施治、辨证调养,一人 一方。本书所列药方、药膳旨在提供参考,并不能代替医生开药 方,不可照搬,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怀疑身体有疾病,须及 时就医诊治,不可据此自拟药方。


【免费在线读】

《黄帝内经》教你脾胃问题早发现

  《黄帝内经》里说“胃主受纳”“脾主运化”,人体的消化吸收 由脾胃共同完成。如果脾胃功能不好,那么营养物质就无法顺利地送 达五脏六腑和身体各处。身体得不到滋养,必然会引起一些外在的病 变。所以,脾胃健运与否,只要留心,就能从身体上找到蛛丝马迹。

☉ 面色暗淡、萎黄

  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如果脾气虚弱,气血生化不足,皮肤得不 到足够的滋润和营养,就会变得暗淡、发黄。如果不能及时调理,面 色就会逐渐萎黄,人也会消瘦枯槁。

☉ 口唇淡白、干燥

  《黄帝内经》中指出:“口唇者,脾之官也”“脾开窍于口”“脾 之合肉也,其荣唇也”。脾胃的问题会表现在口唇上:脾胃功能正常 的人,嘴唇红润,干湿适度,润滑有光泽;脾胃功能不好的人常嘴唇 发白、没有血色,显得非常干燥,容易起皮、裂口。

☉ 睡觉时流口水

  “脾主涎”,“涎”即口水。气有固摄作用,一个人脾气充足, 涎液才会传送正常,并且老老实实待在口腔里,帮助人体进行吞咽和 消化;如果脾气虚弱,固摄功能减弱,涎液就会不受约束,使人睡觉 的时候流口水。

☉ 睡眠不好

  《黄帝内经》认为,胃不和则卧不安。脾胃不和会使人睡眠质量 下降,出现入睡困难、惊醒、多梦等问题。

☉ 精神状态不佳

  人体所需的能量来源于脾胃所化生的气血,脾胃健运,能让大脑 和身体得到足够的滋养,人就会神清气爽、精力旺盛、思考敏捷。如 果脾胃运化失常,大脑、脏腑等得不到足够的能量,就会出现精神不振、 健忘、心慌、反应迟钝等问题。

☉ 肥胖或消瘦

  正常情况下,食物进入胃,经过初步消化,然后精微营养物质被 脾带走,上输给肺,肺通过血液将营养带给五脏六腑。如果脾出现了 问题,健运失常,营养物质堆积在身体内,就会形成肥胖。

  脾虚可导致肥胖,反过来瘦人是不是脾胃就好呢?不一定。脾胃 功能低下,不能将食物转化成身体所需的营养,而是直接把它排出去了, 身体得不到足够的营养支持,人就会变得消瘦。

☉ 胃胀气、泛酸、打嗝、口臭

  脾胃一升一降,共同完成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如果脾胃感受湿热, 清气不能上升,浊气不能下降,就容易引起胃胀气、泛酸、打嗝等不适, 浊气顺着食道上行到口腔,就会形成类似于食物腐熟的味道,也就是 口臭。

  现代医学认为,泛酸是由于胃酸分泌过多造成的,如果不及时治 疗就会慢慢发展成胃炎、胃溃疡,因此若常出现胃泛酸,要引起重视。

☉ 排尿困难、泄泻

  《黄帝内经》认为,肾主水,脾主运化,两者共同管理水液的代 谢传输。脾气健运,清升浊降,就可以助肾化水,使排尿通畅;如果 脾气虚弱,升降功能失调,则容易导致排尿不畅。

  脾气虚弱还可导致水谷不能正常运化,使人大便稀薄,大便中伴 有不消化的食物残渣,有时还伴有肠鸣现象。脾气虚弱严重、清阳下 陷的人,可出现经常性泄泻,甚至脱肛的现象。

☉ 便秘

  正常情况下,人喝进去的水通过脾胃运化,才能成为身体的津液, 如果脾阳不足,脾胃运化能力减弱,就会导致大肠动力不足,继而造 成功能性便秘。另外,胃火亢盛,耗损津液,也可导致大便燥结、排 便困难。

☉ 胃痛

  腹部受凉、过量食用寒凉食物、情绪大起大落、脾胃虚寒等,都 有可能导致胃痛,这是胃受伤的直接表现。

此脾胃,非彼“脾、胃”

  中医里常说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很多人不了解, 常将中西医里的脾胃画等号,其实二者是不同的。

  在西医中,脾、胃是两个独立的器官,各自发挥作用。脾位于人 体腹腔的左上方,呈扁椭圆形,是人体*的淋巴器官,其功能主 要是参与人体淋巴组织的免疫活动,制造免疫物质,过滤掉血液中 的异物、病菌及衰老死亡的细胞,并充当人体的“血库”,调节血液。

  胃是消化系统中非常重要的器官,它位于膈下、腹腔上部,就像 一个斜着的口袋。胃具有分泌胃液的功能,我们吃进身体里的食物 都要在胃里进行消化和吸收。胃很“神奇”,它的形态、位置、大 小会随着吃进的食物多少而变化,也会因为人的年龄、性别和体型 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中医里所说的脾胃,实际上是一个功能繁多的庞大系统,西医中 所说的脾和胃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

  中医的脾为五脏之一,是人体对饮食进行消化吸收并输布其精微 的重要脏器。(所谓精微,就是食物被消化后可以转化为气血的部分, 那些不能为身体所用的部分就是糟粕。)主运化和升清是其主要功能。 可以说,中医里的脾,不仅包含了西医里所说的脾的功能,还包括 了胰腺、胃和大肠、小肠的功能。

  中医里的胃是受纳、腐熟水谷的场所。《黄帝内经 . 灵枢 . 玉版》中说:“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谷气 血之海也。”胃有接受、容纳饮食水谷及初步消化的功能,食物进 入胃后,经过胃的初步消化,形成食糜,下传于小肠以进一步消化 吸收,为机体的生理活动和气血津液的化生提供支持。

  在中医里,脾、胃并不是“独立”的,它们常被“相提并论”。 两者五行都属土,属于中焦,共同承担着消化吸收的重任。《黄帝 内经 . 素问 . 灵兰秘典论》中说:“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如果把胃比作一个粮仓,脾就是运输公司,所有吃进身体里的食物 都要经过脾胃的消化吸收才能输布全身。也就是说,人所有的生命 活动都有赖于脾胃摄入的营养物质,所以脾胃被称为“后天之本”, 故古人养生,是非常重视养护脾胃的。

脾很忙,食物“加工”、水液“运输”都靠它

  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黄帝内经•素问•厥论》

  中医认为,脾的主要功能是“运化水谷精微”。运,有转运输送 的意思;化,即消化和吸收。脾的工作就是把饮食水谷转化为精微 和津液,并传输到全身各处。

☉ 脾运化水谷,脾好的人身体健康、精力充沛

  脾能运化水谷。水谷即各种饮食,如谷类、蔬菜、水果、肉类、 蛋、奶、水、饮料等,人摄入的这些食物,都需要经过脾转化成气血, 再通过经脉输送到全身。

  脾运化水谷的过程分三个阶段: *阶段:脾帮助胃、小肠将食物分解消化成精微和糟粕两个部分。

  第二阶段:脾帮助胃肠道吸收水谷精微。 第三阶段:脾将吸收的水谷精微转输到其他四脏,分别化为精、气、血、津液,以内养五脏六腑,外养四肢百骸、皮毛筋肉。 脾气健运,身体的消化吸收功能健全,为精、气、血、津液等的

  化生提供足够的养料,才能使全身脏腑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如果 脾运化水谷的功能减退,饮食水谷得不到很好的消化,身体得不到 足够的营养支持,就会出现腹胀、便溏、消化不良、食欲减退,以 及倦怠、消瘦等症状。

☉ 脾运化水液,脾好的人身材不臃肿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

  有的女性经过一段时间减肥后,明明体重下降了,但腰、腿却粗 壮如初,而且有肿胀感,其实这并不是脂肪在作怪,而是脾的运化 功能出现了问题,使水湿停留、毒素无法排出而造成的肿胀。正如《黄

帝内经》中所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脾有运化水液的作用,进入人体的所有水液,包括食物中的水分、

  喝进去的饮料等,都需要经过脾的运输转化,气化成津液,并输布 于肺,通过心肺作用而濡养、滋润各脏腑器官。另外,身体里的多 余水分也需要通过脾的输送,到达肺、肾、膀胱、皮毛等器官组织, 变成汗液、尿液、泪液等排出体外。可见,人体水液代谢离不开脾, 如果脾失健运,水液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就会造成水液停聚,产生 水湿痰饮,从而造成水肿。

☉ 养脾,先从吃开始

  如果脾闹脾气了,运化饮食水谷、水液的能力下降,人就会出现 食欲缺乏、腹胀、消化不良、水肿等不适。想要安抚好脾,首先要 从饮食入手,可适当吃些健脾的食物,激活脾气,使脾充满能量。

  粳米、糯米、小米、红薯、土豆、南瓜、白扁豆、红枣、莲子、 花生、栗子、圆白菜等食物能益气健脾,薏米、红豆、冬瓜、莴笋、 鲤鱼、鲫鱼等食物则能健脾除湿,可根据情况适量食用。

脾是人体血库,脾好气色就好

  血液有滋润、濡养人体的作用,而脾是造血的器官,是“人体 血库”,能够向其他器官补充血液。此外,它还有统摄血液的作用, 就是让血液循规蹈矩地运行于身体各处。

☉ 脾能生血,脾好的人气色好

  《黄帝内经 . 灵枢 . 决气》中指出:“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 是谓血。”位于中焦的脾胃接纳饮食水谷,吸收其中的精微物质, 经过气化变成红色的液体,这种液体就是血。

  脾运化的水谷精微是生成血液的主要物质基础,如果脾的功能失 常,生血物质匮乏,则血液亏虚,会使人出现头晕眼花,面色、嘴唇、 指甲淡白等血虚症状。一个人气色不好,通常跟血虚有关,因此中 医调理气色常从补脾胃入手。

☉ 脾主统血,是全身血液的管理者

  脾主统血,指的是脾对血液拥有管理权。唐容川在《血证论 . 脏 腑病机论》中说:“血之运行上下,全赖乎脾。”气为血之帅,对血液运行有推动、固摄的作用,脾是气血生化之源,是人体气机升 降的枢纽。脾的功能健旺,不仅气之生化有源、血液化生充足,而 且统摄有力,血液循行于脉中而不外溢。如果脾的功能低下,不但 气血生化之源匮乏,血液来源不足,脾管理血液的权利也会被削弱, 血液就会不受管束,溢出脉外,导致各种出血证,如皮肤出血、鼻出血、 尿血、便血、月经过多、经血不停等。

脾好的人,肌肉有力身体壮

  脾主身之肌肉。——《黄帝内经•素问•痿论》

  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黄帝内经•素问•太阴阳明论》

  很多人,特别是经常坐着不动的人,常出现四肢无力、肢体肌肉 松弛、手的握力减退等亚健康现象,有人以为是缺乏运动所致,其 实根源在于脾。

☉ 脾是肌肉、四肢的营养来源

  《黄帝内经》中指出,脾在体合肌肉、主四肢,脾是否健运直接影响到肌肉、四肢的健康。

  清代张志聪在《素问集注 . 五脏生成篇》中说:“脾主运化水谷 之精,以生养肌肉,故主肌肉。”脾主运化,可将水谷精微布散到 肌肉中,以供肌肉所需之营养,使肌肉发达丰满、壮实有力。

  四肢,也就是手和脚,它们跟肌肉一样,也需要脾气输送水谷精 微,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另外,四肢活动还受肌肉的影响,四 肢的肌肉壮实,自然就有力,四肢肌肉萎软,也就会“提不起力气”。

  可见,脾气健运对肌肉壮实、四肢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 脾失健运,气血化源不足,肌肉、四肢就得不到足够的营养。人吃 不饱就没有力气,肌肉、四肢“吃不饱”,也会变得倦怠无力,甚 至出现萎缩等症。

☉ 脾好的人也需要运动

  有些人脾胃很好,消化吸收功能正常,但很少运动,从而使营养 堆积在肌肉上,时间久了就会形成赘肉,导致肥胖,而肥胖则是高 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脂肪肝、冠心病等慢性病的元凶。

  因此,要想四肢肌肉健壮有力,仅仅脾好是不够的,还需要适 当运动。尤其是上班族,每天要久坐在电脑前,腰腹、大腿部位特 别容易堆积赘肉,时间长了还会影响到胃肠运动,使脾胃功能下降。 另一方面,每天坚持适量的运动,对增强脏腑功能、提高脾胃运化 能力也是大有裨益的。

不吃早餐的人,容易得胃溃疡

  不少人为了赶时间或者减肥,早餐变得可有可无,甚至有的人长 期不吃早餐,这样对脾胃的伤害是极大的。

☉ 胃里没食物,胃酸会“吃掉”胃黏膜

  胃酸具有促进消化的作用,但胃酸也是一把双刃剑。当它分泌过 少或缺乏的时候,可导致腹胀、腹泻等消化不良的现象;如果分泌 过多则会对胃肠道黏膜形成“腐蚀”,时间久了可导致溃疡、溃疡 穿孔、胃出血等症。

  晚上睡觉的时候,人虽然休息了,但消化系统仍然在不停地忙 碌着。早上胃肠道“苏醒”,进入工作状态,开始分泌胃酸、消化 酶等酸性物质,这时候吃早餐,可中和掉胃肠分泌的酸性物质,消 化也会快。如果不吃早餐,胃酸就只能“消化”胃壁,损伤胃黏膜。 很多胃炎、胃溃疡的患者,问诊发现都有长期不吃早餐的习惯。

☉ 脾生化无源,抵抗力就会下降

  汽车要前行,需要燃烧汽油作为动力。脾胃就跟汽车一样,它的运作也需要动力,这个动力就是气血。如果吃进的食物不够,气血 生化无源,脾胃也就无法得到足够的营养支持,运作的速度就会慢 下来,各脏腑器官就得不到足够的营养补给,身体健康水平就会降低, 整个人看起来就会显得没有精神,容易累,抵抗力降低,经常感冒等。

☉ 早餐要吃,更要吃对时间

  真正会过日子的人除了追求吃得好外,还追求怎么吃更健康。那 么,早餐应该怎么吃才合理呢?建议是,热稀饭、热燕麦片、热羊乳、 热牛奶、热豆花、热豆浆、芝麻糊、山药粥等,搭配适量的蔬菜、面包、 三明治、水果,以及鸡蛋、豆制品、干果等,水分、营养一应俱全。 需要注意的是,脾胃怕冷,早餐宜热吃,这样才能保护好脾胃之气。

  吃早餐的时间也很有讲究。辰时(上午 7~9 点),胃经经气旺盛, 这个时段吃早餐是比较合适的,*好是在 7~8 点吃。因为 7 点之前 大肠经经气旺盛,宜在此时进行排便,以排空肠胃;9 点距离午餐较 近,这时候才吃早餐,容易影响午餐的进食。


【书摘与插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