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鲁迅的演讲,是鲁迅向社会发出的更直接的呐喊,是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关于社会、关于历史、关于人的更为急切的诉求。今结集出版《回响——鲁迅演讲选读》一书,集演讲三十篇,是鲁迅著述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根据内容分五类编排,颇具新意。卷首语和导读部分篇幅简短,主要介绍演讲的背景,不仅让读者获得教益,亦可从字里行间追怀伟人在讲台上的音容笑貌,甚而生平风采。这是由朗读爱好者刘珂先生逐篇朗读鲁迅先生的演讲词,扫一扫书上印的二维码,就能收听。因此这是一本可以“听”的书。


【内容简介】

如同鲁迅无心跻身书法界而成为中国现代书法名家一样,鲁迅亦无意挤进演讲界而成为中国现代卓有影响的演讲家。从郑伯奇《鲁迅先生的演讲》问世至今,鲁迅演讲研究的历史将近80年,已成为鲁迅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分对于研究鲁迅的生平经历、文艺创作、社会批评、思想变迁、人际关系等具有重要价值。2016年正值鲁迅诞辰135周年,逝世80周年,特编选一部鲁迅演讲集《回响——鲁迅演讲选读》,并由朗读爱好者刘珂先生逐篇朗读(扫一扫二维码就能收听)。


【作者简介】

张照强:资深报人;刘珂:朗诵爱好者。


【目录】

序 演讲辞的魅力(刘旭光)
自序一 道正声自远(张照强)
自序二 我家的鲁迅缘(刘珂)


一、 挚爱情怀
1、读书与革命
2、未有天才之前
3、在中山大学学生会欢迎会上的演讲
4、少读中国书 做好事之徒
5、娜拉走后怎样
6、无声的中国
7、读书杂谈

二、紧随时代
1、文艺与政治的歧途
2、革命时代的文学
3、 老调子已经唱完
4、 今春的两种感想
5、 文学与社会
6、 关于知识阶级
7、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三、开放兼容
1、 现今的新文学的概观
2、 在上海野风画会的演讲
3、 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
4、 绘画杂论

四、激浊扬清
1、 上海文艺之一瞥
2、 再论“第三种人”
3、革命文学与遵命文学
4、帮忙文学与帮闲文学
5、流氓与文学
6、记谈话
7、离骚与反离骚

五、改造精神
1、 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
2、 在上海暨南大学的演讲
3、 关于革命文学
4、 聪明人不能做事,世界是属于傻子的
5、 在北京第二师范学院的演讲

演讲二维码索引
后记(张照强)


【前言】

演讲词的魅力
刘旭光
演讲词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它是用来听的文学。它是“演讲”这种活动的衍生品,演讲有一种现场性,不在演讲现场,是不大容易感受到演讲的魅力的。这种差异就像在现场看足球比赛和看电视转播之间的差异。但问题是,“现场”仅仅是瞬间,跨越时间之流留下来的,只是它的文字部分。但这个文字部分,仍然饱含着“现场”沉淀在它之中的魅力。
鲁迅是20世纪中国数得着的演讲家,虽然不能聆听其现场,但演讲的魅力不仅仅在于现场的感染,更在于“现场”过后的回响,在于人们的口耳相传,现在出版的这个小册子,同样是一种回响,呈现在这个演讲集之中的文字,仍然能让人感到那种“现场”的魅力和演讲本身的魅力。
演讲不是件容易事,所以鲁迅自己说:“我不会讲演,也想不出什么可讲的,讲演近于做八股,是极难的,要有讲演的天才才好,在我是不会的。终于想不出什么,只能随便一谈。”这不算是谦辞,演讲由于是现场的艺术,因此具有表演性:声音的训练与控制,形体的呈现,肢体语言的应用,情感的表现,对观众反应的控制,等等。这需要专门化的训练和天赋,但除了这种表演性,演讲本质上是用语言来进行表达,因此语言应用的水平和情感与思想表达的深度与力度,才是根本的。
一篇演讲词是否成功,是由以下几个要素决定的。
首先,演讲必须有鼓动性与感染力。用简洁的,口号化的语言,采取便于被听觉把握和便于口耳相传的修辞方式,这是演讲的现场性的要求,“读书不忘革命,革命不忘读书”,“一首诗吓不走孙传芳,一炮就把孙传芳轰走了”。鲁迅在演讲中所用的这些句子,在现场一定会引发掌声。还有这些话:不要“读死书”,还要灵活运用;不要“死读书”,还要关心社会世事;不要“读书死”,还要注意身体健康。“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这些话语,显然能产生入耳入心的效果。演讲不是用来讲道理的,演讲的魅力,就是感染与鼓动,可以没有文采,可以不会发声,可以不够悦耳,但必须具有鼓动性与感染力,演讲是作用于行动的艺术。
其次,只有智慧,才能深入心灵。在一篇名为《少读中国书 做好事之徒》的演讲中,鲁迅说了一段现在看来有点偏颇的话:“少读中国书,不过是文章做得差些,这倒无关大事。多读中国书,则其流弊,至少有以下三点:一、中国书越多读,越使人意志不振作;二、中国书越多读,越想走平稳的路,不肯冒险;三、中国书越多读,越使人思想模糊,分不清是非。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我所以指窗下为活人的坟墓,而劝人们不必多读中国之书。”其中感慨颇多,但其中的智慧,却是需要我们不断回味的,这应当是所有文化保守主义者和民粹论者应当再看看,再想想的话。关于知识阶级,鲁迅在演讲中有这样一段评论:“真的知识阶级是不顾利害的,如想到种种利害,就是假的,冒充的知识阶级。只是,假知识阶级的寿命倒比较长一点。像今天发表这个主张,明天发表那个意见的人,思想似乎天天在进步;只是真的知识阶级的进步,决不能如此快的。不过,他们对于社会永不会满意的,所感受的永远是痛苦,所看到的永远是缺点。他们预备着将来的牺牲,社会也因为有了他们而热闹。不过,他的本身——心身方面,总是苦痛的,因为这也是旧式社会传下来的遗物。至于诸君,是与旧的不同,是二十世纪初叶青年,如在劳动大学一方读书,一方做工,这是新的境遇,或许可以造成新的局面。但是,环境是老样子,着着逼人堕落,倘不与这老社会奋斗,还是要回到老路上去的。”关于真的知识阶级的分析,七十年后,仍然足以让有良心的知识阶级自省,这就是思想与智慧的力量。
第三,演讲在叙述上有一种技术,它总是“我”开始,而以“我们”结束。从“我”开始,意味着个人的真实感受,真想法,是演讲的出发点,演讲是不是吸引人,首先取决于这个“我”是不是够真诚,修辞立诚,这是一切艺术得以成功的铁律。以“我们”为结束,意味着把个人的感受转变了集体的感受,个人的思想,唤起听众的普遍共鸣,这种普遍共鸣,正是演讲想要达到的效果。鲁迅先生深谙此道,他的每一次演讲,总是从“我”的角度娓娓道来,后推向一个号召性的强音,导向“我们”,演讲是关于“大我”的艺术!
第四,现实感是演讲成功的前提。人们听演讲,是出于对演讲者所讲之事的“关心”,也是想了解“真相”,对于身边事的关注,对于利益相关之事的关注,总是人们学习和阅读的原因。演讲者必须关注现实,关注大问题,大事件,但他不是现实的转述者,他是评论员,是密探,是分析师,他必须讲出他对问题怎么看,他还必须告诉听众“应当怎么看”,没有对现实的关切,演讲就没有必要,演讲是介入现实的一种手段,甚至是改变现实的一种手段,伟大的演讲者,往往是伟大的革命者和行动者。这本小书的编者总会补充一些关于演讲现场效果的细节,这很有趣,这些细节向我们提示着鲁迅演讲的“现实感”——它反映着现实的问题,记录着听众现实的关切,解答现实的问题。在《娜拉出走怎样》,在《无声的中国》,在《在上海野风画会的演讲》等篇目,就体现着这种深刻的现实关切,甚至连学术性的报告,都由于这种关切,而体现出思想的魅力,如《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虽然没有鲁迅先生演讲的影像资料,但这并不妨碍这些演讲词的魅力的传播,今天我们阅读这些演讲词,不仅仅是为了欣赏和学习。演讲应当是当代人的基本技能,有现场化的语言表达自己,实现目的,这不仅仅是政治家的技能,这应当是每一个公民的技能,可惜我们的文化传统不太重视这种技能的训练,看看这些演讲词,或许能启迪我们怎么去表达自己,怎么去交流。
用鲁迅的一句演讲词来结束这个可以略过的前言,这句话曾给了笔者深深的感动,希望读者也能得到这种感动——“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只要不做黑暗的附着物,为光明而灭亡,则我们一定有悠久的将来,而且一定是光明的将来。”
(作者为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免费在线读】

道正声自远(自序一)

张照强

80年前,鲁迅的心脏停止了跳动,瘦小的身躯上却裹着三个大字:民族魂。在延安,对于鲁迅的逝世,这样写道:“我们纪念他,不仅因为他的文章写得好,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而且因为他是一个民族解放的急先锋,给革命以很大的助力。他并不是共产党组织中的一人,然而,他的思想、行动、著作,都是马克思主义的。他是党外的布尔什维克。”
80年后,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全方位解读了鲁迅的创作理论和实践,尔后,他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再一次高度肯定鲁迅等思想大家对中华文明、世界文明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今天,在迈向更辉煌的现代化进程中,面对纷繁复杂的形势,我们重新聆听鲁迅的演讲,总能荡涤灵魂,找到答案。与鲁迅一起,回望中国新文艺运动的孕育和生长的历程,更感到肩上的责任重大。
时间上,我们离鲁迅远了;心灵上,我们对鲁迅更加敬仰。

我们今天聆听的是一位坚守正道,追求真理的知识分子的声音。
鲁迅的思想、人格、创作发轫于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中华民族先哲的名言,也是鲁迅一生的信条,浸润在20 世纪初中西方文化的大交汇时期,“冷眼向洋看世界”,鲁迅又秉持了积极的批判、革新的精神,将中华民族的宝贵品格发扬光大。
在与北洋军阀抗争后,鲁迅远走南方,在厦门、在广州,他从未安逸于后方,依然不放弃各种机会,对旧的礼教,陈腐的思想予以抨击,显示了一个革命家的战斗情怀。他甚至不顾安危,奔赴香港,撕开港英当局和内地统治者沆瀣一气的黑幕。
从南方回来,寓居上海后,鲁迅原打算偏于一隅,潜心学术,未几,经不住邀约,重返校园讲坛,不停发声,来回演讲,一次一次在青年学生中播下改造国民精神的火种。他还到在上海的日本人学校去演讲,直面挑衅,坚决回击,伸张了民族正义。
鲁迅的身上早已离弃了一般知识分子的狭隘与小器。“鲁迅先生的伟大是因为他能指点出来被压迫大众所应该走的路。他不是为自己发牢骚而做文章,他是为做大众的代言人而做文章。他不是为自己的私怨而骂人,他也不是为使有闲的人欣赏而骂人,而是替被压迫的大众写讨伐公共敌人的檄文。”
鲁迅的演讲,有时不温不火,有时义正词严,有时旁征博引,有时妙趣横生,但始终袒露他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怀,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我们今天聆听的是一位勤于思考,善于创新的劳动者的声音。
短暂的55年生命韶光,鲁迅为我们积聚了巨大而深?的思想宝库。鲁迅创作了一千万字的文学作品,也作了几十次的演讲,这是他一以贯之的勤奋使然。“人生在勤,勤则不匮。”只要有时间,他就不会放下手中之笔,只要有机会,他就不会停止呐喊。哪怕只是回京探母间隙,也进行了“北平五讲”。每次演讲,即便是即席式的,也从不虚与委蛇,马虎半点。从主题确立、标题确定,到时间控制,乃至与听众互动交流,都一丝不苟,精心对待。事前,他要对演讲的对象和背景做足功课,信手拈来,脱口而出的背后,是厚积的素材和思考。鲁迅从没有专门进行过演讲的培训,况且其身材丶嗓音似乎也美中不足,还夹带着浓郁的绍兴口音,但这一切都丝毫没有减弱鲁迅演讲的魅力与传播。“鲁迅虽生长东南,而居北方甚久,说话虽较低缓,无慷慨激昂的音调,但吐字清楚,条理明晰,绝无倒南不北,缠夹不清之弊。”演讲完毕,记录稿不管发表与否,尽可能字斟句酌,是非立断,很多箴言警句,都是散落在原始演讲中的珠玑。
鲁迅是新文艺运动的拓荒者,他的创作总强烈地创新求变。《狂人日记》《故事新编》《朝花夕拾》《野草》,等等,在语言风格,体式形制上,占据了现代文学史上小说、散文的太多,体现了鲁迅不断超越自己,探索新的方向的心态。同样,他的演讲也是从不炒冷饭,总给人耳目一新的深刻印象。《娜拉走后怎样》《离骚与反离骚》《聪明人不能做事 世界是属于傻子的》《老调子已经唱完》,鲁迅的演讲始终与瞬息万变的形势紧密勾连,总是吐故纳新,新意迭出。
鲁迅的演讲实践,从一个侧面,演绎了至臻至美的大师风范,令我们对他多一重认识,多一份敬仰。

我们今天聆听的是一位其言谆谆,其情切切的青年导师的声音。
鲁迅一生,对青年的关爱、鞭策可谓是杜鹃啼血、死而后已。他知道,“青年们先可以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鲁迅是青年挚爱的导师,“当我们见到局部时,他见到的却是全面。当我们热衷去掌握现实时,他已把握了古今与未来”。改造国民精神,他寄希望于中国的青春一代。
鲁迅的演讲生涯,多半也是应青年学生的邀请而发表的,哪怕对方是很小的名头,哪怕是素昧平生,鲁迅总欣然前往。有时环境很凶险,当局很刁难,他照样凛然走向听众。“我这回本来想决不多说话,但因为有一些学生渴望我去,所以只得去讲两句。”他不讲酬金,总是轻车简从,步履并不落后于随行的年轻人。不论是在寒风凛冽的京华大学操场,抑或狭窄简陋的沪上画室,只要青年学生在听,鲁迅的声音永远在激荡。和青年们在一起,鲁迅从不居高临下,不以导师自居,更多的时候,他也从青年学生身上感受到了朝气与活力,有时鲁迅甚至表现得很谦卑。在黄埔军校演讲后,“忽然想到昨天在黄埔看见的几个来投学生军的青年,才知道在前线上拼命的原来是这样的人;自己在讲堂上胡说了几句便骗得听众拍手,真是应该羞愧。”
五四以来每一个进步青年可以说,都是沐浴着鲁迅思想阳光成长的,从拯世济民到做人作文,鲁迅是导师,更是挚友。在他的心目中,青年是中国的未来和希望,他寄希望于青年:“创造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
道正声远,我们今天重读鲁迅,再听鲁迅的意义正在于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