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50年前,创业不久的稻盛和夫一直有一个苦恼:如何让部下和自己同心同德?组织如何才能提高凝聚力?年轻的稻盛在苦思冥想后,想到了 “空巴”这种形式。“空巴”就是在工作之余,通过喝酒、聊天、畅想未来等形式,在非工作场所,摘掉大家的“面具”,让员工轻松下来,说出自己的真心话和不满,构建心与心的交流,把目标共有,达成全员一心。而恰恰是空巴会支撑了京瓷的发展。可以说,如果没有空巴,就没有稻盛经营的两只支柱——哲学和阿米巴。



【内容简介】

稻盛的人生哲学与阿米巴经营是稻盛经营的两大支柱。在实现这两大支柱时,稻盛和夫运用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空巴。京瓷总部专设一间150平米的和式房间,以方便京瓷员工每晚在那里举行空巴。本书作者深入探究稻盛经营的内部机理,揭开空巴的神秘面纱,讲述举行空巴的意义及方法。



【作者简介】

【日】北方雅人
《日经大领导》副主编。1969年出生于兵库县。1991年一桥大学社会学部毕业后,进入日经BP社工作。参与经济类杂志《日经大领导》《日经餐厅》等编辑工作。
【日】久保俊介
1976年出生于神奈川县。1999年早稻田大学文学部毕业后,入职日经BP。参与经济类杂志《日经大领导》《日经健康管理》等编辑工作。



【媒体评论】
评论
【目录】

第1章 稻盛流“空巴”的定义
第2章 稻盛流“空巴”的七个规则
第3章 与稲盛流”空巴” 的融合
第4章 “空巴”改变了我
第5章 解决导入“空巴”时的困惑


【前言】
序言
【免费在线读】

前 言

在与语言打交道的媒体人看来,稻盛和夫是一个语言表达能力很强的天才。

“不行的时候才是工作的开始。”

“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定价即经营。”

这些语言一针见血,表达贴切,深入人心。而且,其中的深意耐人寻味,余味无穷。就像稻盛所说:“为语言注入灵魂。”他的每一字每一句都注满了言灵语魂,如心脉鼓动。这些话中,“空巴”一词令我们稍有异和感。

并且,每逢采访稻盛,他必然提及“空巴”。“在京瓷的创业期,我通过不断举办空巴,把员工们的心团结在一起”“在重建日航的过程中,每人交纳1000日元费用,经常举办空巴”……

所谓的空巴,简单说来就是酒话会。一位顶天立地的、年逾80的经营者一本正经地讲述着酒话会的重要性。不过就是吃饭喝酒、说笑嬉闹罢了——起初我们不免这么猜想,可是稻盛在谈话中频繁出现这一词。这个词看起来似乎轻描淡写,其实内里是否蕴藏着了神奇的秘密?这个疑问成为了编著本书的起由。

这个假设完全正确,不,应该说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只要践行“稻盛流的空巴”,一群毫无干系的员工竟然能团结一心,成为火一般的团队。大多频繁举办空巴的企业业绩大幅提升。空巴并不是单纯的酒话会,而是产生巨大能量的源泉。迄今为止,空巴的重要性被隐没在阿米巴经营和经营哲学的背后,事实上没有空巴,稻盛式经营就难以成立。

有多少人单凭表面的泛泛之交,就自以为与对方心有灵犀。凭这种脆弱浅薄的组织,又怎能战胜难关。“大家一边喝酒,一边敞开胸怀,说出心里话”——在“空巴”这两个干脆利落的文字之间,似乎饱含着稻盛那急切的情感。

在过去的管理书籍中,也许没有深入研究酒话会的先例。然而,我们并不打算标新立异,而是觉得迄今为止竟然没有人发现酒话会对经营的价值,真是不可思议。

事实上,在到企业采访的过程中,我们经常遇见这样的实际情况:采用相同经营手法的两家公司,A公司业绩提升,效果显著,而B公司则没有多大变化。A公司和B公司的差异在哪里呢?究其根本,差距还是在组织的凝聚力上。经营成功与否,取决于看不见摸不着的人心。而在意识领域的经营中,既有*近备受关注的“理念”这一高尚的部分,也有“空巴”这一充满人情味的部分。这个视角极为重要。

谨以此书再次向稻盛经营哲学的革新精神聊表敬意,祈望能为今后的经营理论带来新的方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