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适合参加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CDFI医师/技师)业务能力考评的医务人员参考使用。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汇总各方面的核心考点,精选历年经典试题,本书是一本很好的强化训练的辅导书籍。内容上按照各系统疾病分章撰写近1300道题,并有完整的解析。然后根据全国统考各系统疾病出现的频率及相关考点、考题分布情况,总结出10套模拟试卷,并附有解析。
【作者简介】
主任医师,现就职于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主要著作《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CDFI医师/技师)业务能力考评核心考点与精选试题》等,销量5000册左右/年。
【目录】
目录*章 超声物理基础1*节 超声显像物理基础1第二节 超声诊断成像基础3第三节 超声图像畸变类型及伪像5第四节 超声的生物效应5第二章 彩色多普勒基础19*节 多普勒超声基础19第二节 彩色血流显像20第三节 血流动力学基础21第三章 超声仪器24*节 超声探头24第二节 实时超声显像原理25第三节 超声仪器工作流程25第四节 超声波声束处理技术26第五节 “彩超”的正确调节 使用26第六节 超声诊断仪一般维护27第四章 几项新技术新方法的临床应用35*节 全数字化彩超与数字模拟混合超声概念、特点35第二节 三维超声显像与彩色显像35第三节 二次谐波显像37第四节 彩超的品质评价因素38第五节 介入超声38第六节 超声弹性成像39第五章 诊断基础50*节 人体不同组织和体液回声强度50第二节 不同组织声衰减程度的一般规律51第三节 声像图基本断面与声像分析51第四节 腹部超声扫查与声像图方位标识方法53第六章 超声伪像55*节 伪像的概念55第二节 灰阶超声伪像产生原因分类及其表现55第三节 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和频谱图的常见伪像及其识别57第七章 彩色多普勒技术60*节 彩色多普勒技术的种类60第二节 彩色多普勒技术的用途61第三节 彩色多普勒的调节 61第四节 彩色多普勒的临床应用62第五节 频谱多普勒技术的种类62第六节 频谱多普勒技术的用途63第七节 频谱多普勒技术的调节 63第八章 超声造影68*节 超声造影原理68第二节 超声造影剂种类69第三节 超声造影检查方法69第四节 增强超声造影效果的技术70第五节 超声造影效果的定量评价70第六节 超声造影的临床应用71第七节 心肌超声造影的应用71第九章 心脏解剖与生理84*节 正常心脏解剖84第二节 心动周期86第三节 心脏泵功能86第四节 正常心内压与心内血液循环87第五节 心脏自身血液供应88第十章 正常心脏超声表现96*节 正常心脏超声切面图96第二节 正常M型超声心动图97第三节 心脏正常血流频谱特点 98第四节 心脏功能测定99第十一章 后天获得性心脏病107*节 心脏瓣膜病107第二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109第三节 心肌病病理改变及超声表现110第四节 心包病111第五节 心脏肿瘤112第十二章 先天性心脏病122*节 先天性心脏病左向右分流类疾病122第二节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124第三节 先天性瓣膜病的主要超声诊断根据124第四节 先天性大血管病的主要超声诊断根据125第五节 先天性心脏病复杂畸形126第六节 心脏位置异常127第十三章 消化系统136*节 肝脏136第二节 胆道系统140第三节 脾脏142第四节 胰腺143第五节 胃肠144第十四章 肾上腺及肾脏、输尿管、膀胱179*节 肾上腺179第二节 肾脏180第三节 输尿管183第四节 膀胱及尿道184第五节 前列腺和精囊184第十五章 腹部大血管及腹膜后间隙206*节 腹部大血管206第二节 腹膜后间隙208第十六章 子宫与附件217*节 子宫217第二节 卵巢219第三节 盆腔222第十七章 产科240*节 正常妊娠的超声诊断240第二节 异常妊娠的超声诊断241第十八章 头颈及四肢265*节 颅脑265第二节 颈部血管(动脉)267第三节 骨骼、关节 、软组织270第四节 四肢血管272第十九章 浅表器官314*节 眼部314第二节 腮腺317第三节 甲状腺318第四节 甲状旁腺320第五节 乳腺321第六节 阴囊及睾丸323CDFI医用设备使用能力考评模拟题351

【书摘与插画】

CDFI医师/技师业务能力考评核心考点与精选试题

*章 超声物理基础

*节 超声显像物理基础

一、超声波基本物理量

波长、频率、声速及三者的关系。

1.波长在波传播的一个周期时间内,波所传播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λ),单位是米(m)。

2.频率单位时间(1 s)内振动物体所完成的全振动的次数称为频率(f),其单位为周/秒(c/s),或赫兹(Hertz),简称赫(Hz)。波的频率由振源的频率所决定。

3.声速波在介质中每单位时间内传播的距离称为声速(c)。波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三者的关系:波长、频率、声速是描述波的特性的几个重要物理参数,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f=c/λ

c=f·λ

应当注意的是,波所传播的只是振源的振动和振动能量,而介质质点本身只是在其平衡位置附近作来回运动或振动,并没有产生真正的位移。在超声检查中,超声探头即是振源,通过介质-人体组织向深部传播机械振动,超声在人体软组织中的平均传播速度为1540 m/s。

二、超声波的物理性能

需掌握的概念:反射与折射、反射系数、折射系数、声场特性、声场分布、旁瓣、超声波衰减、衰减系数、分贝(dB)、超声波衍射、散射、显现力、红细胞后向散射。

1.反射与折射、反射系数探头发射的超声波在通过声阻抗不同的两个介质(Z1和Z2)界面时,部分超声能量被反射回探头,称为反射;另一部分能量在通过界面时传播方向发生了偏离,称为折射。反射的强度通常用所谓声强反射系数或反射系数R1来描述。R1与两介质的声阻抗(Z2 和Z1)有关,关系式如下:

R1 =(Z2 - Z1)2/(Z2 Z1)2

2.折射系数折射系数是根据波进入某一物体前后的角度算出来的,计算公式如下:\[sin(i)\]/\[sin(r)\],其中i =进角,r =出角。

3.声场特性超声场是指被超声能量充满的空间范围,超声是一种纵波,其超声场的分布具有明显的方向性,称为成束性或指向性。超声束的指向性主要与探头晶片的直径与发射频率有关。晶片直径越大,成束性越好;探头晶片振动频率越高,其成束性越好。常用扩散角(θ)作为超声场成束性的指标,它的正弦值sinθ与超声晶片直径(D)和波长λ之间的关系如下:

sinθ=1.2λ/D

从上式可以看出,探头晶片直径一定时,晶片振动频率越高亦即波长越小,散射角越小。

4.声场的分布超声波从探头发出后,形成圆柱状平行声束,但是*终声束发散,变成圆锥状。声束的近端或圆柱状部分称为近场,而声束的发散部分称为远场,远场内声强降低。近场的长度取决于探头半径、声波波长或频率。近场计算公式如下:

ι= r2/λ

5.旁瓣在超声波的方向图上通常都有两个或者多个瓣,其中能量强度*的瓣称为主瓣,其余的瓣称为旁瓣。旁瓣使声波能量扩散,衰减增多,降低声束的指向性。

6.超声波衰减、衰减系数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其总能量会随传播距离的增加而减弱,这种现象称为超声波衰减。衰减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在传播方向上由于反射、折射和散射等引起的声能的分散,声能在传播过程中被组织吸收等。衰减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α)=af1 bf2 cf4

其中a代表介质弹性摩擦吸收系数,与频率的1次方成正比;b代表介质黏滞性与热传导的吸收系数,与频率的2次方成正比;c代表介质内散射体的瑞利散射吸收系数,与频率的4次方成正比。

7.分贝(dB)是量度两个相同单位之数量比例的单位,主要用于度量声音强度。

8.超声波衍射、散射衍射是指超声在传播时遇到的反射物的大小等于或小于超声波长,一部分超声能量将绕过这一物体继续向前传播,此现象称为衍射;另一部分超声能量则以这一物体为中心向空间各个方向发出超声能量,此现象称为散射。

9.显现力能探及回声而发现的物体的*小直径即为超声的显现力,从理论上看,*的显现力是波长的1/2。频率愈高,波长愈短,能探及的物体愈小,其显现力亦愈高;反之则显现力较低。

10.红细胞后向散射红细胞直径在7~10 μm,相对较稳定,故单个红细胞对超声的散射也相对稳定。红细胞散射回超声探头的能量只是它向各个方向上散射能量中的很小一部分,由于它朝向探头传播,与探头发射超声波的方向相反,称为后向散射,或反向散射、背向散射。这些后向散射波中所含的多普勒频移信号或能量信号可用于多普勒血流成像。

三、超声多普勒效应

波源的视在频率受波源与接收器之间的相对运动的影响,如果两者的距离不随时间而改变,接收器接收到的频率,即视在频率,与波源频率相等;如果随时间而变短,接收到的频率升高,反之则降低,此现象称为多普勒效应。这种频率的变化或波源频率与视在频率之间的差值称多普勒频移。可用于超声测量血流速度和深度距离。

四、超声波分辨力、穿透力

1.超声波分辨力是指能够区分两个邻近物体的能力,由于超声技术是一种动态显示技术,因此分辨力包含空间分辨力和时间分辨力两种。空间分辨力指能够在荧光屏上被分别显示的两个目标的*小间距,它也包含两种成分,即轴向分辨力和侧向分辨力。轴向分辨力是指能够区分在超声束传播方向上前后排列的两个物体的能力,它与超声波的频率成正比;侧向分辨力是指能够区分与超声束相垂直的方向上并行排列的两个反射体的能力,它与声束的宽度有关,声束越窄,其横向分辨力越好,故常用聚焦的方法来提高横向分辨力;时间分辨力是指系统随着时间变化准确地跟踪运动目标的能力,它取决于完成一次扫描所需要的时间长短。此外,超声分辨力还包含第三种对比分辨力,它是指对图像的不同灰阶进行区分和显示的能力,它依赖于探测目标的大小,探测小的组织结构比大的目标需要更高的对比度。

2.穿透力超声波的穿透力与波长有关,波长越长,则更易发生衍射现象,穿透力也更强;波长越短,通过散射而衰减的能量就越多,穿透力越差。在组织传播速度一定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调节波源频率来改变波长,从而调节超声波穿透力。

第二节 超声诊断成像基础

一、超声显像的一般规律

1.界面反射与声束角度当障碍物的大小比入射超声波波长大得多时,主要在障碍物表面,即超声传播介质与障碍物之间的界面,产生的反射显像称为界面反射。入射声束垂直于大界面时,回声反射强;入射声束与大界面倾斜时,回声反射减弱甚至消失。

2.衰减对成像的影响衰减可由多种原因引起,使反射回探头的超声能量降低,而影响成像效果,主要包括:后方增强、后方减弱、后方无改变。与M型及二维超声成像技术相同,多普勒超声技术中也使用了时间增益补偿技术,以尽可能使来自不同深度的受衰减影响的信号在强度上保持一致。但在脉冲多普勒超声心血管测定中,只有探查深度改变较大时才须调整仪器增益以获得满意信号。

3.囊性物体的声像图特点①内部为无回声;②前壁和后壁回声增强;③侧壁回声消失;④后方有回声增强和侧方声影。

4.多重反射指反射波又产生多次反射的现象,常见于膀胱壁等平滑界面。多重反射可产生混响伪像、振铃伪像、彗尾征等。

二、不同器官或组织成分的显像特点

1.皮肤及皮下组织(脂肪、纤维组织、肌肉)均为实性回声,皮肤深部依次为皮下脂肪、肌肉;胸腹部深层为胸、腹膜壁层及胸腹腔间隙;四肢及外周则深部为骨膜及骨骼。超声束在经过皮肤、皮下脂肪、肌肉、胸腹膜壁层、胸腹膜腔间隙等上述两种组织的界面时,产生强弱不等的反射与散射,在声像图上显示界面回声,在一种组织内部根据组织声阻均匀性决定回声的强弱。

2.血管动脉血管壁回声由外膜、中膜和内膜形成,外膜及内膜回声较强,内膜回声呈细线样,光滑平直,中膜由肌层组成,回声较低,动脉管腔内可见。静脉管壁较薄,呈纤细高回声,管腔内径受压会变形。

3.实质器官实质性器官如肝、脾、肾、甲状腺、子宫、脑等脏器,表面均有致密的结缔组织包膜,内部结构均匀一致的组织弱回声,如脑及神经组织、淋巴结等;内部结构不均匀的各有一定结构特点,如肝脏呈楔形,外有包膜,内以肝细胞为主,有汇管区、门静脉、肝静脉、肝动脉、胆道各自成树枝状有序分布;超声束经腹腔间隙、肝包膜、肝实质、肝内管道之间的各个界面反射,肝内细小结构间有散射,显示肝声像图。肾脏声像图显示低回声的肾脂肪囊,较强回声的细线状肾包膜,低回声的肾皮质、锥体,较强回声的肾盏及肾盂与肾门。横纹肌由肌纤维、肌束组成,肌束外均有肌膜包裹,形成无数声阻抗不同的界面,回声明显不均匀。

4.空腔器官空腔器官如胆囊、膀胱、心脏、血管等,结构特点为有实性组织为壁,厚薄不一,正常脏器壁整齐,腔内含液体且密度不一。尿液密度*小,依次为胆汁、眼玻璃体、血液。胆囊、膀胱壁,由外向内依次为浆膜、肌层及黏膜层,腔内为声阻抗均匀的胆汁、尿液。经腹超声束先经腹壁各层、肝脏前、肝后缘、胆囊前壁、胆汁、胆囊后壁,声像图上分别显示各界面回声,腔内为无回声区。心脏壁较厚,有特定的结构,腔内血液为较黏稠液体。超声束经前胸壁—胸腔间隙—右室前壁(心外膜、心肌、心内膜)—血液—室间隔—血液—心后壁,各界面均有回声,血液通常为无回声,灵敏度高的仪器可显示血液中的低回声。

三、病理声像图的特点

1.实质器官的弥漫病变包括病理上可有水肿、炎性浸润、纤维化、瘢痕等。

(1)水肿:局部组织或脏器水肿,声像图显示局部组织增厚或脏器各径增大,内部回声较正常部位低。

(2)炎性浸润:轻度或慢性炎症超声图像可无异常,急性炎症常局部肿大,炎症局限时如脓肿早期,局部回声增多、增强伴不均匀。

(3)纤维化:纤维组织较致密,含胶原较多,声阻较大,在其他组织中有纤维组织增生或局部纤维化,声像图显示局部回声增强,但无声影。

(4)瘢痕:为胶原纤维组织收缩成瘢痕,超声显示局部斑块状强回声。大的瘢痕后方可有声影。

2.占位性病变

(1)液性病变:包括囊肿、积液、脓肿、液化等。单纯脓肿通常液体稀,壁薄、光滑,二维超声显示清晰无回声区,边界清楚,伴有光滑、较强线状回声,呈圆形或椭圆形。积液可为浆液、黏液、血性液或脓液,超声显示为清晰或不清晰的无回声区,形状与所在部位有关。脓液与坏死液化如坏死完全为无回声区,坏死不完全则无回声区内常有多少不等的低回声,边界多不整齐,形态不规则。

(2)实性病变:有良、恶性之分。良性肿瘤多有包膜,内部结构多较均匀。超声显示有线状包膜回声,表面规则,内部回声多均匀。恶性肿瘤生长快,多无包膜,向周边浸润生长,小肿瘤多为瘤细胞,稍大肿瘤内部有坏死、出血,超声显示肿瘤边界不平或有伪足样伸展,小肿瘤内部多为低回声,稍大者内部回声强弱不一。

四、超声诊断的基本要求

针对性、客观性、独立性、系统性、科学性。

第三节 超声图像畸变类型及伪像

一、组织变形

横向变形、纵向变形、重力变形、反射与折射引起变形、衰减变形。

二、伪像

又称伪差(artifact),是指超声显示的断层图像与其相应解剖断面图像之间存在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为声像图中回声信息特殊的增添、减少或失真。

第四节超声的生物效应

一、超声剂量(声强)概念

空间峰值时间平均声强Ispta、空间峰值脉冲平均声强Isppa。

1.空间峰值时间平均声强Ispta指在声场或特定平面内,时间平均声强的*值。根据美国FDA对产科胎儿超声照射强度规定,应将Ispta控制在小于300 mW/cm2。

2.空间峰值脉冲平均声强Isppa指在特定声场或特定平面内,瞬时声强在脉冲持续时间内的时间平均声强的*值。

二、超声对生物体影响的作用机理

空化作用、热作用、超声的生物作用、对组织器官的影响、对染色体的影响、对细胞的影响、对精子的影响、超声安全问题的因素。

1.空化作用指当超声波透入组织时,微气泡的产生及其动力学行为。因为血液和软组织的黏滞性较高,所以它们不可能产生很大的空化效应。空化效应的一个重要应用与它在造影剂微气泡注入时所产生的影响有关,即利用超声波能量使这些微气泡发生共振,导致微气泡直径与稳定性发生周期性变化。

2.热作用部分声能在超声波的传播过程中转换为热量,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称为热作用。产生热量的多少取决于超声波强度、辐射时间和组织本身的吸收特性。值得注意的是,血流和组织灌注对热量的产生有抑制作用,热量可以从能量的透入部位被携带走。

超声对生物不同层次的作用有复杂的效应和机理,然而超声波能量的生物效应主要与产生的热量有关,如:对液体中生物大分子尤其是DNA,主要是降解;强超声可导致细胞膜破裂、膜表面电荷减少或膜通透性变化等;生物组织对超声有高的吸收和低的热传导,易引起温度上升;高强度超声聚焦照射可抑制细胞生长,而适当强度刺激可促进组织生长;超声照射可明显抑制精子的发生与活力,并与照射时间长短有关,照射时间越长,抑制作用越明显。同时超声波能量也可能产生许多种物理力,包括:振动、剪切、辐射、压力和微流动等。尽管在体内这些效应可以被证实,但是没有证据表明它们能够对患者产生明显的生物效应。美国食品安全局(FDA)对人体不同部位超声照射强度的规定见表1-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