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一半城市,一半湖山,

城市以入世,湖山以入化。

二十个人 十六种杭州的生活方式

每个人都受这个城市的山水滋养,

又以自己的方式回应这份滋养。

中国国家地理“生活在别处”系列*辑


【内容简介】

一半城市,一半湖山,

城市以入世,湖山以入化。

二十个人 十六种杭州的生活方式

每个人都受这个城市的山水滋养,又以自己的方式回应这份滋养。

这里的生活参差多元——

念哲学的会做餐饮,也会建书院;

一个建筑师常在山里修行,而出家人正在都市里建大课堂;

茶人谙熟古玩,画家研究植物,互联网创业者*旅行和跑步……

这里的生活充满创意——

艺术家从废品里设计出自然美学,

一个工科男正在像艺术家一样设计如何游玩杭州……

法云安缦管理者 | 柳本由布子

山水画家 | 吴强

“中国*文艺寺院”永福寺方丈 | 念顺法师

“溪山琴庐”创始人 | 肖勇强&朱宝华

旅行线路设计师 | 吴建伟

新媒体平台“二更”创始人 | 丁丰

“对白茶舍”创始人 | 王旭

“龙井草堂”创始人 | 戴建军

“晓风书屋”创始人 | 姜爱军&朱钰芳

著名漫画家 | 蔡志忠

著名建筑师、植物设计师 | 郑捷&赵思霓

古建筑研究者、独立学者 | 李庆华

著名茶人 | 庞颖

知名跑者 | 徐黎晓

“白描”艺术酒店创始人 | 崔晓滨&於薇

旅行达人 | 老极

亘古存在的土地上,我们借地而居

每一个不同的故事,才组成城市

在这里,多重的生活方式此消彼长

一秒接着一秒,一人与另一人

是我们书写着未定义的时间与空间


【作者简介】

*(Daisy)

撰稿人,定居成都。

曾就职于《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现为微信公众号“行李”(TravellingWith)主编,“瓦舍”旅行酒店媒体总监
【目录】

序一 天堂,是因为有足够的地方闲浪

序二 如果你崇尚自然、享受生活,杭州就是你的天堂

柳本 由布子 没有比这里更安静的城市,也没有比这里更温暖的山林 050

吴 强 山水是我所有的笔墨 066

念 顺 法师 大自然是*好的庙宇 082

肖 勇强 / 朱 宝华 人生不过三件事——喝酒、饮茶、抚琴 098

吴 建伟 以艺术家的方式幽赏杭州 118

丁 丰 杭州,谢谢你给了我创业者的乐土 138

王 旭 一片龙井茶,唤醒杭州满山的绿 154

戴 建军 食物是我的信仰 166

姜 爱军 / 朱 钰芳 为一座城市养一个女儿 186

蔡 志忠 不必拥有世界,只需西溪一角 206

郑 捷 / 赵 思霓 山林水石,我们的烟云供养 218

李 庆华 一个读书人的自觉 246

庞 颖 请把西湖山水喝下去 270

徐 黎晓 以跑鞋为行李 294

崔 晓滨 / 於 薇 废品与野花的自然美学 310

老 极 “江浙沪包邮”时代一个环球旅行者的归处 322


【前言】

天堂,是因为有足够的地方闲浪 *

2003年,正值大三的我准备报考浙江大学历史地理学专业的研究生,为了考察实情,平生*次去了杭州。我像个职业的旅游者,出发前做足了功课,在现场时,拿着资料和地图一个个点仔仔细细走,在清单上一一画钩:从自然山水到名人故居,从历史遗存到当代地标,无一落下。但那次连同之后十数次的造访,并没有让我从内心深处迷恋她,也因此放弃了去浙大读研的念头。

7年后,建筑师王澍、陆文宇夫妇获德国谢林建筑实践大奖,我前往杭州采访他们。这对当时年近半百的夫妻在西湖边和我慢悠悠地说,他们只会在浙江境内做作品,“因为我们生活在杭州,每周必须去西湖划一次船,爬一回山。建筑只是我们业余的工作,不会因此而影响生活,所以我们的工作室叫‘业余建筑’。”这句话对当时的我来说如盲得见,如病得医。

两年后,王澍获得了“建筑界的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籍建筑师,但他的生活状态和多年前隐居杭州时仍差别不大。那之前他在深圳,因为闻到了马上就要爆炸性发展的味道,于是赶紧退身,到杭州“隐居”。同样经济发达的杭州,可以隐居吗?“可以的。如果没有人请我做建筑,我就在家里设计自宅。”同一年,因为另外一次采访而去了三台山路的江南会(现江南大学),所有媒体都称其为杭州*档却也*调的地方,其静谧、雅致,与周围山林的完美呼应,完全像文人居室。江南会设琴、棋、书、画、香五道馆,后来遇见常去那里抚琴的古琴家,她说马云和朋友们常来小坐,但聊天时低声细语,以便古琴的声音还能萦绕四周。原来江南会就是马云的“隐居”处。

另一年春天,一个下着细雨的傍晚,沿杭州佛学院后的竹林小径行至深处,在三岔路口遇见一个卷着裤腿、举着伞的年轻人,我们萍水相逢,而且暮色四合,他却走上来就问:“你刚才看见一个道士了吗?我追他没追上。”“没有。”“你在这里干吗?”“随便逛逛。”“那我陪你走到上天竺去吧。”我从梅灵路上去过很多次上天竺,却不知那条小路也可以通往上天竺,于是和他一起走。竹林小径曲径通幽,南怀瑾先生曾经住过的中印寺也在途中,*后从一片茶田旁的黄色院墙进入上天竺,后来我一直将它列为杭州*美小路之一。年轻人一边走一边讲自己在这一带怎么玩:雨雾天,坐在上天竺后的山顶上看西溪,湿地中的雾散去,村庄轮廓显露出来,旋即又为雾所覆盖;夜里上飞来峰看月色,然后下到冷泉亭听泉水声,念诵明人张岱的《冷泉亭记》;夜里九十点是游西湖的*时间,到蒋庄去,把脚放在可以直接触到水面的地方,如果有树枝横过水面,也可以直接坐在树枝上,听青蛙叫,看水里鱼跃,心里念诵刘大白先生的《秋夜湖心独坐》;每月旧历十五,去九溪十八涧的山里看月亮……原来进入杭州,要以如此精细的方式。

绕完上天竺,天已完全黑下来,他坚持陪我原路返回佛学院,因为佛学院前有一片湖水,天刚黑下来时,蛙鸣此起彼伏,一定要去听听。蛙鸣如期而至,湖对岸的亭子里还有一位长袍僧人吹箫伴奏。

我们在青蛙声里道别,他从佛学院的东门出去,经过法云村里的法云径,夜访永福寺、灵隐寺,然后徒步穿过九里松回家。事后才知道,他并非玩家,也不是文艺工作者,只是一个设计App(应用软件)的工科男,但他游玩杭州的方式和明代的高濂如出一辙。后者早在《幽赏杭州》一书里细细罗列过如何幽赏杭州:三生石谈月,飞来洞避暑,压堤桥夜宿,山晚听轻雷断雨,空亭坐月鸣琴,观湖上风雨欲来,步山径野花幽鸟,扫雪烹茶玩画,雪夜煨芋谈禅,山窗听雪敲竹……

从商界精英、艺术界泰斗,到普通的工科男,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隐居”在杭州,也许正是因为他们,我们才决定以一本书来呈现杭州的生活方式,并通过具体人物的故事来讲述。但什么是杭州的生活方式?选哪些人才有代表性?

这种访谈式的文集,不管在多少领域、选多少人,永远有偏见之嫌,所有样本都有其不足,于是索性就我们的触角所及,选择我们认为*能呈现杭州生活方式者为代表,于是就有了这本书里的20个人物:从核心城区,到*偏远的郊县;从东边经济繁荣的萧山,到西边的贫困县千岛湖;从茶人、抚琴者、画家,到僧人、互联网创业者、户外达人,以及更多没有身份,以独立的民间姿态参与各种有意义的事业的文化自觉者,和那些虽然有工作,却在工作之余从事着某种看上去和工作没有任何关系的喜好的人……我们尽量多维度地呈现杭州,但我们有意绕开了那些耳熟能详的公众人物。他们在金字塔尖,并不那么有代表性;还因为他们的故事,公众的部分,大家早已熟悉,非公众的部分——也许是*能呈现他们生活方式的部分,其实在这些不那么公众的人物的讲述里也能得以折射一二。

这20个人的生活差异显著,但更多的是共性,因为所有工作、事业和喜好,*终都指向一个归宿:生活。什么样的生活呢?平淡的生活。是的,在这样一个经济富饶、文化繁荣之地,平淡的生活更难得。王澍多次讲过:他愿意待在杭州,是因为这里平淡。但这平淡,又有那么一点儿不平淡,因为这里的生活参差多元:念哲学的会做餐饮,也会建书院;一个建筑师常在山里修行,而出家人正在都市里建大课堂;茶人谙熟古玩,画家研究植物,互联网创业者*爱旅行和跑步。还因为这里的生活充满创意:艺术家从废品里设计出自然美学,一个工科男正在像艺术家一样设计如何游玩杭州……这参差多元、充满创意的生活,*后都回归传统和自然,这使他们的生活没有层级之分、身份之别。当他们面对同样一朵花、一株草,面对同样一场春雨、一阵晚风时,受到的招引是一样的。每个人都受这个城市的山水滋养,又以自己的方式回应这份滋养——有人作画,有人抚琴,有人创业,有人游玩,就像苏东坡、白居易写下诗词,就像张岱、高濂留下赏玩杭州的方式。这些回应呈现了杭州式的生活方式,也成为杭州留给外界的印象。

采访的*后,我们问了每个人一个同样的问题:平日喜欢去哪些地方?令人惊讶的是这20个人*常去的地方,以及去的时间点、去的方式几乎是重叠的。它们全都围绕着山林、水域这些寂静之地,围绕着清晨、月夜这类*美之时,也围绕着漫步、乘船这样古老的方式,范围并不广,玩法也不多,但就是这么点地方,这么简单的方式,滋养了过去,也继续滋养着今天。

大自然是*好的课堂,永福寺的方丈念顺法师说:对僧人来说,大自然是*好的庙宇。正因为亲临山水,才使杭州在经济发达、互联网兴盛的背景下,永远带着归隐的气质。

或许可以借王澍的话来窥见杭州的生活方式:

对我来说,*好的充电不是看了很多书,而是到哪儿闲逛一下。偶尔我会放下一切事情,和太太在西湖边上闲逛一下,或者去爬一下山。我为什么喜欢杭州?就是因为它给我提供了闲浪的机会。我晒太阳,看远山,好像想点什么,好像没想什么。我能这样度过整整一天。你能看到,春天,草变成很嫩的绿色,心里一痒。当我用一种缓慢的、松弛的、无所事事的状态来看它的时候,就不一样了。无所事事是很难学的一门学问,但我逐渐学会了。无所事事时,突然间脑子里有东西闪过,站起来,一提手,把该画的东西画出来,再不需要像以前那样憋着想,这样还是那样……


【免费在线读】

读者的私事,会不会也请你们参与?

太多了,结婚、生子、升迁,都会请我们,甚至有好几个读者来书店拍婚纱照,也许他们是在书店认识、相恋的。还有一年,我们给一个读者的妈妈做了一个剪纸展,那也是一位老读者,艺术家,山西人,过年时在家写对联,剩下很多红纸没用完,妈妈就拿这些做了很多剪纸。那位艺术家读者说,小时候没觉得,现在看起来真是好,就问我们能否做个展览,因为我们一直在做各种展览,他也看过不少,我说当然可以。开幕那天,我们还把老母亲也请来现场,老人一看,特别激动,高兴得两宿没睡。

难怪读者这么认可你们!那次乌托邦展览之后如何了?毕竟还是很困难呀,一个展览帮不上很多实际的忙。

是的,还是很困难,读者需要我们,但读者更需要我们健康地活在这里,而不是求同情。那次展览之后,我们联合浙江大学的教授做了一个杭州实体书店生存现状的调研题目,把书店面临的实际困难,比如太高的房租、太高的人工费、倾销式的网络等上报给杭州市政府,希望他们能支持书店,给我们合适的公众场所,或者一些奖励机制——我们15年来做的所有讲座全是免费的。结果杭州市政府马上批文支持文创类产业,我们*年就拿到了30万元的扶持资金,虽然还是杯水车薪,但我告诉我的员工:政府都在关注我们,希望我们做好,我们自己更要有信心,一起努力做下去。这对我们是很大的激励,好像从那以后,又慢慢好了起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姜老师说很多人打电话来请你们去其他城市开书店,你有想过吗?

我们一家人每年都会长途旅行两次,近一点的像日本、台湾省,远一点的像欧洲、美国,那些地方都很好,但我们还是离不开杭州。每个地方的气息不一样,我们的气息和杭州*合。在杭州,节奏不一定很快,但做事会很有效率。急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要慢慢地、持续地去做,就像煲汤一样,用大火就会烧坏,这是杭州的气息,也是晓风的气息。当然,我们是更保守的杭州人,就像我们从来没有借过钱做生意,有多少力就做多少事。很多人请我们去开书店,但我们只愿守着原来的就好。我先生很喜欢山野生活,如果有可能,也许以后我们会在杭州周边过更田园的生活。

希望你们如愿。推荐一本你喜欢的书吧。

那就推荐《西湖民间故事》吧,我小时候读,以前大女儿读,现在小女儿读,这是一本对我们全家都有影响的书,讲述杭州的山、水、人,比如雷峰塔是怎样来的,白堤有怎样的故事,净慈寺有怎样的故事……看完这些故事,走出门去,就可以和实地一一验证,用这种方式阅读杭州、行走杭州,可能是*好的方式吧,尤其对孩子来说。

私家推荐

平日喜欢去哪些地方?

1. 西湖肯定是绕不开的。我们两人经常去湖边走路,从宝石山翻下来,走到断桥,也算是锻炼。

2. 去得更多的还是博物馆、美术馆。运河边的几个博物馆经常去,像西湖博物馆、刀剪剑博物馆、扇子博物馆、伞博物馆、运河博物馆、工艺博物馆……光是那一带就有五六家。而且那些博物馆有很多互动,是活态的展示,比如张小泉剪刀博物馆,它的传承人就在那里做剪刀,你可以去学。浙江美术馆比较好的展览我们都会去看,看完走出来就是南宋官窑博物馆、丝绸博物馆,再走不远就是西湖,有长桥公园,在那里走走也很好。

3. 我很喜欢吴山广场,晚上下班以后去看场电影,吃个咸菜饼,喝碗粉丝汤,可惜现在没有好的咸菜了。我们两个都是吃货,经常为了什么好吃的就专门跑一趟,但是现在每周也会让孩子选个地方吃顿饭。

4. 我经常带孩子去参加很多活动,比如去棋盘山学做水印;去振兴祥学做旗袍,他们以前也给陈香梅做旗袍;去十竹斋学做木板水印……我们对这些领域很熟悉,知道有谁在做,就让孩子去体验下。


【书摘与插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