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在中国历史上,能够以书生身份而克平乱世,戎马倥偬间亦为学不倦,并在事业和学问上都取得成功的人屈指可数,而曾国藩便是其中之一。他解太平军之危,救清廷与累卵之间;有家书传世,著书立说,一改桐城派的枯淡之弊。然而又有晚年对天津教案的处置不力。这一切使其文韬武略、传奇一生始终为人们评说纷纭,也使他成为近代史上颇具争议的人物。

曾国藩号称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其集中体现就是这套《曾文正公全集》。《曾国潘全集》由曾国藩的35位门人编校而成,收录了曾国藩一生主要的学问精华,包括奏稿、批牍、书札、文集、诗集、日记、杂著、十八家诗钞、经史百家杂钞、经史百家简编、鸣原堂论文、求阙斋读书录等,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这位“千古*完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智慧和实践,语言平实易懂,同时又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人生心得。全集的编辑者在原文的基础之上,也进行了大量的加工和整理工作,力图将曾国藩的人格魅力完美地呈现出来,将曾国藩的学问传于后世。


【当当出版每满100减40】

【内容简介】
《书札》是曾国藩写给长官、朋友和僚属的私人信函。本册书信按照其写信的对象进行分类,又对每个人的信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以便读者查阅。
【作者简介】
曾国藩(1811—1872),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晚清中兴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后世曾誉为“千古完人”,被梁启超称为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曾国藩1811年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今娄底市双峰县),1838年考中进士,从此开始了辉煌的仕途生涯,曾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一等毅勇侯,是清朝历史上汉族文人为官的峰,谥号“文正”即为清朝文官的谥号。曾国藩一生以创立湘军、开启中国近代洋务运动以及在识人用人方面的卓越成就而为世人所熟知。
【媒体评论】

曾文正者,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

  ——梁启超《曾文正公嘉言钞序》

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满乎?

  ——*(年致黎锦熙信

“至于中文读书写字之法,在曾公家训与家书中,言之甚详。你如能详看其家训与家书,不特于国学有心得,必于精神道德皆可成为中国之政治家,不可以其时代已过而忽之也。”

——蒋介石与蒋经国谈话

他是一个高明的军事家、战略家。他非常善于审时度势。自古功臣,能像他这样善于把握进退者不多。——张宏杰


【目录】

目录

与左宗棠

致左宗棠咸丰九年正月十七夜

复左宗棠咸丰九年=月初四日

致左宗棠咸丰九年=月初十日

复左宗棠咸丰九年=月二十四日

..........

16复胡林翼咸丰九年二月十五日

17加胡林翼咸丰九年二月十七日

18复胡林翼咸丰九年二月二十二日

19复胡林翼咸丰九年二月二十六日

20复胡林翼咸丰九年三月初二日

21复胡林翼咸丰九年三月十五日

22复胡林翼咸丰九年四月十一日

23复胡林翼咸丰九年四月十五日

24复胡林翼咸丰九年五月十四日

25复胡林翼咸丰九年六月初二日

26复胡林翼咸丰九年七月十五日

27复胡林翼咸丰九年七月二十一日

28复胡林翼咸丰九年八月二十六日早

29复胡林翼咸丰九年八月二十八日

30复胡林翼咸丰九年九月十六日

31致胡林翼咸丰九年九月二十三日

32致胡林翼咸丰九年十月初八日

33复胡林翼咸丰九年十月初九夜

.........

97加李鸿章片同治六年五月二十八日

98复李鸿章同治六年七月十五日

99复李鸿章同治六年七月二十一日

100复李鸿章同治六年八月初七日

101复李鸿章同治六年九月十七日

102复李鸿章同治六年十月初六日

103复李鸿章同治六年十一月十八日

104复李鸿章同治六年十一月初九日

105加李鸿章片同治七年正月初十日

106复李鸿章同治七年正月二十三日

..............

23复李续宜咸丰十年八月初六日

24致李续宜咸丰十年八月=十九日

25复李续宜咸丰十一年九月初五日

26复李续宜咸丰十一年九月初九日

27复李续宜咸丰十年九月=十三日

28复李续宜咸丰十年十月初五日

29复李续宜咸丰十年十月=十=日

30复李续宜咸丰十一年=月=十日

...........

20复郭崑素同治二年五月十八日

21复郭崑素同治二年六月二十五日

22 复郭崑素同治二年八月二十八日

23 复郭崑素同治二年十月二十日

24复郭崑素同治二年十二月十五日

25复郭崑素同治三年正月初九日

26复郭崑素同治三年三月十九日

27复郭崑素同治三年四月二十日

28复郭崑素同治三年五月三十日

29复郭崑素同治三年七月二十四日

30复郭崑素同治三年八月十六日

31复郭崑素同治三年十一月初五日

32复郭崑素同治四年正月十八日

33致郭崑素同治四年闰五月初五日

34复郭崑素同治五年正月十八日

35复郭崑素同治五年五月初四日

36复郭崑素同治五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37复郭崑素同治六年十一月二十日

38复郭崑素同治七年六月二十三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