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心血管内科成长手册】

【编辑推荐】
一部传世近300年的中医古籍,一个世所罕见的海内孤本——《本草拔萃》,在上海经抢救性编辑出版,8月22日首发。这也是2016年上海书展第六天。

  《本草拔萃》由清代医学家陆太纯著成,谭位坤抄校,分为上下两卷,附有《药性•验方合订》。


【内容简介】
陆太纯继承了明代医学名家缪希雍的学问,同时又遍览群书,把明代及以前书籍中所有关于药物的论述加以优选,著成《本草拔萃》,“它只有一个稿本,和一个抄本。没有刊行,没有流通,这次的出版带有抢救性质,加上这本书的学术水平又很高,所以,这是一件‘上对祖先,下对子孙后代’的事情。

  柳长华说,很多人连见都没见过这本书。日本人丹波元胤写过一本很有影响的《中国医籍考》,记载了《本草拔萃》这本书,但他说自己没见过这本书。他收录了钱谦益为《本草拔萃》写的序。可见这本书在当时还是有名气的。”

  除了前述学术价值,柳长华还表示,本次出版是以影印方式出版,很好地还原和保留中医古籍的韵味,便于中医爱好者学习和研究。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保留的这一抄本是海内孤本,而且字体工整,非常干净,又是经过校对的,属于‘清抄本’,所以更增加了其价值。”柳长华说。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段逸山告诉澎湃新闻,“《本草拔萃》收录了406种药物,对每一种药物都有注,有疏,而且已经对原文点断,有句读,此外还有眉批、批点。正文红黑两色,字体俊美,非常难得。”


【媒体评论】
陆太纯《本草拔萃》出现在1700年代的清朝,比较精要,而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出现在1578年的明朝,《本草纲目》收录药物1892种。

  《本草拔萃•附药性验方》由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和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共同编纂出版。

  据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主任于建荣介绍,《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显示,现存于世的中医古籍有1万余种。它们跨越了从先秦到晚清二千余年的历史,是人类宝贵的知识财富和遗产资源。然而,由于历史悠久、自然灾害、保护不力等原因,现存不足万种的中医药古籍中,大多数存在残破、虫蛀、湿浸等问题,有4000余种已经成为孤本甚至面临绝本的危险。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是上海市古籍保护重点单位,馆藏中医古籍中有66种属于国内孤本,2015年,该中心与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合作,开展《中华中医古籍珍稀稿抄本丛刊》(辑)的研究、编撰及出版工作,目前获得《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出版专项》20万元出版基金资助。《本草拔萃•附药性验方》为近日正式面世的《中华中医古籍珍稀稿抄本丛刊》(辑)的种。


澎湃新闻 2016年8月22日 绿政公署

  作者:吴跃伟


【书摘与插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