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推荐语】
二胎时代到来,你的女性健康、生产孕育知识,还够用吗?

世界卫生组织、卫生部、公安部、妇联特邀讲座嘉宾,CCTV《读书》栏目十大好书作者,暌违2年, @协和张羽发给天下女性的又一封关爱私信。

每看完一本《只有医生知道》,对身体的了解程度都增加不止5%。

 

精彩看点抢先读:

*进产房前做好分娩教育,45岁生孩子也能像20岁的一样顺利。

*其实女人吃什么喝什么,如何呼吸什么命运,子宫基本不在乎,只要身体健康营养均衡内分泌协调,子宫自然不怠工。

*生病以后,个人命运的跌宕起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初挂了什么科。

*麻醉医生,手术团队中*隐忍的角色,但却是患者*重要的保护神。

*做一个聪明的病人,用医不疑疑医不用,让医生全心全意为你服务,从医生口中“套出”*想知道的“我究竟应该怎么办”的答案。

*产后和谐性生活恢复指南,一个小动作让性生活飘飘欲仙。

*面对爱人的嫌弃和劈腿,女人要明白,颜色和松紧绝非他拒绝你的真正原因。男人往你伤口撒盐,你不能再往自己身上割刀。

*内地“建档”大业VS澳门分层医疗。

……

 

从懵懂小医生,到渐露资深妇产科专家的锋芒,以手术刀切割人的生理痛楚,用文字剖析心理。

*会讲故事的医生,*会做手术的作家。

原来的配方,更用心的制作,还是熟悉的味道。
【作者】
      张羽,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妇科肿瘤学医学博士,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出版超级畅销书《只有医生知道!》系列,开创西医写作新风格,寓知识于故事,获得极大反响。       著作曾荣获央视“2013中国好书”大赏,2013年世界读书日中宣部向读者推荐的25本好书中的科普健康书,2013年中国作家富豪榜*健康书,中国图书势力榜2013年度好书,《新京报》2013年度畅销好书榜,第九届文津图书奖,台湾第七届吴大猷科学普及著作奖。       受聘澳门特别行政区仁伯爵综合医院担任妇产科顾问医生执业两年。长期专注于妇科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症的临床和基础研究。长期致力于女性慢性盆腔疼痛的患者教育和优生优育的科普工作,为国内数家大型孕产杂志撰写专栏和科普文章,在好大夫在线开设个人网站,利用业余时间长期为患者提供疾病咨询,七年来,访问量达千万次。
【内容】
资深妇产科专家协和张羽继《只有医生知道》1、2后,针对广大女性关注的孕育及健康问题进行深入阐述,以细腻真实的笔触,首次披露自身经历的剖宫产“倒霉遭遇”,再度挖掘鲜为人知的产房故事,特别针对漏尿、乙肝病人哺乳、外阴整形、二胎生育等热点问题进行详细解读。全书语言通俗易懂,极具亲和力和实用性,庞大的新鲜医学知识让你醍醐灌顶,澳门行医经历更让人大开眼界。
【目录】
章  一病修得同船渡
01. 老窦进京记
02. 20出头4次流产,胎盘粘连命中注定
03. 有时候该子宫决定的,别让大脑决定
04. 手术刀害怕遇到的是黄色
05. 产后补血王道:吃肉!吃红肉!!
06. 不交代真相也是一种慈悲
07. 残留胎盘有时可以自然脱落
 
第二章  阴道不是“艳照门”
01. 外阴整形两大原因:看着不爽和用着不爽
02. 弧形双蒂瓣法,整形整出了幺蛾子
03. 小阴唇整形逻辑:先悦己,再悦人
04. 自慰事儿小,异物麻烦大
05. 颜色和松紧绝非他拒绝你的真正原因
06. 缩阴:4?6周“凯格尔运动”
07. 私处整形解决不了人生的全部问题
 
第三章  我自己悲催的剖宫产经历
01. 身怀巨大儿,一刀解千愁
02. 奶水不够?一个困扰无数人的伪命题
03. 警告:产妇能让尿憋死!
04. 剖宫产后头痛?十有八九“打穿了”
05. 一个定律:找熟人看病,容易出事儿
06. 二次穿刺,做还是不做? 
 
第四章  比病更难治好的是人
01. 病人常常是医生之师
02. 几乎每个妇科肿瘤医生都遭遇过“二进宫”
03. 医生做决策怎样“看人下菜碟儿”
04. 怀孕和流产的辩证法
05. 肚子里的女宝宝也会得卵巢囊肿?
06. 性格决定病程
07. 大三阳母亲照样可以哺乳
08. 乙肝歧视,其痛诛心
 
第五章  我们的一生会怎样告别
01. 被误解的色老头儿
02. 花痴是老年痴呆的另类表现
03. “生前预嘱”的智慧:向死而生,方得始终
04. 人生无痛清盘才是真喜乐
05. 陪伴,趁还来得及
06. 我曾勇敢地活着,我想有尊严地死去
 
第六章  只有医托儿知道的丛林法则
01. 检验科的水比海深
02. 找准医院挂对科是门高级学问
03. 好大夫怎样挑?活好品端名头高
04. 一路绿灯不等于一帆风顺
05. 敢拿红包的大夫大多有两把刷子
06. 手术台上的隐形守护神:麻醉医生
07. 大型外科手术有传承的教学医院
 
第七章  在澳门,这样做医生
01. 病人对自己的隐私拥有话语权
02. 医学探索诚可贵,病人感受价更高
03. 术前核对制度:360度无死角
04. 内地“建档”大业 vs 澳门分层医疗
05. 妇科检查如此温暖润滑不尴尬
06. 温度比技术更彰显文明程度
07. 不让B超报告成为孕妇心中“焦虑的种子”
08. 宁小有撕裂,不个个侧切
09. 产前教育,兹事体大
【媒体评论】

在医生的眼中,没有隐私与扭曲;在张羽的笔下,只有科学与温暖。

——刘春(搜狐原副总裁)

 

医院是一个真实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只有医生才能阅尽生命中极致的冲突、喜悦、绝望、困惑与挣扎,也只有医生才能把肉体与灵魂交融的如此真实和精准。当你看过张羽用故事和知识对人生进行独特表达,你一定会对生命和人性有更深刻的彻悟。

——张丽(北京卫视副总监,《养生堂》节目监制,《我是大医生》创办人)

 

作为一个妈妈,这一套书让我觉得相见恨晚,以后,也将是女儿们青春期的好教科书

——马伊琍(著名演员)

 

这是我近期看过的好的人文医学读本。我看到张羽冲出白色巨塔,拼命向世人大声讲述生命的无常和医生的抗争!看到命运之神站在她身后的恐惧,看到了医学的尊严和救赎,也看到了审判和抚摸。透过她的的笔,我们找到了对抗无常的方式和力量,那就是尊重生命,尊重医生!张羽了不起!

——徐萌(国家一级编剧,代表作《医者仁心》《青年医生》)

 

我曾坐在张羽医生对面,倾听“柳叶刀”细细剖开命运无常的声音。在看起来雪白冰冷的制服下,她心里装着患者的忧虑、读者的期待,热切得很。如何让“活着”更有尊严?对一名女记者来说,是努力守护社会公义;对张羽医生而言,则是在书里书外守护每一位女性。

——秦珍子(特稿记者,《中国青年报》冰点探索版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