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导语_点评_推荐词
【内容简介】
本书对20世纪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思想之间的对话进行探讨。它通过对对话过程的细腻逻辑与概念分析,配以充实历史资料的陈述,令人信服地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中国化的历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语境文脉,成为新的焦点视野。一方面,它对中国传统的“通变”哲学思维产生了不可估量的理论化影响。另一方面,作为历史结局,传统中国哲学采用了一整套崭新的术语,使得欧洲哲学在汉语化的过程中变成接近中国“通变”哲学的观念。
【作者简介】
田辰山(Chenshan Tian),美国夏威夷大学政治学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中西方比较哲学思想专家。师从美国比较哲学家安乐哲教授,长期在夏威夷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从事美中交流和研究工作。曾发表《中国的互系性思维:“通变”》《关于儒家思想与现代科技问题》《中国文化的自觉自信交流》等诸多论文。他创立了中国“通变”式思维与西方二元对立式思维的比较理论,提出“儒学与后现代思潮对话:以文化互信排解文化冲突”的理论。
【媒体评论】
评论
【目录】
导论 西方辩证法的中国化历程
第1章 “通变”:一种中国的思维风格
第2章 马克思主义初渐中国
第3章 对辩证法初的“通变”释读
第4章 瞿秋白对辩证法唯物论的解读
第5章 辩证唯物主义通俗化
第6章 艾思奇:唯物辩证法的中国化
第7章 :中国“唯物辩证法”的形成与成熟
第8章 结论:后时代的辩证法
翻译琐记
【前言】
序言
【免费在线读】
夏威夷,午夜已过,偶尔有远处传来的飞机起飞或汽车驶过的声音,相伴的也有凉爽的风吹动窗的声音;否则,人们正在酣睡,十分静寂。
我的英文著作《中国辩证法:从〈易经〉到马克思主义》马上要出中文版了,需要写个《序》,介绍一下当初为什么会选择这么一个课题,它的研究到底有什么意义。让自己的思路回到这个问题上,油然产生的个感觉是时间过得好快。这个问题的研究过程已花去了我十几年的时间;起初决定做这个研究时心里是怎么想的,似乎是很久以前的事。不过对当时的回忆,立刻激活了心中曾经的兴奋,也带来现在的欣慰。
记得20世纪80年代开始到美国求学的一些年,我经常发现,在中国学到的西方学术概念所带有的含义与它们的英语对应词汇原本的含义相去甚远。比如,汉语“超越”不含英语“transcendence”的本质割裂性的深层含义;“辩证法”较之“dialectics”,更具有相反相成的含义;“矛盾”与其说是英语“contradiction”,不如说是“一矛又一盾”;“普遍性”不是“universality”,而是“无处不在”;英语“unity”通过汉译变成现代汉语词汇的“统一”,也基本失去了它原有的深层含义;“理论”一词,延续着的本是宋明理学的含义,已不含英语“theory”“未经证明假设”的基本含义;“实践”和“practice”也变得如同陌路人一样互不相识。
于是,我开始想,中国人所解读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是否不是欧洲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原意?几乎是在思索这一问题的同时,我接触了郝大维、安乐哲两位比较哲学家关于中西方思想传统存在结构性差异的论述。也就是说,在中国人和西方人之间,基本上有一种难以意会、不易言传的东西,那就是两种宇宙观、思维方式乃至两种语言上的结构差别。这是在语言具体使用情势和场合中双方无法察觉的东西。明确地说,即一方面是西方人心灵深处的超绝主宰体的宇宙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二元对立、单向单线思维结构,另一方面是道和万物的自然世界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通变式互系性思维结构。不过,作为一个短《序》,这里不能展开阐述这两个迥异的结构。我只是点出,如我在上面提出的,通常被认为是可以互译的汉语与英语的对应词汇或概念之间,存在无法逾越的结构差异。这是问题的关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