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中国精神分析学派主流人物 李孟潮 倾情作序

★内含经典心理电影《致命ID》《美丽心灵》《精神病患者》《肖申克的救赎》主人公人格面具分析

★全方位解读分析心理学创始人 荣格的人格面具理论

★中国医学心理学之父李心天爱徒、国际人格面具研究院院长 黄国胜20年经典奉献

★卸下伪装,丢掉包袱,与真实的自己面对面

★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出戏,我们戴起面具,隐藏起别人的看不惯,努力演好自己的角色。可不曾意识到,太过修饰过的人生,就失掉了色彩和味道

★当你能接纳自己全部的人格面具,你才能允许自己被别人爱,也才有可能真正去爱别人


【内容简介】

《隐藏的人格》是国际人格面具研究院院长黄国胜二十年实践咨询经验分享,揭秘人格分裂、强迫症、矛盾型依恋、癔症、焦虑症、完美主义人格等20种人格障碍。《隐藏的人格》是***全方位解读心理学大师荣格人格面具理论的著作。

《隐藏的人格》通过剖析人格面具的分类、形成和转化,并结合众多案例解读人格分裂、边缘性人格障碍、强迫症、抑郁症、社交恐惧症等数十类心理障碍,揭示出人格面具是人际交往的产物,具有社会适应的功能。通过这些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有的人需要放下僵化厚重的人格面具,展现真我的童真,允许灵魂的黑暗浮现;有的人则要强化薄弱的人格面具,不能继续赤裸奔走;有的人的人格面具太破碎,需要得到整合;有的人的人格面具太单一,需要不断分化。总之,敌人从来不在外界,只在内心;不是别人,而是自己。这个世界,能左右和操控你的人生的,只有自己。



【作者简介】

黄国胜

师从中国医学心理学之父李心天,擅长精神分析,致力于心理治疗的本土化,创建佛教心理治疗和人格面具技术,已出版专著《佛教与心理治疗》《心灵之约》,2005年开始涉足团体治疗,把人格面具技术融入团体治疗,形成独具特色的“人格面具团体治疗”,2015年6月创建“国际人格面具学院”。


【媒体评论】

《隐藏的人格》作者黄国胜医师在正确地理解了人格面具的社会适应功能基础上,对人格面具的分类、形成和转化做出了可喜的尝试,并且配合了众多案例。通过这些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对有的人来说,需要放下僵化的、厚重的人格面具,展现真我的童真,允许灵魂的黑暗浮现;对有的人,则要强化薄弱的人格面具,不能继续赤裸奔走;有的人的人格面具太破碎、需要得到整合;有的人的人格面具太强化,需要不断分化。————李孟潮


【目录】

前言

章 揭开人格面具的秘密——认识你自己

节 荣格的人格面具理论

第二节 人格面具的种类

第三节 人格面具的形成和转化

第四节 错综复杂的人格面具关系

第五节 人格面具是人际交往的产物

第六节 所有的心理障碍都是面具障碍

第二章 你方唱罢我登场——分裂的人格面具

节 自己与自己的厮杀对决——人格分裂

第二节 挣脱不开的幻觉——精神分裂

第三节 稳定的不稳定——边缘性人格障碍

第四节 躁狂与抑郁交替上演——双相障碍

第五节 每个人都是“两面派”——轻微分裂

第三章 自己何必难为自己——对抗的人格面具

节 纠缠不清的两股势力——强迫症

第二节 爱恨交织的情感纠葛——矛盾性依恋

第三节 我是父母的提线木偶——双重束缚

第四节 病态的审美意识——完美主义者

第五节 令人抓狂的选择犹豫症——决策困难

第六节 为什么我们总是对自己不满意

第四章 表里如一真的行得通吗——单一的人格面具

节 单面人的苦楚

第二节 人格障碍本就是面具单一

第三节 偷窃是让父母难看的手段——冲动控制障碍

第五章 挣脱束缚的牢笼——发作的人格面具

节 谁偷走了你的快乐——抑郁症

第二节 无病呻吟的心理病症——焦虑症

第三节 更彻底的人格分裂——癔症性精神障碍

第四节 身在曹营心在汉——游离的人格面具

第六章 主导面具与潜在面具的拉锯战——面具干扰

节 为何总是事与愿违?

第二节 婚外情是因为身不由己?

第三节 失误是无意识的目的——自我拆台

第四节 控制不住的强迫性恐惧

第五节 心理问题的躯体化——心身障碍

第七章 所有的人际互动都是面具互动——投射

节 幻觉是压抑的延伸

第二节 鬼是压抑的面具投射到空气中的结果

第三节 自编自导的假性互动

第四节 女人的直觉很准?——强大的投射性认同

第五节 用进废退的面具——面具转移

第八章 面具≠假面具

节 假作真时真亦假——伪装者的面具

第二节 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演员——表演性人格障碍

第三节 分裂的心与身——面具混乱

第四节 迷恋病人角色——做作性障碍

第九章 心理障碍的治疗:面具重建技术

节 面具治疗的关键环节:面具分析

第二节 面具单一和面具分化不良的治疗手段:分化

第三节 面具疏离、分裂和压抑的治疗手段:整合

第四节 面具发作、干扰和投射的治疗手段:安置

第五节 面具的新建


【前言】

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场合会有不同的心理表现,说明他的内心是由不同的部分构成的,这些部分就叫“人格面具”。

当今社会越来越多元化,一个人只有拥有足够多的人格面具,才能较好地适应环境。但是面具多了,互相之间难免会发生矛盾。当矛盾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内心冲突。一般人处理内心冲突的主要方法有:1压制,即强化一个面具,打压另一个面具,使后者“消失”;2分裂,即把两个面具分开,轮流执政,避免它们同时出场;3整合,即使两个面具求大同,存小异,互相和解,和睦相处。

事实证明,用压制的方法无法使面具真正消失,只能把它压抑,变成无意识。这个面具依然存在,它躲在暗处,随时准备冲出来。因为它是无意识的,当事人不认识它。当它出来的时候,当事人会觉得非常奇怪:“我怎么会这样呢?”他会认为自己出问题了,发生心理障碍了。这意味着,心理障碍就是被压抑的人格面具冒出来的结果,也叫“无意识显现”。

心理障碍是不受欢迎的。一旦出来,人们就会如临大敌,想方设法把它重新打回去。有时候,被压抑的面具并不试图冲到前台,而是继续留在幕后,暗中捣乱。对当事人的行为产生干扰,使人无法心想事成。例如,一个学生,很想认真学习,但是一拿起书,思想就会开小差,不知道想到哪里去。遇到这种情况,很多人本能地知道,这是内心的敌人在作祟。换句话说,敌人往往不在外界,而在内心;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所以,人们必须战胜自己。怎么战胜自己呢?就是把内心的敌人消灭掉。

然而,人格面具一旦形成,永远不会消失。所谓消失或消灭,其实就是压抑。压抑的面具迟早会冲到前台,导致心理障碍的发作,或者干扰当事人的行为。所以,压抑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好的办法是接纳和整合。

人格面具是特定的人在特定的情境中的心理表现。每一个人格面具都有适宜的情境,都有存在的理由。心理障碍是面具过强、“泛滥成灾”的结果。面具之所以会过强,主要原因是能量得不到释放,而能量得不到释放的原因是压抑。压抑导致能量积聚。

能量适中的面具,只有遇到相应的情境,才会被激发出来。如果能量太强,遇到类似的、甚至无关的情境,也会被激发出来。如果能量再强一些,即使没有情境,也会自我激发。

所以,治疗心理障碍,步是识别被压抑的面具。如果病人正在发作,那么,当下的面具就是被压抑的面具。如果病人已经暂时恢复正常,那就通过病史回顾,找出被压抑的面具。如果没有发作,只是干扰,则把干扰面具揪出来。

第二步,释放面具的能量。通常借助于回忆、描述或表演等展示面具的方法。当求助者回忆或描述面具的时候,相应的情绪就会涌上来,仿佛进入那种情境,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认知和行为也会被带出来。表演则更直接、更主动地把面具展现出来,把面具的能量释放掉。

第三步,接纳。识别和展示就是初步的接纳。病人原来对被压抑的面具是否认和排斥的,从否认到识别,从排斥(或回避)到展示,就是从压抑(敌对或对抗)到接纳。在此基础上,采用“自我对话”“进入面具”等技术,进一步接纳被压抑的面具,化敌为友。

第四步,安置。面具的能量释放了,就不再“泛滥成灾”了,它只对特定情境作出反应。安置意味着承认了被压抑的面具的“合法地位”,这也是一种接纳。

从荣格提出人格面具的概念以来,人格面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许多学派都在涉足这个领域,只是叫法不同,譬如内在的小孩、内部世界或“人物”、“自我状态”、“个性部分”、人格意象、子人格或亚人格。本书把前人的成就汇总一下,再往前推进一点点。

本书共分九章。章介绍人格面具理论;第二至八章用许多案例,生动、形象地分析了各种心理现象,如人格分裂、决策困难、自我不接纳、事与愿违、身不由己、假性互动、投射性认同、伪装、表演等;第九章讲解“面具重建技术”。


【免费在线读】

爱恨交织的情感纠葛——矛盾型依恋

通过对婴儿的观察,约翰·鲍比(John Bowlby)发现了三种依恋模式:安全型、冷漠型、矛盾型。安全型依恋的特点是,妈妈离开的时候哭闹,妈妈回来就安静;冷漠型的特点是,妈妈离开无所谓,回来也没什么反应;矛盾型的特点是,妈妈离开的时候哭闹,妈妈回来闹得更凶,妈妈不理他了,就缠着妈妈。

后来的研究发现,婴儿期的依恋模式会延续到成年,对将来的人际关系产生影响。有些人在一起的时候吵吵闹闹,分又分不开,就是“矛盾型依恋”的表现。矛盾型依恋就是既爱又恨,爱恨交加。这说明当事人有两个相反的面具,一个爱对方,一个恨对方。爱对方是因为对方有可爱之处,恨对方是因为对方有可恨之处。自我统一的人倾向于综合评估:如果对方优点多于缺点,就把他评定为“好人”,而对他的缺点持包容和接纳的态度;如果对方缺点多于优点,就把他评定为“坏人”,敬而远之。其实,可爱和可恨、优点和缺点、好和坏,都是主观判断,与评判者的价值观有关,“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自我统一的人看问题不会那么,因为是综合评估,分数不可能太高,不可能太低,所以不会大爱大恨,不容易发生矛盾型依恋。

矛盾型依恋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爱和恨互相混淆。例如,心里是爱对方的,但表现出来的是伤害;或者心里是恨对方的,但嘴上说很爱对方。对方接收到的是矛盾的信息,或者错误信息,所以无所适从。也许,当事人自己也不知道,他的某种表现到底是出于爱,还是出于恨。

希区柯克的《精神病患者》

诺曼·贝茨是一家汽车旅馆的老板,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他和母亲相依为命。但是,母亲对他非常严厉,经常羞辱他。他对她既爱又恨,十年前,他把她杀了。

诺曼应该是一个非常封闭的人,母子关系就是他的一切。在这种关系中,他形成了两个人格面具,一个是“诺曼”,一个是“母亲”,两个面具的关系是矛盾型依恋。母亲死了,“母亲”面具通过丧失认同而得到加强,并转化为主体面具。诺曼经常把自己打扮成母亲的样子,学母亲说话,或者把自己分裂成两个人,一问一答。为了强化“母亲”面具,他还把母亲的遗体做成标本,悉心照顾“她”。当然,偶尔也会跟“她”吵架。

玛莉安小姐来投宿,诺曼对她产生了好感,想请她吃饭。结果,“母亲”吃醋了,对他大喊大叫,玛莉安小姐全听到了。可是,诺曼不顾“母亲”的反对,给玛莉安小组送来食物,并跟她聊了一会儿天。聊天中,他透露出对母亲的不满和担忧。当玛莉安小姐暗示他的母亲可能心理不正常,应该去精神病院,诺曼勃然大怒。玛莉安小姐赶紧道歉,然后回房休息。就在她洗澡的时候,“母亲”来了,用刀往她身上乱砍。

诺曼发现“母亲”身上有血,意识到她杀人了,跑到玛莉安小姐的房间,玛莉安小姐已经死在浴缸里。诺曼是个孝顺的孩子,他为“母亲”清理现场,销毁证据。

后一个镜头,“母亲”为了保护诺曼,承担了全部罪责,也就是从“母亲”的视角向警方供认了整个犯罪经过。

“母亲”为什么要杀玛莉安小姐?因为她勾引诺曼。

“母亲”怎么知道玛莉安小姐勾引诺曼?因为诺曼对她动心了。

“母亲”怎么知道诺曼动心了?因为他们是一个人,共用一个身体。

就算诺曼动心了,“母亲”为什么要杀玛莉安小姐?因为诺曼是她的,母子相依为命。当玛莉安小姐问诺曼有没有朋友时,诺曼说:“妈妈就是男孩子好的朋友。”说明母子关系取代了男女性爱。这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恋母情结了,而是一种“乱伦”。

这部电影的三点启发:

1“灵魂”可以不死。电影的英文名字叫“PSYCHO”,就是“心灵”或“灵魂”的意思。母亲死了,诺曼“接受”了她的灵魂,母亲的灵魂在诺曼身上延续,或者说在诺曼身上“附体”。原来,“灵魂不死”是这个意思!

2恋母情结处理不好,后果是很严重的。正常人通常在六七岁“解决”恋母情结,然后把注意力转向同龄的小伙伴。如果这一步没有完成,孩子继续被栓在妈妈的裤腰头,他将无法融入社会,无法正常地谈恋爱,无法正确处理夫妻关系。

3我们为什么会伤害自己所爱的人?因为我们爱他也恨他。我们自己有许多面具,对方也有许多面具,互相都很喜欢是不可能的,爱恨交加在所难免。一个人如果内心不够统一,就会自我矛盾,表现在人际关系上,就是矛盾情感,也就是既爱又恨,或者忽爱忽恨。另外,就是像诺曼那样,当一个面具爱上了某个人,另一个面具会出于嫉妒而恨那个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