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Array


【目录】
题词
出  标目
第二出  言怀
第三出  训女
第四出  腐叹
第五出  延师
第六出  怅眺
第七出  闺塾
第八出  劝农
第九出  肃苑
第十出  惊梦
第十一出  慈戒
第十二出  寻梦
第十三出  诀谒
第十四出  写真
第十五出  虏踪
第十六出  诘病
第十七出  道觋
第十八出  诊祟
第十九出  牝贼
第二十出  闹殇
第二十一出  谒遇
第二十二出  旅寄
第二十三出  冥判
第二十四出  拾画
第二十五出  忆女
第二十六出  玩真
第二十七出  魂游
第二十八出  幽媾
第二十九出  旁疑
第三十出  欢挠
第三十一出  缮备
第三十二出  冥誓
第三十三出  秘议
第三十四出  词药
第三十五出  回生
第三十六出  婚走
第三十七出  骇变
第三十八出  淮警
第三十九出  如杭
第四十出  仆侦
第四十一出  耽试
第四十二出  移镇
第四十三出  御淮
第四十四出  急难
第四十五出  寇间
第四十六出  折寇
第四十七出  围释
第四十八出  遇母
第四十九出  淮泊
第五十出  闹宴
第五十一出  榜下
第五十二出  索元
第五十三出  硬拷
第五十四出  闻喜
第五十五出  圆驾


【免费在线读】
然而在无边的黑暗中,青春的杜丽娘却有着少女的敏锐直觉。《关雎》,一首父亲所说的咏“后妃之德”的经典诗篇,被她看破了玄机:“关了的雎鸠,尚然有洲渚之兴,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肃苑》) 她终于走出牢笼般的闺房,游走在从未踏足的后花园,发现“原来姹紫嫣红开遍”(《惊梦》)。满园春色震撼动人,这春闺中寂寞女子的心中,焕发出对美和自然的无限热爱,涌动出鲜活蓬勃的生命激情,对生命和爱情的憧憬和追求从此觉醒。一个稍纵即逝的梦,让她略略品尝到爱的甜蜜和欢畅。梦中手持柳枝的书生,令她千般回昧,万般追寻。那烈火般的感情,竞至燃尽了她年轻的生命。然而丽娘的死,不是生命的结束,而是全新的开始。即使在幽冥之中,杜丽娘 “‘梅’、‘柳’二字,一灵咬住,必不肯使劫炭烧失”(王思任《批点玉茗堂(牡丹亭)叙》),正是情虽 “不知所起”,但真正是“一往而深”。“情”进发出冲天火焰般的超凡力量,它凌驾三界、打通阴阳,可以出入冥府、游魂幽媾、鬼魂成亲,甚至“前日为柳郎而死,今日为柳郎而生”(《冥誓》)。“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这才是“至情”。杜丽娘就是“ 至情”的代言人。
“至情”论是汤显祖对毁灭生命的理学的宣战。
汤显祖把这种生命的激情和对理想世界的强烈憧憬解释为“隋”,把程朱理学和封建礼教对人们的束缚解释为“理”,把为粉碎枷锁、冲出牢笼所做的斗争解释为“隋与理的斗争”。他写出了青年人用青春和生命来打碎精神枷锁、追求自由幸福的勇气。“至情” 赋予杜丽娘这个柔弱的闺中女子强大的力量,让她面对君父权威、礼教尊严,终获得了事实上的胜利。
汤显祖的构思、创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因情成梦,因梦成戏”(《复甘义麓》),“一点情千场影戏”(《南柯记·情尽》)。情因一梦而起,杜丽娘、柳梦梅二人以梦为真,《牡丹亭》写尽了一对痴情恋人心灵情感世界的复杂性和丰富性。杜丽娘出入冥府、游魂幽媾、死而复生的爱情历程,超越三界、梦而死、死而生的浪漫情节,贯穿全剧。汤显祖通过这一系列奇幻情节,把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愿望,在超现实的理想境界中实现了,为呻吟于礼教文化铁幕内的青年开辟出全新的人生境界。这正是“理之所必无” 、“情之所必有”的奇迹,也是汤显祖情必胜理的决心和信心。
青春版《牡丹亭》的改编就集中突出了“情”的主线,将原剧五十五出的枝蔓删减,提炼成二十七场,上本梦中情,中本人鬼情,下本人间情,逐渐推进情至、情真、情深的层次。从“梦中情”到“人鬼情 ”再到“人间情”,“情”启发于生命的冲动,“一往而深”为“情”死,幽冥间一灵咬定“情”,终因“情”冲破生死。“情”一字,就是汤显祖在“题词”中再三致意的关键词吧。汤显祖同时代的朋友潘之恒说:“余既读汤义仍《牡丹亭还魂记》,尤赏其序。夫结情于梦,犹可回死生,结良缘,而况搐而离,离而合以神者乎。自《牡丹亭》传奇出,而无情者隔世可通。”(潘之恒《亘史》)(P4-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