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发扬和传承民族传统是后世的当务之急。

我国是世界上发明和使用车的国家之一,相传黄帝时已知做车。但由于车是一种形制较为复杂的交通工具,所以在生产力低下的远古时期,它的发明不仅不可能是一人所为,而且不可能是一日之功,在其创制之前,必然还有一段漫长的萌发和完善过程。

轮是车上*重要的部件,“察车自轮始”(《考工记》)。因此,轮转工具的出现和使用是车子问世的先决条件。在我国新石器时代,随着手工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创制出许多轮转工具,如纺线用的纺轮,制陶用的陶车和琢玉用的轮形工具等等。纺轮出现的时间*早,考古工作者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七千多年)遗址中就发现了它的踪迹。

继纺轮之后,陶车出现了。山东、河南、河北、湖北、浙江、广东等地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都出土了轮制陶器,这标志着陶车在当时已普遍使用,其技术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某些自然现象,也给古人以启示,“圣人见飞蓬转而知为车”(《淮南子·说山训》),“上古圣人,见转蓬始知为轮”(《续汉书·舆服志》)。

《梓人遗制》既介绍又解密木工的技艺,启迪今人智慧,对从事家具等木工相关工作的艺人在设计、制作、创新、修复家具等方面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内容简介】
《梓人遗制》本书按机具使用性能分类叙述,每类先介绍历史,一物一条,共一百一十条。每物又分别按其部件叙述,参考古代器物图和当时制度,绘有总图和分图并注明尺寸,易解易学,比较实用。本书作者除对古文原典进行注解、翻译外,还加入与现代技术相关联的知识性、趣味性版块,使读者一览古代科技对当代科技进步的影响。
【作者简介】

薛景石:字叔矩,金末元初北方著名的木工理论家,木工机械设计和制造工艺的总结者。他的代表作《梓人遗制》,是中国封建社会一部由木工匠师自行著作的学术论著。

郭丽娜:长期从事编辑工作,在古代文学和历史方面有着深入的阅读和研究,基础知识扎实,曾精研《战国策》《资治通鉴》《水经注》《茶经》《酒经》《洗冤录》《考工记》《红楼梦》《梦溪笔谈》《闲情偶寄》等古代历史、科技与文化类经典。曾在国内权威期刊发表数十篇中文论文。
【目录】

序言 007

古车篇 011

五明坐车子 015

叙事 016

用材 036

功限 049

织机篇 055

01 华机子 057

叙事 058

用材 067

功限 077

02 泛床子 094

用材 095

功限 098

03 掉篗座 099

用材 101

功限 102

04 立机子 103

用材 105

功限 114

05 罗机子 115

用材 116

功限 122

06 小布卧机子 123

用材 124

功限 129

附录 130

一 古代主要各式织布机 131

二 中国古代木匠的主要工具 137

三 木工中主要榫卯结构 142

四 木工谚语解读 152
【免费在线读】

《梓人遗制》主要介绍了古代车子和纺织机的功效、用材、时限,全书没有华丽辞藻,用朴实的语言揭示了当时的规律或方法。古代民间艺术多系世代家传,手工艺者靠手艺生活,因此都不愿意把手艺外传,而薛景石在《梓人遗制》中具体细致且毫无保留地将他的手工艺经验所得,详尽告白于世,能够让别的工匠效仿,这种开放无私的姿态即使在当今社会也值得人们称颂和赞扬。

虽然中国古代有很多手工业著作,比如《考工记》《天工开物》等,但均不如《梓人遗制》描述机具那样周详、具体、准确。为了更好地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对中国古代木工技术有深切的了解,在编译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尊重原文,对原文进行了注释和翻译,并且增加部分篇章,对古车的发展历史、古代人力车的构建、古代织机的发展历史和构建进行详细地解读,希望加深读者对古代木工的认识和理解,领会《梓人遗制》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发扬和传承民族传统是后世的当务之急,本书只是从木工的角度探讨中国古代手工艺传统的复兴之道,启迪人们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和传承文化的新思维。

本书在编译过程中受到了各方面专家和专业人士的帮助,在此表示感谢。但是鉴于各方面的原因,本书编译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敬请指正。
【书摘与插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