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生活在宋朝》

★文史江湖的知名鬼才、人称“马亲王”的马伯庸倾情作序推荐。

★从宋朝民众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等入手,结合当下的现实热点,选取宋朝历史上的相似案例,幽默风趣地进行解读。

★“大宋消防队”“舌尖上的宋朝”“大宋足球联赛”“宋朝拆迁,每户会补多少钱?”等话题十分接地气,以史为鉴更能加深我们对时事的理解。

★大量宋朝名画作为参考资料,图文并茂,让你轻松了解宋史。

《原来你是这样的宋朝》

★著名历史作家袁腾飞作长序推荐:吴钩老师的这本书,能使你对宋代生活的方方面面有身临其境的体验,打开这本书,体验一份美好。

★近100幅古画,图文并茂,用风趣幽默的语言解析宋朝的政治、文化、生活······堪称一部极简的宋朝史。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国民老公”“三体迷”“书展”“BBS论坛”“高考移民”等话题,与当下社会紧密相关,以史为鉴可以使人明智,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现实。

★全部文章都以正史史料为基础,避免野史与胡说,用坚实的史料述说有趣的宋朝,原来历史可以如此有趣。


【内容简介】

《生活在宋朝》

如果你以为只有今天才有“黄金周”

如果你以为只有今日才有“元宵联欢晚会”

如果你以为只有当下才有“快餐外送”

如果你以为只有唐朝的女性才敢露“事业线”

如果您以为只有日本才会有香艳的“女相扑”

如果你以为只有现代中国才有职业的消防队

如果你以为现代西方国家才有引咎辞职制度

如果你以为现代社会才有“国家赔偿”

……

《原来你是这样的宋朝》

什么?!宋朝已经有了免费书展?!是的,宋朝书展每年5月开展,免费观书还有茶酒招待。

什么?!宋朝已经有了“BBS论坛”?!是的,宋朝旅店墙壁上的题诗(原贴)与和诗(跟贴)曾经结集出版过诗集《鹿奴诗》。

什么?!宋朝也有一位人见人爱的国民老公?!是的,苏东坡集万千女性“宠爱”于一身,连皇后、皇太后都是他的铁杆粉丝。

什么?!宋朝已经有了NGO组织?!是的,范仲淹创建的范式义庄,无偿援助贫寡,持续运转近1000年。

什么?!宋朝有了自来水系统?!是的,苏轼设计、王敏仲建设了广州的自来水系统,以凿空的竹管从白云山引泉水入城。

······

宋朝的繁华与有趣远超出常人的理解,翻开这本《原来你是这样的宋朝》,腾讯·大家专栏作家、著名宋史研究者吴钩将用近100幅古画以及正史史料为你还原一个妙趣横生且大不一样的大宋王朝。


【作者简介】

吴钩

腾讯“大家”签约作家,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著名宋史研究者。

主要关注领域为古代的政制与社会生活,习惯以社会学与政治学为分析工具,对正史野稗、前人笔记所记录的古代社会、官场细节及其背后隐秘进行梳理分析。

在《博览群书》《书屋》《社会科学论坛》《二十一世纪》等刊物发表有多篇历史社会学随笔。

著有《生活在宋朝》(长江文艺出版社,2015)《宋:现代社会的拂晓》(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隐权力:中国历史弈局的幕后推力》(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隐权力2:中国传统社会的运行游戏》(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等历史畅销书。


【目录】

《生活在宋朝》

《原来你是这样的宋朝》


【免费在线读】

《生活在宋朝》

《清明上河图》密码

每到清明时节,我们马上就能想起来的唐诗,是杜牧的那首《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妇孺皆知,有好事者还将它重新标点,改编成一首小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简直妙不可言。

而在清明时节我们马上就能想到的宋画,则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这幅著名的风俗画长卷,让我们今天仍能真切感受到北宋汴京扑面而来的繁华。长卷上诸多细节,蕴藏着宋朝市民生活的丰富信息,但对宋朝历史不熟悉的朋友,可能会对此视而不见。

我这几年再三把玩《清明上河图》,深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原画还没有机缘观摩到,好在通过网络资源,可以搜寻到超大、高清图像,仔细观察那些放大的图像细节,再参照《东京梦华录》等宋人笔记的记载,我们可以一窥鲜活而生动的宋人生活。

1.驮炭毛驴

《清明上河图》的开端,是清晨时分,两名山里人赶着几头小毛驴,驮着木炭,往城里贩卖。木炭是宋朝市民的常见燃料,不过有个信息图画没有表现出来,那就是,在北宋汴京,人们已广泛应用煤。南宋初年,庄绰在《鸡肋编》中回忆说:“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石炭,即今日的煤。汴京居然是家家户户用煤而不用柴。

2.客船

这是汴河上的客船,非常庞大,船舱至少有三层:底舱大约装货;中间那层船舱载人,提供卧铺;顶层则应该是船工、水手休息的地方。宋人热爱旅游,寄情于山水的士大夫自不待言,寻常百姓也有出游的兴致。比如洛阳的牡丹天下闻名,花开之时,“士庶竞为游遨”,“都人士女倾城往观,乡人扶老携幼,不远千里,其为时所贵重如此”。在汽车、火车与飞机发明之前,乘坐客船无疑是为舒适、快捷的出游方式。

3.表木

在汴河虹桥的四角,立有四根木杆。这些木杆是干什么用的?这叫作“表木”,是一种市政管理标志。宋代城市商品经济非常活跃,小贩可以自由经商,于是难免出现乱摆摊位、占挤街路的情况,宋政府想出了一个治理办法:在街道两旁测量距离,竖立“表木”,“表木”之间连线之内侧,允许设摊、开店,但不得侵出连线之外。我们看图上虹桥两边,小商贩开设的摊位,都在“表木”的连线之内,中间留出通行的过道。这样,既照顾了商贩的生计,也不致妨碍了公共交通。

4.测风仪

虹桥四角的“表木”顶上,都有一个鸟型之物。这又是什么?这叫作“五两”,因为是五两重的鸡毛所制。它不是用来装饰的,而是古代的测风仪。只要看鸟头朝向哪个方向,便可知道风向。宋代水运发达,船只主要靠风力行驶,辨清风向对于船运而言非常重要。

5.送外卖

这是酒店的伙计,不知正往谁家送外卖。——宋朝时候就有送外卖的活计吗?没错,当时的饮食店已经开始提供“逐时施行索唤”“咄嗟可办”的快餐、叫餐服务了。汴京餐饮业极为发达,“处处拥门,各有茶坊酒店,勾肆饮食。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宋代都市的小白领、小商人,跟今日的城市白领一样,都不习惯在家做饭,而是下馆子或叫外卖。

6.灯箱广告

虹桥附近的这家“脚店”,是一家酒店。门口设置了一个灯箱广告,上书“十千”“脚店”四字。由于这种广告牌应用了照明技术——内置蜡烛,夜间明亮照人,特别引人注目。灯箱广告在现代商业社会不过是寻常事物,但许多人未必知道宋朝已出现了灯箱广告的形式。今日在日本、韩国一些地方,还保留着这种古老的广告,古香古色,别有风味。

《原来你是这样的宋朝》

宋朝旅店的BBS

假如你出门在外,又是孤身一人,黄昏时候,在陌生的城市投宿客店,看着窗外暮色四合,他乡的万家灯火逐渐亮起,你也许会感觉到有一种惆怅与寂寞慢慢爬上心头,弥漫开来。这个时候,你会掏出手机,打开电脑,上网,发帖,发微博,发微信朋友圈吗?漫漫长夜,你需要消磨时光,排遣寂寞。

遥想一千年前的孤独旅人,人在客栈旅店,没有手机,没有电脑,没有互联网,没有微博与朋友圈,又当如何排遣愁绪?唐宋时代流行的方式,是在旅舍驿馆的墙壁上留言寄情——通常都是以诗歌的形式,不似今天的公厕壁板上,全是见不得人的粗鄙文字。诗歌用字洗练,信息容量大,宜壁上遣怀。因此,唐宋的旅店,墙壁多有“题壁诗”,有些驿站还专门设置一些“诗板”,旅人题诗。

想来那时候的诗壁,就类似于网络时代的BBS吧,那些“题壁诗”就如网络上的帖子。

题诗

北宋宣和年间,有一名叫“幼卿”的女子,投宿陕府驿馆,在驿壁上留下一首《浪淘沙》:“目送楚云空。前事无踪。漫留遗恨锁眉峰。自是荷花开较晚,孤负东风。客馆叹飘蓬。聚散匆匆。扬鞭那忍骤花骢。望断斜阳人不见,满袖啼红。”读来令人柔肠寸断。

原来,幼卿自幼与表兄同窗读书,意趣相投,便暗生情愫。幼卿未及笄之龄,表兄便托人前来求婚,但幼卿父亲以表兄未有功名为由,婉拒了这门亲事。第二年,表兄参加科考,取得甲科成绩,赴洮房任职。此时幼卿已另嫁他人,丈夫是武职,统兵陕右,幼卿随丈夫赴陕,寄宿于驿馆,恰好遇到阔别的表兄。昔日青梅竹马的情侣,如今却形同陌路,表兄“鞭马,略不相顾”,策马而过,只当没有看到她,不知是否因为以前求婚未成而耿耿于怀,“岂前憾未平耶”?幼卿心中感伤,“因作《浪淘沙》以寄情”。这首《浪淘沙》,后来被多名宋朝人收录进笔记中,流传了下来。

幼卿,不过是浩瀚历史上一名不知姓氏的平凡女子、茫茫人海中毫不起眼的匆匆过客,历史不会记得她,如果不是她在驿壁上留下一首感怀的小词,并在小序中说明了题诗的因由,我们今天不可能知道历史上曾经有过这么一个为情所伤的小女子,也不可能知道她遇到了这么一段无疾而终、令人感伤的爱情。

有人在旅馆诗壁上寄托儿女情长,也有人题壁感叹英雄气短。我们从初中语文课本上读到的那首《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便是一首题在南宋杭州邸店(客店旅馆)墙壁上的七绝。诗的内容颇有讽刺南宋朝廷只顾歌舞升平、不知进取中原故土的意味。诗人胆子也大,毫不顾忌地留下自己的大名,只是笔迹龙飞凤舞,不易辨认。收录此诗的存世版本,多将作者写成淳熙年间的士人“林升”。但也有人考证,“升”字实为“外”字之误,作者其实是“林外”,《西湖游览志余》载,“绍兴、淳熙之间,颇称康裕,君相纵逸,耽乐湖山,无复新亭之相。士人林外题一绝于旅邸。”林外为南宋太学生,诗酒风流,在临安颇具名气。

不管这首题壁诗的作者到底为谁,毕竟诗人是留下了姓名的。敢于公开发表政治讽刺诗,并署名,可见当时尽管“君相纵逸”,但舆论环境还是比较宽松的。

北宋大中祥符年间,又有一个不知姓名的小官员,投宿驿舍,大概更深人静之时,感怀世道不公,辗转难眠,便在墙壁上题下一首小诗,遣发牢骚:“三班奉职实堪悲,卑贱孤寒即可知。七百料钱何日富?半斤羊肉几时肥?”“三班奉职”是宋朝的低级官职,薪俸极低,月薪“七百(文),驿券肉半斤”,所以这名小官员才有“七百料钱何日富,半斤羊肉几时肥”的感叹。这首诗后来不知何故流传开来,并传入朝廷,宋真宗说:“如此,何以责廉?”下诏给“三班奉职”增加工资。

和诗

有人在旅馆墙壁题诗,当然也会有人在诗壁上寻诗来读。旅途寂寞,孤枕难眠,不如起身掌灯,寻看诗壁上的留言,倘若能读到一两首好诗,也是羁旅中一大乐事。所以宋人说:“下马先寻题壁字,出门闲记榜村名。”对此我感同身受,每次出远门,乘坐长途汽车,途中下车方便,常常以浏览公厕壁板上的留言为乐。

有时候,重游旧地,恰好读到多年前自己留下的题诗,或者在一个陌生的地方,突然发现友人的作品,更是别有一番滋味上心头。陆游的《客怀》诗:“道左忽逢曾宿驿,壁间闲看旧留题。”写的便是自己旧地重游、重读旧作的感怀。北宋郭祥正的《雍丘驿作》:“驿舍萧然无与语,远墙闲觅故人题。”则是说诗人旅途寂寥,只好在驿舍的诗壁上觅读故人的诗作来消磨时光、重温记忆。

有时候,羁旅寂寞之际,读到那些题壁诗,还会忍不住取来笔墨,和诗相应,有点类似于我们现在的“跟帖”。那时候容易引发“跟帖”的题壁诗,似乎是女子所题的诗词。南宋人周辉,常年出门旅行,在邮亭客舍歇息时,便以“观壁间题字”为乐。他在常山道的一间旅馆中,读到一首格调暧昧的小诗:“迢递投前店,飕飗守破窗。一灯明复暗,顾影不成双。”诗末署名为“女郎张惠卿”。后来周辉回程,又投宿于此店,发现“女郎张惠卿”的那首诗,已经成了“热门帖子”,和诗“已满壁”,“跟帖”挤满了整面诗壁。


返回顶部